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提高ECMO在臨床的應用水平,總結和促進ECMO技術更新,加強學習和交流,中山市人民醫院聯合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於2018年12月22日在中山市利和希爾頓酒店召開《2018中山市ECMO華人高峰論壇》學術會議;大會隆重舉行了「廣東省臨床醫學會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及首屆學術交流會,學會領導、亞洲ECMO中心臺大醫院陳益祥教授等專家,及香港、澳門、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各地知名專家教授出席大會並做精彩演講。
(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第一次委員代表合影)
廣東省臨床醫學會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
會議第一項,由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會長汪謙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重點學科普通外科主任導師)致辭,學會副會長高毅教授宣讀學會關於生命支持專委會成立的批文,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張龍主持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
(汪謙教授致辭)
隨後通過全體委員投票選舉,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副會長、中山市人民醫院院長袁勇教授當選為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李斌飛教授等11位教授當選為副主任委員,程周教授等22位教授當選為常務委員,廖小卒等52位專家、學者當選為委員,勞翼等46位專家當選為青年委員。
(汪教授為袁勇院長頒發主委證書)
(全體主任委員、副主委合影)
2018年中山市ECMO華人高峰論壇
高峰論壇學術會議之前,舉行了「中山市粵港澳大灣區ECMO救治中心」掛牌儀式,中山市人民醫院院長袁勇教授、臺灣國立大學附設醫院陳益祥教授、北京安貞醫院侯曉彤教授等出席了掛牌儀式。
(掛牌儀式)
隨後來自中山市人民醫院ECMO團隊的四位專家作為主持人,主持了峰會的開幕儀式,中山市人民醫院院長袁勇教授代表主辦方做了主題致辭,來自北京安貞醫院侯曉彤教授、中華醫師協會體外生命支持協會的秘書長等領導做了開幕式致辭、臺灣國立大學陳益祥教授做了致辭。
(四位專家主持人)
(袁勇院長致辭)
(上海兒醫學中心朱德明教授致辭)
(北京安貞醫院侯曉彤教授致辭)
(臺灣國立大學陳益祥教授致辭)
在上午場的學術會議上,來自臺灣國立大學附設醫院的陳益祥教授首先作了關於《NOVEL Brain Protection After ECPR體外心肺復甦後的腦神經保護創新方法》的專題報告。隨後,來自北京安貞醫院的侯曉彤教授、北京阜外醫院的吉冰洋教授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李欣教授、香港屯門醫院的陳勁松教授、上海兒醫學中心的王偉教授、鄭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劉小軍教授分別作了主題為《NOVEL Brain Protection After ECPR 體外心肺復甦後的腦神經保護創新方法》,《VA ECMO時無脈壓需要處理嗎?》,《ECMO 基礎管理持續改進臨床實踐》,《ECPR的新發展》,《小兒心臟手術以後的ECMO治療》和《ECMO的中毒救治方面的應用》的專題報告,來自國內各大知名醫院的專家共同為在座同仁獻上了一場學術的饕餮盛宴。
(袁勇院長接受中山電視臺等媒體採訪)
下午的高峰論壇分會場開設主會場和分會場,依然是乾貨滿滿,專家們傳遞新知,拓展思維,力求創新,為參會嘉賓們奉獻了一場高水平、多學科、多方位、多層次的學術盛宴。
主會場上,來自鄭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李軍教授分享的《大體重ECMO患者的臨床思考》、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周成斌教授分享的《ECMO併發症分析》、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的劉燕教授分享的《ECMO的抗凝》、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左六二教授分享的《ECPR實踐中的思考》、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王瑞蘭教授分享的《ARDS ECMO治療的最新進展》、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楊明施教授分享的《ECMO輔助下的ARDS治療》、十堰市太和醫院唐以軍教授分享的《ECMO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亞洲心血管病醫院周嶽廷教授分享的《ECMO trouble shooting》、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張建華教授分享的《ECMO的插管技術》和東莞市人民醫院沈利漢教授分享的《東莞地區建立ECMO救治體系的探索》。
(袁勇院長致辭)
分會場上,在袁勇院長的親自帶領及指導下,來自中山市人民醫院ECMO團隊的成員經過嚴謹及精心的準備,把他們熟悉掌握並已運用臨床的ECMO技術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的方式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參會嘉賓,充分展示了新時期 「博愛、創新、包容、和諧」的中山人精神。主題報告由來自中山市人民醫院的趙湛元主任、劉曉真主任、寧曄主任、李雲主任、梁愛群主任、王立強主任就中山市人民醫院ECMO團隊在救治病人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分別作了主題為《夾層外科術後VV ECMO經驗》、《超聲檢查對VA ECMO 病人的價值》、《E-ECMO》、《ECMO病人ICU護理標準化管理》、《中山市人民醫院ECMO物品管理》和《ECMO心肌炎病例管理》的病例分享。
(分會場學術會議)
今天,專家、學者緣起中山市人民醫院,歡聚中山,共享學術盛宴。嘉賓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對他們進一步開拓學術視野、深化交流研討、搭建合作平臺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並承諾將今日各專家教授分享的學術、案例、中山市人民醫院ECMO團隊傳授的技術帶回所在醫院造福更多需要ECMO救治的患者群眾。
中國ECMO技術和應用的發展歷程
ECMO是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簡稱,它是代表一個醫院,甚至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門技術。
1953年Gibbon為心臟手術實施的體外循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不但使心臟外科迅猛發展,同時也將為急救專科譜寫新的篇章。在心臟手術期間,體外循環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而可以實施心內直視手術。同時,在心臟手術室快速建立的體外循環後搶救成功率非常高。學者們立即有了將此技術轉化為一門支持搶救技術的想法。但實施起來並不樂觀,一系列問題難以解決。
探索的路是漫長的,ECMO的構想從第一例體外循環就產生,但始終突破不了維持數小時的時間限制。直到1972年,Hill報導3天的體外循環成功搶救外傷患者。於是一些醫院相繼開展ECMO,但很快因低成功率而告一段落。八十年代一些醫院將ECMO用於新生兒呼吸衰竭取得成功。1993年Zwushenberrger等對5000例ECMO治療的呼吸衰竭患兒調查表明,其生存率為82%,而常規治療死亡率為80%。這又激發了人們的研究熱情,並於1994年做出階段性的總結:ECMO對新生兒的療效優於成人,對呼吸功能衰竭療效優於心臟功能衰竭。隨著醫療技術、材料技術、機械技術的不斷發展,ECMO的支持時間不斷延長,成人的療效不斷提高,從而被更廣泛地用於臨床危重急救。甚至一些醫療中心將ECMO裝置定為救護車基本配置,使ECMO走向院前而更好地發揮急救功能。
中山市人民醫院是國內首家ECMO技術臨床應用醫院
中山市人民醫院通過多年的努力,把ECMO技術首次引入國內,是國內最早開展ECMO技術並落地應用的醫院,幫助許多傳統技術診斷為死亡的患者在ECMO技術的急救下起死回生。從2001年至今,市人民醫院團隊通過ECMO技術已救治600多例急重症患者,2018年截至目前,已救治患者82例,總體治癒成功率達60%以上。
經過17年的發展,能夠有效的運用在各種危急重症搶救和治療,目前ECMO中心覆蓋內外婦兒、急診、重症等多個專科領域,病種齊全,各種ECMO形式常規開展,走出有中山特色的ECMO之路。醫院把ECMO作為核心技術之一重點支持發展,各種配套措施齊全、制度全面、流程完善、團隊成熟,作為地級市醫院開展ECMO,中山模式值得學習借鑑。過去的幾年,人民醫院已經開展7期培訓班,培養出各級醫師護士100餘人,涵蓋心內科、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等多個學科,很多醫院學習後能夠獨立開展起ECMO業務。
「醫院承擔了很多珠三角地區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其實ECMO的用處很多,例如一些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在等待供體時是十分需要ECMO支持的,它實實在在地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中山市人民醫院院長袁勇介紹,醫院現共有5臺ECMO機器可同時工作。目前,中山市人民醫院ECMO團隊的工作已經輻射至整個華南地區,近十年來團隊踏足的醫院達65家,據ECMO研究室成員介紹,「很多醫院早期都是在市人民醫院的幫助下開展ECMO救治的。」
(參會嘉賓)
從2001 年成功開展中國大陸地區第一例ECMO以來,中山市人民醫院的ECMO 治療團隊,創造了無數個大陸地區「第一」:2002 年第一例 ECMO成功治療重症心肌炎,2003年中國第一屆ECMO 研討會,2005年第一例ECMO 治療心梗後心臟驟停,第一例ECMO治療呼吸窘迫綜合症等等。
(柯文哲——臺大醫師,葉克膜之父)
伴隨著技術及理念的進步與技術的發展,ECMO創造了很多生命的奇蹟,如今,中山市人民醫院ECMO團隊已不止在廣東省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珠三角地區還形成了「一小時快速反應圈」,依託自身技術,分秒必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院內團隊常被邀外岀會診、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習班及培訓進修,把ECMO技術不斷傳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贏得了很多兄弟醫院的信任與支持。
華人ECMO高峰論壇歷屆培訓班學員風採
中山市人民醫院除了自身總結和踐行ECMO技術之外,每年通過組織培訓教學,大力推廣ECMO技術和臨床應用,已成功召開多次ECMO總結年會,中山市人民醫院接待了來自四川省人民醫院、南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柳州市人民醫院、桂林人民醫院、汕頭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唐都醫院、廣州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成都三醫院、泉州兒童醫院、青海省兒童醫院、鷹潭市人民醫院、太和醫院、湖醫附一、廣西醫一附院、孝感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寧鄉市人民醫院、廣東省中醫院、海南省兒童醫院等醫院的專家學員在院內學習畢業,為他們地區的患者帶回最新的治療技術和希望。
(第二屆全國ECMO技術推廣班)
(2014年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體外膜肺氧合的臨床應用」學術講座)
(2015年中山市ECMO華人高峰論壇 國家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體外膜肺氧合的臨床應用」學術講座)
(2016年中山市ECMO華人高峰論壇)
(2017年中山市ECMO華人高峰論壇會議)
猶記2015年12月12日,華人ECMO高峰論壇暨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體外膜肺氧合(ECMO)的臨床應用」學術會議在中山市人民醫院舉辦,中山市人民醫院組織了來自臺灣、香港、澳門、北京、上海等多地區400餘名ECMO相關專業醫務人員前往學習。臺灣臺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ECMO體外輔助科主任陳益祥教授,前任全國體外循環主委、北京阜外醫院龍村教授,香港重症醫學主委、東區醫院ICU主任殷菜華教授,北京阜外醫院體外循環中心主任黑飛龍教授、北京安貞醫院體外循環及心臟外科ICU主任侯曉彤教授,廣東省體外循環主委、中山一院體外循環科黃偉明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體外循環科主任周成斌教授等專家教授岀席了大會,專家們結合自身ECMO的使用與體會進行了精彩的專題講座。中山市人民醫院袁勇院長等ECMO各專業的專家也就人民醫院ECMO的臨床應用治療進展與參會人員進行了精彩的分享,讓參加嘉賓都受益匪淺,滿載而歸。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袁勇教授
中山市人民醫院院長、黨委書記
心血管內科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山大學兼職教授
醫學博士
醫療擅長:
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臟病
個人簡介:
畢業於廣州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從事心血管內科專業20餘年,在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並掌握了複雜的心血管疑難重症病例的診斷、鑑別診斷及治療,擅長於心血管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各種心血管急危重症的診治及搶救,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高血壓病、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疾病等疾患的診斷及治療,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療(如冠脈造影術、支架植入術、起搏器安裝術等)方面有較深造詣,在國內率先把體外膜肺氧合技術(ECMO)應用於心臟泵功能衰褐的搶救,在國內首先提出ECM0的使用標準。在國家級雜誌期刊發表文章20餘篇。
學術兼職: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副會長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華南名醫專家委員會第一屆專家會員
中國醫院協會地市級醫院管理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院協會心血管介入管理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老年醫學與抗衰老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常委
廣東省醫師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副會長
廣東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心血管病影像學組成員
廣東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基層工作學組成員
《廣東醫學》雜誌第八屆編輯委員會委員
中山市醫學會第八屆理事會會長
中山市十傑市民聯誼會副會長
中山市醫學會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