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長安號」成「一帶一路」亮麗名片

2020-12-14 光明數字報

    本報西安3月26日電(記者張哲浩、楊永林)滿載2000噸油脂的首趟「長安號」國際貨運返程班列日前從哈薩克斯坦多斯科特克駛入新疆阿拉山口口岸,並駛向「西安港」,這標誌著自「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陝西省與中亞地區鐵路貿易首次實現了「有來有往」。

    據西安國際港務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2月29日,「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共開行162班,其中2015年開行95班。班列已經實現了從運營初期的每月1班到現在每周2~3班的常態化運營。累計運輸貨物總重達28.2萬噸,出口總值約2.9億美元,貨物品類涵蓋工業原材料、機械設備、工業零配件、建材、食品、輕工產品六大類,共計206個品種。貨物來源陝西本地約佔30%,外地約佔70%。「長安號」成為陝西西安對外開放和叫響做實「一帶一路」新起點的亮麗名片。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上的陝西故事 | 「長安號」,快跑!
    4月24日,西安海關發布數據:一季度,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284列,同比增長近六成;對「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佔比近六成。在近一個多月時間,「長安號」接連「跑」出好消息:3月22日,「襄西歐」國際貨運班列開行,實現了「襄歐」班列與「長安號」無縫對接。
  • 「長安號」拿下全國冠軍,已成陝西新名片!
    2016年3月20日「長安號」首列國際貨運回程班列從哈薩克斯坦多斯特克車站駛入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向「西安港」進發。這是自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陝西西安與中亞地區鐵路貿易首次實現「有來有往」。出口和進口商品種類的進一步豐富,也代表著中國和沿線國家在「一帶一路」貿易往來中,初步找到了國內和中亞、歐洲市場的需求和供給,讓商貿對接更為有效,並形成良性發展。
  • 中歐班列「長安號」:絲路經濟帶上的「陝西名片」
    中歐班列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統一運輸組織、統一服務標準等措施,創造了安全快捷的全新陸路運輸方式。2018年開行數量將突破1000列圖為中歐班列「長安號」3月7日,滿載中國製造產品的X8001次中歐班列從西安新築車站駛出,成為2018年陝西開行的第100列中歐班列。記者了解到,目前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194列的數量。
  • 長安號丨打造一路向西「黃金通道」
    中歐班列「長安號」正在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與競爭力,已經逐步成為「一帶一路」的金名片、惠民車。「長安號」成為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新橋梁。自2013年, 首趟西安—哈薩克斯坦國際貨運班列開啟, 中歐班列便搭建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新橋梁。
  • 「一帶一路」倡議七周年系列報導之① 馳騁七年,長安號加速奔跑!
    編者按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七周年。七年來,陝西全力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向走深走實堅定邁進。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時指出,要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 「一帶一路」陝西2020長安劍客擊劍精英賽亮劍絲路起點古都長安
    長安俠影,劍起風雲。2020年12月12日,「一帶一路」陝西2020長安劍客擊劍精英賽在古絲綢之路起點——大唐西市拉開帷幕。自2019年在西安永寧門「亮劍」,展現出東西方古老文化的激情碰撞,驚豔了三秦大地。
  • 一季度陝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52.9億元
    阿琳娜 攝中新網西安4月24日電 (記者 田進)西安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楊德春24日透露,一季度,陝西對韓國、東協、日本進出口大幅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高出整體37.6個百分點。西安海關統計,2020年一季度陝西省進出口總值862.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0.4%。
  • 從長安遙望波斯,「一帶一路」底色更濃
    在中國政府先前發布的《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中,明確提出將推進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中伊兩國都是文明古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過重要貢獻,更能夠藉助「一帶一路」增進彼此間的務實合作。  事實上,中國與伊朗交往歷史可謂悠久。
  • 中歐班列「長安號」成疫情期間物流運輸「黃金通道」
    這是疫情期間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的首趟麵粉專列,將哈薩克斯坦的優質麵粉送上西安人的餐桌。作為陝西省和西安市首批生活物資保障重點企業,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1月27日復工重啟了「哈薩克斯坦-阿拉山口-西安國際港務區」三大農產品物流加工園區。在哈薩克斯坦生產的2萬噸麵粉和4萬噸油脂正陸續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運至中國。
  • 陝西歷史博物館王建岐:讓傳統文化「潮」起來,絲路商魂與一帶一路
    本次論壇上,陝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文物高級管理員、陝西歷史博物館壁畫專家——王建岐先生帶來了主題為《讓傳統文化「潮」起來:絲路商魂與一帶一路》的演講。他希望通過本次造物節,共同探索一條文化與商業有機融合的道路,使文化產品被更多的人了解。
  • 解碼長安號!這篇新華社報導閱讀量過百萬
    「一帶一路」開放新格局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古絲綢之路陸路起點城市西安被賦予新動能。 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探索建設西安「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和在陝西設立西北地區唯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為西安重構對外開放新格局提供了新機遇。
  • 陝西英才「一帶一路」歐亞萬裡行促進中阿民間文化交流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巴庫8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駐南高加索記者薛一博)8月19日,陝西英才「一帶一路」歐亞萬裡行車隊抵達巴庫並舉行了中阿民間文化交流活動暨中國秦嶺石雕大熊貓展示儀式。陝西英才「一帶一路」歐亞萬裡行活動由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外交部、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陝西省外事辦公室指導,陝西省英才交流協會、陝西省慈善協會、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等公益組織和社會團體發起。
  • 馳騁七周年 中歐班列「長安號」加速奔跑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劉權鋒)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七年來,陝西全力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向走深走實堅定邁進。中歐班列長安號以其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點,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幹方式,成為陝西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8月12日上午,滿載著29個貨櫃的防疫口罩和16個貨櫃熔噴布的中歐班列長安號防疫物資專列,從西安港—西安鐵路貨櫃中心站駛出,一路向西,奔向義大利米蘭。
  • 長安號運輸貨物11萬噸 為陝西對外開放插上翅膀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城市,隨著「長安號」、「西安港」、「口岸」、「跨境電商」等相繼出現,西安再次站在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由華商報社聯合政府及相關機構主辦、和記黃埔地產(西安)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一屆陝西一帶一路·創新評選」活動正在進行,很多企業已經感受到了一帶一路帶來的利好,正藉助這一絕佳契機,不斷深化拓展國際交流合作。
  • 中歐班列「長安號」已開設11條線路 輻射「一帶一路」44個國家和地區
    地處西安國際港務區內的陝西思贏電子科技公司一片繁忙景象:液晶顯示器生產線上,數十名工人正有條不紊地裝配、檢測產品;車間內外,叉車來回穿梭,運輸裝載即將搭上中歐班列「長安號」被銷往中亞的電子產品。  今年1月,這家企業首次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將千餘臺電腦液晶顯示屏銷往吉爾吉斯斯坦。
  • 陝西借力「一帶一路」打造「中國孟菲斯」
    地處內陸地區的陝西省,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一下站到了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為了更好融入經濟全球化大格局中,陝西省全力打造外向型經濟的新引擎,力圖將古絲路起點西安建設成「中國孟菲斯」。2017年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日前在陝西省西安市開幕。
  • 第三屆「一帶一路」優秀法律服務項目頒獎典禮暨「一帶一路」法律...
    今年下半年,北京市長安公證處與北京融商一帶一路法律與商事服務中心籤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建立以調解為手段,解決「一帶一路」建設中商事糾紛國際法律服務平臺,創建具有中國話語權的「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及網際網路調解系統。
  • 以陸為港更開放 「一帶一路」更可期
    從長安出發,穿越古絲綢之路起點的風沙,陝西已成向西開放新高地,全球資源配置重要支點。這些創新實踐,釋放了自貿試驗區的改革紅利和開放紅利,使自貿試驗區成為推動陝西高質量發展乃至區域協同發展的動力之源。日前,本報「高質量發展——經濟特區行」採訪組走進陝西,切身感受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鮮活實踐。
  • 科學網—打造「一帶一路」技術輸出「第三張名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
  • 體育之花在「一帶一路」上綻放!
    ●第二站西安鐵路貨櫃中心站點擊視頻圍觀媒體採風團鏡頭下的內陸第一大港中歐班列長安號昔日絲路古道而今黃金通道來自全國29個省市的貨源在這裡集散分撥超過七成的出口貨物在這裡集結,走向歐洲和中亞在西安鐵路貨櫃中心站媒體採訪團目睹了內陸第一大港的風採中歐班列長安號自開行以來一直不斷提速、擴線現已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黃金通道」2020年國際港務區主要加快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建設,努力推動長安號高質量、市場化、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