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母嬰店轉型「服務商」

2020-12-22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記者 鄭曉玫

  

  近日,母嬰家庭平臺寶寶樹發布了《2017中國0~3歲嬰幼兒生長發育現狀白皮書》,通過對全國1268萬0~3歲的中國家庭為樣本進行分析,報告指出大部分兒童月消費在500元以上,佔比36.5%,1000元以上的佔比32.1%,兒童月消費水平分布較為均勻,1000元以上、500~1000元、500元以下三個區間的比例差異較小,從消費水平上看,母嬰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資本退燒,過去兩三年迅速發展的母嬰電商平臺洗牌在即。相比線上,線下的傳統母嬰實體零售商家則可以藉助區域化商圈轉型成為母嬰服務商,將母嬰業務與早教中心、月子中心以及藥店等結合,為用戶提供購物、早教的「一站式」服務。

  線上

  玩家入局搶市場 母嬰平臺洗牌在即

  中國嬰童產業研究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嬰童產品消費大國。近年來,嬰童市場始終保持著15%左右的高速增長,預計2018年嬰童市場將達到3.2萬億元。母嬰市場的大蛋糕也引來電商平臺的「覬覦」,母嬰產品已成各大綜合型網購平臺的下一個市場紅利增長點。

  日前,唯品會旗下的唯品國際母嬰品牌與惠氏、嘉寶、能恩、雅培、Burt’s Bee、NEVIA、GAIA、尊馬油、麗貝樂、滿趣健、蘭思諾、GGOMOOSIN等知名母嬰行業品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至此,在唯品會旗下,達成合作的國際知名母嬰品牌商已多達250家以上。據悉,本次唯品國際與各母嬰品牌的合作籤約是其三年來首次在行業大規模發聲。

  同樣,網易考拉海購也在日前與美國知名嬰兒營養品牌嘉寶Gerber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雙方合作升級,雙方將在自營直採、市場推廣等方面開展更進一步的深入合作,聯手打造中國嬰幼兒輔食品類的新風向標。

  然而,隨著更多玩家入局,垂直類的母嬰電商競爭加劇。蜜芽CEO劉楠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2015年至2016年期間,經歷了「燒錢」大戰後,母嬰電商領域的「藍海」正逐漸消退。如今資本開始退燒,過去兩三年迅速發展的母嬰電商平臺將面臨洗牌。

  因此,電商平臺找準競爭點至關重要。以唯品會為例,就不斷強調正品直供的重要性。其相關負責人表示,唯品會將從官方正品直供渠道為「中國媽媽」提供更安全貼心的購物保障,打造「放心購」模式。

  線下

  國內母嬰店超過10萬家 實體店可轉型服務商

  在此背景下,業內將目光重新聚焦於線下數量龐大的母嬰店。據《2017中國孕嬰童渠道調研報告》顯示,國內母嬰店超過10萬家。據預計,母嬰童市場線上渠道的佔比預計將由2015年的32%增至2020年的40%。隨著購物中心的進一步發展,線下渠道仍會是母嬰行業的主流。其中,母嬰專賣店有望於2020年躍升為線下渠道各業態中的第一渠道,佔40%的線下市場份額。

  然而,有業內人士指出,線下母嬰實體店問題依舊突出。「首先母嬰產品單價高,實體庫存壓力大,並且面臨產品同質化嚴重、同行競爭激烈、顧客粘性低等問題。而且消費者觀念更加成熟,傳統促銷手段難以促成購買,導致客流量持續下降。」因此,如今越來越多實體店嘗試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以提升效率,藉助於區域化商圈轉型成為母嬰服務商。

  「要從傳統的母嬰業向新的方向發展,首先解決專業問題,母嬰店不僅要向專業化轉型,也要迎合新的消費升級,和服務業態相結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母嬰業從根本上說是服務行業,母嬰店有許多新的結合點,比如和早教、月子中心以及藥店結合。他指出,目前母嬰店開設門檻低,導致多、雜、散,因此提升母嬰店的專業性是關鍵;其次是實現服務多元化,在取得許可的情況下,母嬰店未來可以通過賣保健品、和月子中心合作提高盈利空間;從技術層面來說,3年內就有可能實現奶粉等母嬰產品的可視化追蹤,此外會出現更多的線上虛擬門店,10年內,母嬰店會成為零售業的一個重要載體。

相關焦點

  • 傳統母嬰店轉型的新契機,兒童滑步車運動市場火爆
    「以孩子為中心」、「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始終是大多數家庭的主要觀點,在這樣的觀念推動下,從母嬰用品店,到大賣場,再到線上母嬰消費,新零售消費等等,母嬰行業形態40年來已經多次「改頭換面」,只為滿足無數家長對「最好」的需求。
  • 網際網路巨頭長驅直入線下 母嬰電商發力線下打造生態閉環
    與此同時,線上增速平穩回升,但母嬰店、便利店、化妝品渠道每年都有雙位數的銷售額增長,且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地區消費者信心指數與消費能力大幅提升,因此,如何用新的模式和技術等資源重構線下零售生意,成為全行業all in的重點。
  • 錯位競爭失算 母嬰電商蜜芽線下店大敗退
    蜜芽在京僅存的直營店國瑞購物中心蜜芽成長灣嘉年華的內部情況在京僅剩一家直營店轉眼四年間,從自營品牌蜜芽樂園到收購悠遊堂,再到成長灣樂園系列線下門店,如今蜜芽的線下店縮減到僅剩一家,曾經線下店林立的局面一去不復返
  • 寶貝格子開啟母嬰市場新零售模式,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企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寶貝格子引領新零售業態發展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激發了母嬰行業的變革意識,線上線下融合加速,母嬰新零售體系日趨完善,期間也湧現出一些新模式,新業態,新方法,如智慧升級,全域營銷,線上直播等
  • 雲商貨棧(母嬰B2B)賦能線下新零售,領跑產業網際網路
    母嬰行業任然是塊肥肉!如今,如何藉助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的力量對母嬰行業生態進行優化提效,將各方效能發揮到最大,成了所有母嬰人亟待化解的難題。未來,母嬰B2B平臺或將通過線上銷售、線下賦能的方式,在母嬰行業的紅海中殺出重圍。新零售、社交電商等新流量入口繼續搶佔C位。
  • 西安母嬰用品店扎堆 有的線下店步履維艱
    (原標題:西安母嬰用品店扎堆 有的線下店步履維艱)
  • 可恩寶貝熊麗:小程序+大直播線上轉型,為母嬰店帶來更大可能
    來源:中童觀察文 | 中童傳媒記者 姍姍來早線上小程序母嬰門店轉型新零售有「兩座大山」,一是技術難題,二是團隊轉型難題。彼時,新零售不算是母嬰門店的「剛需」,畢竟,線下依然有很好的業績表現,不算緊迫。今年疫情的來臨,倒逼著門店和店員做轉型。「店員要想做銷售,必須做線上。」「當時,整個系統只有2-3家門店開門,而且還不是全天候的,很多顧客都是線上下單,送貨上門。」
  • 全進口母嬰零售黑馬Qtools:2年開設230餘家母嬰店的秘密
    導讀:新零售的風吹過母嬰行業,並不意味著傳統零售已死,而是平淡無奇的傳統零售體驗已死。任何一種零售形式的誕生,其選擇權不在零售企業,而在於消費者。隨著消費者的變化、網際網路技術的升級以及行業競爭愈來愈激烈,母嬰門店也逐漸從「零售商」向「服務商」轉型。
  • 寶貝格子持續深耕母嬰市場,推動線上線下產業融合加速
    企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寶貝格子引領新零售業態發展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激發了母嬰行業的變革意識,線上線下融合加速,母嬰新零售體系日趨完善,期間也湧現出一些新模式,新業態,新方法,如智慧升級,全域營銷,線上直播等。數位化技術與產業的融合不斷加深,對母嬰新零售賽道的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母嬰零售渠道洞察:線上線下渠道皆存成長空間
    其中線下6941億元(68%),2015-2020年CAGR=9.6%,線上3266億元(32%),2015-2020年CAGR=17.5%。由於線上增速快於線下,預計未來佔比有望進一步提升至40%。▌線下渠道:競爭激烈,母嬰專賣店相對優勢明顯線下渠道:購物中心/百貨規模領先,母嬰專賣店增速更快行業現狀:我國母嬰渠道經歷了四個階段,行業進入成熟階段。
  • 蜜芽線下店大敗退
    母嬰電商主打產品銷售,想要跨界兒童娛樂業態十分困難,而且當下市場的兒童娛樂更新換代較快,若是不具備有吸引力的IP、值得信賴的口碑以及令人放心的環境等條件,很難具有長久的競爭力。線上零售與線下門店,在母嬰領域,看似容易相通但實則不然。
  • 面對行業寒冬母嬰店究竟該如何轉型
    第19屆CBME孕嬰童食品展7月25日-27日在上海舉辦,現場很多企業和經銷商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行情很不好,而以嬰幼兒奶粉為主要利潤來源的母嬰店更是寒冬已至,轉型迫在眉睫。一位河北省石家莊市的母嬰店主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今年整個母嬰市場都不景氣,而母嬰店的數量又非常多,這使得母嬰店的生存壓力驟然加大。江西美廬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我國母嬰店的嬰幼兒奶粉銷售額大幅下滑,不可否認,在今年的孕嬰童食品展上,已經很少看見各大奶粉品牌全國代理商的身影了。
  • 新零售席捲母嬰行業,母嬰門店準備好了嗎?
    各行各業都在朝著新零售發展,母嬰行業也不例外。但是,對於母嬰門店來說,新零售到底意味著什麼?有著8年母嬰市場開發經驗的孫先生說:「母嬰門店,特別是夫妻店這種小型門店,對新零售還停留在聽說的層面。對新零售是什麼、自己要承擔什麼角色,幾乎沒有概念。」如今,各行各業都在朝著新零售發展,母嬰行業也不例外。
  • 電商化實體,貝貝拉姆給母嬰店的3點啟示!
    直播帶貨給母嬰店的啟示我們能看到,從2019年開始很多商家就已經嗅到了商機,也通過案例、同行了解到線上渠道的優勢,也就開始著手布局線上小程序電商平臺,全面整合營銷宣傳資源,直至2020年疫情爆發,催生了宅經濟發展,母嬰門店順勢開啟做起了直播
  • 線下賣場引客流青睞母嬰、親子、餐飲三板斧
    這種調整的背後,是百貨賣場的利潤情況日漸削薄如紙,但是,被寄予厚望的母嬰、親子、餐飲品牌的進駐,以試圖恢復線下賣場流量的背後,是這些行業在一定程度上付出的「慘烈代價」。  而從公開的信息中可知,在增加互動、加大與消費者聯繫力度上,百貨等線下實體店正在大比例地調整經營品類所佔比例,其中,加大母嬰、親子和餐飲品牌店的加入,成為業界的共識。對於營業額及利潤都陷入增長緩慢態勢中的線下零售業而言,母嬰、親子及餐飲企業的加碼,會成為拯救行業的「白衣騎士」嗎?
  • 【新品快報】思迅再推母嬰店管理系統,愛貝母嬰7首發!
    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母嬰零售的紅利期宣告結束。出生率降低、消費升級、渠道多樣化等問題已經顯露出來,對於線下門店來說,傳統的運營模式已經難以應對這一系列的衝擊。在這個更新換代的浪潮中,突破·轉型成為當下母嬰店必經之路。
  • 順豐同城一站破解線下蛋糕店轉型難題
    據了解,物流配送問題是許多線下零售商店朝向線上轉型的「死穴」。據不完全統計,絕大多數線下蛋糕店最擔心的是高峰期沒有配送員及時接單,所以會首選和順豐同城急送合作,不僅能保證穩定接單還能提高客戶體驗感,全面解決了傳統線下蛋糕店經營者的後顧之憂。除此之外,順豐同城一站作為微信小程序的服務商,還根據不同行業的特性,通過開發多種線上工具來幫助商家實現線上引流。
  • 線下流量經營服務商「小啄科技」獲500萬天使輪融資
    線下流量經營服務商「小啄科技」獲500萬天使輪融資   3 月 15 日,小啄科技宣布完成天使輪融資,該輪融資主要由昊雅集團領投,小橙基金、浙江蜂窩、旭陽孵化器基金等企業也參與了本輪融資
  • 線上線下活動啞火,這些母嬰店的「父親節」營銷為何這麼火爆!
    與三天前,火爆全網的「618」活動相比,在「父親節」這個更具節日性質的日子裡,電商平臺、商超等線上線下平臺的悄然「啞火」,讓人感慨唏噓之餘,也看到了這一片「暗淡」背後血淋淋的現實:父親,亦或是成年男性商業消費價值有多低。
  • 米粒生活為千萬線下店謀出路,「會員店商」助力實體切入發展快車道
    創新運營方式,幫助小微老闆把實體店開到線上在新零售、產品供應鏈層級減少的背景下,小批發商生存的市場空間受到影響,倒閉或轉型零售;從社零總額的佔比來看,線上零售佔比僅為15%,線下仍有85%的市場份額有待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