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中央
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教育部官網、「上海體育」(ID:shanghaitiyu)、「山西大學」(ID:sxdxxcb)、微博@人民日報等
導讀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指出要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如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達不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
《2018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體育與健康監測結果報告》發布。《報告》展現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數學學習質量和體育與健康狀況以及相關學科的學校教育教學狀況,深入分析了影響教育質量的主要原因。
中國學生,身體變好了嗎?
按照2015年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的《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國教督辦〔2015〕4號),2018年開始第二周期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首年監測學科包含體育與健康。
此次監測在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抽取了331個樣本縣(市、區)、6680所中小學,對近20萬名四、八年級學生進行了現場測試,對6千餘名中小學校長,3萬餘名數學、體育教師開展了問卷調查。
監測工作在全面部署和周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抽樣(全國的抽樣誤差小於1%),按照標準化流程制定監測指標與工具,規範實施採集數據,充分進行數據分析,成立高水平專家組精心研製報告,最終形成了2018年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體育與健康監測結果報告。
《報告》用數據客觀揭示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體育與健康方面的發展狀況,作為第二周期監測,還增加了跨年比較分析,全面呈現教育質量變化情況。
其中,體育與健康監測結果顯示: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發育整體較好,但存在學生肥胖率、視力不良檢出率較高的情況。四年級、八年級學生的肥胖率為8.8%和9.7%,比2015年分別上升了1.9個和2.2個百分點。
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為38.5%和68.8%,分別比2015年上升了2.0個和3.5個百分點。
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體能達標率分別超過93.0%和85.0%。
四年級學生睡眠時間達10小時及以上的比例為22.2%,比2015年下降了8.5個百分點;八年級學生睡眠時間達9小時及以上的比例為19.4%,比2015年上升了2.8個百分點。
69.2%的學校四年級和51.9%的學校八年級體育課程開設情況能夠達到教育部要求(每周3節),分別比2015年上升了13.5個和12.7個百分點。
同時,對學生體能成績的影響因素分析發現,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父母喜歡並支持子女進行體育鍛鍊、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落實較好,是影響學生體能的積極因素。
健康標準不合格,不能畢業!
作為加強本科階段教育水平的又一新政,處在風口浪尖的大學生怎麼看待,又該如何應對呢?
其中不少同學對此表示理解:「其實沒有太大的震動」、「對於這一政策,其實我覺得——真的挺好的」、「雖然大家都知道鍛鍊很重要,但是若沒有頭上懸著的那把劍,很多人都會鬆懈"。可以看出,當前加強體育鍛鍊,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已經成為了當代大學生的共識。
(體測一景)
當然在共識之外,不同的聲音同樣存在。強制方式真的就是提高學生素質的唯一良方嗎?「但是不合格不允許畢業的說法會讓很多人反感,從而加深對運動的厭惡。「一位大一的同學如是說,」我認為,運動的興趣是要培養的,並不能簡單的從硬性要求來抓,提高身體素質應該從小開始。」
體測難,難於上青天?
體測標準是什麼,達到及格線有難度嗎?這是關乎政策實施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目的的關鍵因素。就以我校為例,具體為:男女共有的體重指數(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5項以及對男生獨測的引體向上和1000米跑以及女生獨測的1分鐘仰臥起坐和800米跑。具體標準如下圖所示:
這一標準怎麼看?從同學的反應來看,體測的標準並非難以達到,「我覺得我們目前的體測比較合理,合格還是比較容易達到的。只要大家平時多注意鍛鍊,體測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但是個別項目也成為同學的吐槽點,「應該適當的降低一些標準,畢竟現在大學生體質普遍偏低。就比如說男生的引體向上,很少有人可以及格,更遑論高分」。
同時,現行體測的項目與計分制度(如下圖)是否科學也成為不少同學的關注點:「我希望未來的體測不是一次性測,體測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促進青年鍛鍊,為什麼不能改成日常鍛鍊打卡,然後積累平均鍛鍊值。如果一次性測容易讓人臨陣磨槍,反而更容易傷害身體」這位來自大東關校區的胡同學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我希望未來的體測可以多增加一下項目,最好是可選性的項目,但是目前我們並沒有其他選擇。」
體測,都測什麼?
國家體測標準 圖源:人民日報
體測,你怎麼看?
來留言區分享下你的感受吧
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
定製標準版團旗、團徽,下載團歌
校 審 | 肖 健
編 輯 | 張峰瑞(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團委)
團團有話說第71期:行業青春飯,你怎麼看
青春飯,《辭海》中解釋:曾意味著是吃「臉蛋兒」的職業。而新「青春飯」大多集中在新經濟領域,更多是憑藉自己的知識和才幹。你認同嗎?在許多行業流行著「青春飯」的言論。你怎麼看待青春飯?你所在的行業是青春飯行業嗎?你認為青春飯是好事還是壞事,有什麼方法破除青春飯的限制?可以在團團這裡講出你的看法,團團會從中選取優質評論上榜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
猜你喜歡
收藏!「能動」的24節氣水墨漫畫,這位85後畫了5年……
原標題:《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體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