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人才新政吸引通籍學子回家找工作

2020-12-25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人才新政吸引通籍學子回家找工作

國有企業專區、中創區名優企業專區、服務貿易優企專區……昨天,走進2020年高校畢業生春節交流大市場,三塊紅色的招牌很是醒目,「我們主動與中創區、商務局及相關企業對接,設立專區形成規模效應,為各板塊發展集聚人才。」市人才服務中心黨組書記唐曉春介紹說。

畢業於中國礦業大學光學工程專業的張聖謇,與通富微電的人力資源負責人聊了得有10分鐘,「主要是了解了一下他們這個封裝技術開發崗位的需求,還有我之前那份工作的經驗。」張聖謇目前在無錫一家公司工作,得知家鄉舉行招聘會,就抽空回來看看,「離家近,而且南通最近發展真的挺不錯。」在招聘會現場,看到人才新政的宣傳,對他來說是一份意外之喜,「住房、待遇方面都有優惠政策,這對我們這種在外地工作的南通人很有吸引力。」

「國企、南通的新興行業、收入不錯」,這些標籤讓位於國企專區的南通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直擠滿了人,「我學交通工程的,以前南通幾乎沒有對口的崗位,今天的現場也只有軌交公司有。」來投簡歷的沈慧說。據了解,當天軌交公司招聘7個崗位、12個人,到上午11點就收到46份簡歷。

「我們組織了70家企業組建了服務貿易專區,包括軟體開發、檢驗檢測、信息技術等行業,提供285個崗位、3347個職位。」市商務局服務貿易處處長季曉飛說,人社部門的大市場提供了平臺,人才新政也是助力,「希望藉助這個平臺為服務企業匯聚人才,促進服務企業發展。」

整場招聘會共吸引了中天科技、精華製藥、中洋集團等400家我市優質企業參會,涵蓋了現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文化服務、商貿流通等諸多行業,提供招聘崗位近2000個,擬招聘各類人才兩萬個。「在人社的網站上看到招聘信息,篩選出了10個左右適合自己的崗位,今天到現場來對接。」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陳楊,已經在上海工作一年了,但生活成本讓她感到壓力巨大,「南通在建地鐵,高鐵也要通了,基礎設施不差,生活成本沒那麼高,溝通了幾家單位收入也還在我的預期範圍內。」

人才新政的落地,是人社部門2020年的重點工作。「目前網上申請的工作已經在開展,不過軟體還在調試階段。」唐曉春說,新政承諾的紅利會以最便利的方式兌現,實現網上辦理、「不見面」審批,通過優質服務保障順利落地,達到優質效果。

「去年走進高校宣傳新政效果非常好,還吸引了很多高校集中地區的人才部門來通參觀考察。」市人社局局長凌建華表示,新的一年裡,將通過組織「通籍學子看家鄉」等多種活動,繼續把人才新政宣傳好,讓更多學生、企業了解新政,吸引更多人才來通,建設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何家玉)

(責編:蕭瀟、唐璐璐)

相關焦點

  • 「萬名學子看南通」,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出徵啦
    南通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凌屹、共青團南通市委書記吳冰冰,南通市委人才辦副主任吳佳華、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學勤、南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蔣洪濤、共青團南通市委副書記周瀅、中華慈善博物館黨支部副書記、副館長胡達、南通市人才服務中心黨委書記唐曉春出席了本次儀式。
  • 「廣西籍學子回家看看」活動26日舉辦
    南寧雲—南寧日報訊(記者 楊靜)記者從市委人才辦了解到,第八屆「廣西籍學子回家看看」活動將於8月26日在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舉行。「廣西籍學子回家看看」活動是由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教育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南寧高新區黨工委等多部門聯合主辦,市人才服務管理辦公室、北部灣人才金港承辦的一項大型人才交流活動。
  • 市人才辦聯合開展「鋼都學子 圓夢鞍山」 暑期大學生人才政策宣講活動
    市人才辦聯合開展「鋼都學子 圓夢鞍山」 暑期大學生人才政策宣講活動近日,市人才辦聯合市婦聯、市紅十字會走進鞍山市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開展「鋼都學子 圓夢鞍山」暑期大學生人才政策宣講活動,通過政策解讀、互動答疑等方式,將人才政策精準送達在場大學生,並邀請廣大鋼都學子在家鄉築夢啟航、共創未來。
  • 南通創新區兩大中心奠基 吸引高端人才集聚
    記者王繼亮攝人民網南通12月18日電(記者王繼亮)18日,江蘇南通市創新區金融商務、企業總部兩大中心奠基,總投資39.5億元的7個項目集中開工,南通創新區管理辦公室與中國銀行南通分行、崇川區政府以及南通一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交換籤約協議文本。「此舉標誌著南通創新區高質量發展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創新區功能,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南通市長王暉表示。
  • 2020年第八屆「廣西籍學子回家看看」活動在南寧成功舉辦
    2020年8月26日,由中共南寧市委員會組織部、中共南寧市委員會宣傳部、南寧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南寧市教育局、南寧市科學技術局、南寧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寧高新區黨工委等主辦,中共南寧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南寧市各縣(區)人民政府、南寧市各開發區管委會等協辦,南寧市人才服務管理辦公室、北部灣人才金港承辦的2020年第八屆「廣西籍學子回家看看
  • 英國推移民新政:吸引高技術人才,控制低技能勞工
    來源:國際金融報當地時間2月19日,英國政府公布了「脫歐」後的移民計劃,將以積分制移民體系吸引全球人才。該政策將於2021年1月起實施,屆時英國將徹底終止「歐盟人員自由流動」(Free Movement),對歐盟和非歐盟國家的移民一視同仁。
  • 南通理工學院攜手海安市共育人才
    中國江蘇網訊 「有了『海陵英才』計劃的資助,不僅讓家裡負擔大大減輕,還為我提供了就業機會,未畢業就找到工作了!」在南通理工學院海安校區就讀的學生小馬,來自偏遠貧困地區,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上大學,是全家最榮耀的事,但較高的上學成本也曾讓家庭背上沉重的負擔。就在小馬感到壓力之時,「海陵英才」計劃伸出援手,不僅解決了他的生活問題,還提供了就業崗位。
  • 紐西蘭基督城坎特伯雷吸引移民留學生 推找工作計劃
    對於這一政策,不僅有很多「喜獲3年工籤」的留學生叫好,還有紐西蘭很多城市和地區藉機吸引人才留下。紐西蘭的基督城坎特伯雷地區為了吸引更多的技術移民和國際留學生,專門推出了「幫留學生找工作」的就業實習項目。ChristchurchNZ的國際教育項目經理Bree Loverich表示,移民勞動力對於該地區日益嚴重的技能短缺情況來說至關重要。
  • 解讀"人才新政45條"的亮點 提升人才服務水平
    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努力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問:請您介紹一下出臺人才新政45條的背景和意義。我們制定出臺人才新政45條,既是貫徹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也是抓住各級重視人才工作的大好機遇,努力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廈門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先後推出「雙百計劃」、「海納百川」人才計劃、「人才政策新18條」等人才政策體系。
  • 二線城市"戶籍新政"掀起人才落戶潮
    二線城市"戶籍新政"掀起人才落戶潮 原標題: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電影《天下無賊》中這句廣為流傳的調侃臺詞,來形容當下各個城市為吸引人才推出各項優惠政策非常恰當。
  • 南通在校大學生人數突破12萬!多圖飽覽象牙塔斯文
    目前,我市擁有南通大學、南通職業大學、南通科技學院、南通理工學院、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南通開放大學、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商貿職業學院等綜合類大學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除此之外,我市還擁有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南通體臣衛校。今年9月2日老生入校後,南通大學就將迎來2019級新本科生。
  • 人才新政、約聘服務、特色專區亮點紛呈
    開設三大專區精準求職為進一步吸引大學生來瑞就業,今年瑞安市發布了《促進大學生來瑞就業創業十條政策》,新政推出的租房補貼、購房補貼、創業補貼等大學生關注度高的熱門優惠政策也吸引了一波人流。提前預約,直接面試。
  • 2020南通市長北大行 | 深化合作 通攬英才 助力南通高質量發展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教務長、中科院院士龔旗煌與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進行交流會晤,我市還舉行了發展環境及人才政策推介會和南通專場招聘會。市委副書記、統戰部部長沈雷主持推介會。北京大學將加快項目推進,做好服務,與南通方面共同將研究院做大做強。同時學校將進一步加快相關項目向南通轉移的速度,吸引更多人才到南通落地。龔旗煌表示,北京大學將依託長三角光電研究院,把南通作為其在長三角的重要基地,將雙方合作推向深入,與南通共同努力往前走。
  • 外媒:人工智慧人才爭奪愈烈 北京推新政招攬全球頂尖人才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路透社報導,作為中國在人工智慧和半導體技術領域的主要創新中心,北京27日推出了籤證便利化等一系列國際人才新政,旨在吸引全球一流的科學家和他們的研發團隊來中國的矽谷——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貢獻智慧和力量。
  • 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酒泉市出臺職稱新政讓專業人才更有奔頭
    原標題: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我市出臺職稱新政讓專業人才更有奔頭  本報記者 王永霞  通 訊 員 趙 龍 張婷婷  一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是人才。職稱作為衡量專業技術人才的標準,但因指標限額,影響了人才的發展。
  • 酒泉市出臺職稱新政 讓專業人才更有奔頭
    是人才。職稱作為衡量專業技術人才的標準,但因指標限額,影響了人才的發展。今年,酒泉市突破常規、打破限制,出臺一系列職稱新政,為基層人才職稱評聘開拓了一條新路徑。  不能讓「職業天花板」阻擋了夢想  52歲的李文廣是瓜州縣一中的英語老師,17歲參加工作的他已在教學一線奮戰了35年,可他的職稱依然停留在2009年評上的副高級。
  • 激活人才「一池春水」——酒泉市出臺職稱新政讓專業人才更有奔頭
    是人才。職稱作為衡量專業技術人才的標準,但因指標限額,影響了人才的發展。今年,我市突破常規、打破限制,出臺一系列職稱新政,為基層人才職稱評聘開拓了一條新路徑。但因專業論文、職稱名額等種種限制,往往評上中級職稱就到頭了,這無形中挫傷了大家工作創新的積極性。吳福斌說:「以前,基層老師評上中級職稱就很難再晉升,有些老師因此失去了鬥志,還有些老師轉任後勤崗位。這次職稱新政的紅利釋放後,讓大家有了奔頭,很多教師重返一線教學崗位,積極參加公開課、優質課評比。」
  • 上海發布「4+1」海外人才新政
    日前,上海「4+1」海外人才新政正式發布,圍繞海外人才權益保障、創業支持、樂業通道等方面打出政策「組合拳」,提供全方位支持。  此次發布的「4+1」海外人才系列新政,具體包括《進一步支持留學人員來滬創業的實施辦法
  • 南通大學重金延攬海外英才
    「我們學校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海外優秀人才,最高的科研經費可達1000萬元,住房補貼250萬元。今天下午,在第九屆「引鳳工程」「南通大學時刻」,面對來自牛津大學、華盛頓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綜合排名世界前100強高校的近百名博士(後),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拋出了「橄欖枝」。   記者注意到,這份「英雄帖」共包括六類人才,不同的人才實行不同的政策,但是普遍高薪。
  • 南通舉辦出國勞務洽談會 提供16國6300多工作崗位
    記者許叢軍攝  南通網訊(記者 劉璐)由市商務局、人社局舉辦的出國勞務洽談會,至今已有18屆。今年,全市30多家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企業以及7家外派勞務服務中心參加招聘,提供以色列、新加坡、日本、德國等16個國家的6300多個工作崗位。其中,既有傳統的建築、紡織服裝、機械電子等勞動密集型行業,也有農業種植、醫療護理、商務文秘等技術服務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