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飛——電商能致富,返鄉創業有奔頭

2020-12-22 風雲農村觀察報告

位於漢中東部的西鄉縣,是一處物產富饒、氣候宜人、人脈旺盛、交通便捷,極具發展潛力的熱土。這裡山明水秀,河湖星羅棋布,田野鱗次櫛比,山川四季長綠,花果處處飄香。生活在這裡的西鄉人,天天都享受著「人在畫中走,心在仙境遊」的無窮樂趣。

2010年,在外打拼多年的85後青年嚴飛,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西鄉縣楊河鎮,為了讓更多的人更健康的享受生活,嚴飛想到了養殖蜜蜂,楊河鎮的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野生植物繁多,蜜源植物達到百種以上,非常適合蜜蜂的繁育和追花奪蜜。

嚴飛擁有多年的養蜂經驗,加上細心的鑽研摸索,他已熟練掌握蜜蜂的生物學特性、如何育蜂、蜂窩管理、病害預防、蜂蜜採摘、蜂蜜製作等,他都爛熟於心。

嚴飛發現家鄉生態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卻難以真正的走出去,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西鄉,為了家鄉的發展,他不斷尋找各種途徑銷售農產品。

2018年,西鄉縣被評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在網際網路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物產豐富的西鄉縣也搭上了電子商務的快車。

得知這一消息的嚴飛,從此萌生了電商創業的念頭,創業的路途是無比艱辛的,他自學網銷知識,通宵達旦,廢寢忘食。積極參加商務局和有量(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舉辦的電商知識培訓,經過不斷的努力,嚴飛不僅學會了網上開店,還掌握了美工、策劃等方面的技能,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養蜂場和電商創業中去,牢牢的抓住了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契機,不僅為自己的養蜂場拓展了新的銷售渠道,還帶動了周圍的村民一起投入到電商事業中去,對不會網購的鄉親鄰裡嚴飛也熱情的幫忙代購代銷,提到嚴飛的名字,鄉親們都是讚不絕口。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嚴飛接觸到了電商,看到電子商務給鄉親們帶來這麼大的幫助,嚴飛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

相關焦點

  • 千畝椹莓果飄香——大學畢業生王鳳翥返鄉創業帶民致富
    「今年我們第一次組織富硒桑椹採摘節,就吸引了東營、濱州、臨沂等地的遊客,他們就是奔著這富硒桑椹來的……」臨朐縣返鄉大學畢業生王鳳翥看在眼裡,喜在心上。提起富硒話題,王鳳翥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她說自己的父親王金良是一名果樹專家,長期研究蘋果、大櫻桃種植技藝,還從臺灣引進果桑種苗,用6年時間,培育出新品種「椹莓」098和068。
  • 徽縣:大學生返鄉創業 艾草成致富「金葉」
    大學生返鄉創業 艾草成致富「金葉」新甘肅·甘肅農民報通訊員 高瓊走進甘肅青泥嶺艾製品有限公司,陣陣艾草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工人們忙著收購艾葉、打制艾絨、封裝艾條……好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公司負責人李歡自豪地介紹到:「別小看這艾草,它可是能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金葉子』。」今年26歲的李歡是徽縣伏家鎮中壩村人,2016年畢業於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在北京做養生行業的表哥需要大量艾製品初級產品,想到自己家鄉漫山遍野的野生艾草卻不能為老百姓增收致富,學過食品藥品學專業的李歡心動了,他果斷放棄了當白領拿高薪的機會,決定回鄉創業。
  • 打工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2020年返鄉致富方向「冷思考」
    回到鄉下,看到布滿黑泥的農村「刷牆」:打工不僅能致富,還能交友娶媳婦!可是,2019年經濟寒冬,打工者返鄉不得不再面對這兩件事兒:「致富如何了?」和「媳婦帶回來了嗎?」 另外一個數據調查顯示:返鄉創業中,已婚人員佔88.3%,家庭因素成為主要原因;為了不讓父母和孩子成為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選擇返鄉創業方便照顧的人員佔52.9%。
  • 菏澤單縣:返鄉創業顯身手 特色養殖巧致富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4日訊 菏澤市單縣曹莊鄉農民孫傳本特種養殖巧致富,事業有成後他又選擇返鄉創業,為家鄉的建設添磚加瓦。單縣曹莊鴕鳥養殖繁育基地負責人孫傳本告訴記者:「小苗從出殼到下蛋是一年半左右就可以下蛋,成鳥體重能長到300斤左右,一年能長200斤,按現在的行情,成鳥一隻就能賣到6到8千」。孫傳本在返鄉之前,一直在北京從事鴕鳥養殖,根據多年養殖經驗,孫傳本認為家鄉曹莊飼料資源豐富,而且是適合鴕鳥生存的沙地,便萌生了回家養殖的念頭。
  • 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創業群像
    環縣返鄉大學生在「放羊班」接受培訓。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梁軍、任延昕、張睿、李傑)8月1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返鄉大學生「放羊班」有啥不一樣——革命老區甘肅慶陽大學生返鄉創業群像》的報導。
  • 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 我們能做什麼
    、寧波市象菓貿易有限公司等平臺,通過對大米設計包裝、電商推廣銷售等,「歸本」這個名字越來越響亮,農場大米品牌「秀水長香」被評為「寧波十佳稻米」。  「一些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招不到需要的工人,他們很多都不知道到底去農村做什麼。」張炳鉤在表示了擔憂之後,覺得大學生返鄉創業應該帶著自己的知識和文化下去。  「大學生可以利用自己所學,對農產品進行包裝後銷售,同時幫助老農民增收致富。比如做民宿,可以在裡面注入文化的基因、當地的基因,這是大學生能做出的不一樣的地方。」
  • 臨港區90後小夥返鄉做電商「淘」出致富路
    這是林元鵬,臨港區草廟子鎮林家疃村人,同時也是「萬畝農」惠農電商團隊的創始人。自臨港區「鳳鳥歸巢」計劃實施以來,一大批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回鄉就業,林元鵬的農村「電商」夢就此開始。村裡來了個年輕人「人家都是往市裡走,我這是往村裡跑。」
  • 身邊的榜樣 | 電商致富領頭人王亞鵬:創業路上青春無悔
    創業路上,他能吃苦、肯鑽研,認真揣摩電商運營方式。在農村的廣闊天地,他發揮自己的專長,摒棄陳舊的思想觀念,拓寬優質農副產品電商銷售渠道,不僅增加了種植戶的收入,而且調動了身邊村民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積極性,幹出了一番大事業。  1987年,王亞鵬出生在溫縣溫泉街道西梁所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高中期間,王亞鵬不僅學習成績很出色,而且還很有商業頭腦,喜歡琢磨各種創業項目。
  • 農村有什麼致富項目?適合回鄉創業的4大項目
    隨著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現在越來越多在城裡務工的人,都開始返鄉,因為比起城市裡的生活成本,在家鄉的成本會更低一些,而且現在在家裡創業做的項目也不比在城裡掙得少。所以大多數人的選擇是回到家鄉去,也有人回去後不知道做什麼,就會產生一個問題,農村有什麼致富項目?
  • 賴悅東:返鄉創業種南薯 鋪就村民「致富路」
    五華岐嶺黃福村農村漢子賴悅東,他憑著一股拼搏的闖勁和對家鄉的眷戀,致富之後仍不忘回報家鄉,利用自己積累的資源返鄉創業,帶動家鄉父老一起種植南薯致富,為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基礎,並一躍發展成為梅州市、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五華縣電子商務十強企業、十佳手信產品等榮譽。
  • 內蒙古大學生返鄉創業:小小手工餅也能富鄉親
    中新網鄂爾多斯4月13日電 題:內蒙古大學生返鄉創業:小小手工餅也能富鄉親  作者 張瑾嫻  「城鄉天地寬,在哪兒都能奮鬥。」兩年前,內蒙古農業大學畢業生張嘎在這樣的理念下,決定返鄉。至於回去幹什麼,他並沒有確定的打算。
  • 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短板亟待補齊
    在眾多返鄉創業人員中,部分有資金、有實力的創業成功人士,回鄉投資上億元新建裝備製造企業,流轉土地近萬畝興辦特色農業,為勞動者提供了上萬個工作崗位,形成了創業帶就業的良好效應。2017年以來,該市返鄉人員創辦資產千萬元以上企業46家,其中資產過億元的12家,累計帶動就業8947人。
  • ...女致富帶頭人電商培訓工程」「巾幗好品」公益服務行動走進德州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委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不斷深化「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山東省婦聯、山東廣播電視臺聯合開展「女致富帶頭人電商培訓工程」「巾幗好品」公益服務行動。9月16日,活動走進德州市齊河縣,舉辦女致富帶頭人電商培訓,為女致富帶頭人賦能、助力,為齊河縣「巾幗好品」帶貨直播,拓展產品銷售渠道,提升「巾幗好品」品牌價值。山東鄉村廣播對此次活動進行全程網絡視頻直播,線上觀看量超過15萬人次。
  • [人民日報]澄邁「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
    2013年,澄邁縣在全省率先開展鼓勵和扶持返鄉大學生自主創業活動。3年來,全縣累計投入622萬元,扶持154名返鄉大學生創業,拉動創業資金近1億元。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表示,要營造良好創業環境,鼓勵和扶持返鄉創業大學生加快成長,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業帶領村民致富,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
  • 農村青年返鄉創業養殖野豬,成功打開致富新通道!年入十幾萬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以及農村經濟發展,也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回農村創業在甘肅省的一個村莊裡就有一片環境清幽的山林,可以看到周圍箍起密密麻麻的鐵絲網,一頭頭黑色的野豬在網內歡快的奔跑,覓食。這裡就是慶陽市吉吉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野豬養殖場。
  • 返鄉農民工種植水果,十年不賺錢的果園成致富園,選對項目是關鍵
    #三農#今年40歲的賀大姐五年前離開農村去城裡打工,不過在2013年的時候,看到家鄉的變化非常大,而且國家也是支持農民朋友們返鄉創業的在2014年的時候,她毅然決定辭去城裡打工的工作,返回家鄉創業,這樣也還能同時照顧家庭和老人孩子。不過賀大姐並不是腦門一發熱就回家鄉的,而是想好了自己未來幾年要做的事情。回到家鄉以後,賀大姐就接過了堂哥手裡一個10年都沒有盤活的果園,也就僅僅用了3年時間,賀大姐憑藉其出色的管理能力,將一個一文不值的果園變成了一個致富園,今年預計盈利將近30萬元。
  • 松原市返鄉青年創業能力提升培訓班結束
    「電子商務的相關政策有哪些?」「對於創業,金融方面有什麼支持嗎?」近日,由共青團松原市委舉辦的松原市返鄉青年創業能力提升培訓班開班,來自全市返鄉創業青年代表80餘人參加培訓。此次培訓採取理論授課和經驗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邀請了工信部國家級創業導師郭矗、吉林省優秀返鄉創業代表陳東奎,分別就返鄉創業項目和創業政策解讀、如何提升創業意識等方面作專題講解,並分享了返鄉青年創業經驗,交流了返鄉青年創業案例。現場互動環節,學員們積極踴躍提問,老師們耐心細緻解答,給出中肯建議和明確指導,現場交流學習氣氛熱烈。
  • 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哈爾濱1月7日電題: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新華社記者王建清晨的陽光照射在皚皚白雪上,35歲的王翯駕駛麵包車,走村入戶收購農產品。「小王來了,到屋裡坐會兒。」黑龍江省寧安市三陵鄉脫貧群眾胡玲和王翯打招呼,從屋裡拎出一籃笨雞蛋。
  • 那些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現在都過得怎麼樣?
    返鄉創業後,他們面臨六大困惑在媒體的報導中,有很多大學生返鄉創業,帶動村民致富的可歌可泣故事。筆者在各地考察時,也遇到過很多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和他們接觸得越多,聊得越深入,會發現越多他們創業中的迷茫。很多人希望把這些困惑表達出來,以獲得外界的關注。1.
  • 好一朵茉莉花,科技興農,95後勇闖創業致富路,美麗與楷模的化身
    ,所以就結合線上線下發展,藉助移動網際網路電商,5G短視頻自媒體趨勢進行市場營銷,希望能給更多的家庭帶來安全,健康的農產品。當看到一個個孤寡老人跟留守兒童渴望的目光,萌起了返鄉創業的心很強烈! 就想起網際網路銷售的面是非常廣的,但是又想到新鮮的檸檬在運輸過程中會有損耗,於是就開始研發檸檬膏,薑糖膏,桑葚膏等通過將優質農副產品深加工製成綠色、養生食品,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方便快遞,保存等,以滿足人們對生活高品質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