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吃當季,不時不食,這些都是智慧的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看日曆就是這個目的啊!
下文轉載自作者:舌尖上的安全
日本人愛好吃海鮮,這和這個國家四面環海分不開關係。如今要說哪個地區的人最會吃魚,日本的吃貨們肯定要站出來,在吃魚這方面,他們有太多心得。最好吃的魚,一定是新鮮的,想要品嘗魚肉的滋味,最好是生食。生食也有講究,白肉還是紅肉,脂肪多還是脂肪少,切出來的魚肉是厚還是薄,都關係到最後入口的口感和滋味。
日本人對魚的熱愛程度,還體現在他們買魚吃魚的時間。對於魚類愛好者來說,什麼時節吃什麼魚非常重要,到了應季的季節,魚肉肥美鮮嫩,不需要多餘的步驟,就能品嘗到魚肉本身的滋味。因此,日本人吃魚要看日曆,有了一份「吃魚日曆」,買到的魚便宜又好吃。
在日語中,「旬」就是吃某種食物最好的時機。這個「旬」沒有確切的天數,大概是半個月,大概是十幾天,大概是一個月,不同食材有不同的「旬」,就拿海魚來說,就有以下幾種「旬」,簡單介紹一下,你就知道日本人對海魚的熱衷有多麼強烈。
頭貨旬:意思是食材新上市的那段時間。頭貨、初物等詞彙,都是指某種食材剛成熟上市的時候,因為等待了一年,因此這些新上市的食材價格不菲。人們相信,新上市的食材味道最好,營養價值最高,因此若是有一戶人家買了頭貨旬的食材,說明這戶人家富裕。
產量旬:意思是某種食材產量最大的那段時間。海魚每年產量最大的時候,價格便宜,質量上乘,魚肉的脂肪含量最高。一般來說,在晚春到夏天,或是秋季這段時間,海魚的數量最大。不過不同品種的魚類,有不同的產量旬,要根據魚的品種來計算它們大量上市的時間。
美味旬:顧名思義,就是某種食材味道最好的那段時間。即使不同的魚有不同的品嘗時間,資深的老饕們仍然會選擇魚肉最好吃的那個時候掏錢購買新鮮的海魚。比如說日本真鱸,這種魚是夏天的食材,只有在夏季那段時間是最好吃,被認為是高級食材,但是到了冬季,魚雖然產量不少,但魚肉不好吃,就不屬於高級食材了。
日本的「旬」是複雜的,不同的海鮮有不同的「旬」,甚至還會出現「大旬套小旬」的情況。所以吃貨們會選擇到海鮮市場裡詢問那些店主或漁民,這段時間最好吃的魚是什麼魚?接下來什麼魚要上市了?店主和漁民們也會熱情告訴你,因為對待美味魚肉的態度,大家都是一樣的。
所以大家如果有機會到日本,別忘了去海鮮市場轉轉,了解一下當季最新鮮好吃的魚,再買上幾條魚,讓店主為你加工成生魚片,感受一下生食魚肉的滋味。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