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上的陝西故事 | 「長安號」,快跑!

2020-12-14 西部網

4月24日,西安海關發布數據:一季度,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284列,同比增長近六成;對「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佔比近六成。

在近一個多月時間,「長安號」接連「跑」出好消息:

3月22日,「襄西歐」國際貨運班列開行,實現了「襄歐」班列與「長安號」無縫對接。

3月25日,西安國際港務區開行西安—寧波、西安—青島陸海聯運班列。

4月7日凌晨,西安至匈牙利布達佩斯的首班中歐班列「長安號」僅用時11天,就抵達目的地布達佩斯BILK場站,刷新了全國中歐班列平臺布達佩斯線路的時效紀錄。

……

越跑越快的「長安號」不僅「朋友圈」又擴大了,而且讓陝西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拓展。

德國漢堡、波蘭華沙、匈牙利布達佩斯……這些歐洲城市,由於中歐班列的縱橫串聯,與陝西、與中國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一帶一路」在這條大通道上不斷延伸。「把世界帶給長安,把長安帶給世界」。時光荏苒,昔日的絲路駝鈴,已經演變成為今天的「鋼鐵駝隊」,加速著中亞、中歐物資流通,也點燃了沿線市場活力。

「長安號」開始長「高」變「長」。

一列火車,同步世界消費市場。如今的「長安號」集運輸和貿易於一體,已全面實現由單一的運輸服務模式向物流和貿易並重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絲路洋貨」紛至沓來,老陝「身在西安、購遍全球」。

喬治亞紅酒、哈薩克斯坦蜂蜜、俄羅斯木材、烏茲別克斯坦綠豆……越來越多的各國產品搭上日益繁忙的「長安號」,進入世界最廣闊的消費市場,走入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與此同時,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國製造」搭乘始於陝西西安的「長安號」打入歐洲和中亞市場。

從最開始出門攬貨找貨源,到客戶「送貨上門」;從最初的去程一周一列到現在的每天三至四列「快跑」;從早期運送為數不多種類的貨物到現在的高頻滿載開行……跑得更快、拉得更多,貨值更高、運距更遠,5年多來,「長安號」猶如一個強大引擎,在奔跑中不斷「成長」,實現一次又一次的躍升。

「中歐班列不僅是一條開放通道,全網物流體系把陝西和西安從內陸腹地推到了開放的前沿,更重要的是為陝西和西安帶來了貿易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的快速聚集。」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任孫藝民說。跨境電商、整車進口、進口生鮮……奔跑中的「長安號」已成為眾多「新」產業落戶陝西的催化劑。

奔馳的「長安號」讓陝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聯繫更加緊密。截至目前,「長安號」運營線路已達11條,覆蓋中亞、中東及歐洲主要貨源地,向東通過海鐵聯運,實現與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的無縫對接,真正構建起「海陸空網」立體絲路開放通道。與此同時,來自甘肅、寧夏、浙江等29個省份的貨源在西安港集散分撥,貿易國也由最初的中亞五國拓展至「一帶一路」沿線的44個國家和地區。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長安號」開始成功蛻變,同時對外貿企業、第三方物流等各方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

4月7日,西安國際陸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上首次貼出海報:「4月12日、4月26日布達佩斯,火爆訂艙中!」4月10日,第二張海報又貼出:「西安陸港堆場新到貨櫃,西安提箱,漢堡/杜伊斯堡還箱,箱源有限,先到先得!」

4月19日,西安國際港務區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布:西安港客服中心開通「965000」中歐班列諮詢單一窗口,及時快速回復所有班列發運問題。「每天都有十幾個諮詢電話打進來,諮詢訂艙事宜。」客服中心工作人員如是說。 (記者 王向華)

編輯:鍾瑩

相關焦點

  • 陝西:「長安號」成「一帶一路」亮麗名片
    本報西安3月26日電(記者張哲浩、楊永林)滿載2000噸油脂的首趟「長安號」國際貨運返程班列日前從哈薩克斯坦多斯科特克駛入新疆阿拉山口口岸,並駛向「西安港」,這標誌著自「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陝西省與中亞地區鐵路貿易首次實現了「有來有往」。
  • 「一帶一路」倡議七周年系列報導之① 馳騁七年,長安號加速奔跑!
    編者按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七周年。七年來,陝西全力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向走深走實堅定邁進。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時指出,要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 中歐班列「長安號」:絲路經濟帶上的「陝西名片」
    中歐班列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統一運輸組織、統一服務標準等措施,創造了安全快捷的全新陸路運輸方式。2018年開行數量將突破1000列圖為中歐班列「長安號」3月7日,滿載中國製造產品的X8001次中歐班列從西安新築車站駛出,成為2018年陝西開行的第100列中歐班列。記者了解到,目前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194列的數量。
  • 長安號丨打造一路向西「黃金通道」
    中歐班列「長安號」正在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與競爭力,已經逐步成為「一帶一路」的金名片、惠民車。「長安號」成為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新橋梁。自2013年, 首趟西安—哈薩克斯坦國際貨運班列開啟, 中歐班列便搭建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新橋梁。
  • 「一帶一路」陝西2020長安劍客擊劍精英賽亮劍絲路起點古都長安
    長安俠影,劍起風雲。2020年12月12日,「一帶一路」陝西2020長安劍客擊劍精英賽在古絲綢之路起點——大唐西市拉開帷幕。自2019年在西安永寧門「亮劍」,展現出東西方古老文化的激情碰撞,驚豔了三秦大地。
  • 「長安號」拿下全國冠軍,已成陝西新名片!
    2016年3月20日「長安號」首列國際貨運回程班列從哈薩克斯坦多斯特克車站駛入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向「西安港」進發。這是自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陝西西安與中亞地區鐵路貿易首次實現「有來有往」。2016年8月18日從西安出發,經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目的地波蘭華沙的首列「長安號」中歐班列開行。「長安號」載貨清單上的目的地不僅限於中亞地區,還增加了歐洲腹地的多個城市。
  • 一季度陝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52.9億元
    阿琳娜 攝中新網西安4月24日電 (記者 田進)西安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楊德春24日透露,一季度,陝西對韓國、東協、日本進出口大幅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高出整體37.6個百分點。西安海關統計,2020年一季度陝西省進出口總值862.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0.4%。
  • 長安號運輸貨物11萬噸 為陝西對外開放插上翅膀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城市,隨著「長安號」、「西安港」、「口岸」、「跨境電商」等相繼出現,西安再次站在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由華商報社聯合政府及相關機構主辦、和記黃埔地產(西安)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一屆陝西一帶一路·創新評選」活動正在進行,很多企業已經感受到了一帶一路帶來的利好,正藉助這一絕佳契機,不斷深化拓展國際交流合作。
  • 從長安遙望波斯,「一帶一路」底色更濃
    在中國政府先前發布的《中國對阿拉伯國家政策文件》中,明確提出將推進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中伊兩國都是文明古國,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過重要貢獻,更能夠藉助「一帶一路」增進彼此間的務實合作。  事實上,中國與伊朗交往歷史可謂悠久。
  • 體育之花在「一帶一路」上綻放!
    在這裡集結,走向歐洲和中亞在西安鐵路貨櫃中心站媒體採訪團目睹了內陸第一大港的風採中歐班列長安號自開行以來一直不斷提速、擴線現已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黃金通道」2020年國際港務區主要加快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建設,努力推動長安號高質量、市場化、可持續發展
  • 陝西歷史博物館王建岐:讓傳統文化「潮」起來,絲路商魂與一帶一路
    本次論壇上,陝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文物高級管理員、陝西歷史博物館壁畫專家——王建岐先生帶來了主題為《讓傳統文化「潮」起來:絲路商魂與一帶一路》的演講。他希望通過本次造物節,共同探索一條文化與商業有機融合的道路,使文化產品被更多的人了解。
  • 陝西英才「一帶一路」歐亞萬裡行促進中阿民間文化交流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巴庫8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駐南高加索記者薛一博)8月19日,陝西英才「一帶一路」歐亞萬裡行車隊抵達巴庫並舉行了中阿民間文化交流活動暨中國秦嶺石雕大熊貓展示儀式。陝西英才「一帶一路」歐亞萬裡行活動由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家外交部、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陝西省外事辦公室指導,陝西省英才交流協會、陝西省慈善協會、歐洲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等公益組織和社會團體發起。
  • 馳騁七周年 中歐班列「長安號」加速奔跑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劉權鋒)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七年來,陝西全力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向走深走實堅定邁進。中歐班列長安號以其運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點,成為國際物流中陸路運輸的骨幹方式,成為陝西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8月12日上午,滿載著29個貨櫃的防疫口罩和16個貨櫃熔噴布的中歐班列長安號防疫物資專列,從西安港—西安鐵路貨櫃中心站駛出,一路向西,奔向義大利米蘭。
  • 中歐班列「長安號」已開設11條線路 輻射「一帶一路」44個國家和地區
    地處西安國際港務區內的陝西思贏電子科技公司一片繁忙景象:液晶顯示器生產線上,數十名工人正有條不紊地裝配、檢測產品;車間內外,叉車來回穿梭,運輸裝載即將搭上中歐班列「長安號」被銷往中亞的電子產品。  今年1月,這家企業首次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將千餘臺電腦液晶顯示屏銷往吉爾吉斯斯坦。
  • 第三屆「一帶一路」優秀法律服務項目頒獎典禮暨「一帶一路」法律...
    在此背景下,法治日報社近日在京舉辦了第三屆「一帶一路」優秀法律服務項目頒獎典禮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高端論壇,今年的主題為「一帶一路·健康之路」,旨在深入挖掘疫情背景下國際法律服務的典型案例,講好「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建設的中國故事,總結「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先進經驗和理念,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一帶一路」法律服務的新趨勢,思考如何進一步促進「一帶一路」的健康發展。
  • 解碼長安號!這篇新華社報導閱讀量過百萬
    「一帶一路」開放新格局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古絲綢之路陸路起點城市西安被賦予新動能。 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探索建設西安「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和在陝西設立西北地區唯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為西安重構對外開放新格局提供了新機遇。
  • 以陸為港更開放 「一帶一路」更可期
    高水平治理帶來了營商環境的全面優化,陝西自貿區的管理和服務創新,正在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感受到便利,充滿獲得感。陸空聯動,「一帶一路」深度融合發展10月15日上午,僅僅用了13天,滿載著82臺奧迪進口汽車的中歐班列(長安號)整車進口班列順利抵達西安,大大降低了國際運輸時間和後端分撥成本。
  • 陝西借力「一帶一路」打造「中國孟菲斯」
    地處內陸地區的陝西省,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一下站到了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為了更好融入經濟全球化大格局中,陝西省全力打造外向型經濟的新引擎,力圖將古絲路起點西安建設成「中國孟菲斯」。2017年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日前在陝西省西安市開幕。
  • 【陝西日報】單文華:「一帶一路」與涉外法治建設
    「一帶一路」是我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公共產品,「一帶一路」領域的涉外法治則是這一國際公共產品供給能力的基礎保障。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各國間從人員往來到貿易、投資、資金、資本、科技、人文、信息等的交流日益頻繁,對在法律層面協調各國各方間的關係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帶一路」的國際參與性,決定了其法治建設的「外向性」。
  • 長安大學加入「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
    日前,「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2020年會議暨校長論壇以「雲會議」形式舉辦。此次會議上,長安大學受邀加入「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來自中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波蘭、亞美尼亞等12個國家26所高校的150餘名中外建築類高校校長、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聚焦「構建『一帶一路』建築教育共同體」主題,共同研討建築工程領域創新人才培養與交流合作,以及全球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如何應對未來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以期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築類大學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