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是一名科幻迷,對於科幻類的電影很是感興趣,在小編找科幻類的電影的時候,就發現了《超驗駭客》這部電影,不得不說,電影還不錯,值得一看,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感受和想法。
剛開始小編以為又是一篇講述人工智慧反人類,最終被制服的類似《我,機器人》一樣的描述科技可能帶來的危害的電影。看完以後卻發現,該片和之前的想像完全不同。說實話,該片是一部內核很不錯的電影。或許,該片在有了很不錯的劇本和構思的骨骼經絡之外,沒有找到更好的投資方,於是沒有更大的成本預算來將本身不錯的內在的骨骼經絡,配合上外在的血肉皮膚發育成完美完整的個體,沒有將本身很不錯的劇本和構思拍成一部內外兼修的史詩級巨作,這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遺憾。
該片的主旨很有創意也很發人深省,人類對於科技的恐慌源於對科技失控的恐懼,人類絕不允許比自己強大太多太多的自身無法控制的「上帝」存底,無論其是否真心想要幫助人類。一般的人工智慧題材走的都是人工智慧背叛人類,希望統治世界,但最終被制服的劇情,如《我,機器人》和《鷹眼》等;或者是人的思維進入機器,能力加強之後要麼成為英雄,要麼成為反派,但是最終圓滿的劇情,如《機械戰警》等。但是該劇突破了這一局限,探討的更多的是人性對不能控制的事物的恐懼和毀滅心理。結局並不完美,真正無私的善良的英雄和其心愛之人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而那些一根筋去懷疑、恐懼、對抗主角英雄的人雖然最終勝利,卻不得不面對被摧毀得一塌糊塗的世界無奈嘆息。
整部電影構思最大的賣點在於,它不像一般的快餐大片一樣,有明確的反派。一般的快餐大片裡,都會有一些以毀滅為目的或者貪婪自私到極致的人,但實際上現實社會這樣的窮兇極惡的反派是很少存在的。本片雖然沒有大快朵頤的搗毀邪惡的爽快感,但是對人物的塑造非常貼近現實,因為現實中大部分人都不會是絕對邪惡的,有的只是價值觀和自我認識的不同,有的是對未知事物的一知半解和恐懼懷疑,這也正是人類相互之間誘發深度矛盾的根源之一。
實際上,該片中無論是反人工智慧組織、基裡安墨菲飾演的FBI探員,摩根弗裡曼飾演的老人,還是保羅貝坦尼飾演的科學家,他們都不是傳統英雄主義電影中的邪惡反派,他們都有自己的遠大理想和為全人類著想的無私堅持,他們出發點都是善良而且正義的,每個人都為自己腦海中的人類未來犧牲得非常非常多,只是最後一切卻證明自己的臆想是錯的。
約翰尼德普飾演的科學家無疑也是善良且無私的,他生前一心投身科學,死後也在一心為改善世界做出極大貢獻。只是在死後通過網際網路信息的大量獲取,其心智已經上升到普通人類無法理解的地步,他也深知無法讓所有人相信他,因此只有默默奉獻著一切。直到最後,他寧可將自己徹底消滅,也不願與全世界為敵。
影片與其說是一部科幻片,不如說其更多的探討的是人性。
首先,人與人的交流總是困難的,即使是最親密的朋友和愛人都有可能會誤解自己,於是約翰尼德普遭遇了朋友和愛人的陸續誤解和背叛。雖然最後真相大白,愛人與其雙雙離去,朋友也知道了其內心存在的仍是正義和善良,但現實的一切已經走向了最壞一面。包括,基裡安墨菲飾演的FBI探員和莫跟弗裡曼也經歷了對反人工智慧組織的厭惡反對到理解到支持到利用的過程,最後大家以為自己拯救了世界,實際上卻將世界推向了更壞一面。
其次,未必你以為的正確就是正確,你以為的錯誤就是錯誤,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大眾見到的,自以為是正確的價值觀,自以為是絕對正確或錯誤的外在下,可能掩蓋的是相反的另一面。就像為什麼媒體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是,在報導時需要中立客觀,不加任何情緒和向任何一方的傾向一樣,因為你了解的真相未必就是真相,但你往往卻會付出一生為了自己的所謂「真相」去奮鬥,最後可能發現得來的是相反的結果,自己做的完全是錯誤的。
最後,人類的本性註定了見不得更強大更不可控的存在。就像很多人可以和隔壁鄰居一起過著一窮二白的生活,自得其樂,但是某一天自己賺了一萬,而隔壁賺了一百萬,哪怕隔壁鄰居是有善意的,會和他們分享生活分享快樂,他們也會發自心底的去懷疑去厭惡去嫉妒那個鄰居,過的日子反而不如那一窮二白的日子。就像影片最後那個接近崩潰的世界,難道就是正義人士所希望的麼?難道會是比過去更好的日子麼?
最後小編要說一下, 整部影片中,還是有不少問題,劇情的部分硬傷和敘事的稍顯不成熟,讓整部影片失分不少。因此五分的劇本構架,個人以為卻最多只能給出四分,不得不說是個遺憾。以上就是小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感受和想法,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