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受託帶孫要擔多大監護責任?搭這一把手風險不小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9歲女童章子欣被租客騙走遇害一事牽動了億萬國人的神經,很多網友在為小子欣的離世扼腕嘆息之餘,紛紛指責她的爺爺奶奶看護失當,竟讓陌生人帶走孩子,釀成了悲劇。

如今,「隔代撫養」已成為中國社會的普遍現象,為了子女能安心打拼,老人們接過了帶孫的重擔。可又有多少人仔細想過,老人「搭」這一把手,要承擔多大的法律責任?把孩子託付給老人,父母還應盡到什麼樣的職責?對於社會大眾來講,與其給沉浸於悲痛中的老人往傷口上撒鹽,不如認真反思,應該如何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

 老人帶孫屬於受委託監護

因為出門總愛抱著外孫子這件事,市民孫老先生沒少落「埋怨」。女兒女婿覺得,應該讓孩子自己多跑跑,加強鍛鍊,而孫老先生卻有自己的一番道理:「抱著,我心裡踏實。這要是磕了碰了,責任太大了……」

責任,對於很多本應頤養天年的中國老人來講,意味著一項如同潛規則一般的任務——帶孫。對於這個完全基於血緣親情的「責任」,很少有人將其與法律建立某種聯繫。可如果我們從法律的視角去分析,老人幫忙帶孫這件事,真是擔著不小的風險。

「從法律上來講,老人並沒有幫帶孫輩的義務,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順序監護人。」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訴訟部主任、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趙輝律師告訴記者,在父母沒辦法履行監護職責,託老人幫忙帶孩子時,等於是把一部分監護責任委託給老人代為承擔。雖然家裡人不會正兒八經地籤個委託書,但從法律上來講,老人接受了這個委託,就要承擔委託監護職責。

這責任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保證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趙輝律師說,在看護孩子的過程中,如果老人有明顯的重大過失,造成孩子重傷或死亡的嚴重後果,甚至有可能構成過失致人死亡、重傷罪。

即便沒到追究刑事責任這麼嚴重的地步,從民事角度來說,孩子的父母還可以追究老人的賠償責任。當然前提仍然是老人有特別嚴重的過失。

這並不是聳人聽聞。

幾年前,媒體就報導過上海法院審理的一起外孫起訴姥爺的案件。5歲的男童小宇(化名)因為父母工作繁忙,打小由姥爺姥姥照看。一天,姥爺領著小宇出去玩,為了圖省事,就帶著小宇跨過道路中心的隔離墩橫穿馬路。結果,祖孫倆被駛過的車輛撞倒,雙雙受傷。小宇因為脊髓損傷,高位截癱。

交警部門認定,對於此次交通事故,小宇的姥爺負主要責任、司機負次要責任。經過訴訟,法院判決駕車司機承擔40%的責任,賠償小宇32萬餘元。由於被告司機無力支付,小宇一家遲遲沒有得到賠款。

家庭的變故讓小宇父母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父母離婚後,小宇隨父親生活。因為經濟負擔太重,小宇父親代表兒子將其姥爺告上法院,要求對方按照60%的事故責任賠償46萬餘元。

據媒體報導,法院審理後認為,小宇的姥姥姥爺在接受女兒女婿委託照看孩子的同時,一併承擔了對孩子的監護職責,以及可能因履行監護職責不當所產生的風險。小宇姥爺橫穿馬路導致事故發生,存在明顯過錯。但是考慮到受託人系無償受託,根據其過失的性質與大小,法院一審判定姥爺對小宇46萬餘元的損失承擔30%的賠償責任,即13.8萬餘元。

在委託監護關係下,受託人承擔多大的賠償責任,要考慮受託人在履行監護職責過程中的過錯程度,是故意為之、重大過失還是一般過失,還要考慮受託人是有償受託還是無償受託,綜合進行判定。

多年前,家住北京石景山區的一名3歲男童樂樂(化名),在午覺睡醒後自己推開窗戶墜樓身亡。事發後,樂樂姥爺自責地甚至想自殺,樂樂的父母也感情破裂離了婚。樂樂父親以看護不當為由,將前嶽父告上法院,並在法庭上指責老人在孩子午睡時,自己去客廳睡覺;且家中護欄為橫欄,有安全隱患,為孩子攀爬提供便利等。

法院審理後對樂樂姥爺有無錯過進行了分析,認為樂樂姥爺在確認孩子午休後,去客廳休息符合常理,並無不當。而且家中護欄的情況樂樂父親明知,並沒提出過異議。因此樂樂墜樓屬於意外事件,姥爺並無過錯。但是考慮到樂樂父親所承受的精神痛苦,最終酌情判令樂樂姥爺給付1萬元補償。

 老人受委託監護 父母也不能免責

將孩子委託給老人照顧,父母可不是沒責任了。

趙輝律師告訴記者,父母作為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依然負有直接監護責任。一方面,除非老人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出現故意或重大過失,否則對於孩子出現的人身傷害,仍然要由其法定監護人承擔。另一方面,即便老人有疏忽大意,父母也不能對孩子的傷害後果完全免責。畢竟說到底,父母自己也沒有切實履行好保護孩子人身安全的職責。

西城法院民二庭程樂法官曾審理過幾起老人帶孫時,孩子出現人身傷害的案例。

其中,有一位老人抱著還不足5個月的女嬰橫過馬路時,被一輛小轎車撞倒,懷中的孩子摔在地上顱腦損傷。交管部門認定老人與駕車司機負事故同等責任。父母以孩子的名義起訴駕車司機,法院最終根據責任比例,判令保險公司和駕車司機按照孩子經濟損失的一半進行賠償。

在另外一起案件中,姥姥帶5歲的外孫在商場裡乘坐扶梯時,沒有注意牽手保護,孩子站立不穩摔倒,右手卡進電梯縫隙被夾骨折。法院審理後認為,家長對孩子疏於照顧和看管,存在一定的過失,應自行承擔主要責任,判令商場按照30%的比例對孩子的相關損失進行賠償。

程樂法官介紹說,在這兩起案件中,看護孩子的老人都承擔著部分責任,因此,孩子受傷後的損失,只能按照比例來要求駕車司機和商場進行賠償,老人所負的那部分責任,實際上就是由孩子的監護人自行承擔了。

程法官說,雖說從委託監護的角度來說,老人出現重大過失可能要承擔一定責任。但畢竟老人帶孫付出了辛苦,如果還要被追究責任,從情理上讓人很難接受。因此只要不是後果特別嚴重的,或者家庭有矛盾的,通常孩子的父母也不會跟老人對簿公堂。

 老人欠缺安全意識 孩子父母需要補位

趙輝律師說,老人上了年紀,身體條件、判斷力和反應都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他們帶孩子的方式還停留在自己年輕的那個時候。「很多老人是背井離鄉到大城市幫忙帶孩子,他們的認知水平與他們的生活環境和成長經歷有直接關係。在他們長期生活的環境裡,安全隱患沒這麼多,人與人的關係也相對簡單,所以他們的頭腦中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也很容易輕信別人。」

就像章子欣生活的浙江淳安,民風一向淳樸,上一次發生惡性案件還是在二十多年前。所以她的爺爺奶奶對陌生人也沒有那麼多戒心。比較起來,章子欣的父親因為常年在外打工,對社會的接觸更多,安全意識也更強。在聽說租客要帶子欣去當花童時,章父始終是反對的。

「父母畢竟接觸、了解社會更多,在委託老人幫忙帶孩子時,需要和老人在安全方面進行充分溝通。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父母要當然地承擔起保護孩子安全的職責。」趙輝律師說,老人想不到的,孩子的父母應該替他們想到。比如,自行排查、解決家裡的安全隱患,安裝防護欄等。對社區和周邊的安全隱患多觀察;老人不了解的,孩子的父母應該多告訴老人,多用涉及兒童安全方面的知識和事例給老人提醒,提升老人的防範意識。

在趙輝律師看來,如果父母平日能夠做好對老人的安全教育、信息溝通工作,很多悲劇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父母謹慎選擇受託人 老人切莫越位做主

在父母自己無法履行監護職責的情況下,老人作為有時間又信得過的家人,大都被視作幫帶孩子的第一人選。不過,程樂法官提醒說,父母應當謹慎選擇合適的受託人照顧孩子。如果明知道老人的身體條件不適合看護孩子,還將孩子託付給老人,一旦孩子出現人身傷害事故,那麼責任就應該在父母身上。

趙輝律師說,老人犧牲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幫忙帶孫已經很不容易了。但為了孩子能健康平安的長大,老人們也應該多了解兒童的成長特點。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注意義務也不同。年幼的孩子需要看護人更加謹慎、更加注意,而對大孩子則應注重自我保護方面的教育。

另外,老人們應該明確,自己只是委託監護人的身份,沒有監護資格,對於涉及孩子人身安全和財產處置的大事,一定要得到監護人的授權、同意,才能做出決定,不要越俎代庖。

趙輝律師提醒說,如果老人不徵求監護人的許可,甚至是完全無視監護人的要求,擅自做主最終給孩子造成人身傷害,就應該算是一種過失。過失重大、後果嚴重的,老人就要承擔責任了。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江西兩名老人試水「意定監護公證」給出不同的答案
    遺憾的是,老人想要通過意定監護公證實現自己的願望的想法落空了。「老人要求公證全程『保密』,本來應該滿足。可他本人情況是『自由受限、出入不便』,公證制度又要求全程錄音錄像、協議雙方都必須在場才能辦理,這給公證辦理造成了一定困難。」
  • 法官提醒:孩子傷人 監護人未盡監護義務應承擔侵權責任
    東南網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海法宣/文 陶小莫/漫畫)幾個孩子追逐玩耍,一不留神,一七歲男孩撞到了七旬老人身上,結果老人受傷骨折,不幸導致十級傷殘。法官提醒說,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應盡到監護的義務,若監護人未盡到監護義務,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事件:男孩不慎撞人,阿婆骨折傷殘男孩不慎撞傷玩伴奶奶,引發了兩個家庭的矛盾。據了解,事發當天,何阿婆原本帶著自己的孫子和孫女在小區內玩耍,不料孩子們追逐打鬧時,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把阿婆撞倒。
  • 有這幾個特點的老人不適合帶娃,再難也要自己帶
    導讀:有這幾個特點的老人不適合帶娃,再難也要自己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這幾個特點的老人不適合帶娃,再難也要自己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母親帶幼女應聘工作 面試時孩子墜亡誰責任更大?
    據張芳稱,郭某知道自己要照看孩子,仍勸說她去應聘,自己礙於情面,只得帶上兩歲大的女兒一同前往。面試過程中,為防止孩子吵鬧,郭某將張芳的女兒帶出面試房間代為看管。  等待一份工作的張芳,卻先等來了孩子出事的消息:就在面試的過程中,她的女兒不慎從大廈四樓拐角樓梯欄杆的間隙處墜落,後經兒童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 老人被狗繩絆倒摔死,責任誰來擔?民法典告訴你!
    老人騰空重重地摔在地上頭面部大量出血倒地不起最終經搶救無效死亡這段視頻牽動著大家的心網友們紛紛表示對老人的同情外也表達了對遛狗不栓繩的憤怒希望法律能嚴懲這種行為本案視頻顯示,被害老人尋常走在馬路上,並無任何逗引犬只的動作,顯然不存在故意或者重大過失,因此,該犬只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第三人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責任應如何承擔?在視頻中,除了老人的駭然騰空倒地死亡讓人揪心以外,一個曾與傷人犬只接觸的女孩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 上海贈水果攤主300萬房產老人家屬發聲:老人患老年痴呆 意定監護不...
    小遊表示,之前聯繫過老人親屬,但沒得到積極的回應。他說:「也是他自己在家裡,假如不認識我,講不好聽的他死在家裡都沒人知道。他的存摺,包括銀行卡密碼什麼的都給我寫好了,我說『你親戚怎麼弄』,他就說『我們親戚從來都不來往了』。(親戚說)來不了,還說『好了,不跟你說了,我要去鍛鍊身體了』。」事情過後,老人便邀請攤主夫婦及其3個孩子住進自己的房子,組成一個特殊家庭。
  • 老人300萬房產贈與水果攤主 家屬質疑:意定監護怎樣才能不走樣?
    小遊對媒體表示,「如果老人不認識自己,講不好聽的死在家裡都沒人知道」,「他的存摺,包括銀行卡密碼什麼的都給我寫好了,我說你親戚怎麼弄,他就說我們親戚從來都不來往了」,「(親戚說)我來不了,然後說的時候他說好了好了不跟你說了,我要去鍛鍊身體了」。
  • 什麼是「意定監護」?上海老人贈300萬房產給水果攤主引發熱議
    「意定監護」公證服務能規避風險「這位上海老人是在2017年選擇『意定監護』公證服務,不可不謂『前衛』。」北京植德(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張國豪 解釋,「意定監護」的概念在2017年10月1日《民法總則》中首次落地。
  • 重慶出現首例「遺囑信託+意定監護」法律案件,​開創財富傳承的
    獨居的老人以及失智失憶的成年人,一旦出了什麼事,送到醫院要做手術,沒有監護人籤字,是很麻煩的事情。意定監護公證可使委託人的住院醫療和大病監護等問題得到根本解決。隨著我國老年化趨勢的日益明顯,尤其是上海,湧現出了不少意定監護的案例。
  • 有五種老人不適合帶孩子,這不是偏見,是為孩子好
    導讀:有五種老人不適合帶孩子,這不是偏見,是為孩子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五種老人不適合帶孩子,這不是偏見,是為孩子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要不要交給老人帶?老人帶孩子又有哪些利弊呢?家長該看看
    ,確實老人帶娃已是常態化,原因是自身沒工作經驗不容易照料孩子;自身工作中壓力大,分不清楚時間管孩子。父母還是很擔憂;帶孩子就沒有自身的時間了,例如此類的原因也有許多 ,但結果全是一樣的,把孩子交給了老人帶。孩子需不需要交到老人帶?
  • 論監護人未盡監護責任時過失相抵原則之適用
    [①]  第二,侵權行為法以自己責任為原則,未成年受害人根本不可能控制其監護人的行為,也不可能像委託那樣選擇監護人,監護人因過失而給其帶來的風險自然不應當由被監護人承擔。因父母等監護人具有過失而使得被監護人的損害無法獲得完全救濟,這顯然是一種野蠻的規定。
  • 電瓶車鋰電池室內充電引火災,車主vs廠商,責任誰來擔?
    電瓶車鋰電池室內充電引火災,車主vs廠商,責任誰來擔?有的電瓶車車主為圖一時方便,私拉電線充電、或將電瓶拆下帶至房間充電,這些看似「便利」的操作,實則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而這些孩子,都統一有個特徵,那就是,一般都是由年輕媽媽親自照顧的,如果有老人,那頂多也就是搭把手。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而在這段時間裡,也終於發現,奶奶的穿搭和媽媽的穿搭,確實不一樣!一回老家,孩子每天就四處亂竄,他奶奶怕弄髒衣服,早早就備好了兜衣。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而在這段時間裡,也終於發現,奶奶的穿搭和媽媽的穿搭,確實不一樣!就拿穿搭這件事來說,年輕爸媽懂穿搭懂時尚,可老年人真的很難做到這個地步。老人幫忙帶娃,只是起個輔助作用,主要的還是要自己來的。父母老人各司其位,擺正自己位置,明白誰主誰輔,自然矛盾就能少很多。
  • 家屬無法及時到醫生擔風險安排手術:所有責任由我來承擔
    【家屬無法及時趕來 醫生擔風險先行手術】 此時,醫生面臨著另一道難題:老人大面積心肌梗死,需要立即實施心臟手術,如果等家屬趕到,一方面可能再次猝死,另一方面,隨著腦損傷的發生 ,今後有可能成為植物人。    南京鼓樓醫院急診科主任 王軍:「如果等的話,對將來愈後帶來很大的麻煩,血液重建越早,將來康復越有機會。我寫了請安排手術之後,他的所有責任由我來承擔,你們去救吧。
  • 「意定監護」是什麼?有什麼好處?老人將300萬房產留給水果攤主
    申請社會福利:老人有各種社會福利,但是他到各個部門去申請的時候,別人也會質疑他的身份問題。這樣高齡的老人不怕死,痛苦的死亡過程他是最怕的,他要有尊嚴地走完這個人生。  「意定監護」優於法定監護,這是法律制度的光輝點和核心點,目的就是自治原則,法律保障你自我決定權的優先實現。
  • 思潮英文|奧地利留學監護指南 為什麼未成年學生去奧地利要監護
    未成年的學生,去奧地利讀書,需要進行監護,而且必須要是本國國籍的居民。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奧地利留學監護指南 為什麼未成年學生去奧地利要申請監護?  一、監護要求  所有未滿十八周歲的留學生,去奧地利讀書,都需要申請監護,而且監護人需要在辦理留學籤證之前確認下來,這樣才有申請學籤的資格,這是申請考核的重要材料。
  • 意定監護讓「空巢老人」無憂備老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但現實生活中有些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因為膝下無兒女,或者兒女因為某些原因無法照顧自己晚年生活,這樣的「空巢老人」該如何「備老」呢?別擔心,您可以了解一下民法典中「意定監護」的規定。
  • 做周末父母的你,要擔主要責任,不能出了問題就找老人
    ,都是不一樣的,當然,老人在很多方面也是要比我們有經驗,比如老人比較有耐心,心態也是更加的平和,最重要的是老人的時間比較充裕。但是這些優點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我們和老人形成互補,對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我們作為父母,本身有責任和義務撫養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等孩子出現了問題,再來埋怨父母,那就是大大的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