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這部電影,帶給你什麼樣的視覺震撼
在一次課堂活動中,一位老師為了講解「獨裁統治」,在一周的時間內將一個班級調教成了有著狂熱集體主義的組織,最終局面完全失控,在觀影過程中我不止一次聯想到自己的經歷,我想每個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對權威的服從,為集體奉獻和犧牲,統一著裝,統一口號,統一行動,嚴明的紀律,個性為集體讓步。很難說這樣好還是不好,因為類似問題的答案並不是非此即彼的。
我們的生活中也存在著很多高效率的集體,多數也像電影中那樣,有一個領袖,有著嚴明的紀律,有些也會統一著裝,但是為什麼這樣的集體就沒有像電影中那樣最終走向崩潰,反而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呢?我想,「健康」的集體在發揮團隊作用的同時也充分尊重了每一個個體,在必要的規則中做到儘可能自由,是一種寬容度很高的集體,而且這些集體往往人數有限,無法通過數量的堆積來達到質變。
在影片中體現出的,法西斯主義是集體的產物,它是一種極端的集體主義。毫無疑問,法西斯主義是邪惡的,但我們所處的各種集體也在或多或少地模仿法西斯主義的行為方式,20個人的集體當然談不上是法西斯主義,但如果我們的集體有2萬人呢?有200萬呢?如果是上億人呢?類似的樣本量巨大的實驗已經有人做過了,而且我們也都知道了結果。集體的力量是可怕的,它能使一個百廢待興的戰敗國,在幾年的時間裡重回世界巔峰。
也能使一個人口數以億計的國家在幾年裡完全陷入癲狂,看完之後真的覺得,法西斯主義在亞洲可能更有市場,在奉行集體主義的這片土地上,君臣父子,服從集體與權威早已約定俗成,或許才是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秘訣,但反過來說,下一秒變成軍國主義,或者發動某種大革命,也不過是反掌之間,非常不錯的電影,看的時候感覺既熟悉又恐怖,第一次明確的感受到集體主義,和專治獨裁這兩者之間的距離是近的多麼微妙。
唯一有點缺陷就是導演對於獨裁的目的性,內涵挖的有點淺,最後法西斯風格的演說有點太突兀,沒有洗腦的說服力,不過還是好喜歡,想起《死亡詩社》,同樣是打破常規的老師,在本片中卻是反其道而行,壓抑個性,這樣的實驗在電影中還可以,在現實中也許就很容易煽動這些學生成為憤青了,瞧瞧影片最後,老師讓做什麼就做什麼,活像一具行走的殭屍。
很多人把它和某國對應,心裡也不能完全認同,一定的自由代價非常大,經濟水平及上層建築的完善程度及步步走向完善的過程,這麼龐大的體系才能一點一點支撐起自由,某國的根基下盤太重不足以一步跨越,所幸目前來看利大於弊。極極極震撼的《浪潮》,在充分而均衡的經濟條件和暴動熱血的年紀可能會發生,可是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勁,要區分集體感和法西斯麼?
要區分無所謂的新鮮感和認真的生命的全部麼?就是因為人心的微妙人性才這麼難以定義,或許根本就沒法講得懂,這才是最值得深究的,雖然只是一部電影,卻也覺得身臨其境,學生因為少年時期愛的缺失,中學時期期待被尊重,老師因為個人崇尚獨裁主義,所以不小心進入獨裁主義,等到發覺過來的時候已經進行到無可收拾的地步了。結局很悲劇,作為一個老師,肯定也是負主要責任,自己以後也可能成為一個老師,這部電影又一次增長了 見識。不管做什麼,都不要觸及政治,不要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