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

2020-12-16 少讀歷史

導言: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

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結晶,以唐詩宋詞最為經典,唐詩裡面則當屬李白最具有代表性。其一生寫了3000多首詩,具有「詩仙」之稱。相傳李白酷愛飲酒,飲酒後必作詩,並且李白的詩詞均為隨性而為,處處透著豪氣。

這也與李白放蕩不羈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一襲白衣,一柄長劍,十裡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想想都刺激。李白的文風配合唐朝那包容天下的大氣,將大唐盛世的雍容華貴展現的淋漓盡致。

李白整體的風格便是豪放,是那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與豪放。但李白畢竟也是一個性情中人,他也有七情六慾。李白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能夠將婉約的相思之詩也能寫得氣勢磅礴,這首《關月山》便是如此。

《關山月》,一首寫相思之詩

自古以來,戍邊戰士與家中妻子的相思之詩在古代詩詞中佔了一定的比重,那時候的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也只能愛一人。相思到底是一件樂事,還是一件苦事呢?有的人說,相思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為相思是甜蜜的,雖然牽腸掛肚的感覺不好受,但畢竟心中有牽掛,要比飄搖一人強得多。也有人說相思的日子最難熬,用一個挺恰當的比喻,都說愛情是毒藥,但都一個個甘之如飴。

自古詩人們對於這個話題也是爭論不休,一般都是以一種愁苦幽怨的情調來寫兩人間的相思之情,但李白這首詩,卻在開頭便氣勢磅礴,打翻了幽怨情詩在人們內心中的原本模樣。

關山月作者:李白 (唐)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作者在詩詞的開頭四句便給讀者描繪了一副氣勢雄厚,大開大合的邊塞風光圖。天山、雲海、長風、關隘,這幾種景物巧妙的聯合到了一起,讓人不覺就在腦海中勾勒出來這樣一幅畫面。

一輪皎潔的明月從祁連山深處升起,穿行在茫茫的雲海之間,伴隨著幾萬裡的呼嘯而過的長風,最終到達了玉門關之外。

戍邊將士戍守在玉門關外,回首東望,則出現明月從天山而出的景象,再結合天山的雲海,若不是李白這種心胸寬廣之人,又怎能寫得出這樣寬廣宏大的場面。

其次,李白對於長風的描寫也深入骨髓,長風有多長,可以理解成為遠在故鄉之風,飄過幾萬裡故土,飄到了玉門關外。這樣的描寫,除了塑造出更為寬廣宏大的氣勢之外,更將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展現出來。

後四句提到「白登道」與「青海灣」,李白借用漢高祖劉邦的典故,當年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青海灣」是當年唐軍與吐蕃軍隊徵戰交鋒之地。但不管是哪裡,在這些地方都沒有見到有人活生生地回去。其實李白在這裡誇張了,人肯定是有回去的,但就是比較少。

最後四句回應是本詩的主題,那便是濃濃的相思之情。人在何時才會如此?只有閒下來,在寂靜的夜裡,看著外面皎潔的月光,再聯想到前景迷茫的自己時,那種沉重的心情才會愈加濃烈。而他們遠在故鄉之外的妻子,也在一聲嘆息中,愈發想念他們,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

詩人開端塑造了一種廣袤無垠的大畫面,以此來做背景,用以來將眼前的思鄉之情與離別之意融合到整首詩中,於是我們便能看到在這樣廣袤無垠的邊關之上,將士們廝殺在這片土地之上。與此同時,他們無時不刻也還在思念著故鄉的親人與妻子。

家是一個人溫暖的港灣

我們自古便是安土重遷,講究的是一個根。哪怕是外面再好,老了之後也喜歡回到自己的家鄉。哪怕是自己混再好,也會在佳節思念自己的親人。

因此,自古以來,邊關將士為了國家的安穩與穩定付出了太多太多。詩中描繪的場景,其實不僅僅局限於古代,邊關將士的確是為守衛整個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

後記

李白的豪放詩風為他吸粉無數,後人喜歡這種大開大合的豪放之感。李白的思念並不是「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幽怨之感,而是這種在於廣袤無垠天地間的思念。

在體會了濃濃的思念之後,我們應該做的便是,分離之人守得住內心的思念,相守的人應該享受一起的美好時光,莫待無花空折枝。

相關焦點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讓世人驚豔!
    李白的詩《聽蜀僧濬彈琴》便是這類律詩中的經典之一。這首詩是李白在宣城期間所作的一首表現音樂的詩。單從題材上來看,這類詩著名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李憑箜篌引》等。而李白這首詩的獨到之處,便在於它表現的是聽琴者的主觀感受。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李白的這首《聽蜀僧濬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在物質匱乏、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古人用他們的智慧創作了很多經典不衰、難以超越的作品,各朝各代湧現了一批批才華橫溢、才能突出的詩人、詞人,比如今天所說的青蓮居士李白。
  • 李白頗具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其中一句堪稱不世經典
    李白是中國唐代的偉大詩人,號「青蓮居士」,字太白,生於公元七一零年,卒於公元七六二年。現存李白詩詞有1052首,其餘部分在流傳中失散,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李白的詩作在古代極受時人推崇,是人人借鑑效仿的模本。世人對李白詩歌的讚美或許稱得上文人所受的最高榮碑。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自此,詩仙李白是名動天下。
  • 劉禹錫很有氣勢的一首詩,只是開篇10字,便氣吞山河,響徹古今!
    不過雖然只是詠月,劉禹錫這首詩也是一首名作。除了詩最後富於的哲理性內涵發人深思外,詩開篇的氣勢亦令人眼前一亮,可謂氣吞山河,響徹古今。明末清初馮舒更是在《瀛奎律髓匯評》中評價此詩:「首二句壓倒一世」。
  • 王昌齡寫了一首非常霸氣的詩,開篇便驚豔了世人,令人熱血沸騰
    唐詩作為中華文化最為重要的一個載體,現在早已是成為了經典,對於很多人來說,只要一說起唐詩,那麼準是能夠隨口說出那麼幾首經典的詩作和詩人來;例如李白、杜甫、李商隱、白居易、韓愈、劉禹錫等等,那都是唐朝最為重要的詩人,也正是他們的詩歌,成就了唐朝,也成就了我們這個中華民族。
  • 辛棄疾最有氣勢的一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震古爍今!
    詩人噴湧而出的情感,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震古爍今的氣勢與力量。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便是一首能夠感受到震古爍今的氣勢與力量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著「詞中之龍」之稱的辛棄疾之手。眾所周知,他一生以恢復中原為志,但命運多舛、壯志難酬,故詞中飽含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寫得慷慨激昂,氣勢恢宏。
  • 「詩仙」李白最有爭議的1首詩,開篇短短6字便驚豔世人
    親們都知道,說起中國的國學文化,那麼便離不開唐詩和宋詞,而說起唐詩那就離不開李白。李白是站在唐詩巔峰上的大詩人,根據統計,李白現存於世間的作品有1000多首,產量非常高。當然,李白的厲害之處不僅僅只是產量高,因為他的作品裡面經典佳作的產出量也很高。
  • 李賀最有氣勢的一首詩,一開頭便讓人熱血沸騰,震古爍今!
    有「詩鬼」之稱,和「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其詩歌作品,雖然大多數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及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但卻寫得氣勢雄渾、境界開闊,在古代詩壇別具特色。如李賀的代表作之一《南園·其五》。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霸氣外漏,氣勢上無人能及!
    李白與酒為朋,豪氣萬千,在這幾年中,他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其中有一篇堪稱是李白寫過最酷的詩,也是他一生最經典的詩詞。詩中開篇就豪氣幹雲,霸氣外漏,最後14個字也成為了千古名句,人人都會背誦記憶,這首詩就是李白寫給叔叔李雲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 李白的一首詩,開篇就氣勢磅礴,讀來更是雄渾悲壯
    自古及今,描寫月亮的詩詞數不勝數,詩仙李白也極其喜歡用月亮這個意象。孤獨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思鄉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有很多傳說,李白也天性浪漫,於是更讓詩人靈感不斷。秋夜裡,李白輾轉難眠,「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旅途中,詩人懷念故鄉,「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 《詩經》中最經典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詩經》中最經典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驚豔了世人!《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內容豐富,形象而生動地反應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社會面貌。《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傳世共311篇。可能大家對整個《詩經》沒有通讀,但都知道其中一首詩的開頭兩句,因為這兩句太經典,驚豔了世人。
  • 李白最經典的邊塞詩,開篇氣勢恢宏,中間風光奇特,結尾滿是幽怨
    李白最經典的邊塞詩,開篇氣勢恢宏,中間風光奇特,結尾滿是幽怨筆上雄渾壯,上馬秋點兵。在唐代,文人們不僅能紙上談兵,在長安城裡寫下不朽名篇,也能馳騁疆場,在塞外的大好河山中,建功立業,寫出不朽詩篇。沙場點兵的氣勢油然而生! 而描寫邊塞的美景,王維更是以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人心嚮往之。 李白是盛唐最著名,也是最有想像力的詩人,邊塞詩這個題材,自然少不了他的貢獻。下面就帶大家欣賞一首李白最經典的邊塞詩,開篇氣勢恢宏,中間風光奇特,結尾滿是幽怨!
  • 最不像李清照寫的一首詩,卻一開頭就驚豔了世人,震古爍今!
    那麼,氣勢磅礴不輸男兒的李清照,你有見過嗎?《夏日絕句》是李清照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的風格與李清照的其他詩詞看起來截然不同。它所表現出的正氣凜然、非凡氣勢,可以說是不輸古今男兒。以至於很多人初讀此詩,都會覺得不像是李清照所寫。但《夏日絕句》確實是李清照的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
  • 李白最出名的一首詩,20個字驚豔世人,其中兩句卻不是原作!
    李白,是大名鼎鼎的「詩仙」,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他的一生致力於詩歌的創作,流傳下來的就有900多首,更不同未傳下來的。我們的詩歌是不能用英語翻譯的,意境的用詞都經不起英文的推敲,如果硬是要翻譯,只會失去古詩的韻味。要是李白最出名的一首詩,大家都會想到《靜夜思》,我們就來說一說。
  • 蘇軾很難超越的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驚豔世人千年
    而在他的眾多詩詞中,有一首詞只是開篇13個字,就已經驚豔世人千年。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懷古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這首詞中蘇軾從古戰場中英雄豪傑的氣概開展,委婉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功業未建的憂憤之情,更表現出自己對待人生和歷史的豁達心態。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其中14字千古名句
    世人心中的李白是浪漫的、灑脫的。哪怕遇上傷心事,也能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或許是不少人喜歡他的原因。但若只讀這些,便不能算真正的了解了詩仙。事實上,在被賜金返還後,他的痛苦是顯而易見的,哪怕再大氣磅礴的語句也無法掩飾他在這段時間的落寞。
  • 李白最壯志凌雲的一首詩,初生牛犢不怕虎,開篇14字豪氣沖天
    他生於盛唐,自幼便有凌雲之志和用世之心,心比天高,但是因為清高的性格,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所以他一生也是充滿曲折,得志時有「貴妃倒酒,力士脫靴」,不如意時只能看似慷慨激昂道「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不過在青年時期李白就破為豪邁,有著一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本期筆者為大家帶來的就是李白在青年時期作的一首詩,開頭14字便已是豪氣沖天、名傳千古!
  • 李白最難超越的一首詩,只是開頭17字,便驚豔了世人千年
    李白就像一座大山,雖心嚮往之,卻難以翻越。他繡口一吐,便是半個大唐。在他留下的千首詩中,最難以超越的應該是《將進酒》,只是開頭17字,便驚豔了千年,後人有人稱「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千古無雙」。這首詩是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後寫的,全詩洋溢著一種哀而不傷,憤而不怒,灑脫豪邁,狂傲奔放的情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即使再過一千年怕是也無人能及。詩歌開頭兩句便是兩組排比長句,如驚濤駭浪,驚豔了世人。黃河自古便是中華的母親河,李白以此發端令人倍感親切。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道出愛情的最高境界
    他的愛情詞中寫得最好的就是《無題 》系列,對於為什麼要用無題為命,有人認為是因為他的愛情詩,寓意太深,不好取名;也有人認為他的詩多為即興所作,沒時間取名。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愛情詩是唐詩中獨特的存在,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這首詩也是他的經典作之一,開篇7個字就驚豔世人,全詩更是道出了愛情的最高境界。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李白最難背的一首詩,兩首詩的共同點亮了!
    只要對中華文化有入門水平的人,都不可能沒聽過「詩仙」李白的大名,這位青蓮居士對中國詩壇的影響力十分深遠,後世文人無不將之奉為圭臬。今天小解就帶大家拜讀兩首太白詩,一首極其狂傲,一首極其難背,而兩首詩的相似之處則是個大亮點!首先,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