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學期起,新版學生體測標準正式「上崗」。昨日記者從泉州市教育局獲悉,根據教育部日前印發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從小學到大學,各學校每學年都要開展覆蓋全校各年級學生的《標準》測試工作,並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如果測試成績不合格,後果很嚴重: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
由於新《標準》中增加了多個必測項目,且難度不小,在網上被稱為「史上最嚴」。市教育局有關人士表示,泉州各校須在下月30日前完成學生體測並上報數據。
新出臺的《標準》適用於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將學生按照年級劃分為不同組別。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組別的測試指標,均為必測指標,其中身體形態類中的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以及身體素質類中的50米跑、坐位體前屈為各年級學生共性指標。
《標準》的學年總分由標準分與附加分之和構成,滿分為120分。標準分由各單項指標得分與權重乘積之和組成,滿分為100分。附加分根據實測成績確定,即對成績超過100分的加分指標進行加分,滿分為20分;小學的加分指標為1分鐘跳繩,加分幅度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學的加分指標為男生引體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標加分幅度均為10分。
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90.0分及以上為優秀,80.0~89.9分為良好,60.0~79.9分為及格,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
學生測試成績評定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成績達到優秀者,方可獲體育獎學分。測試成績評定不及格者,在本學年度準予補測一次,補測仍不及格,則學年成績評定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時,《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
每個學生每學年評定一次,記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特殊學制的學校,在填寫登記卡時可以按規定和需求相應地增減欄目。學生畢業時的成績和等級,按畢業當年學年總分的50%與其他學年總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進行評定。
各學校每學年開展覆蓋本校各年級學生的《標準》測試工作,《標準》測試數據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按要求審核後,通過「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網」上傳至「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測試和數據上傳時間由教育行政部門確定。
昨日泉州市教育局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科科長黃慶坤表示,學生體測新標準從本學期起正式施行。按照統一部署,泉州各學校將在國慶長假後開始大面積採集數據,並在10月30日前完成並上報。
「與舊版標準相比,新標準主要有四大變化。」黃慶坤說,第一,必測項目增加比較多,具體到各年級都有增加,「比如以前高年級中有長跑,就沒有50米短跑,現在同時都有了。初中以上全部增加引體向上,而這個項目之前是選測項目之一」。
第二,新標準最明顯的變化,是同一項目成績在不同年齡所佔的權重不一樣,「比如坐位體前屈在小學一、二年級佔30分,三、四年級佔20分,五、六年級以上到大學都佔10分。不過有的項目所佔權重一直沒變,如50米短跑,從小學到大學都是20分」。
第三,體測成績與評優甚至畢業掛鈎——成績達到「良」及以上,才能評優和評獎;高中和高校學生畢業時,如果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只能按結業或肄業處理。
第四,按照新標準,今後的數據上報,都要經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審核,還引進第三方機構對測試數據開展研究,「數據有望更加真實」。(記者 趙鵬雲)
(東南早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