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首款主動降噪半開放式耳機,Freebuds3是如何煉成的?

2020-12-14 品玩

如果你對耳機行業沒有太多了解,或許不知道華為的主動降噪耳機已經推出過三代了。

2013 年華為首次推出第一款華為一體式主動降噪耳機,它無需換電池和額外充電,直接把耳塞插到華為手機上就可以自動給耳機充電。第二代支持 30db 的深度主動降噪;到 2016 年的第三代,華為已經做到了支持多場景的自適應主動降噪功能。

不過今年華為推出的首款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你一定有所耳聞:華為 Freebuds3 真無線降噪耳機於今年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發布,類鵝卵石的耳機盒加上分體式設計,是當下最流行的 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無線立體聲)藍牙耳機品類。

此前普通人很難相信真無線藍牙耳機能夠加入降噪功能,Sony 用 WF-1000XM3 給大家開了一個好頭,但它還是入耳式的,華為 Freebuds3 則讓你對半開放式 TWS 藍牙耳機有一個新的認識。

半開放式耳機怎麼做主動降噪?

這將是所有人最為關心的點,也是 Freebuds3 的差異點所在。在半開放式的設計下, Freebuds3可以實現主動降噪效果。

不過何為「主動降噪」?簡單說就是通過耳機檢測外界的噪音,計算並發出相反的聲波,二者疊加相抵消,最終獲得環境「相對安靜」的效果。

目前常見的真無線降噪耳機,絕大多數採用了入耳式設計。華為則一改傳統,採用了半開放式的耳腔。對於剛開始做真無線降噪耳機的華為來說,是一個大膽的挑戰。

要知道,主動降噪技術已誕生二十多年,還從未有人在這種產品形態上嘗試做降噪功能。

因為傳統的入耳式降噪耳機本身擁有被動降噪加成——塞入耳道的矽膠會有一層物理聲音屏蔽,即使不開降噪,也會有一定的隔音效果。不過入耳式耳機也有著天然的劣勢:矽膠耳套與耳道直接接觸,會有部分用戶受到刺激,同時長時間佩戴之後,耳朵會被擠得十分難受

「我戴久了就不舒服,一趟飛機的時間,落地取下耳機,耳朵有些疼。」阿離一名耳機愛好者,他體驗了多款入耳式降噪耳機。「相較而言,半開放式耳機佩戴舒適度更好,可以較長時間佩戴。」

此時我們面臨著一個選擇:是選擇降噪效果更好的入耳式,還是佩戴舒適度更佳的半開放式。

這次華為選擇嘗試半開放式主動降噪的新選擇。在音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的背景下,人們佩戴耳機的時間越來越長。佩戴舒適度這件事,或許剛買耳機的人不清楚,可一旦嘗試過,便會把它放在耳機挑選要素的第一位。

但是半開放式也因為舒適度做了犧牲——耳塞與耳道無法緊密相貼,其效果因此衰減,給降噪帶來了很大難題。

如何提高降噪負向聲波的工作效率,是關鍵所在。

不過每個人的耳道形狀都不同,降噪效果便會因人而異。有資料顯示,不同耳道的響應最大甚至可以造成 40db 的差異。

針對這個問題,華為 Freebuds3 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思路:從軟體出發,Freebuds3 提供了 9 組耳道降噪模型,以適應不同用戶的耳道情況,最大程度保證降噪效果。

因此 Freebuds3 的降噪效果調整較為獨特,大致可分為兩步:

戴上耳機,雙擊耳機,或在手機設置中開啟主動降噪功能;

打開「智慧生活APP」,在「主動降噪」中選擇降噪效果最好的檔位(其實就是 9 組耳道降噪模型)。

但如果你錯誤地調整到和耳道不匹配的檔位,極有可能加劇環境音。這是由於負向降噪聲波和環境噪聲聲波正向疊加導致的,所以上面最後一個步驟一定記得調整。

一般來說,降噪模型與用戶耳道是大致相對應的。選擇了對應的降噪模型之後,今後佩戴就不用重新選擇。但如果感覺降噪效果略有差異,稍微調整佩戴姿勢就可以了。

不過華為是如何得到這 9 組耳道降噪模型的呢?

此次,華為FreeBuds3的開發邀請到了華為德國聲學研究中心一起做噪聲的大數據分析,並對其進行深度算法訓練,最終匹配智能參數優化,以此提高耳機對環境噪聲判斷的準確性。其二是重中之重,華為在俄羅斯的基礎科學研究中心完成對上萬組用戶聽感測試數據的分析,歸納出了 9 組連續的耳道降噪模型,以此滿足大多數用戶的耳道形狀的降噪要求。

相比普通降噪耳機,Freebuds3 降噪調整是一種創新,但需要對入門用戶進行教育——9 組耳道降噪模型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降噪需求,前提是大家養成首次使用時在手機上進行調整的習慣。

低時延的秘密

真無線降噪耳機,首先是「無線」,那麼什麼是好的無線耳機?就是把無線的體驗做到和有線耳機一樣,或者說接近。

此時涉及到一個極容易被用戶忽略的基礎問題,耳機沒有線纜之後需要通過藍牙協議與手機進行通信。兩者之間建立的無形連接,其通信速度、時延以及穩定性都影響著耳機的正常使用。把這些基礎建設好,才能讓一款藍牙耳機用起來像有線耳機一樣。

華為有一個優勢,它的老本行是做「連接」,尤其是在晶片與 5G 通信技術的研發上一騎絕塵。

而華為做好藍牙耳機的秘密便是晶片,2019 年華為專門推出了可穿戴晶片麒麟 A1,其體積極小,平鋪尺寸為 4.3mm*4.4mm。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麒麟 A1 集成了藍牙處理單元、超低功耗的應用處理器等等。

不用懷疑,這顆晶片也為 Freebuds3 所用。據 PingWest品玩了解,麒麟 A1 晶片的研發前後籌措了三年時間,在它之前誕生的還有應用於手機終端的數顆麒麟晶片,最新的是麒麟 990 系列。

就像一家人聊天沒有隔閡一樣,當 Freebuds3 耳機與華為手機相連接,就像一家人在溝通信息。其連接、配對都非常快。

當它靠近搭載麒麟 990 晶片的華為 Mate30 Pro 時,連接窗口會自動彈開,並請求配對。配對一旦完成,今後我再拿出耳機,打開耳機盒便能立即連接上手機。

藍牙耳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時延,也就是俗稱的「延遲」。這個問題在看視頻、玩遊戲的時候尤為明顯,時延高的耳機會出現聲音比畫面慢的情況。用戶對於藍牙耳機的時延非常看重。

Freebuds3 官方時延是 190ms,而普通人對於音頻基礎響應需求是 200-250ms。

但這裡有一個背景需要大家了解,藍牙耳機的延遲並非僅由耳機本身造成,設備系統也天然有著延遲,而 Android 的主流手機通常為 100ms 左右,優秀機型可達到 50ms 左右。

同時對於延遲,每個人的敏感度都不同。有調查顯示,約 70% 的用戶在低於 250ms 時感覺不到延遲,另外約 30% 的用戶在低於 200ms 對延遲感覺不明顯。

我算是比較敏感的用戶,因為經常會玩《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我在戴上 Freebuds3 玩遊戲時,在極少情況下會感覺略有延遲,但總體並不影響遊戲體驗。

當我把耳機交給平時不玩遊戲、只看視頻的同事董科後,她表示無論是視頻還是遊戲,都感覺不到延遲。這個要求與效果真是因人而異。

下放 5G 通信技術,做藍牙抗幹擾

剛才說到華為的老本行是做「連接」,「連接」的基本要求就是穩定,就好像玩遊戲想要有一個穩定的網絡連接一樣。

華為 Freebuds3 終歸還是採用的藍牙作為連接,因此它會面臨著空氣中千千萬萬無形的信號傳輸通道幹擾,藍牙、WiFi 等等。尤其是在藍牙設備密集的環境中,例如車站、飛機場等人多的地方,藍牙耳機將出現斷連再次重連的情況,反映到耳機工作中就是卡頓。

據悉,華為 2012 實驗室在做完 5G 技術研發後,立即投入了藍牙的技術適配,將 5G 的抗幹擾算法下放到藍牙智能跳頻技術中。這項技術一旦藍牙檢測到幹擾,5 秒內它會自動切換到另一個頻道,以最快速度選擇無幹擾的信道下進行傳輸

想要讓藍牙設備對空氣中的其它信道 Say No 並不容易,一方面它要求藍牙晶片的監測響應速度足夠迅速,另一方面也有著低功耗的要求。

依賴於麒麟晶片相互之間的通信優勢和低功耗特點,Freebuds3 與採用最新麒麟 990 晶片的手機連接時,抗藍牙幹擾的能力會更強;如果手機是採用麒麟 980 晶片的話,比如 Mate20 這樣的手機,沒有加入智能跳頻技術,抗幹擾的能力相對會弱一些。

在TWS 藍牙耳機逐漸崛起的今天,打出差異化才能立足於行業。華為 Freebuds3 讓大家看到,原來半開放式耳機也能做主動降噪,它是目前市面上首款、也是僅有的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不過大家只能看見 1199 元的定價與它圓潤的外觀,背後的研發細節與用戶體驗的考量卻往往被人忽略。

紅色 Freebuds3 華為強大的研發實力毋庸置疑,其能力體現在了近兩年的設備出貨量上。

國際市場研究公司 IDC 近日發布的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報告顯示,華為位列第四。在可穿戴設備迅猛增長的時候,華為以 202.6% 的增長率傲然挺立,耳機作為可穿戴設備中的一個品類,留給它的發揮空間還有很多。

相關焦點

  • 僅需三步操作,開啟華為FreeBuds無線耳機的降噪世界
    全新升級的HUAWEI FreeBuds 3無線耳機,是業界首款半開放式主動降噪的真無線耳機,自今年9月份發布以來,就引起了非常大的關注和討論。在12月蜜語紅新色上市的這一周時間裡,它也受到了用戶們的廣泛好評。同時,也有一些網友們反饋有點搞不懂FreeBuds 3無線耳機的操作邏輯,佩戴時總是開不好降噪功能。
  • 華為freebudspro無線耳機和freebuds3哪個好 區別評測
    華為freebudspro是一款新一代的旗艦耳機,這款耳機有著非常出色的性能,那麼這款手機和華為freebuds3相比較有著什麼樣子的差別呢?下面就有小編來為大家介紹吧。  一、主要參數對比
  • 華為FreeBuds3測評:首款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還有蜜語紅配色
    此前,為了出色的降噪效果,入耳式耳機佩戴不舒適、異物感明顯的缺點也都忍受了。但如今,我重新尋找了一款降噪效果好且佩戴舒適的耳機!目前,佩戴舒適的無線耳機當屬半入耳式,但半入耳式的密閉性一般,很難保證降噪效果。最近,華為將主動降噪功能和半入耳式設計結合在一起,推出首款半入耳式降噪耳機——華為FreeBuds3。
  • 半開放式設計+主動降噪:華為FreeBuds 3創造TWS耳機新體驗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自從華為對自家的入耳式主動降噪耳機不斷迭代,該系列已收穫越來越多用戶的喜愛,常言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正是因為華為在主動降噪耳機方面的深厚技術積累,這也讓他有信心去研發支持主動降噪功能的半開放式無線藍牙耳機。
  • 降噪和舒適性無法共存?華為FreeBuds 3真無線耳機說「不」
    今年9月份,華為正式發布了Freebuds 3無線耳機,這款耳機一經面世便備受消費者的關注。一方面是來自其穩定體驗,一方面則是Freebuds 3在採用了半入耳式設計的同時還能降噪,可以說是兼顧舒適佩戴的最佳無線降噪耳機代表。今日nova6系列發布會上,充滿飽滿的烈焰正紅,360度鋼琴烤漆工藝的新色蜜語紅的推出,又為Freebuds 3帶來了新一波關注熱潮。
  • 「上手」採用半開放式設計的主動降噪耳機華為FreeBuds 3,究竟怎麼...
    記者|李競擇2019年9月26日,華為Freebuds 3無線耳機隨華為Mate 30系列一同國內發布。這款無線耳機使用了華為自研的麒麟A1晶片,並提供了主動降噪功能以及支持無線快充。一周前我拿到了這副新耳機,配合Mate 30 Pro使用了一段時間,聊聊我對這款新品的上耳感受。
  • 好用真無線藍牙耳機 華為FreeBuds3 讓半開放式耳機也能實現降噪
    這款耳機採用了自主研發了的麒麟A1晶片,同時開創了「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的先河,在真無線藍牙耳機產品激烈競爭的現在,華為憑藉創新的技術解決了真無線藍牙耳機的諸多使用痛點,為用戶帶來了不同的體驗。現在市面上主動降噪耳機都採用了入耳式,這樣的設計讓聲音可直接送達耳道,閉塞的佩戴方法本身就帶有一定的降噪效果,但是相對的,佩戴時間長了容易產生壓迫感,同時還會出現入耳式耳機無法避免的「聽診器效應」。而HUAWEI FreeBuds 3真無線藍牙耳機採用的半開放式設計,因為沒有與耳道直接接觸,即便長時間佩戴也不會產生壓迫感。
  • 華為FreeBuds 3 體驗:半開放式耳機也玩降噪,靠譜麼?
    半入耳式(或稱半入耳式)耳機也弄主動降噪還是挺新鮮的,但它真的靠譜嗎?盒內部結構和耳機主體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對,就是那種半開放式耳機的熟悉感,外觀就不再贅述了。▍其次才是「降噪無線耳機」在半開放式全無線耳機中塞入主動降噪功能,這還是第一次。AirPods Pro 做得再好,但入耳式耳機始終還是入耳式耳機,佩戴時耳塞會堵塞耳道,導致左右耳壓不平衡,一部分人對此特別敏感,所以入耳式天生不可能做到適應普羅大眾,或許這也是之前蘋果遲遲沒有推降噪版 AirPods 的原因之一吧。
  • 華為 FreeBuds 3 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
    首先,FreeBuds 3真無線藍牙耳機是業界首款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目前市面上幾乎所有主動降噪耳機都是入耳式、耳罩式或壓耳式的,但坦白說,它們在佩戴舒適度上差了些。而佩戴感舒適的開放式或半開放式耳機要實現主動降噪,又存在技術難點,核心問題是這種耳機很難緊密貼合耳道,密封性不好,容易造成漏音等問題。
  • 華為FreeBuds 3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
    例如,華為在去年9月推出的FreeBuds 3真無線藍牙耳機,就是一款在降噪方面有獨特技術和表現的產品。今年4月8日,這款耳機在骨聲紋通話降噪基礎上還升級支持了骨聲紋識別功能,在實現智慧降噪功能的同時,還提供了更便捷的人機互動體驗。首先,FreeBuds 3真無線藍牙耳機是業界首款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
  • 解析業界首款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華為FreeBuds 3的研發背後
    如果你稍加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實際上HUAWEI FreeBuds 3是「業界首款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嚴格來講它並沒有同類型的競品。主動降噪,這是HUAWEI FreeBuds 3的最大特點。儘管市面上不乏主動降噪耳機,但普遍都是接觸式橡膠材質的設計,而華為採用半開放式設計,這也是用戶乍一看很難相信這是一款主動降噪耳機的原因。
  • 降噪耳機就能保護聽力?華為FreeBuds 3半開放式降噪耳機了解一下
    因此,降噪耳機「降低環境噪音」的能力,就使得耳機無需開過高音量,就能聽清。當然,降噪耳機也分為多種形式,除了技術原理上分主動、被動降噪之外,設計上還分為頭戴式、入耳式、以及半開放式。從降噪效果來說,顯然是主動降噪遠勝於被動降噪,即通過耳機收集噪音——生成「負向」聲波——與環境噪音相抵消,留下正常音源,實現降噪更好效果。
  • 半開放式主動降噪 華為 FreeBuds 3體驗評測
    全球首款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HUAWEI Freebuds 3 並未採用在真 · 無線耳機中很多見的入耳式設計,不過即便如此,它依然具備了主動降噪機能。根據官方介紹,Freebuds 3 的每個耳機都能提供最高 15dB 的環境音降噪。HUAWEI FreeBuds3是全球首款採用半開放式設計,同時支持主動降噪的藍牙耳機。
  • 半開放式主動降噪 華為FreeBuds3體驗評測
    全球首款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HUAWEI Freebuds 3 並未採用在真 · 無線耳機中很多見的入耳式設計,不過即便如此,它依然具備了主動降噪機能。根據官方介紹,Freebuds 3 的每個耳機都能提供最高 15dB 的環境音降噪。HUAWEI FreeBuds3是全球首款採用半開放式設計,同時支持主動降噪的藍牙耳機。半開放形態耳機不同於入耳式,聲音洩露更明顯,加上不同人的耳道結構、佩戴姿態和習慣不同,耳道響應差別非常大,很難基於標準頭模調校出參數去適配所有人。
  • 聊聊華為FreeBuds3:半入耳式+主動降噪,香麼?
    咱們來分析一下蘋果AirPods系列:1/2代是半入耳式,佩戴舒服但無降噪;Pro是入耳式,降噪給力但不適合長時間佩戴,更何況有些人壓根不接受入耳式。因此,華為FreeBuds3定位全球首款半入耳式主動降噪耳機,這招真高——比1/2代沉浸式體驗好,比Pro佩戴舒適。
  • 華為Freebuds 3耳機深度解密:自研麒麟A1晶片、首創半開放式主動降噪
    Freebuds 3耳機是業界首款半開放式主動降噪耳機,憑藉半開放式設計及優秀的降噪效果,Freebuds 3耳機立馬就獲得了IFA展會的最佳產品獎,收穫了包括權威的音頻媒體SoundGuys在內的多家媒體的一致好評。那華為是怎麼做到的?今天就來揭秘一下Freebuds 3耳機背後獨特的技術秘密。
  • 如何選擇一款適合學生黨的主動降噪頭戴式耳機
    而【主動降噪】就是你戴上了耳機,耳機接收到降噪信號後傳出了反向聲波攻擊噪音,兩種聲波互相抵消,你看見對象在那張牙舞爪著急解釋著什麼,嘴巴說個不停,但你就是可以選擇不聽,還能微笑看著。主動降噪對中低頻噪音非常有效。所以,大家看見有宣傳【降噪耳機】的名字時一定要去問清楚是主動降噪還是被動降噪,不要使用了被動降噪後覺得沒效果,就對降噪耳機失去希望。
  • 京東音頻節來了,真無線耳機選華為FreeBuds 3還是Airpods?
    作為一款優秀的真無線耳機,華為FreeBuds 3除了在連接穩定性和低時延方面與AirPods2打了個平手甚至略勝一籌外,它還支持多設備智能切換功能,在同一華為帳號下,耳機還可多個華為設備智能切換,無需重新配對,帶給你無縫切換的智能體驗,非常適合華為手機、手錶及平板用戶選擇。半開放式主動降噪?
  • 華為FreeBuds3無線耳機測評:延時低降噪強,音質滿分
    HUAWEIFreeBuds3無線藍牙耳機支持降噪,你不但能夠 雙擊左邊耳機以開啟降噪方式,還能夠根據「智能生活」App調節降噪檔位。HUAWEIFreeBuds3無線藍牙耳機初次用上華為穿戴式晶片——麒麟A1,為這幅耳機出示了高效率平穩的連接性能、優異的抗幹擾性、高質量的歌曲傾聽和聲畫同歩的遊戲感受。「什麼?音畫不同步?」「不會有的。」
  • 華為freebuds 3蘋果AirPods pro對決,真無線降噪耳機該怎麼選
    不同的是華為freebuds 3採用了半入耳設計,在造型上有點像AirPods,配色有黑色、白色、紅色;蘋果AirPods pro首次採用了入耳式設計,也是出於被動降噪+主動降噪考的慮,只有白色。真無線耳機一般分為耳塞式和半入耳式,而大部分真無線耳機都是耳塞式,大部分耳塞式又都是矽膠耳塞,也有部分記憶海綿和類似BOSE鯊魚鰭的固定方式。世界上沒有相同的葉子,也沒有相同的耳洞,有的人習慣帶耳塞,有人習慣AirPods半入耳。比如,我不喜歡大部分的矽膠耳塞,再比如,有人帶AirPods會只丟左耳,有人則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