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紐約時報》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的探月項目不只是在展現太空技術和民族自豪感,中國正在以月球為起點推動太空探索——現在把探測器送上了月球,未來有一天就會實現載人登月。」對於中國航天的進步,美國等西方一些媒體將此視為「太空競爭新紀元的象徵」,但這些夾雜著羨慕嫉妒恨的雜音不可能阻止中國穩定地向著「星辰大海的徵途」前進的步伐。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路透社稱,中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周四凌晨在內蒙古北部著陸,順利地返回了地球。此次任務的成功完成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的國家。

法新社稱,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標誌著中國航天計劃邁出新的一步。此次探月任務實現了中國航天技術突破的多個新的第一:第一次月面採樣與封裝、第一次月面起飛、第一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第一次帶樣返回等。中國未來還將派太空人登上月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1月24日發射升空,12月1日在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著陸並開展採樣工作,12月3日飛離月球,17日重返地球,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韓國《東亞日報》稱,「14億中國人都為此歡欣鼓舞」。當天,中國民眾一直熬夜在網上關注著嫦娥五號的消息。許多眼尖的網友觀看直播時發現,返回器著陸時,有一隻小動物率先到達現場。網友笑稱,難道是嫦娥從月球上把玉兔帶回了地球嗎?搜索隊員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那真的是一隻兔子。」

「中國將與其他國家科學家分享部分月球樣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中國官方稱,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將空運至北京,隨後將開始相關分析和研究工作。中國表示將與其他國家分享一些月球樣品,並將建立一個國際月球科研站。

吳豔華17日下午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這些月球樣品絕大部分會用於科學研究,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此外,中方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的科學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國際慣例,可能作為國禮相送。對於外媒記者有關中國會否把月球樣品分享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問題,吳豔華稱:「能不能合作,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態度。」

美國廣播公司引述華盛頓大學空間科學中心科學家喬立夫的話稱,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有助於人類填補關於月球10億年到30億年間歷史的空白,而且還將提供關於月球上有經濟價值資源的線索。「這些樣品將是一個寶藏。我向中國同行完成這項非常艱巨的任務致敬!隨後對採集回的這些樣品進行分析得出的科學結論將是持續很多、很多年的重大遺產。」

世界多國祝賀中國

對於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品順利返回地球,眾多國際航天機構和專家都表示祝賀並大力點讚。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降落不到一個小時,歐洲航天局就轉發了這一消息,並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歡迎回家!嫦娥五號!」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7日稱,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科研負責人澤林內表示:「這真的太棒了……中國有計劃地、毫不聲張地向目標邁進,中國正成為航天領域的領先者。」 該所另一名專家米特羅法諾夫稱:「中國這一成功將為獲取月球大陸寶藏打開大門……這意味著人類在本世紀將啟動月球開發。」航天研究所所長彼得魯科維奇稱:「成績太好了!所有任務都完成得非常順利,沒有一點瑕疵。目前俄中正就下一步航天合作進行談判,前景非常好。」他稱,俄羅斯計劃明年10月發射「月球-25」太空飛行器,這將是俄探月中斷45年後的首次探月飛行。

韓聯社17日讚嘆稱,中國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帶回月球土壤的國家,其成功絕非偶然,背後是國家的整體支持和每月兩次以上的發射活動積累。中國為了實現航天跨越,去年進行了34次發射,今年進行了包括探月飛船和新型火箭在內的40次以上的發射。中國航天崛起的雄心比世界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強烈。中國研究人員的鍥而不捨精神也令人嘆為觀止,僅返回艙和探月艙的太空對接,中國科研人員就進行了661次演練。為防止太空對接失敗,中國科研人員設想了35項故障預案,不過最後一項也沒用到。

印度媒體對嫦娥五號報導不太多,但多數報導都表示讚嘆。《印度時報》17日稱,這次航天任務的成功是中國日益進步的航天工程的最新突破。印度《鑄幣報》稱,未來十年是人類太空探索的關鍵期,人類正在向深空探索,嫦娥五號以及中國2022年將要建立的空間站代表了這種趨勢。

對於中國嫦娥五號的成功,美國NASA官方沒有發表任何回應,僅NASA副局長託馬斯在個人推特上稱:「祝賀中國今天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國際科學界慶祝中國成功完成嫦娥五號任務。」NASA官方推特帳號當天轉發了一段介紹美國阿爾忒彌斯計劃太空人的視頻,並稱:「這些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太空人,將鋪平人類前往月球的道路!」在視頻中,幾位美國太空人再次重申了美國重返月球的決心。阿爾忒彌斯計劃是NASA正在進行中的一項太空探索計劃,美國總統川普曾宣稱,將全力支持該計劃,爭取2024年實現重返月球。

美國擔憂與中國太空競賽

「太空對美國來說仍然是極其重要的戰略領域,我們還充分認識到它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領域。」美國商務部長羅斯16日在《太空新聞》雜誌上撰文稱,西方國家與中國的太空競賽正在加劇,美國必須保持自己的太空優勢。羅斯稱,僅在美國,太空每年對氣象、金融、通信等領域的經濟影響就超過5萬億美元。航空航天業也是高科技人才的關鍵驅動力,為全國提供了數百萬的高薪工作崗位。

「中國將月巖帶回地球,開啟了太空競爭新紀元。」《紐約時報》稱,嫦娥五號的成功凸顯了中國太空計劃的進步,但也為未來幾十年新一輪太空競賽奠定了基礎。這一次將是對月球資源的爭奪,可能推動更深層次的太空探索。與美國一樣,中國的更大目標是建立一個月球基地,以利用其潛在資源。中國航天系統的高級官員曾提出,地月空間的開發可以為中國創造10萬億美元的產值。美國學者戈斯瓦尼博士稱,中國航天計劃絕不僅僅是為了炫耀技術和民族自豪感,他們開始展示對太空資源方面的抱負。

《紐約時報》還稱,太空也正成為美中兩國可能發生衝突的又一個領域。儘管中國無論軍用還是民用太空科技仍在追趕美國,但中國的雄心成為川普政府建立太空部隊的動機之一。不過報導稱,美國雖然急於重返月球爭奪「主導權」,但美國的太空計劃卻不斷出現一改再改的波折:中國嫦娥計劃剛啟動時,美國總統小布希提出要「2020年前重返月球」,但歐巴馬上臺後取消了登月計劃,轉而著眼登陸火星。川普上臺後又宣布美國將在2024年前重返月球。現在,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尚未宣布其太空計劃,但很可能推遲2024年登月的目標。文章稱,即使川普贏了這次選舉,因為技術和資金的限制這一目標也不太可能實現。與美國「不確定性和周期性方向變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完全不急於搶在美國之前登上月球」,「他們能夠致力於一個長遠得多的目標」, 始終保持步調,按照長遠計劃和時間表一步一步走。

對於中國航天未來的任務,吳豔華17日表示,目前中國的主要任務是地球軌道空間站的建設以及空間實驗室的部署。按照中國政府的初步意向,要先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待技術攻關完成、空間站建成並運行良好後,再論證是否要開展載人登月。他強調,如果未來中國決定開展載人登月,也與上世紀美國載人登月的目的不同。「如果我們要搞,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不是為了上而上」。

【環球時報記者 蕭達 陶短房 趙覺珵 苑基榮 陳康 柳玉鵬 王偉】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拍攝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示意圖(12月17日攝)。
  • ...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17日 08:45:00來源:
  • ...書記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賀電---中國科學院
    瀋陽自動化所黨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賀電 2020-12-22 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12月21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召開黨委會,專題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賀電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
  • 揭秘嫦娥五號探月十三大步驟
    嫦娥五號探月取樣成功歸來是中國航天事業的一次重大飛躍,其創造了五項中國之首,本文對嫦娥五號「籌備、發射、探月、第二次軌道修正、第一次近月制動、第二次近月制動、組合體分離、著陸月面、月面採樣、月面上升、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與月地轉移、軌道器和返回器分離、著陸地球」整個過程的十三個步驟進行了詳細介紹。
  • 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
    11月24日凌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用巨大的轟鳴打破海岸邊夜的寧靜,全速託舉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更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據新華社電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國務委員王勇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宣讀了習近平的賀電。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來源:央視原標題: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 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伯奎斯特告訴記者,歐洲航天局在探月及火星探測工程當中已與中國國家航天局開展多次合作,此前已為嫦娥一號、二號及四號探月任務提供技術支持。伯奎斯特認為,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不論從技術層面還是從科學價值來講,都具有重要意義。
  • 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表示,嫦娥五號上升器已圓滿完成...
    【嫦娥五號上升器受控落月】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8日6時59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離軌,7時30分左右降落在月面經度0度、南緯30度附近的預定落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專家表示,嫦娥五號上升器已圓滿完成使命,受控離軌落月可避免其成為太空垃圾,避免影響國際社會後續月球探測任務,這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對人類和平探索利用太空的重要承諾。(中國之聲)* 指導僅供參考,不作為交易依據
  • 嫦娥五號任務即將完成,十年探月之旅,我國到底在追求什麼?
    這是我國第6次探月任務,嫦娥五號已完成土壤樣本轉移,12月12日將開始返回地球,這將是這場月球接力賽中關鍵的一個步驟,自此除美國和蘇聯之外,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取回土壤樣本的國家。月球作為離地球最近的星球,自然是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個起點,我國的探月計劃從2009年實施到現在已經有10多個年頭,此次嫦娥五號被稱為我國至今為止最複雜、最具難度的任務之一,也是我國航天技術的一大突破,1嫦娥五號12月1日完成月球著陸,到3日便將土壤樣品通過上升器送入到了預定環月軌道,並在6號完成對接樣本轉移,這6天時間裡突破了我國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從地球之外的地面起飛
  • 嫦娥五號同行夥伴飛鶴為你揭秘探月之旅
    12月17日,到月球「挖土」的「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所有任務,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著一份特殊的「月球快遞」——月巖、月壤樣本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作為 「嫦娥五號」嬰幼兒配方食品官方合作夥伴飛鶴在微信看點、微信微贊、一直播、抖音、小紅書等平臺,聯合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共同啟動「聽飛鶴講月亮的故事」公益科普直播活動,12月17日20:00-21:30,中國首位卡爾·薩根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博士將做客直播間,為中國寶寶們對探月工程提出的問題進行趣味科普。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日夜伴隨嫦娥五號探月之旅 上海天文臺牽頭的VLBI測軌分系統圓滿...
    圖說:上海天文臺牽頭的VLBI測軌分系統圓滿完成任務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經歷23天驚心動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號懷揣來自月球的巖石和土壤返回地球,這趟滿載而歸的科學「探險」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作為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測控與回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牽頭的中國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網與現有航天測控網,共同完成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各飛行段的測定軌及定位任務。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及其發射使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工程其他分系統也有航天科技集團所屬相關單位參與研製。
  • 「嫦娥玉兔」探月記|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我現在已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已經垂直轉運到發射區,隨時準備發射呢。飛往月球指日可待啦!這是11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 探月任務圓滿成功,俄專家豎起大拇指:中國太棒了
    當天下午,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率隊,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此次任務的相關情況,吳豔華表示,從嫦娥五號升空那天,到平安歸來一共歷時23天,期間嫦娥五號創造了5個「中國首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對此,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了多名俄羅斯航天工程師詢問他們對中國探月工程的看法,結果不出意外,得到了清一色的好評,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負責人列夫·澤林內更是直呼:「中國真的太棒了!」
  • 4分鐘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全程
    11月24日,「出發」——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進入地月轉移軌道。12月1日,「到達目的地」——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著陸並開展採樣工作。12月2日,「已攬件」——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表自動採樣,並將樣品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12月3日,上升器點火起飛、精準入軌。12月6日,「已裝車」——嫦娥五號完成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之間的交會對接及樣品轉移。
  • 嫦五探月宇通助威 見證中國航天歷史時刻
    11月24日凌晨,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發射,承載著人類進一步探尋月球秘密的美好願景,奔向浩渺的太空。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中國在世界航天的舞臺上書寫了月球探測的新篇章,也邁出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的新步伐。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期待凱旋
    央視新聞12月16日消息,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