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提升自我的書,叫《現在,變現你的優勢》,作者名字就不介紹了,這個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我看書的封面上寫著,暢銷書作家,人氣導師,財富導師啥的,是個日本人,我覺得這些對咱們讀者來說,不是太重要的東西,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書籍的內容。
作者列舉了,無法做自己喜愛之事的6個常見理由,下面我逐條給大家分析,其中會加入我自己 的一些觀點。
想要業餘時間提升自我,需要做好這5點!
第1點,業餘時間雖然少,但是擠擠還是有的!
書中說道,很多人,其實都想在業餘時間學點東西,提升自己,但是卻事與願違。
就像有人想學畫畫,補習班和工具都買好,最後卻啥都學會,別人問起來,就抱怨:「天啊,最近工作太忙了,真心沒時間!」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擠擠總是有的!」
其實我是不太贊同這句話的,時間是固定的,是有限的,有多少就是多少,不可能「擠擠」就一直有。
而且「疲勞學習」「挑燈夜讀」真的有效嗎?
我覺得是沒效果的,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
所以說,時間不是「擠」出來的,而是合理「安排」出來的。
有的人某天下班,本來空閒時間挺多,覺得先看一會電視劇「犒勞」一下自己也沒什麼,於是乎,「停不下來了」,一看時間,就會說:「今天不夠時間學習了,明天吧,今天把這部電視劇刷完,明天正式學習!」
但是,到了明天,依然是這個節奏,這就是「時間不夠」的真實原因。
魯迅先生曾說過:「哪裡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了。」
第2點,不允許自己做
就是大部分人覺得自己還沒到時候,現在做喜歡的事情太「奢侈」!
我覺得這是一種自我否定,或者是一種「拖延症」,總覺得自己應該把其他的事情都準備好了,再開始行動。
其實,人生永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所以想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從明天開始吧。
「不怕慢,就怕站。」
第3點,擔心沒法養活自己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假如我的夢想是當一個旅行作家,世界各地旅遊,順便寫點隨筆文章啥的,但是,一想到沒錢,我就覺的這條路可能不適合自己,而且是長期甚至永久不適合自己。
當然成為知名作家,豐厚的稿費,完全能夠養活自己,但是鬼知道咱幾時才能知名,要知道才成名之前是需要吃飯的。
有人會說,你這種思想太保守了(我只是舉例子,不要對號入座),沒有年輕人的闖勁,註定平凡。
其實有一些所謂的「勵志」文章和圖書,鼓勵年輕人,大膽追求自己的夢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必在意工作(我以前也看過很多,也曾說走就走)。
其實我不太主張這種奔放的「裸辭」,作為一個合格的成年人,我覺得,「養活自己」是基本技能。
所以說,想要靠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吃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擔心沒辦法養活自己是很正常且很必要的。
書中並沒有鼓勵大家「勇敢追夢」,而是告訴我們,不能因為「無法養活自己」,而給自己找一個「放棄夢想」的理由。
比如一個人,本來準備進軍「諾貝爾文學獎」,但是一旦「洩氣」,發現自己連300字也寫不出了。
所以說,不要過分擔心,「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也不出鴻篇巨製,可以先寫300字試試,就像讀書一樣,每天讀幾頁,一年下來,能讀好幾本書(絕對比你預想的要多)
第4點,認為自己沒有才能
很多人會去嘗試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會「用功」一段時間,但是最後發現自己可能是「愛好錯了」,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所以沒必要繼續「努力」,還是躺在床上刷劇適合自己。
怎麼說吶,這也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是一時興起,「愛好容易,堅持困難」。
其實沒有堅持,做啥都不行,所以別扯什麼天賦不天賦了,絕大部分都是沒天賦的,那些優秀的人,不過是比你能堅持而已。
第5點,不知道自己所愛的東西是啥?
我覺得這是一個「深入骨髓」的理由,也是大家常見的理由。
很多人都是三分鐘熱度,並不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只是看別人做很羨慕,結果自己一做,才覺得太「辛苦」。
其實我覺得大部分的事情都是這樣的,就像書法一樣,看別人寫似乎很簡單,但是要知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所以說,這是一個深層次的東西,並不是說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而是你不了解喜歡背後的「真相」!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5點,書中是6點,有一點是沒錢,這個和第3點我覺得重複,而且說沒錢「阻止」了你的夢想,真的是太扯了。
說實話,現在網絡上有海量的資料,只要你動動手,幾乎不花一分錢。
當然,你要是窮的沒錢按網線,我只能說,兄弟,你還是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