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競發大潮湧,百舸爭流正逢時。」2019年集團公司工作座談會的召開使全國郵政系統進一步統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心,為做好郵政改革發展這篇文章明確了方法論、找準了抓手、確立了原則,當前各地郵政正以志在必得、勢在必勝的決心,迎難而上、主動作為,湧現出一批真抓實幹、創新爭先的典型,本報即日起推出《貫徹集團工作座談會精神·我們在行動》專欄,希望將各地有益探索、有效實踐作為推進改革發展的參考樣本,激勵各板塊幹部員工凝心聚力,奮勇拼搏,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做優做強做大中國郵政、打造行業「國家隊」貢獻力量,以優異的成績向新中國70華誕獻禮!
餘杭集包處理中心的員工在用混合收寄一體機處理包裹。□王建民 攝 |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整個杭城都放慢了腳步,而在錢塘江三橋南岸的杭州郵區中心局,忙碌緊張的工作才剛剛啟幕。經過3個多小時爭分奪秒的作業處理,21點30分,第一班長三角直達郵路的郵車駛出杭州中心局郵件處理中心。「從晚上9點半至次日1點,10輛裝載次日上午投遞的長三角地區郵件的郵車都要準時從杭州出發,其餘13輛郵車將會在接下來3個半小時內開往江蘇、安徽和上海。」杭州郵件處理中心1號樓轉運夜班組組長徐馬龍介紹說。
2019年集團公司工作座談會召開後,浙江省杭州市郵政分公司及時學習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三個視角」「三個規律」,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將郵件提速作為一個聚焦點繼續發力,牢牢抓住「五大體系」建設,通過網運端、經營端、投遞端「三端」的協同發力,杭州市分公司助力長三角郵件跑出了「新速度」。
針對近期菜鳥系統規則調整後的運行情況,杭州郵區中心局從出口郵件量大的長三角區域入手,眼睛向內查找自身問題,在穩定省內互寄郵件指標的同時,重點對出口長三角安徽路向直達郵路進行專項分析,發現問題逐一解決。杭州市分公司總經理邢林傑表示:「郵件提速是一個不斷對流程進行優化的動態過程,也是一項常態化工作,我們要堅持以『三個視角』看問題,通過立標明方向、對標找差距,從而實現達標。」截至7月底,杭州出口安徽直達線路(合肥、蕪湖、蚌埠、黃山)標快次日遞率都達到90%以上,快包次日遞率都穩定在80%左右;杭州出口長三角地區標快次日遞率達94.15%,快包次日遞率達90.22%,提速效果得到進一步鞏固。
「合」的核心是心合,必須按照一個企業、一個組織、一套體系的架構整合資源——2019年集團公司工作座談會
網運端:協同推進 郵件提速
長三角提速工作是對杭州中心局寄遞業務改革成果的一次檢驗,也給了中心局一次實現贏利化轉型、彎道超車的機遇。提速工作開展前,杭州出口長三角地區標快次日遞率為66%、快包次日遞率為48%,在菜鳥平臺主流快遞公司中排名靠後。提速工作開始後,杭州中心局化壓力為動力,確立以問題為導向的工作模式,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通過對標分析,動態調整郵件封發關係;充分整合資源,利用系統內同向直達郵路進行郵件填充;聚焦業務重點,掌控郵件流量調整發運計劃,切實提升郵件時效。
「自2月23日起調整黃山標快封發關係,增加黃山標快直封格口,郵件改為直發杭州至黃山郵路,郵件時限從調整前的55.11小時,縮短到調整後的24小時左右。從3月初開始,為加大杭州出口郵件直發力度,杭州中心局積極同金華中心局聯繫,利用金華直達車剩餘倉位資源,在有效的次日遞頻次內增加杭州交接站序,前後增加了金華至鎮江、揚州、泰州三趟車次的填充,三個地市的次日遞率達到95%以上。」杭州中心局指揮調度中心綜合調度員劉梅寬說。
此外,杭州中心局指揮調度中心積極協同杭州市郵政寄遞事業部運管部、快包部,建立問題分析研討會機制,採取三方輪流牽頭組織的方式,每兩周一次開展分析研討,形成合力效應,精準發力解決現階段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7月以來,杭州中心局認真領會「八大整合」的精神,通過月度例會的形式把經營端負責人請到中心局來,交流探討提升幹線車輛的裝載率和區域郵件的時限水平,查問題補漏洞。同時,他們通過經營現場會的形式讓中心局技術人員、業務人員走進經營網點,深入了解經營端業務發展的網運需求,實地解決系統故障、信息實物不符等問題。這一常態化的溝通促成了網業聯動閉環機制的形成。
根據郵件量的變化和經營網點的個性化需求,杭州中心局不斷優化市趟郵路,並將各經營部進口郵件進行集包,確保郵件及時下行,以減輕投遞壓力。記者在保俶北路經營部看到,攬投員分揀25個總包、500件的快遞包裹,大約需要半個小時。「而在以前,這些包裹從城西集散中心散件裝車到運回經營部再卸車,就需要兩個半小時。」保俶北路經營部副經理陳忠力如是說。
遵循行業規律。行業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行業的流程怎麼優化,我們就怎麼優化;行業的組織怎麼建,我們就怎麼建;行業的考核激勵機制怎麼制定,我們就怎麼制定——2019年集團公司工作座談會
經營端:創新模式 提升效率
生產和經營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郵件提速能夠取得階段性成果,得益於網運端的主動發力,同樣離不開經營端的協同配合。
自浙江省分公司提出試點推廣「混合收寄+集包」模式後,餘杭區分公司要求各經營部裝滿即發,不限時間;集包上行中心局的長三角郵件從2個頻次增加到3個頻次。通過集包上行到中心局後,可節省卸車和分揀時間約1.5小時,遇到「618」「雙11」等生產旺季,還可減少車輛排隊時間,為長三角郵件提速開足馬力。
記者跟隨餘杭區分公司喬司經營部的攬投員汪海平到某服裝品牌公司收寄包裹,10分鐘左右,200多件包裹已全部裝車運往餘杭集包處理中心,而在以前,攬收人員在客戶現場通過逐個稱重、PDA掃描至少要半個小時。「現在公司還制定了新的薪酬考核辦法,加大對長三角郵件攬收的獎勵力度,我們開發長三角業務的積極性更高了。」喬司經營部經理馮波說。「現在髮長三角的郵件我都願意找郵政,速度快服務也好,從攬收到郵件的時限跟蹤都有客服和我及時溝通,特別放心。」該服裝品牌公司負責人說道。伴隨著郵件提速,一方面客戶體驗得到明顯提升,另一方面業務發展也進入良性軌道。
在餘杭集包處理中心,粗分臺席前放置著5臺混合收寄一體機,包裹卸下後,工作人員直接稱重收寄並粗分到不同路向,再經過細分後進入集包流水化作業,全程實現郵件不落地。「以前這裡只有集包功能,現在配備了混合收寄一體機後,攬收人員就不需要在客戶現場收寄稱重,直接到我們場地裡完成就行。人工收寄每臺PDA每小時只能收寄600件,但混合收寄一體機現在可以實現每小時收寄1500件。」餘杭區寄遞事業部市場部集包組負責人蘆振興介紹說。
按照「持續深化寄遞改革」的要求,為進一步提升集包效果,餘杭集包處理中心針對集包郵件的上行從1個頻次增加到3個頻次,針對餘杭區內長三角出口郵件的轉駁從2個頻次增加到3個頻次。除了增加頻次外,還對流水線進行改造,為長三角單獨設立一個裝車垛口,確保每一個環節的流程優化。
專項整治投遞質量,徹底解決攬收不及時問題。積極向客戶宣傳時限提速效果,改善客戶感知——2019年集團公司工作座談會
投遞端:科學管理 提升質效
攬投網是郵政的重要基礎網絡,也是直接面向市場和客戶的重要平臺,是郵政企業的核心資源。郵政服務好不好,最直觀的檢驗標準就是看「最後一公裡」的投遞服務是否到位。杭州市分公司經過市場研判,對標學習行業先進,科學規劃、合理配置資源,在郵速人員、場地整合的同時,逐步推進了網格化作業組織模式。
許孝敏是下城區三塘經營部三塘小區網格的網格長。8月3日一早,他根據當天送來的標快數量對網格內段道進行了合理安排——「今天汪愛軍段道的郵件量少一點兒,就讓他多承擔點兒劉東升段道內的郵件」。每天,許孝敏都會根據郵件量對網格內的段道實行動態管理,充分發揮小組人員的能動性,加快郵件的流轉。
據三塘經營部經理韓瑋介紹,該經營部通過對各業務的時間卡點要求、各段道的實際情況、機動車輛情況等全面進行梳理,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網格化運行方案。通過網格化運作,重點城市郵件及時妥投率從原來的85%左右提升到現在的90%左右。在韓瑋看來,網格化的運行模式最明顯的改變是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便於小班化管理。他說:「一個網格內含四五條段道,遇到員工請假或包裹數量不多時,可以靈活安排。攬投員能在有效時間內投遞更多的郵件,還可以增加收入。」
除了通過網格化運行模式提升郵件的流轉速度外,攬投員的工作效率也直接影響郵件時限。為此,根據「大力推進科技賦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能力保障」的要求,杭州市寄遞事業部自主開發了長三角投遞實時監控預警系統,依託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效率,每天按頻次實時統計長三角進口郵件,對即將逾限的郵件進行預警,將預警信息通過企業微信號每天12點和17點,定向推送給相關攬投人員,包括郵件號碼、收件人電話和收件地址,攬投員要在一小時內進行反饋。投遞質量由此顯著提升。
近日,家住杭州市濱江區的周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為「郵政速度」點讚:「最近郵政包裹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前一天從蘇州賣家下單買的紙巾,第二天上午攬投員就送到了家裡,服務真不錯!」而如今,越來越多像周女士這樣的消費者體驗到了郵政長三角區域互寄郵件的「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