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想到,上了大學後,最頭疼的不是四六級,而是「體測」。大學期間,所有學生必須參加體育測試。考試不合格或者缺考的,一律按照掛科計算,來年還要再次補考。
但是,每到體測的時候,總有那麼30%左右的同學遠遠達不到合格標準。那麼,對於這部分同學來說,應該怎麼辦呢?我們這裡為大家提供一些應對辦法:
諮詢體測老師,爭取第二次機會
大學的體育測試項目,並不像理論考試那麼嚴肅、較真。如果在體測時,你發現自己某一項目沒有合格。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直接跟測考老師溝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到第二次考試的機會。因為,有些測試項目的失敗,完全是因為沒有準備好。
比如,測試肺活量的時候,同學由於比較緊張,而忘記了深吸一口氣。所以,如果老師同意的話,那麼這個項目通過的概率就會提高很多了。
請教及格的同學,學習核心技巧
體測中的有些項目,也是需要技巧的,不能用蠻力。比如,做引體向上時,手心面向臉部去抓槓就會簡單一些;做仰臥起坐時,收緊核心就會省勁一些。
同學們在參加這些測試項目之前,一定要跟身邊優秀的同學請教一些他們的訣竅。這樣在考試的過程中,就能夠發揮巨大作用了。
抓住補考的機會,提高身體機能;
對於大學考試來說,補考的難度要稍微低一些,一般都比較容易通過。但是,補考畢竟也是正規考試,大家務必認真對待。當你這一次體測掛科之後,距離下一次補考的時間還有整整一年。在這一年的時間裡,你一定要對自己的薄弱項目,進行針對性訓練。
比如,如果你的長跑項目(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不及格,那麼在接下來的這一年裡,你就要經常去操場上進行跑步訓練。平時的訓練務必要拉長距離,縮短時間,進行集訓。這樣,你在下次參加補考的時候,即使心裡緊張也能夠遊刃有餘。
「大學體測」真是一個既讓人興奮、又讓人發愁的考試項目啊。興奮的是,做這樣的測試不需要像其它考試一樣費腦子;發愁的是,當長跑還有半圈,可時間就要結束了。每每參加完體測之後,看著自己和同學們一瘸一拐的雙腿,心裡慶幸著:我又過了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