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高鐵看中國】看大美中國 賞詩畫山水 品古道茶韻

2020-12-20 海外網

央視網消息:國慶假期,繼續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特別節目《坐著高鐵看中國》。今天(10月4日)是國慶假期第四天,我們將「乘坐」最美高鐵——杭黃高鐵、合福高鐵,同您一起看大美中國,賞詩畫山水,品古道茶韻。

責編:張青津

31889368,.【坐著高鐵看中國】看大美中國 賞詩畫山水 品古道茶韻,.2020-10-04 11:31:40,.204428,.張青津

相關焦點

  • 嵊州副市長帶你遊嵊州 賞詩路越韻品傳統小吃
    5月13日,嵊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電信浙江公司、浙江日報浙視頻共同開啟「詩路越韻·品味嵊州」暨2020中國電信5G點亮詩畫浙江首場直播活動。活動在嵊州越劇小鎮拉開。「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有著「萬年文化小黃山、千年剡溪唐詩路、百年越劇誕生地」之稱的嵊州從秦漢至今已有2100多年,時間蘊育了秀美風光,也積澱了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最具城市風格代表的嵊州小吃也承載了幾千年傳統文化,俘獲了從古到今的一代代人的記憶。現場,浙視頻主播周莎莎牽手嵊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餘丹化身雙主播,帶網友一起走進越劇小鎮,暢遊嵊州,賞詩路越韻,品傳統小吃。
  • 央視《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鎮江!
    央視《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鎮江!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坐著高鐵看中國
  • 一路行走,盡享生態茶韻之美
    一路行走,盡享生態茶韻之美 發布日期:2020-10-19 09:24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坐著高鐵看中國》
    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裡,高鐵安陽東站選取了生活中的常用詞,展示從甲骨文到楷書的演變過程……」10月1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坐著高鐵看中國》大型系列報導京廣高鐵沿線河南首站直播活動,來到甲骨文的發源地——安陽,記者李晶晶通過鏡頭,與電視機前觀眾朋友和出行旅客一起「打卡」安陽,領略中國文字演變之美。
  • 畫與詩:中國山水與風景的含義
    不久前在復旦大學舉辦的「畫與詩:再論中國山水與風景的含義」學術研討會,聚集了海內外知名的中國古代美術研究者,從多個角度探討了中國山水畫與風景的含義,從文學等多角度判定山水圖像題材,討論與山水相關的詞彙、觀念,以及畫家對山水的運用,山水與繪畫主題的關係等。本文收錄部分與會學者的論文摘要。
  • 探尋靈運古道的詩畫音韻
    謝安作為一代名相,東山再起,名載史冊,自不必說;而謝靈運曾二度歸隱東山,特別是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的地位無人能及,被稱作「中國山水詩鼻祖」。而謝靈運山水詩創作的源頭在上虞東山,可以說,是東山孕育了他的創作靈感。
  • 東起西湖,西至黃山,坐著杭黃高鐵看美麗中國
    杭黃高鐵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高鐵線它東起西湖,西至黃山沿途的名山、名湖、名江、名城讓這條線路格外動人近日,央視直播節目《坐著高鐵看中國》就帶著鏡頭建德站:杭黃高鐵沿線的這座千年古鎮火了在建德的新安江上,遊客們可以打卡中國首個霧中島劇場。
  • 【美麗鄉村 詩畫中國⑯】詩詠浙江遂昌脫貧攻堅走向全面小康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當前,中國鄉村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變化,農村更美了,農民更富了,小康社會就在眼前。為此,詩人們以激情的筆觸從各個側面記錄這一偉大的進程,共誦美麗鄉村、詩畫中國。本輯推出由中共遂昌縣委宣傳部、遂昌縣詩詞楹聯學會組織的主題詩詞作品,以饗讀者。
  • 坐著高鐵看中國|「坐高鐵看貴陽,飽覽林城勝景」手繪系列——烏當②
    坐著高鐵看中國|「坐高鐵看貴陽,飽覽林城勝景」手繪系列——烏當② 2020-10-07 2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進森林,走進浙江的山水詩畫
    走進森林,走進浙江的山水詩畫我曾穿過河流和海洋,沙漠和草原,但偶然間,我忘記了森林。也許是由於它自身的破壞,9500多個森林目的地分散在中國各地,太常見了,看不見。我也去過很多森林的深處,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能來到森林主題旅遊,也從來沒有聽說過,森林旅遊,原來是那麼的深那麼的有趣。
  • 央視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走進貴廣高鐵廣西段
    ■本報記者黎兆齊 通訊員林祥雲 王林   昨日,央視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直播活動走進廣西,探訪貴廣高鐵廣西段,多視角展示在高鐵「加速度」下快速發展的壯美廣西,講述廣西高鐵與民族團結、脫貧攻堅、生態文明、旅遊經濟等方面的故事。
  • 【坐著高鐵看湖南】乘高鐵去郴州邂逅詩與遠方
    坐著高鐵看湖南 這是張去林中之城的車票 霧漫小東江,雲上五指峰;乘高鐵去郴州邂逅詩與遠方 篆體「郴」字,由林、邑二字合成,意為「林中之城」。 這群路途上的人,他們可能是趕赴一個遲來的春節、一場久違的約會;可能是在進行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東江湖邂逅詩與遠方;可能是想重溫年少時登上莽山的意氣風發…… 不論他們是為了什麼,這一刻,在高鐵上的他們是歡欣的、鼓舞的、幸福的。
  • 央視《坐著高鐵看中國》節目關注永仁綠色產業
    (記者 楊洋)10月7日,央視《坐著高鐵看中國》節目途徑永仁縣,在萬畝芒果基地中,記者親身感受空氣中芒果的香甜氣息,品味永仁縣發展綠色產業結出的累累碩果。永仁縣素有中國陽光城、雲南北大門、綠色生態縣、彝族賽裝源的美譽,古稱苴卻,是南方絲綢古道的重要一站。
  • 《中國高鐵詩詞》首發;鄉思不必長相望,千裡之遙彈指間
    而今高鐵朝夕返,一縷茶香解苦愁。03贊中國高鐵二首(平水韻)作者:艾才文(十二畫)一大江南北戲遊龍,客到天涯一陣風。09,如夢令-高鐵作者:鐵肩穿洞過橋似箭,經雨風霜不怨。百丈巨龍飛,茶品一杯娘見。喜贊,喜贊,快捷舒心方便。
  • 坐高鐵看中國!登上哈大高鐵 咱們不見不散~
    國慶假期,繼續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特別節目《坐著高鐵看中國》,今天我們搭乘哈大高鐵去看看東北的新風貌。「中華糧倉」秋意濃 沃野萬頃正豐收哈大高鐵是我國乃至世界的第一條高寒鐵路,由北向南縱貫黑、吉、遼三省,它是在沒有任何經驗借鑑的情況下,自主探索創新的成果。它的開通,讓整個東北變得更加開放、更具活力,經濟上的關聯度也更高。作為首條高寒高鐵,哈大高鐵運營裡程長達921公裡。根據哈大高鐵沿線最近30年的氣象記錄顯示,最低氣溫是-37.3℃。
  • 「絲路瓷韻·古道茶語」文化藝術展開幕 皇家國禮首次亮相蘇州
    12月28日下午,「絲路瓷韻古道茶語」文化藝術展在蘇州繡娘絲綢文化藝術中心開幕。來自江南織造府研究院的「明四家」蘇繡作品、龍泉官窯G20峰會國禮以及清代皇室御用普洱貢茶首次聯合亮相蘇州。  江南織造府研究院在對他們的經典畫作《溪山漁隱》《一川圖》《東林圖》《秋景山水》進行細緻研究和深入理解後,採用蘇繡的方式再創作,通過針法和色彩的搭配,讓原作變得更加立體形象、栩栩如生。四幅作品展現了蘇繡的精緻特色和文化魅力,譜寫了蘇繡藝術新未來。
  • 廣南縣站:坐著高鐵看「世外桃源」
    廣南縣站:坐著高鐵看「世外桃源」 2020-07-01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中茶韻丨——清正,清幽,清雅,清心
    中國的茶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有眾多的文人墨客以茶為詩為畫,倡導高雅的藝術享受,美化人的精神生活。從最早出現的茶詩,如左思的《嬌女詩》到現在,歷時一千七百多年。據已有資料統計,我國現存茶的詩詞累計達一萬兩千多首,是茶學文化中最為瑰麗的珍寶。
  • 孔學堂書局|品讀新詩《乾淨黔茶》
    作者:楊傑筆名小語,1972年生於「中國詩鄉」綏陽,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作家協會理事。出版長詩11部,抒情詩5部;主編詩集、選集40部。茶在眾口之品中找到入口,與詩匯合生命之源流,經人口舌鋪展的原野,進入龍族的喉嚨,在人體內雲蒸霞蔚,浪漫工藝中保持自然與人為的潔淨,日復一日經口口相傳,回到人們臉上翻閱享受的笑容,似翻開山水,讀星月之下走過的朝代、詩情雅士。還有山民泡熬的「幹勁湯」,詩人品後說是巖鷹叼來的一行絕句,懸掛於史實,讓人看見了時間。我呢?看見了滄桑在暮色中沉澱為巨大的靜。
  • 蔡徐坤的導遊首秀,帶火了這個山水如詩的桃源秘境!
    看夠了溫潤奇異的山水景,蔡徐坤帶著大家來到永嘉書院。書院始建於北宋晚期,由教育家王致遠創辦。這裡青磚鋪地,白牆灰瓦,還有木長廊,濃濃的書院氛圍,而且它置身於青山綠水之間,有一種別樣的詩情。永嘉書院不止是書院,還是山水風光詩畫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