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考研人數激增?「逃避就業式考研」很難上岸,備考者要想清楚

2020-12-11 石老師聊教育

文/石老師聊教育

高校畢業生大致有三種選擇,第一種是直接就業,第二是考研,還有一種是考公務員或者是事業單位。現如今選擇考研的高校畢業生人數眾多,而且每年都在上漲。為何這些高校畢業生這麼熱衷於考研呢?

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通過考研改變自己命運,在將來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也很好。但是對於備考者來說,一定要理性對待考研這件事情。不能因為逃避就業而選擇考研,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成功的概率很低。

高校畢業生熱衷於考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強烈的名校情結

考研大軍中有很多人之所以報名考研,是因為他們內心有著強烈的名校情結。這些考生的本科學校並不好,當時就讀於這樣的本科,其實有點不甘心。

在他們心中,一直想有個名校的學歷,於是在考研大軍中,不少人有這樣的想法「沒讀名校的本科,就讀名校的研究生」,這樣一想,內心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可是人和人之間是有差距的。

雖然有這樣的想法很好,但是一定要付出努力,不然大概率會失敗的。當然每年都有本科不夠好,但是通過考研最終被名校錄取的學生,但是前提是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相信很多的同學都有一個強烈的名校情結,感覺自己只要考上了名校都能夠有不錯的成就,事實並非如此。

2.本科專業不滿意

在就業的時候,很多畢業生所讀的專業並不好找工作,所以就想通過考研,然後換專業。其實研究生招生的時候,很多專業是不限制本科專業的,因此對於專業不好的學生來說,這也是換專業的一個方式。

但是跨專業考研的難度比較大,畢竟對於新專業,在大學的時候並沒有接觸,所以學起來比較吃力。跨專業考研雖然可以這麼做,而且很多人都在跨專業考研,但是這樣做的話,考研的難度就加大了,能夠考上的概率也比較低。

如果你對本科專業不滿意,不妨考慮一下,考研究生可以改變自己的專業,而且也可以讓自己有一次重生。

3.就業壓力太大

如今本科生的數量很多,好的企業以及好的工作畢竟是有限的,所以對於大多數的備考者來說,既然工作難找,不如趁著這段時間複習考研,讀研之後工作應該就好找了,畢竟學歷有競爭力。

而且本科學歷不好的話,能夠進入大企業的概率很低,能夠選擇的企業和工作是有限的,因此就業很大。面對這樣的就業壓力,不少學生選擇讀研來改變自己的。

現在在社會當中就業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很多年輕人都感覺到自己想要把這條路走好特別的不容易,建議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努力一下,讓自己有不錯的成就。

建議大家不要有太大的壓力,畢竟就業這件事情也不能夠急得來。未來很多事情都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調整一下就業壓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4.逃避就業

還有很多備考者主要原因是想逃避就業,沒有做好應對社會的準備。這些學生還想繼續在學校讀書,所以會選擇考研。

對於這些學生來說,考研是躲避就業的有效方式,而大多數家長,只要家庭條件還可以,都會支持孩子繼續讀書。

這樣一來這些學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躲避就業了,家庭在生活上也會支持,因此他們沒有生活壓力,備考的時候也比較輕鬆。

其實很多考研的學生往往就是逃避就業,感覺就業壓力太大,自己不想為此而付出,所以就選擇做這件事情。

逃避就業式考研,這樣的備考者其實很難成功,現實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逃避就業選擇考研究竟為什麼失敗的概率很大呢?

1.動力不足

逃避選擇考研的人對於考研這件事並沒有多大的動力。尤其在複習的時候,經常抵制不住多方面的誘惑,複習的狀態也不好。在考研複習的大半年時間內,他們時刻想要放棄,心中的動力不足。

這些學生會慢慢的覺得考研只是逃避工作,內心也會有所反省,越是這樣想,成功的概率越低。這樣的考生在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心理變化,最後甚至非常厭倦考研。

因為備好只是應付一下家人,自己並不想讀研,所以這些為了躲避工作而考研的考生很難成功。這是因為自己動力不足, 所以才導致考研失敗了。

2.備考十分鬆懈

為了逃避就業而選擇考研,這樣的學生在備考的時候,很容易放鬆自己。此時已經畢業了,學校不會提供住宿,所以這些學生需要自己租房子。

也許房租和平時的生活費家裡面會解決,但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尤其是在出租屋中學習,根本靜不下心。

考研雖然是一個人的單打獨鬥,但是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複習的時候很容易鬆懈,畢竟大家的自控力並不強,尤其是大學生。總之,考研人數激增,背後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值得深思。

對於備考者而言,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科研,是不是有強烈的讀研意願,如果不是的話,需要好好想清楚究竟該不該考研。因為逃避就業而選擇考研,這樣的成功率是極低的,一定要理性對待。

結語

對每個人來說,其實學習這件事情真的挺重要的,考研也要認真對待,不要有所鬆懈,如果你一旦鬆懈了,可能考研的時候取得不了好的成績。在很多人心目中,其實備考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大家要好好的鑽研一番。

可能在很多人心目中考研挺難的,大家一定要認真仔細,而且在考研的道路上想要走的更遠,也要付出的更多。考研這件事大概要拿得起放得下,只有堅持了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不要在你心目中,你覺得考研是不是很重要呢?你認為需要注意哪些東西呢?

相關焦點

  • 考研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別為了逃避而考研
    就業壓力特別大微博熱搜上對這一話題的態度是「心都碎了。」有為大家加油鼓勁的:「考研的人給老子衝!必須上岸!」341萬考研,你真的不慌嗎?辛辛苦苦累了一年,誰不想上岸?可是那麼多人,為什麼偏偏就是你上岸?競爭壓力這麼大?為什麼非要考研呢?工作不行嗎?不行,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本科已經越來越不能在這個社會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因為本科畢業生太多了。憑什麼企業要錄取你?
  • 2021年考研人數突破400萬!那些爭相考研的人,究竟為何考研?
    但與考研人數和考研上岸人數增加所對應的,是考研人的迷茫。但社科類專業考研何其難,作為多個高校報考熱度最高的專業之一,社科類專業學生考研可謂是「拼一條血路」。當學生終於脫穎而出考研上岸後,大量社科類專業學生又後悔了:不少社科類專業學生是為了提升就業競爭力而考研的,可學生們考上後才會發現,其實考研之後的就業前景也不好。
  • 考研人數增加81萬,錄取人數接近百萬,三類學生容易上岸
    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2021年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升學、戀愛等多個方面,均受到一定影響。根據2021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次的統計數據,新一年的考研報名人數達到了422萬,相比於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的341萬,報考人數增加81萬。
  • 專科生想考研怎麼辦...會不會不能考?聽說考研很難...
    也有一些人,因為今年一職難求,也紛紛加入了明年考研的戰隊。老師在這裡建議大家不要盲目考研,更不要因為逃避工作而去考研。當然很多人是真的有科研夢想的,那麼大家就只管往前衝。還有一些專科畢業的同學,還在徘徊的邊緣,想考研,又不知道自己要不要考,能不能考上。
  • 22考研:報名人數激增,考研是否難上加難?
    1、報名人數上漲已無懸念19考研報名人數是290萬,20年已升至341萬,考慮到疫情對於不少行業的衝擊、二戰考研人(一般佔每年報名人數接近三成)等因素,21考研很有可能突破400萬,加上近五年的考研報名人數都是逐年增長,所以22考研人的擔憂也很有道理,就是報名人數應該會比400萬還多,所以這麼多人去競爭有限的錄取人數,確實挺難的,但是近年來考研人數一直都是上漲的,只是多少的問題,大家還是要加油!
  • 新的考研人數增加81萬,錄取人數接近百萬,三類學生容易上岸
    由於疫情的持續影響,2021年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升學、戀愛等多個方面,均受到一定影響。根據2021年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次的統計數據,新一年的考研報名人數達到了422萬,相比於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的341萬,報考人數增加81萬。
  • 最容易考研上岸的985院校
    考研已是現如今最熱的話題之一,尤其是本科雙非學校的同學,都想利用考研來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進一步提高就業競爭力。2015年到2019年期間,考研報名人數從165萬人激增到290萬人,而研究生錄取人數僅從57萬遞增至70萬,報錄比每年都在不斷增加。在2020年時,考研報名人數甚至首次突破了300萬。
  • 2019考研報名人數激增52萬,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考研?
    官方統計: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達到290萬人,較上一年激增52萬人,增幅達到21.8%,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一、2019考研報名人數激增真相   報名人數大漲,核心因素還是就業。
  • 考研為何不見985本科生?什麼樣的人才能上岸?
    本科生越來越普遍,考研就成為了大家緩解就業壓力的出口,不過熟悉考研的同學們會發現,很多考研的學生本科都是二三本的,985學生卻很少見,這是為什麼呢?1、二本、三本院校比較多幾乎所有人都想考上一本學校,甚至985、211,但是985、211、一本院校在所有高等院校中比例很小,二本、三本院校卻非常多,學生自然也比一本學生要多。在總體大學生的比例下,二本、三本考研人數佔比也是合理的。
  • 2020年考研呈現激烈化競爭形勢,報名人數激增。上岸難度加大
    今年的考研形勢就目前來看是非常嚴峻的,比起往年來院校的報考人數增加了很多,而院校的錄取人數計劃並沒有多大的改變。就考研數據統計來看,今年的報考人數增幅最為明顯,尤其是東南地區高校報名人數增幅最大,這也主要是受疫情的影響,另外也是由於就業壓力的推向使得考研人數增加。
  • 兩年時間考研人數猛漲103萬,都怪就業太難?
    2020年研究生考試剛結束沒多久,今年的報考人數簡直爆棚,達到341萬人,可謂是「最難考研年」。研究生錄取人數沒有大漲,報考人數卻猛漲,這是為何?2019年,中國青年報社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受訪者進行過一項調查,其中71.4%的受訪者承認自己考研或多或少都有「逃避」傾向。可見,為了避開「最難就業季」而考研的人並不少。就業究竟有多難?我們來看看新增就業數據。
  • 這幾類同學不適合考研,辛苦備考還不如去就業,很難成功上岸
    很多同在大學期間選擇考研,那麼為什麼要考研呢? 大學期間選擇考研,有些同學對考研充滿了信心,但是還有一部分同學不太適合。以下這幾類同學不適合考研,辛苦備考還不如去就業,很難成功上岸,我們看看有哪些。
  • 【皮皮灰】抄底式考研
    在經濟形勢不景氣的背景下,更多人面對物價上漲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主動或者被動地選擇了考研來度過這段艱難時期。人民幣貶值,貿易戰催化加壓,市場上的流動資金減少,更多人持幣觀望或者投資黃金,市場對金價的樂觀態度也導致了黃金價格的異常走高,反觀資本市場的慘澹,網際網路寒冬的到來也加劇了就業形勢的嚴峻,更多應屆生體會到了工作不易,許多人將考研當作增加籌碼和緩解就業壓力的手段。
  • 考研or就業,為什麼選擇考研
    同學們好呀,前一段時間有很多的小夥伴再問我們,立馬要畢業了,是選擇考研呢還是面向社會提早就業呢。其實每一個考研人在決定考研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困惑,都會猶豫到底要不要考研,也有很多人會疑惑考研有沒有用?再花費幾年的時間在學校裡到底值不值得?上岸君今天我想換個角度,用大數據來告訴你們一些事實。
  • 考研黨為什麼選擇考研?是不是因為逃避就業?三個原因了解一下
    當然不是,成績不好的學渣不可能會選擇繼續考研的,畢竟對學習成績差,一捧起書來就頭疼的人,你讓他考研,還不如直接斃了他。所以,選擇考研的學生,至少是學習成績中等及以上的大學生。至於考研是為了逃避就業?有沒有這樣的大學生?有一些,但極個別——說別人考研是為了逃避就業的人,當年可能就是這樣的大學生。
  • 跨專業考研人數最多的三個專業,網友:不好就業就跨專業考研吧
    專科生努力升本科,本科生去考研,為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去提升學歷優勢是當下比較時髦的做法。有些本科階段沒有選好專業的同學,畢業後幾乎很難就業,於是他們會選擇跨專業研。這樣,將來以研究生學歷讀的專業去就業就會容易許多。
  • 考研黨注意:這些高校20年人數增長快,報考人數多,考生慎選
    說起考研,對於大多數的本科畢業生是又愛又恨,因為現在本科就業的確很難,而且人數居高不下,比如2020應屆畢業生就業人數高達874萬,對於疫情影響下的勞動力市場,可以說是壓力山大,很多企業裁員過冬,崗位少之又少,很多去年秋招被錄取的小夥伴,等到今年畢業準備上崗,卻被告知不在招錄了,就業難導致考生人數激增。
  • 考研VS就業|如何做出最佳選擇
    每年考研人數都在激增,如果不是因為讀研能滿足大家的需求,不會有人拼了一年,甚至兩三年的時間,去做這麼複雜又困難的事情。2、換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很多同學在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沒有太多的想法,聽從了家人想法,考研就是一個二次選擇的好機會。
  • 為何二三本院校的考研人數比985多?
    二三本院校數量比較多幾乎所有人都想考上一本學校,甚至985、211。但是985、211、一本院校在所有高等院校中比例很小;二本、三本院校的數量比較多,學生數量自然也比一本院校的要多。在總體考研大學生的比例下,二本、三本考研人數佔比高也是合理的。
  • 文科考研「冷門」專業榜單出爐!第一名是考古學,考研後就業很難
    隨著考研熱度越來高,激烈程度基本達到了高考一般,有種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感覺,都想成功上岸成為研究生。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並不樂觀,導致即便有很多冷門專業,還是有很多考生報考,都希望能帶上研究生的帽子。學生如果選擇個專業,不是本身非常感興趣,就是被調劑過來的,此專業本科畢業找工作很困難,所以這個專業的學生選擇去考研,以此來增加自己的就業率,一些科研單位或博物館確實需要此類人才,但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研究生畢業後就業還是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