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超驗駭客》預告片的時候,筆者就發現自己基本被劇透乾淨了——影片主要講述的是男主的「思想」被上傳到本地,然後走向雲端,變成了一個帶感情、有意識的 AI,然後如此這般(省略很多)的故事。
一邊感慨,筆者一邊在思考一個問題:成為一臺電腦,或者「活在」電腦裡,究竟是怎樣一種感覺?
這樣一個「人」並不是沉浸在夢境裡,也沒有身處缸中大腦這般情境之中,而是在沒有肉身的前提下與現實世界保持著交互,能夠看、聽、想、說,甚至可以看網頁、寫代碼、炒股票、訂酒店,再到後來進化出了傳遞思想、遠程控制、呼風喚雨、妙手回春的能力。
這種沒有肉體感覺的「感覺」,很爽,爽到令人無法想像。
不過,先天的限制決定了人類根本無法「受身」,就像你永遠不能給色盲解釋什麼叫紅黃藍,讓聾子明白音樂為何物,或者告訴「平面國」中的居民三維世界長什麼樣子。因此,就像人類永遠「看」不到紫外線那樣,我們無法理解用腦子寫代碼這件事。
這個時候,另一個問題冒了出來:這樣一個「人」,還是人嗎?
男主並沒有變成用機器維持生命,並在腦子裡多加了幾塊 CPU 的「半人半機器」,而是僅靠幾根數據線從大腦上「下載」下來的,除了「思想」什麼也不剩的「純電腦人」。
那麼,如何判定男主究竟是一個極像人類的 AI,還是被上傳到網上、依附於量子計算機之上的人類呢?再往深一步想,未來的超級人工智慧,又會不會等同於刨去了肉體的人類?
因為無法想像男主的感受,所以我們無法直接「證明」男主還是男主本身,就像片中的一段對話那樣:
A 君:「你能證明你有自知嗎?」
男主:「嗯,這個問題好難,你能證明你自己有自知嗎?」
多麼機智的回答!
至於非常智能的 AI 究竟算不算人的問題,已經牽扯到了哲學範疇——片名 Transcendence 本身也暗和超驗主義(Transcendentalism)一詞。順手吐句槽,目前國內的哲學教育和發展已經落後西方至少二十年,因此許多看起來略像封建迷信的哲學思想事實上在學界是佔據主流的。
那麼,看起來本片的主劇情應該就是討論人類的思想是否可以被量化、複製甚至被創造,以及人造物是否可以稱之為「人」這樣深奧的問題。可惜,片中人物僅僅爭論了兩句,就跨到了另一個宏大命題。
那就是技術的代價。
交待下劇情:男主變身之後,利用「智商」之便幫女友發家致富,買下一座小鎮,將其修繕一新用作科研。兩年後,進化出了利用納米材料遠程控制他人、快速救死扶傷、隨意讓物體形變的能力,甚至還克隆出了一個自己。
這種能力讓其他人類很是恐慌,於是綁來女主命其下毒,男主看出端倪卻依然服下毒藥,和愛人雙雙西去,此處不能煽情更多,而代價就是全球性的斷電斷網……
等等,人類在怕什麼呢?
最合理的答案,應該是怕技術本身,以及是玩大了的後果。雖然導演沒怎麼說清楚,但不難分析出問題所在:男主實力過於強大,稍有強勢的舉動勢必讓「弱小」的人類害怕,不能留。此處摘錄一則對話:
B 君:「你難道想創造上帝嗎?」
男主:「人類難道不是一直想創造上帝嗎?」
另外,男主統一他人意識的行為,即便去除了疾病,卻也泯滅了人性,習慣了殘缺的人類自然無法接受,就像多數人類並不願意變成蜜蜂一樣。
最後可以歸因為,人類不適應過分的「超越」(Transcendence),也無法脫離當下的習慣。就像我們每天吐槽現代人離不開手機的習慣,吐槽完之後依舊離不開;老是抱怨城市生活節奏快沒人性,回農村洗肺種菜多好云云,但能堅持幾年不回歸城市的又極少。
人類不斷追求完美,卻怎麼也不願離開殘缺。
技術發展犧牲環境,是無法避免的,便利的代價就是環境的惡化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討厭改變卻註定無法逗留,雖有代價但就是無法停止對便利的追求。就算重啟一下還你一片藍天,讓你過一種當下完全無法想像的生活,丫還就是不願意。
一句話概括就是:愚蠢的人類啊喵!
當然導演也是沒說清楚的,男主只是不明不白地被打,然後不明不白地死掉;女主則是稀裡糊塗地復活老公,又稀裡糊塗地幹掉老公;攻擊男主的人更是莫名其妙地開槍,然後莫名其妙地感覺哪裡不對。
最讓筆者不解的是,上哪兒找長成女主這樣的程序媛呢?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