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開拓農村快遞市場的思考 - 中國郵政報

2020-12-14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針對部分地區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地區仍然存在的快遞末端網點違規收費情況,國家郵政局在8月集中開展了清理整頓工作。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表示,清理農村快遞二次收費是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必須進行。所謂「快遞二次收費」,是指用戶網購時已經支付郵費或商家承諾包郵的情況下,在取件時卻被快遞公司服務網點強迫支付取件費或派件費。這類情況一般較多發生在偏遠地區或鄉鎮農村。亂收費的主要原因在於快遞企業佔據話語權優勢,分配給末端網點的利潤空間不足,導致部分末端網點難以為繼,只好向消費者轉嫁成本。據調查,農村快遞二次收費主要集中在民營快遞企業,並且以加盟制為主,導致利益分割矛盾突出。 

    一方面是民營快遞網點面臨在農村市場亂收費被整治的窘境,一方面作為快遞老大哥的郵政卻面臨著農村市場佔有率不足的尷尬。作為一名郵政人,真是扼腕嘆息:農村快遞市場,想說愛你不容易。 

    得益於電商的爆發式增長,農村快遞前景廣闊。2018年,我國農村地區收投快件數量達到120億件以上,帶動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超過7000億元,有效助力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但農村地區快遞進出口比例為10∶1,可以看出,農村地區明顯存在著快遞「進多出少」的問題,也就是投遞量大、而寄出量小。農村快遞市場佔有率的下降,有多種原因,首先是運作難度大、成本大。 

    郵政如何重回農村快遞市場的優勢地位?首先,要進一步發力電商市場,做好投遞端的服務及客戶轉化。據統計,中國快遞市場結構中電商件佔比達80%以上,以低價電商件為主。拼多多64.7%的用戶分布於三、四線及以下城市,農村淘寶已經佔到了整個阿里大盤的10%左右。由於下沉市場的廣闊前景,農村快遞市場還是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只有搶灘電商市場,讓農村地區的用戶從投遞端享受到越來越多的郵政服務,才能改變消費者的感知,選擇郵政寄遞服務。 

    其次,降本增效是必然之選。通達系電商件報價均在單票3.5元左右,單票毛利率在0.5元左右,郵政快遞包裹報價在5元左右,但成本居高不下。兩者的差異主要在於加盟制與直營制管理模式的不同:通達系均為加盟制,總部與加盟商按照合同約定對每一票快遞進行結算,各自的帳務相互獨立。為了獲得更高水平的利潤,加盟商有充足的動力採用各種手段將服務和時效維持在基礎水平以節約成本。郵政快遞包裹為直營制,網絡拓展資本投入大,人員隊伍龐大,用工成本較高。此外,加盟制的各個環節成本明晰好計算,而郵政的產品較多,報刊、快遞包裹、標準快遞等共用一張網絡,成本環節不易清分。過去幾年的經營結果證明,成本控制優秀的中通快遞持續搶佔市場份額,並穩居行業業務量規模第一名,已經形成了「成本低—份額提升—進一步攤低成本」的良性循環。韻達靠學習中通,成本迅速降低,位次升至榜眼。郵政快遞包裹要以加盟制快遞的全口徑收入和成本作為研究切入點,與通達系全口徑收入和實際成本對標,學習民營快遞先進經驗,實現追趕。 

    再次,實施「造包工程」,爭取地方政府支持,促進農產品進城。快遞與電商的發展相輔相成,一方面,快遞的服務能力是電商發展的基礎,正是由於快遞公司大幅度降低運營成本,才使得線上銷售的商品即使壓縮利潤空間也能獲利。另一方面,電商的爆發式增長是促進快遞行業發展的助推器,電商件貢獻了全國絕大部分的快遞件量。但是,從當下農村電商發展來看,「工業品下鄉」發展得較為順暢,而「農產品進城」非常艱難,許多地方的農村電商實際上變成了「工業品下鄉」的單向電商,加劇了農村電商上行、下行的逆差。實施「造包」工程,讓地方農特產品「走出去」,不僅可以從源頭上增加寄件量,幹好這件「農民有意願、政府有決心、郵政有能力」的事情,而且可以爭取到地方政府關於電商進農村的補貼資金,反哺郵政農村快遞基礎設施建設。 

    最後,要有開放合作心態。國家在「十三五」計劃中提出「快遞下鄉」項目,這一推出使得無數青年創業者、老牌快遞企業紛紛加入其中,為農村快遞建設奉獻力量。郵政除了依靠村郵站及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末端投遞外,目前也在嘗試與民營快遞合作,郵政快遞與其他快遞企業合作,將實現共享共贏。 

    農村快遞市場主要以中低端需求為主,快遞企業的市場份額並不由其表面的口碑來決定,而是由價格及價格背後所反映出的真實需求決定。發力電商市場,實現投遞端份額的增加;通過降本增效等實現收寄量的突破;以造包等措施,以開放合作的心態參與市場競爭……這些都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現實路徑,值得我們去嘗試。只要我們能滿足農村快遞市場的剛性需求,重返農村快遞市場高地一定會實現。

相關焦點

  • 《中國郵政快遞報》社2016年招聘26名工作人員公告
    《中國郵政快遞報》社2016年招聘26名工作人員公告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北京事業單位考試,事業單位招聘公告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探訪成都農村物流全國示範樣本,農村快遞市場「藍海」顯現
    最近,國家郵政局印發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我省今年出臺的「省委一號文件」也提出,要擴大電子商務農村覆蓋面,支持供銷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村生產生活服務網絡。那麼,郵政快遞服務應該如何向鄉村延伸?
  • 從包裹快遞業務改革看中國郵政轉型
    近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郵政)內部下發了一份《中國郵政包裹快遞業務改革方案》,將現行郵政公司和速遞物流公司EMS分別經營的包裹快遞業務產品進行了整合。作為包裹快遞業務的國家隊,中國郵政正謀求從傳統郵政向現代郵政轉型,希望其增長緩慢的包裹快遞業務,在迅猛增長的快遞市場上,佔據更大的份額。  「十二五」期間,我國快遞業年均增速超過40%。
  • 問政山東丨農村快遞只送到鎮 山東省郵政管理局局長:三年內讓快遞...
    農村快遞物流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根據2019年的調查顯示,高達74.9%的建制村尚未配備農村電商配送站點,一些村民收取快件需要前往鄉鎮,農村快遞的「腸梗阻」就在「最後一公裡」。於是,記者將沂源縣的情況反映到淄博市郵政管理局。對此,淄博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科工作人員表示:「快遞暫行條例是說按址投遞,但在官網上公示出來這個區域到不了,需要自提,這相當於一種合同。」
  • 中國郵政業務整合祭出「快遞包裹」
    每經記者 李卓  近幾年一直強調以市場為導向、處於深化改革之中的中國郵政,其包裹快遞業務也悄然開啟了重組大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月12日獨家獲悉,日前中國郵政內部下發了一份《中國郵政包裹快遞業務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現行郵政公司和速遞物流公司(EMS)分別經營的包裹快遞業務產品進行了整合。並且,包裹快遞業務產品管理權統一收歸集團公司。
  • 高效布局 板塊清晰 創新引領 - 中國郵政報
    在義大利和瑞士兩個市場,DHL沒有正式的合作商。在東歐和東南歐部分地區,DHL在布局上仍存在一些差距。    在中東、非洲,DHL快遞主要以合作方式在該地區開展運營。2019年,DHL快遞與埃及郵政合作,將埃及郵政的郵政中心作為其在非洲的配送中心。
  • 快遞物流企業跨界成風 中國郵政能玩得轉嗎
    近日,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中國郵政打造的「9·19電商節」即將上線,除了布局電子商務,中國郵政還在積極布局線下商業,欲將5萬個線下營業網點盤活。  眾所周知,快遞與商業的聯繫很緊密,電商的發展帶動了快遞業的成長,「三通一達」就是靠著電商業務奠定了市場地位。如此看來,快遞企業跨界商業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從民營快遞企業的實踐情況來看,目前還沒有一個成功案例。那麼,中國郵政玩得轉商業嗎?
  • 中國郵政架構重組 快遞費暴漲兩倍
    從2015年中開始,中國郵政開始了一系列大手筆的內部架構調整,原先的郵政小包業務與EMS(中郵速遞) 下屬的「經濟快遞」業務線重組合併。今後,郵政集團旗下快遞業務將只剩快遞包裹與「EMS航空標準快遞」二類。
  • 如何打通農村快遞「最後一公裡」?省郵政管理局回應
    8月17日,江蘇省郵政管理局做客省政風熱線全媒體直播節目。節目中,在南京工作的孟先生反映,他老家在邳州市鄒莊鎮韓家村,村民買了包裹,可是快遞無法到村,大多數都是放到鎮上的派送點,郵政寄的信件也最多是放到村部,村民取快遞很不方便。江蘇省郵政管理局對此進行了回應。
  • 國新辦這場發布會,與郵政快遞有關!
    網絡到一線以後,大家對這個服務和產品不斷地磨合、不斷地完善,越來越符合中國農村的實際,所以效果就很明顯。要講它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作用是巨大的,至少有四點。第一,它構建了貧困地區「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通過我們的實物流支撐信息流、金融流、商品流,將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商品納入全國的統一市場,而且效果是很明顯的。
  • 中國郵政要收份子錢:吃政府補貼 盯快遞錢包
    意見稿認為,之所以向快遞企業徵收,是因為中國快遞企業集中在有盈利的城市和線路上,廣大農村、偏遠和經濟欠發達地區依然由郵政企業提供普遍服務。  但快遞企業認為,並非他們不願意進入這些偏遠地區,而是目前郵政法規定,普遍服務業務歸郵政集團負責。中國民營快遞企業在幾年前就申請過承包郵政集團的普遍服務業務,但被拒絕。
  • 激蕩四十年 · 中國郵政快遞行業大發展
    快遞業也經歷了從無到有穩步發展,市場潛力巨大。40年前,書信、報紙等函件快遞為主到現在形形色色的各種物品的郵寄,與時俱進的中國經濟發展更使得快遞業在中國大地風起雲湧,快遞業的年增長率遠高於同年GDP的增長率。圖為1981年,時年61歲的郵遞員艾鑫在送報路上。
  • 中國基本形成覆蓋全國、連通世界的現代郵政和快遞服務網絡
    無人車派送快遞-圖片源自網絡中國郵政業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圖片源自網絡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17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北京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全國郵政業務總量增長了7700多倍,郵政服務的可及性
  • 阿里和中國郵政籤戰略協議 郵政網點將可自提快遞
    而他也不掩飾對和中國郵政「牽手」後的暢想,稱未來5至8年中國一定會出現「每天300億元,年均10萬億元」的網絡零售市場。 10萬多郵政服務網點對菜鳥網絡開放 此次雙方合作將涉及電商物流、O2O、民生、網際網路金融、信息安全等方面。「我們具體的業務部門負責人也都來了。」
  • 中國郵政物流:何處是歸途?
    1625期文章  文章性質:轉載  來源:《中國水運報》解筱文  字數約3087字,閱讀約需6.17分鐘原標題:中國郵政物流:何處是歸途【編者按】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民營快遞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中國郵政卻從業內的一家獨大到如今發展緩慢。目前,郵政物流要想獲得新生應該從體制機制創新、平臺化打造、產品整合優化、服務質量四個方面進行系統性變革。本文轉載自《中國水運報》,作者解筱文,經億歐物流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 爭奪中國物流之王,順豐與中國郵政在鄉村全面開戰!
    據阿里研究院最新發布的《農村電子商務消費報告》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淘寶農村消費佔比不斷提升,預計今年全年農村網購市場規模達到1800億元,到2016年甚至有望突破4600億元。但在中國廣闊的農村,順豐將面臨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中國郵政。這家傲慢的物流「皇帝」是唯一一張能夠覆蓋中國農村、校園、偏遠極寒地的無盲區物流快遞網絡。
  • 中國郵政推出「快遞包裹」 價格為普通包裹2~3倍
    近幾年一直強調以市場為導向、處於深化改革之中的中國郵政,其包裹快遞業務也悄然開啟了重組大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1月12日獨家獲悉,日前中國郵政內部下發了一份《中國郵政包裹快遞業務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現行郵政公司和速遞物流公司(EMS)分別經營的包裹快遞業務產品進行了整合。
  • 快遞老大是郵政,不是順豐:農村說了算,你服不服?
    既然中通和韻達漲價了,大不了不選唄,快遞那麼多,何必單戀一家,是吧,圓通、申通、韻達、天天、京東、菜鳥大家隨便選,順豐麼,有點貴,剁完手不知道還有沒有餘額寄順豐,還有EMS可以選啊,便宜,關鍵是速度不比其他快遞慢。
  • 到2022年我國將基本實現快遞「村村通」 如何破解農村快遞「最後一...
    最近,國家郵政局印發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我省今年出臺的「省委一號文件」也提出,要擴大電子商務農村覆蓋面,支持供銷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村生產生活服務網絡。那麼,郵政快遞服務應該如何向鄉村延伸?「金鄉運+」為何能夠入選全國首批農村物流服務示範?
  • 佛山快遞員吐槽顧客不要小看郵政,快遞只有郵政到村
    據了解,佛山快遞員吐槽顧客不要小看郵政,快遞只有郵政到村。不要小看郵政,我們農村的快遞都只到鎮上,只有郵政到村。那些大山深處的地方只有郵政能到。順豐最多把商業物流快遞做到極致,中國郵政可是幾乎包攬民生上的所有物流快遞,首先每家每戶都有的水電煤帳單,銀行帳單等等,怎麼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