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管「職」達|訪06級校友盧羽睿 -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

2020-12-14 MBA中國網

政管「職」達|訪06級校友盧羽睿

導語

盧羽睿,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10屆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現為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王勇律師團隊顧問律師。在加入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之前,盧律師曾在奮迅·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私募基金團隊和漢坤律師事務所基金團隊工作多年,有著豐富的從業經驗。他於2019年被知名評級機構Legalband評為《2019年度LEGALBAND中國律界俊傑榜30強》。他還具有中美兩地雙重律師執業資格,分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執業資格以及美國紐約州律師執業資格。11月14日,政管「職」達就業指導分享會法律專場順利舉辦。為了深入了解更多信息,我們對盧羽睿律師進行了採訪。

工作中的盧羽睿師兄

Q1

在本科的成長過程中,您是如何明確自己奮鬥的目標和方向?是什麼原因讓您從事法律行業呢?有什麼契機嗎?

我的母校——中國政法大學,作為一所法科強校,給了我一個學習和發展的平臺。一方面,這個平臺給予了我眾多法律類的學習資源;另一方面,其也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一點,從熱門法學課上爆滿的教室和階梯旁蹭課的小板凳便可見一斑,想必師弟師妹們也是感同身受。資源充足,再加上氛圍的薰陶,促使我一步一步堅定地走上了法律的道路。

Q2

您在研究生時期取得了非常優異的學習成績,能否向在校學子傳授一些相關的法學學習經驗?

首先,身在中國政法大學,要好好利用身邊優秀的學習資源,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牢牢掌握基礎知識和概念。只有掌握好基礎知識,在面對複雜問題時,方能遊刃有餘,自如拆解;再則,要在知曉是什麼的基礎上,繼續去追問為什麼,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不僅要背誦法條,更重要的是實際運用和真正理解法條。最後,面對眾多的法學科目,在本科階段要較為全面地打好地基,抓住主幹核心課程;於研究生階段,再根據自己的職業選擇和興趣方向,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

Q3

您在大學生活中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嗎?有沒有給您幫助很大的校園經歷呢?

大學時期,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我代表政管學院參加過模擬法庭,並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個較為不錯的名次——非法組的冠軍。雖說只是模擬法庭,但是當時比賽選取了一個真實案例——瀘州二奶遺贈糾紛案。法官採用了一個在日常學習中不太常用的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並運用該原則對當事人的請求進行了駁回,也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爭議和討論。這樣有趣的實踐經歷,不僅可以幫助將文本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還能夠給你一個機會去反思法律這門學科是如何影響生活,塑造社會的。大家要在大學階段也要多多參與實踐活動,豐富充盈自己的能力。

Q4

非訴訟律師和訴訟律師在工作的具體內容方面有哪些差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律師,主要應該培養哪些方面的能力呢?

律師這個行業,簡單兩分法可以分為訴訟和非訴兩種。普通的大眾對於律師的認知主要還是訴訟律師。訴訟和非訴,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等方面,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差異的。比如說,訴訟律師可能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要跟法院打交道或者跟對手方打交道,而非訴律師可能很大一部分是伏案工作、文本工作。我們的日常工作需要十分細緻認真的工作態度和追求極致的工作精神。比如,你要預知在談判過程中可能遇見的問題,並儘可能地將合同的每一項條款寫得更加嚴密,也要儘自己所能去降低客戶面臨訴訟的風險。

律師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溝通的藝術。例如,非訴律師要學會運用語言的藝術,在保護客戶利益的基礎上,提出讓對手也能夠接受的訴求,以達成最終的商業交易。每一次言語的交鋒和斡旋,都考驗著一個法律人的語言表達功底。正如上面所談,日常工作內容還有很大一部分上是文書工作。所以,平時要多注重和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書寫能力。

Q5

您曾於2013年就讀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並獲得法學碩士學位。這段留學經歷給您的工作帶來了什麼幫助呢?面對今年疫情的特殊情況,師兄對出國留學有什麼看法或者建議呢?

不論是國內研究生的學習經歷還是海外的留學經歷,都給我的工作帶來了幫助。在有恰當時機的情況下,我還是十分推薦大家多經歷多體驗,到海外留學以學習更加前沿、更加國際化的知識。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的留學學習生活最終演變成了家中遠程學習,還要歷經著倒時差、網上考試等多種困難,也沒有真正享受到國外的學習資源。在這樣的兩相對比之下,就需要有意願的同學做好選擇和衡量。

Q6

覺得大學階段應該核心培養的能力是什麼呢?這些能力應該通過什麼途徑來培養呢?

其實,無論是前面所說的文書能力還是溝通交流能力,在每個人在真正投入工作之後,經過日積月累的鍛鍊,這些能力都是可以逐漸培養完善的。若說真正想要分享需要去培養的核心能力的話,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抗壓能力

從整個社會大背景和時代發展趨勢而言,大家基本都是在順風順水的環境中成長的。而在真正踏入工作生活之後,你們會在承受高壓的同時,接受更為殘酷直接的歷練。所以,我建議你們多去經歷體驗大學不同的活動,以拓寬視野,鍛鍊能力,甚至可以去參加一些自己不太擅長的活動。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中,你們可能會體驗和經歷挫敗感和無力感,可能會受到打擊和批評。但無論是美好的,還是不太愉快的經歷,都是大學生活裡的寶貴經歷。提前遭遇這些挫折,可以鍛鍊並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

工作中的盧羽睿師兄

向上滑動閱覽

關於法律職業的一些思考

盧羽睿

一、律師職業的品質

律師這個行業本質上我認為就是服務業。服務業什麼意思?我們經常說,你在甲方工作,我在乙方工作。這裡面的乙方,就是指提供服務的一方,甲方是購買服務的一方。那麼律師其實就是通過出售你的專業知識,提供你的服務,來獲得對價。

作為服務業來講,最關鍵的是什麼呢?當然是怎麼樣讓你的客戶滿意。有的同學這時候可能要說了,「老子命硬,學不來彎腰」!哎,那麼律師這條路有可能就不太適合你,可能像公檢法這些崗位更加適合你,因為這些崗位你不需要去看客戶的臉色。(當然了,也不是說誰的臉色都不用看了是吧,你至少還得看你領導的臉色,這個要有心理準備)。

當然了,讓你的客戶滿意,從我個人理解來講其實還只是初級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做到讓你的客戶信賴或者甚至是依賴你。也就是說,不僅僅是「滿意」,而是他碰到的方方面面的問題,他都願意過來尋求你的幫助。我之前有一位合伙人曾經說過一段話我覺得很受用,他說他的母親是醫生,很多人非常信任他母親,經常跑到他家求醫問藥,所以他當時立下的志向就是要做一位「go-to professor」,也就是大家願意依賴你的這麼一個專家的角色。

第二個層次我認為已經很難了。但是我想還有一個更高級的層次,也是很多頂級律師願意畢生追求的目標。這個更高級的第三個層次應該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可以無視客戶是否滿意/依賴或者信賴等等,因為你已經設定了足夠高的標準,甚至是奠定了某個領域的基礎,導致你可以從乙方的角色中超脫出來,客戶發現只能找你,沒有別的選擇。典型的例如幾個細分行業內的教父級人物,Martin Lipton-毒丸計劃的發明者,或者是Harvey Miller重塑美國破產法,以及我們私募基金領域內的私募教父Jack Levin等等。做到乙方之中的甲方,甚至可以他來挑選客戶。

當然上面說的這三個層次,僅僅只能代表我作為非訴律師的一些一面之詞。

律師這個行業,簡單兩分法可以分為訴訟和非訴兩種。像普通的大眾對於律師的認知主要還是訴訟律師。訴訟和非訴,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等等方面,差別還是比較大的;比如說訴訟律師可能很大一部分工作是要跟法院打交道或者跟對手方打交道,而非訴律師可能很大一部分是伏案工作、文本工作。一個好的非訴律師,或者說一個至少能夠做到第一層次的非訴律師,我認為都有一些基本的特徵(如果大家將來有興趣做一名非訴律師,也可以對照著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能夠滿足這些要求)

1.耐得住寂寞或者說願意吃苦:一方面,非訴律師實際上大部分時間是在跟你自己的電腦打交道;另一方面,律師付給你高薪是不會養閒人的。你需要每天面對工作小時數的壓力(也是我們常說的billable hours和non-billable hours)你bill的小時數越高,說明你越忙碌,也說明很多人願意找你幹活,以及你同時也在給律所掙更多的收益。如果你是一個坐不住的人,一個喜歡到處跟人社交、建立聯繫的人;或者說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安逸,不太喜歡高強度工作的人,那麼非訴律師這個職業很可能就不適合你。關於吃苦這件事很有意思,就是我們發現現在的95後已經越來越傾向於過得舒適。最近我們有一個實習生,本來實習的好好的,工作壓力也沒有特別大,結果突然提出來要離職,我們問她原因,他說是因為看著我們團隊其他的律師工作太辛苦了,受不了,打算辭職回老家南京還是蘇州去工作。還有包括我之前跟上海的朋友聊,也是說,有很多的年輕人現在不願意居住在上海,更願意住在周邊的小城市,覺得非常安逸,周末了有需要的時候坐個高鐵到上海享受下大城市的福利,平時就待在小城市裡,各方面壓力也不大。我覺得如果想要做這個行業,就一定要有吃苦的心理準備。

2.細緻:本質上,律師是一個低門檻的職業。法律的基礎理念是可以通過閱讀書本來習得的,並沒有什麼特別高深的學問,把你從芸芸眾生中區分開來的可能就是一些細節。細緻是指對待你所有的工作始終要極度的苛刻。我經常在改junior給我的文件的時候發現很多typo。對於非訴律師來說,一份文件代表的是你的形象。不管你文件寫的有多漂亮,條款寫的有多周延,只要一看到有一個typo,我們在客戶心裡的形象立刻會打折扣。有時候就是你回頭再念一遍 你就能發現錯在哪裡,但就是會不停的出現類似的低級錯誤。美國最老牌的律所也是常年在Vault 100排行榜上排前三的Wachtell Lipton,也是全美大部分時間PPP(profit per partner)排在第一位的律所,他們的工作宗旨是什麼?Harvard商學院專門研究過Wachtell的營銷,結果Wachtell的創始合伙人說,他們的marketing方式就是他們從來不做任何marketing。那他們為什麼成功?我理解其中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他們把所有的工作都推到極致。Harvard商學院的那個案例研究裡就說,Wachtell工作的律師會工作20個小時,只為了提高文件質量2個百分點。原文是說people really care, they work twenty hours to improve a document 2%. 你想想,你會願意花費20個小時給論文質量提高2個百分點嗎?我估計很少有人能做到。

3. Responsive。對所有的事情都有所回應。我原來律所的一個老闆,早先是金杜的合伙人,他是錢伯斯排行榜上業界賢達那個level的,有一次我收到客戶的郵件大概過了可能兩天才回復,老闆就特意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我說知不知道客戶調查最看重的律師品質是什麼,我說不知道,他說就是responsiveness,反饋速度。不是專業性、不是性價比、不是經驗、不是你做過多少項目,而是你對我的回應、反饋速度。從那以後我就警鐘長鳴了,客戶的郵件一定是第一時間首先回復個收到。不過現在工作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主要是靠郵件,現在主要是靠微信。客戶隨時群裡at你,問你各種問題,或者一言不合就微信電話打過來。那像阿里主推的釘釘就更加過分是吧,每次你點開客戶的信息,客戶那邊還會顯示「已讀」,你想躲都躲不掉是吧。微信還能強行說自己在忙、沒看見。所以反饋速度延伸出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你要懂得合理安排時間。

4. 解決問題 vs 提示風險。在做律師的初期的時候,非常習慣於去提示客戶,這個有風險,那個有風險;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但對於客戶來說,這些實際上是廢話。正是因為他知道有問題,所以才會來問你。你要做的,除了提示風險以外,還得儘可能提出解決方案。而且現在其實越來越多的強調,不僅僅是legal sense、legal perspective,還要從business side,commercial side去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我們作為律師,是幫助客戶「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

5.溝通。溝通太重要了,團隊內部溝通,跟客戶溝通,跟對手方溝通等等。我有時候甚至覺得我們這個行業就是個溝通的藝術。前段時間我們有個實習生,面試的時候我參與面的,覺得小姑娘還不錯。進來之後,被幾個高年級同學吐槽說不好用,結果做了感覺不到半個月一個月就走了。到走的時候,我給她發微信說,直到現在你都一次沒來找過我當面聊過,說一下項目的情況、覺得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等等,一次都沒主動找過我。我覺得是挺可惜的。所以說你們不管是還在求學階段或者實習、直至到工作,一定不要自己悶著,有機會就多找人溝通,當然也得掌握一個度,太頻繁了也可能就招人煩了。

6. 責任心和換位思考。這點也很重要。其實就是你去換位思考下,如果你是客戶,你願意跟什麼樣的律師合作?或者如果你是高年級律師,你願意跟什麼樣的同事合作?你願意跟邋遢的人合作嗎?你願意跟一個總是需要別人擦屁股的人合作嗎?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中倫的秘密那本書,中倫剛成立的時候,張學兵要求什麼?要求在接聽電話一次後,第二次再接的時候要能夠直接判斷出對方的聲音。這個在早年沒有來電顯示的時候,客戶是很受用的。換位思考,你打電話給別人的時候,如果別人沒存你的號碼,問你是誰,你也會覺得有點不爽吧。還有一種高級的換位思考是什麼呢?就是你站在客戶的角度,替他考慮,怎麼樣讓他在自己的老闆面前顯得很好。這樣的話客戶會反過來很感激你,進一步拉近你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客戶粘性。

二、職業規劃建議

我想講講職業規劃和一些小小的建議。

1. 多體驗,但是不要反覆橫跳。我見過很多實習經歷特別豐富的簡歷,但仔細一看,每段經歷可能也就1個月2個月,這種我一般都pass掉了。時間過於短暫的話其實有幾個毛病,第一你學不到什麼東西,你沒有真正融入進去,第二可能側面說明你這個人要麼工作能力有點問題,被僱主給開了,要麼就可能是性格上有點問題,在每個地方都待不住。

2. 不要放棄英語,當然如果你是小語種選手除外。前段時間面了個美國JD回來的同學,英語真的好,一問人家就是外國語學校一路讀上來的。英語好給你帶來很多隱性的優勢,同樣條件的兩個人,如果你英語好,基本上毫不猶豫都會選你。

3. 在職業生涯初期謹慎選擇非常小眾的執業領域。例如「WTO與國際貿易救濟業務」。我們前段時間面試了這樣一位候選人,做了三年國際貿易救濟,做的很不錯,但就是覺得到頭了想換個領域。那這個時候就真的很難。做了三年想再跳槽換領域,即使你自己心態很好願意從頭來過,但是接收方都未必願意接受了,因為你的經驗來講跟一年級剛畢業的同學相比沒有什麼優勢,我還得從頭培養,而且付的工資可能還得比純粹一年級要高。職業生涯的每一步選擇都會對你產生影響,所以一定要謹慎。

最後,盧羽睿大方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校園愛情故事。願兩位相愛年年歲歲,相知歲歲年年。通過與盧羽睿律師的對話,我們不僅收穫了學習和工作上實用經驗,也看到了政管學院優秀校友身上多樣的可能性。在此,感謝盧羽睿的傾情分享!

文字|政管學院新聞中心筆墨工作室 王千迎 徐顯坤

圖片|盧羽睿

編輯|政管學院新聞中心飛鴿工作室 蔣汝晴

審核|政管學院新聞中心新聞辦公室

相關焦點

  •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管「職」達:企業專場就業指導...
    02嘉賓簡介韓銳韓銳2010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他在2010年-2014年就職於平安人壽北京分公司,任專職講師、業務督導,主要給北京市5000人銷售隊伍授課培訓,2013年後期帶700
  • 政管「職」達 | 訪06級校友李震
    政管「職」達訪06級校友李震人物簡介李震,2010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擁有十年獵頭經驗。參加活動的李震11月28日,政管「職」達就業指導分享會人力資源專場順利舉辦。為了深入了解更多信息,我們對李震進行了採訪。
  • 中國政法大學政管「職」達|訪06級校友韓銳
    韓銳韓銳2010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020年11月22日政管「職」達企業專場就業指導分享會順利舉辦。為了給同學們分享更多寶貴經驗,進一步加深對嘉賓的了解,我們於會後對韓銳進行了採訪。PART1:選擇與提升篇Q1、關於努力學習和分配時間,有什麼小竅門可以分享嗎?
  • 政管「職」達|訪中國政法大學06級校友王博
    王博王博2010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王博擁有清華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MBA學位、中國政法大學學士學位。持有非執業保薦代表人資格。他多次參與重大企業併購、發行項目並擔任負責人,在該領域具有較為豐富的經驗。
  • 中國政法大學政管學院 | 訪02級校友馬楠
    馬楠中國政法大學政管學院02級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本科畢業生,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碩士,2011年7月至今在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工作,歷任綜合處主任科員、綜合處副處長、宏觀處副處長、現任改革協調處副處長(主持工作)。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管論壇正式開講
    新聞網訊:4月19日晚,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管論壇在博知樓206正式開講。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李廣民主持了講座,學院客座教授李大清做了題為《戰後歷史認識與中日關係》的講座。李大清圍繞「戰後歷史認識與中日關係」的主題,並結合自己旅日的經歷與認知,為同學們做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講座重點從三個部分進行了闡述。
  • 中國政法大學政管「職」達之國際組織應聘經驗分享(第一期)
    徐曳愷清華大學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碩士(2018級)數據科學和信息技術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空間的政治傳播。2020年5至11月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擔任經濟事務實習生一職(線上),任職於貿易、投資與創新部下設的技術與創新科(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Section, Trade,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Division),主要工作內容包括:研究新冠疫情背景下包容性企業(Inclusive Business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舉辦「政管論壇」第六期講座
    新聞網訊:9月13日下午,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在浮山校區睿思樓104室舉辦「政管論壇」第六期講座,邀請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北京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蕭鳴政教授做了題為「人才評價機制的創新與發展」的專題講座。
  • 畢業「寄」丨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攜手畢業「寄」,桃李春風情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畢業「寄」圓滿收官從7月11日開始,歷經了周密詳細的試點工作之後,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院2020屆畢業生行李打包工作正式啟動。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楊陽、黨委書記王英偉,以及布仁巴圖、龐金友、王湘軍、呂芳、任洪生等全體院領導,各系主任和支部書記、各科室負責人、全院教師和行政人員等40名教師志願者,70餘名學生志願者齊心協力,分赴昌平校區、學院路校區為183名本科畢業生、91名研究生畢業生和56名MPA畢業生進行了行李寄送,共計完成集中打包1600箱左右。
  • 2020中國政法類大學教學質量排名,中國政法大學第1,西南政法第2
    學校設有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商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社會學院、光明新聞傳播學院、中歐法學院、法律碩士學院、國際儒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港澳臺教育中心、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科學技術教學部/法治信息管理學院、體育教學部共18個教學單位。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張康之教授作學術講座
    新聞網訊8月27日下午,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邀請中國人民大學行政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康之教授,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學院師生帶來題為「社會運行加速與風險社會」的學術講座。
  • 重磅|慶祝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四十周年暨新時代中國政治學發展學術...
    常保國 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教授陳潔瓊 中共浙江省委黨校陳進華 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教授陳井安 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副書記程竹汝、天津師範大學教授柳成炎 貴州省政治學會會長、貴州省委黨校教授羅維億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呂 芳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呂普生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 【零距離看北大】感悟政管
    目前在本科開設有四個專業:政治與行政學、行政管理學、公共政策和城市管理。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專業是目前在國內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專業,主要課程包括政治學原理、政治經濟導論、中國政府與政治、中西方政治思想史等政治學類課程,以及組織與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行政學類課程。一談起政治學,可能不少同學都會把它理解成為高中政治課本中的那些內容。
  • 華僑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學生積極參與紅色志願活動
    華僑大學同樣也有無數這樣的人,一直致力於開展志願服務工作。來自華僑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相關的志願服務故事。紅色基因是歷史的積澱,是革命先烈用鮮血鑄就而成的信仰。紅色基因所蘊涵的家國情懷融於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鮮血之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該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積極號召學生參與紅色志願活動及紅色文化活動。
  • 政法大學排名:中國政法大學第一,西南政法大學第三,認可嗎?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為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其中,法學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政治學為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中國政法大學走出過知名校友?
    我是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17級的學生我們學校是法學強科,走出了很多優秀的校友,一進入學校就會有老師為我們介紹優秀的校友,我還沒有畢業,但是我也想努力學習成為學校的優秀校友,為祖國為人民做貢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學校的優秀校友(1)鄭成思鄭成思先生生於1944
  • 2020中國大學傑出政要校友數量排名:中國人民大學政要達131人
    校友因行業可以分為很多種,主要包括從政校友、學術校友、商業校友等。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有關機構統計的關於中國大學傑出政要校友數量排行榜,看一看你的學校有沒有上榜?你的學校走出多少傑出政要校友?
  • 2020年中國大學傑出政要校友數量排名:中國人民大學政要達131人
    校友因行業可以分為很多種,主要包括從政校友、學術校友、商業校友等。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有關機構統計的關於中國大學傑出政要校友數量排行榜,看一看你的學校有沒有上榜?你的學校走出多少傑出政要校友?
  • 權威發布 | 西南政法大學2021年公共管理碩士(MPA)招生簡章
    01西南政法大學MPA教育簡介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為適應不斷發展的公共管理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的迫切需求,完善公共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創新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養質量而設立的。
  • 中國政法大學怎麼樣
    中國政法大學所在省市:北京知名教師:江平、陳光中、張晉藩、李德順、應松年主管部門:國家教育部關鍵詞:面向全國招生;政法院校學校簡介中國政法大學,簡稱「法大」、CUPL,是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