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8 19:58 |溫州都市報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提出,要嚴把考試和畢業關。意見明確,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
體育「掛科」,大學不能畢業——中國對大學生身體素質劃下了硬槓槓。那麼在溫大學生的體質情況如何?大學校園的體育課是否有進行改革呢?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溫醫大連續兩年優良率全省前十
溫大數據顯示大二體育成績最好
今年上半年,省教育廳對全省56所本科高校(含獨立學院)的大三學生和45所高職高專院校的大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主要指標(5項)進行了現場抽測。
本次抽測採取分層抽樣的方式,分別進行50米、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和1000米(男)/800米(女)5個項目的現場測試。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相關項目的評分標準,結合抽測實際,對各測試項目的平均分、合格率、優良率等進行統計和排名。
據2019年全省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抽測情況顯示,溫州醫科大學連續兩年居本科和高職高專院校優良率排名的前十位。溫州大學和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合格率排名分別闖入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院校全省前十。而合格率排名後十位的本科院校,溫州大學甌江學院、溫州商學院、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上榜。
據溫大數據顯示,大二學生體育成績最好,體測水平女生優於男生,男生體測成績沒有女生好的原因在於手臂沒力量,相同的項目男女生得分差距不大,而男生的引體向上成績卻遠低於女生仰臥起坐的成績。
體育成績與學院年度考核掛鈎
不少高校延長體育的教學時間
據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3069名大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5成大學生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飯,近半數學生有過暴飲暴食,超4成學生有偏食挑食習慣,超3成學生飲食觀念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近8成學生飯後不運動,近4成學生因為飲食習慣曾患腸胃病。
因此,教育部對大學生體育「動真格」。
其實,體測成績與畢業證「聯動」並非新鮮事。2014年,現行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頒布時就已明確規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身體素質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將按結業或肄業處理。近年來,不少高校也開始明確將體測達標作為學生畢業的門檻,溫州大學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溫州大學的學生體測合格率達94.5%,排在全省56所本科院校的第九名,去年合格率為97.5%,排在全省第五。」溫州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葉建強說。但是在他看來,這樣的體質健康狀況並不夠。雖然學生體測合格率很高,但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的優秀率25%以上還有很大差距。
葉建強坦言,以前溫大的體測成績並不理想,曾經排名在全省第33名,所以近幾年,溫大非常重視學生的體育成績和體測成績,多方面加強學生的體育鍛鍊和身體素質的提高。「以前,體育課是溫州大學大一大二學生的必修課,2015年起,大三學生也把體育課納入了必修課的範圍。雖然學分依舊是4分,但是課程增加了一學年,也是為了保證學生有充分的鍛鍊時間。」
在溫大,體育成績不僅和學生的個人成績相關,也被列入溫大各學院年度教學的考核內容。葉建強介紹,如果學院學生體質測試合格率未達到95%,那考核分數直接減20分,這可導致學院降級,影響老師和學院發展。所以各個學院的老師也十分重視學生的體育成績。
自2017年起,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將體育教學延長至大二。該校體質測試中心主任趙顯品介紹:「我們也注重學生多項體育技能的發展,前四學期,每學期學生都需要在14個種類的『專項技能課』中選擇一項,一學期學會一個體育項目,掌握一門體育技能。」
趙顯品表示,大一大二體育掛科需要在下一學期重修,如果大三學生體測不過關會面臨延遲畢業。如果還是無法達標,就不能領取畢業證。「如果學生確實身體存在殘疾和受傷的情況,我們也開設了保健課程,方便學生學習。」即便如此,溫大和溫職院每年也有極個別學生因為體育成績掛科無法畢業。
高校利用APP定製運動項目
田徑場滿是拿手機跑步的學生
如今不少高校為了督促學生體育鍛鍊,利用APP打卡,保證學生日常鍛鍊。溫大採用的是「光氧運動APP」,這款APP可以定製運動項目,通過GPS定位,根據運動時間和距離,判斷運動是否合規。
趙顯品介紹,溫職院體育成績由體測成績、「運動世界」APP跑步打卡、平時考勤表現和體育專項科目成績組成。其中APP跑步打卡佔比20%。
學生想要獲得跑步滿分,一學期至少要跑步45次,及格則要達到28次。每次鍛鍊,男生跑步距離要不少於2公裡,女生不少於1.5公裡,而且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才算有效。如果學生一學期累計跑步不到18次,則體育成績取消,俗稱掛科。
為了防止學生利用交通工具作弊,溫職院的學生還特地成立自律體育管理部,對學生進行監督和自我監督。在這種約束下,很少有學生會缺席體育課及課後鍛鍊。
於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高校的田徑場就擠滿了拿著手機跑步的學生。
趙顯品表示,這種APP打卡方式相較以前的蓋章打卡更有效,學生們一開始是被「逼著」去跑,後來慢慢養成習慣。「今年,我們學校大二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抽測合格率達到98%,高出全省88.57%的平均水平,位列全省40多所高職高專院校第6名,排名較去年大幅提升。」
學生認為體育掛科是因為懶
大部分人不太擔心體育成績
記者日前隨機採訪溫州各個高校的學生,大部分學生了解教育部新規,但並不擔心。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的孫露嘉說:「只要按學校規定完成目標,不要缺勤,體育課一般都能過。」她認為,身體素質的提高是一個長期過程。如今,很多同學長期都處在缺乏鍛鍊的狀態,體測和體育成績自然成了「老大難」。「大學之前,大家面臨著高考的壓力,課業繁重,原本有限的鍛鍊時間也會被擠佔殆盡。上了大學之後,很多同學熱衷於打遊戲,窩在宿舍不想動,而且大一大二需要面對課業壓力,體育被排在社團活動、學生會事務和各種娛樂活動之後,除了體育課之外,就很少有運動時間。大三大四需要社會實踐、實習工作、寫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更沒有時間去鍛鍊。」
在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的羅辛博看來,體育掛科的原因在於懶。「像逃課和不參與課外跑步打卡就非常影響體育成績,其實只要態度端正,體育課用心鍛鍊,考試也不太難。雖然可能很多同學體測成績不一定優秀,但是絕大多數人及格是沒問題的。」
生活習慣不好和健康意識的淡漠也讓很多大學生體測不達標。羅辛博說:「男生通宵打遊戲,女生節食減肥很常見,都對健康和身體素質有巨大影響。」
(原標題《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畢業!溫州高校的體育課這麼上》,來源溫州都市報,原作者姜瑾瑾。編輯周琳子)
1574078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