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包漿,積茶垢,我的壺有問題?

2020-12-20 宜興紫砂之家

對壺友來說,養壺是生活中的一大樂趣,明代周高起《陽羨茗壺系》言:「壺經久用,滌拭日加,自發黯然之光,入手可鑑」,央視《百家講壇》「傳奇紫砂壺」也談到養壺的最高境界就是擁有「黯然之光」。

所謂「黯然之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包漿,但是有些壺友卻在養包漿的過程中反而「養」出了茶垢。同樣是養壺,為什麼這些壺友養包漿不成反積茶垢呢?讓我們來共同了解一下。

茶垢是怎麼形成的

茶垢是鈣質的聚合物,是由於茶葉中的茶多酚與茶鏽中的金屬物質在空氣中發作氧化反響而發生的。

茶葉中含有鞣,沸水衝開茶葉之後,鞣開始活躍,溶於水中,過一會氧化之後,顏色開始變暗。同時鞣的分子開始變化,生成鞣酐。鞣酐是不溶於水,並且它的依附能力很強,所以,它會依附在茶杯上。這個時候,茶垢就形成了。

如何清理茶垢

1、用前先用清水徹底將壺內外洗淨。即使看起來就很乾淨的新壺,使用之前必須清水清洗一遍,再用開水衝燙兩遍後使用。因為新壺在燒制過程中窯灰、塵土會吸附其中,若不清理,一是影響泡茶,二是影響養壺。

2、用壺過程中切忌沾到油汙。紫砂壺最忌油汙,若不慎沾到必須馬上清洗,否則紫砂壺會吸附油汙,留下油痕,泡茶時油漬黏住茶垢,覆蓋後更難清理。

3、養壺時,擦與刷要適度。壺表淋到茶汁後,用養壺筆將壺中積茶稍稍刷洗,開水衝淨,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拭即可,不推薦不斷地推搓,用手搓容易留下油脂,用布過度搓,長時間可能損壞壺表。

包漿的形成

包漿是一把壺在使用過程中的氧化。新壺顯現的光澤往往都較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壺內的茶液,時間久了,便能使壺色光澤古潤。如果「養壺」的方式得當,就能養出其晶瑩剔透、珠圓玉潤的最佳藝術效果。

老紅泥 洗象(小)

包漿滑熟可喜,幽光沉寂,是年歲的標記,是顯露出的一種溫存的舊氣。恰好可與剛出爐的新壺那種刺目標「賊光」,急躁的色彩,乾澀的肌理對比。

紫砂壺的包漿乃是融入了時光的打磨和玩壺者的感情,這就是為什麼每把壺養出來的韻味都不一樣,每個人養出來的壺也都不同。只有親自體會過才知道箇中滋味。

影響包漿的因素

1、紫砂泥本身的好壞由於泥料的質量參差不齊,優質的泥料做出來的壺非常嬌氣,有的甚至遇到開水馬上感覺到變化,用茶水泡養幾次已經能明顯變潤,所以,壺友們玩壺要注重泥料,追求原礦。

2、窯溫不同泥料的燒制溫度是不同的,有的泥料甚至可以幾個溫度燒出不同的效果。比如底槽清就可以燒出多種顏色。而窯溫的高低又影響了紫砂壺的透氣性,通常來說,透氣性好的一定比透氣性差的好養。

3、泥料的目數通俗地說目數就是紫砂泥料的粗細,目數的高低也會影響透氣性。影響透氣性的還有成型的方式,全手工和半手工的透氣性也會有所區別。

4、茶葉種類不同的茶葉養壺的效果也會不同。大紅袍、普洱等養壺出現包漿較快,白茶養壺則需要一定的時間

包漿的正確養法

1.茶湯

茶湯的內含物質在泡茶的過程中附著在壺表,經過日積月累地不斷附著,因而形成包漿。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形成不同的包漿效果;在每次泡完茶之後清理,晾乾,擦拭會讓您慢慢的發現紫砂的那種溫潤,顆粒感之美。

2.手氣

閒暇的時候一壺在手,隨意的摩挲(必須在雙手清潔無油的狀態下進行)。寒冷的季節裡,可以在泡完茶之後倒盡茶湯,趁著餘溫摩挲,一方面「養」壺,一方面暖手,經年累月下來,如同盤核桃般的讓紫砂壺上漿。請一定記得,必須在雙手清潔無油的狀態下進行!

大紅袍 秦權壺

3.時間

紫砂壺的包漿過程乃是融入了時間的打磨和玩壺者情感的滲入,可以試想一下,每當玩壺者,在喝茶的過程中,用手親撫他的愛壺,放鬆身心的同時,對壺的喜愛尤甚。久而久之,形成「人養壺,壺養人」的精神境界。

養壺切忌不能急功近利,這和喝茶的道理是一樣的,應該注重享受的過程,只要方法適當,一定會有比自己預期很好的包漿效果的。

相關焦點

  • 追壺人:紫砂壺如何在不破壞包漿的情況下清洗茶垢
    有過基本養壺經驗的人應該知道,紫砂壺形成包漿後非常漂亮,但是因為形成包漿需要泡茶,茶泡多了自然會形成茶垢,但是由於紫砂壺特殊的結構,那紫砂壺如何該如何在不破壞包漿的情況下,清洗茶垢呢?說到清洗茶垢我要先說一嘴,很多人奉行茶山不清理,茶垢也不用清理的觀念,覺得這正是紫砂壺特性的展示,能夠很有效的展示泡出的茶水有淡淡的茶味,但是試問這樣的話換任何一種茶器,應該都會泡出茶味吧,紫砂壺真正的特性是不見茶葉茶山,卻能泡出一杯茶水,這是雙氣孔結構給予的,不是堆積的茶葉茶山給予的。
  • 包漿?茶垢?傻傻分不清楚?
    不過卻有不少老茶客們為此樂此不疲,這是為什麼呢?在茶圈裡,積多了的茶垢雅稱「包漿」,愛好茶的人喜歡叫此名稱。喝完茶的壺或杯子(一般是紫沙的),只是隨手衝一衝,經年累月,壺壁上就會積累厚厚一層茶垢,如果能堅持幾十年乃至幾代人,那壺或杯子也就成了寶物,據說這是就到了無茶也有三分香的境界了。
  • 紫砂壺怎樣清理,既不破壞包漿,還能去除茶垢
    作為紫砂壺愛好者,讓大家堅持日復一日泡茶養壺的動力,來自於紫砂壺的包漿。它的包漿溫潤如玉,散發迷人光芒,讓不少人魂牽夢繞,是不少玩壺人的執著。那麼紫砂壺包漿是什麼?「包漿」其實就是一種特殊的「光澤」,因為你經常使用紫砂壺,壺表上就會形成一層自然的光澤。這種「光澤」含蓄溫潤,幽幽的毫不張揚,予人一份淡淡的親切,有如古之君子,謙謙和藹,與其接觸總能感覺到春風沐人。那如何才能做到清洗紫砂壺,不破壞包漿呢?
  • 宜興紫砂壺怎麼除去茶垢和留住包漿!
    在使用宜興紫砂壺泡茶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將茶水留夜,或者是不清洗宜興紫砂壺。目的是為了養出包漿效果。往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容易造成茶垢的堆積。今天小編分享一下怎麼巧妙的去除茶垢留住包漿!什麼是包漿包漿是一種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後,讓紫砂壺的表面顏色變得顏色深沉,形成亞光。時間越長,紫砂壺愈發的光亮,這種光亮也叫「包漿」!包漿是高溫衝洗不掉的,經過長年的浸泡,茶水進入壺身氣孔,手上的汗油入侵壺身或者摩擦而成!
  • 茶垢真的能養壺嗎?關於茶垢這3個問題,你都知道嗎?
    近日在某個短視頻上面看見有套茶具,喝了n年,天天清水洗淨,就是不清茶垢,白瓷都變黃瓷!首先不談其他的,就是討論茶垢!茶垢這玩意很多不喝茶的人都知道要清洗的,但是很多家裡喜歡喝茶的人去卻不把這當回事,還美曰其名是包漿,還能養壺,今天我就給大家說下茶垢!
  • 如何清理紫砂壺茶垢?正確的方法有4種,招招都管用!
    遇到過不少懊悔不已的壺友:他們或是受「紫砂壺洗乾淨就一文不值」的故事影響,或是因為平時的疏忽大意,導致紫砂壺茶垢積攢嚴重,一著急,後續又使用了不當的清洗方法,最終毀了一把愛壺。其實,清理紫砂壺茶垢的方法並不複雜,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技巧即可: 1.保守的方法。
  • 茶垢!
    這種宛如抹了油般的天然光澤,即是大家所謂的「包漿」。包漿厚潤,表明紫砂壺不只泥料質地上乘,並且已經使用有年。由於殘次壺是養不出好包漿的。3茶垢對養壺是否有助?好的包漿也不是靠茶垢堆出來的。茶垢是一種有機物質,假使讓它滋潤於壺體外表的微孔而不洗刷潔淨,日久必然糜爛發黴。
  • 追壺人:清洗紫砂壺茶垢的方法有哪些?適用程度高嗎?
    很多壺友認為紫砂壺不能清洗,茶漬茶垢什麼的渾然天成是最好的,但這一認知其實是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受「紫砂壺洗乾淨就一文不值」的故事影響,但其實紫砂壺是可以清洗的,主要是怕清洗破壞包漿,這樣一招回到解放前,今天我就來講幾個常見的清潔方法,以及他們到底適不適用。
  • 建水紫陶壺茶垢:洗Vs不洗?
    陶壺茶垢洗還是不洗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人認為越不洗越舊越有價值;有人認為接受不了茶垢附在壺上,髒髒的心理彆扭。柴燒壺清洗,茶垢,建水紫陶,茶垢清洗很多壺友都存在一個誤區:「養得好等於茶垢 」 「包漿等於茶垢」 ,其實養得好
  • 紫砂壺喝完茶後 茶垢千萬別留!
    這種宛如抹了油般的自然光澤,就是人們所謂的「包漿」。包漿厚潤,表明紫砂壺不僅泥料質地上乘,而且已經使用有年。因為劣質壺是養不出好包漿的。 但是,好的包漿也不是靠茶垢堆出來的。茶垢是一種有機物質,倘若讓它浸潤於壺體表面的微孔而不洗刷乾淨,日久勢必腐敗發黴。
  • 紫砂壺經常用手把玩,反覆摩搓可以讓壺更快形成包漿,真的嗎?
    文/喬掌柜世家不管是瓷器還是金屬都有屬於自己的包漿,玉石和紫砂壺包漿也是各不相同的,包漿這個詞時常被壺友們掛在嘴邊,門外漢聽起來就像是在聽鳥語,讓人不知所以。很多人在玩壺的時候都比較喜歡摩挲紫砂壺,這個時候若是手不乾淨或者是用油摩挲紫砂的話,乍一看,油潤油潤的,就好像是包漿一樣。
  • 茶垢養壺?茶垢致癌?哪種說法是真的?
    不過,有傳言說,茶垢含有鎘、鉛、鐵、砷、汞等多種金屬物質,會使人致癌,甚至有「喝茶不洗杯,閻王把命催」的說法。 所以,茶垢到底要不要去除掉呢? 茶垢其實是茶多酚在空氣氧化作用下產生的聚合物,並且有少量金屬離子參與。
  • 用久的紫砂茶具殘留的茶垢越厚越好嗎?
    由於材料的質量問題,內外表面有許多小孔。科學的開壺和養壺使這些毛孔吸收茶中的空氣,使紫砂茶具從裡到外散發出迷人的光澤。這種被油包裹的自然光澤,就是人們所說的「包漿」。包漿厚潤表明紫砂茶具不僅質地優越,而且已經使用多年。因為質量差的紫砂茶具不能產生好的包漿。然而,好的包漿不是由茶垢製成的。
  • 養壺不能追求速成,不健康用壺危害極大!
    在使用紫砂壺泡茶的時候,往往能聽到有壺友喜歡把茶水留夜,或故意不清洗壺,按百度裡的說法是更好更快的令壺出包漿,這樣的行為或許能夠令紫砂壺包漿時間縮短,但卻暗含了一些問題,千萬要注意。
  • 柴燒壺、柴燒杯裡的茶垢該不該清理?
    柴燒壺、柴燒杯經過長時間高溫燒制,陶氣孔被完全釋放開,透氣性、吸附性極強。柴燒壺、柴燒杯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和其他種類的陶具一樣,都會產生茶垢,對於茶垢的處理,很多柴燒愛好者觀點不同,那麼到底該不該清理茶垢,要如何清理才好呢?
  • 親媽把我柜子裡的紫砂壺擦洗了個遍,養好的包漿都沒了!怎麼辦?
    也就最近,一位壺友欲哭無淚,自家親媽在家閒著實在沒事幹,把家裡,裡裡外外擦個遍,然後連帶他的十幾把壺也都擦洗得很徹底,現在看看有的壺的包漿都被洗掉了,言語間都是痛心疾首,又無可奈何。但是我卻為他家媽媽叫好,可以為他的玩壺之路好好上了一課!有些懵?還不理解?
  • 久用紫砂壺泡茶,清水注入有茶香!那麼茶垢到底要不要清洗
    紫砂壺中的茶垢,也稱茶山,一直以來存在這樣的誤區,說紫砂壺泡茶,使用完畢後,內部不要清洗,形成茶山後,倒入開水,也會有茶香。這個說法,有其道理所在,宜興紫砂的雙氣孔結構特點,容易吸附茶葉中產生香氣的分子,久用後,不放茶葉,仍有淡淡茶香氣。但是,這樣不清洗形成的茶山,我們要一直讓它存續下去嗎?不妨看看茶山的形成原理及其成分吧。
  • 怎樣處理紫砂壺的茶垢才是正確的
    人們經常聽過那樣一個傳說,一個商人去鄉下看到一個老婦使用了很久的紫砂壺,商人出了很高的價格去買因為商人當天有事準備第二天來取,婦人看到這麼一把壺賣這麼貴但是壺內很多茶垢,婦人就把這些茶垢清理了準備把這把乾淨的壺給商人,第二天商人看到清理乾淨的壺就反悔不賣了,老婦一直不得其解,後來一人告訴她
  • 常喝茶好處多 醫生提醒:茶垢積杯底容易催人老
    常喝茶好處多 醫生提醒:茶垢積杯底容易催人老
  • 為什麼壺一定要乾淨,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一把好壺如果跟對了主人,日漸泡養,就一定會有盈潤包漿,仿佛如玉一般。但一把好壺,如果遇上了一個「邋遢」的主人,那它也會變得「邋遢」,失去魅力。 那麼怎樣的一把壺才能算得上乾淨呢?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