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9月1日晚間,《開學第一課》在央視一套晚間八點準時播出。這個始於2008年的大型電視節目,在每個學校的每個季節都能準時見到觀眾。 今年的第一節課顯然與往年不一樣。 今年以來,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許多中小學上半年沒有開學,隨著國內疫情和零的改善,我們終於迎來了開學季。 這就是為什麼今年的第一課都是關於抗擊愛滋病的。
防治疫情的主題,真正接地氣,不僅讓年輕觀眾在唱哭事跡的過程中看到了防治疫情的鬥爭,也直接學到了很多防治疫情的知識。 同時,陪伴他們的學生家長也從公益項目中學到了很多。 這些知識不僅包括感人的事跡,還包括中國深厚的文化歷史,如何一次又一次地面對疫情,我們將如何與疫情作鬥爭,「十個健康」等等。
顯然,本學年的第一課是將正能量主題表達與文化知識與健康知識宣傳相結合。這就是為什麼這一次,學校的第一堂課獲得了收視率的流行。 酷雲實時數據顯示,公益節目推出後,央視收視率迅速上漲,以極快的速度突破10%的收視率,市場份額直接接近50%略有縮水。 這意味著一半的電視用戶都在看這個節目。 本公益計劃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是責任,第二是團結,第三是科學。 這三個問題的最終答案是為什麼我們能夠如此迅速地克服這一流行病,並在該國實現零。 在這三個版塊中,大量熟悉白衣天使的觀眾出現在舞臺上,以第一視角向觀眾講述了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跡,以及防治疫情的多種途徑等。
許多醫學專家,如鍾南山、張定宇、張伯利、陳偉、張文紅、吳尊友等,來到舞臺上,從不同的角度向觀眾講述了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和有效方法。 北鬥-3導航衛星首席設計師謝軍也出現了從科學的角度向觀眾講述祖國空間科學技術對戰勝疫情的貢獻。 顯然,這些醫生和科學家終於成為最強大的交通工具,我們這個時代的焦點。 春晚的收視率再次證明了尊重科學和科學家的重要性。 第一課,鍾南山院士先是說自己在全國長跑比賽中獲得了第三名等等,然後解釋了自己為什麼放棄了運動,學習了醫學等等。 最後,鍾南山院士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即對國家要有責任的精神,「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精神深入學習等等。
武漢金銀灘醫院院長張定宇已經背對著觀眾動容,沒有說話。 院長,曾經站在流行病的第一線,他自己也是一位漸進性感冒的病人,正在與疾病作鬥爭。 就是這樣一個白衣天使,堅守崗位,在除夕夜依然捍衛著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當毛青主任出現在舞臺上時,兩位同志用手肘打招呼,並向觀眾講述典故。繼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博利先生上臺後,不僅向觀眾講述了他在武漢抗擊疫情的鬥爭中所看到和聽到的內容,還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講述了他的經歷。 他一次又一次地解釋了中國歷史是如何戰勝瘟疫的,然後解釋了中醫的偉大成就。 張博利院長第三天抵達武漢,就膽囊炎發作,手術後的第四天,將繼續帶病工作,這些事跡,明顯打動了不少觀眾。
軍事科學院院長陳偉上臺不僅講述了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是如何完成首個新冠疫苗的,還向觀眾講解了中國歷史上如何實現天花疫苗接種,如何促進西部痘苗的發現和接種等。 陳說,全國各地的孩子摘下口罩,像以往一樣自由地上學不需要太長時間。。
張文紅主任比較幽默,直接用「健康十條」給孩子最直接的指導。吳春友教授也簡單,贏得了觀眾的普遍掌聲。 顯然,開學第一節課把科學部分放在最後,這突出了科學的重要性。 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這些醫學科學家和科學家顯然比星星更重要。這是我們國家的希望,也是我們兒童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