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你怎麼看?

讀大學時,你有好好上過體育課嗎?是插科打諢還是全身投入呢?而現在,體育課再也不能隨便上上了。

10月12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份意見要求嚴把高校的考試和畢業出口關,要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

該《意見》一發出,立馬登上了微博、知乎等熱搜榜。支持和反對的聲音都有,支持者認為,這樣的政策能夠有效改善大學生的體質,讓那些躺在床上打遊戲,過著「醉生夢死」的大學生改變生活狀態。而反對者認為這樣的政策不太好,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這樣一刀切的政策將會使那些體質天生不好的大學生很難畢業,最後結果就是政策無法在高校落實。

圖片來源教育部《意見》原文

我們先不忙著評論這個政策到底好不好,縱觀網絡上的評論,網友們大多關注的是政策本身。然而這次政策直指大學體育教育。到底,大學的體育教育與大學生體質出了什麼問題呢?

高校體育教育的現狀

在這波激烈的討論中,許多人認為大學生體質差是自身造成的,或者是沒有認真上體育課造成的。然而,大學生體質差僅僅是因為不好好上體育課嗎?

高校體育教育的問題實際上由來已有,總體而言分為兩個方面。近年來由於大學的逐年擴招,師資人數、質量和體育設備這兩個方面都面臨短缺的問題。

從硬體的角度來說,許多地方高校缺乏足夠多樣的運動場所,例如,有的學生喜歡打網球,但是通常來說,半數的學校都沒有網球館。囊中羞澀的大學生不太可能經常租用專業的場館,這就導致他們可能不得不放棄或改變原先擅長或喜歡的運動項目。

相比較於硬體來說,軟體的缺失更可怕,目前大學體育的現狀是,由於教師與硬體的限制,可供學生選擇的體育項目本就非常有限,一周的1-2節體育課對於那些不愛運動的學生來說,可能就是整周的訓練量。

回想起學生時代的體育課,大部分人對體育課的印象是:一個短暫的自由活動時間。師資的匱乏體現在體育課的不足,這導致學生的運動強度無法保證。而師資的質量就直接決定了體育課的效果。我國大學的體育課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

就以跑步為例,跑步不僅僅是邁開腿跑這麼簡單。如何飲食、怎樣科學訓練、怎樣熱身與拉伸等都大有學問。從入門到進階到精英,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訓練方式。但是很遺憾的是,我國的大學老師大多不會教授這些內容,他們往往帶領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拉伸活動和基礎動作指導後就成為了一個看守者,這樣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讓我們了解一下男生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下圖無關)

要達到及格線,引體向上需要做到11個、1000米跑要跑進4分30秒、立定跳遠起碼要跳2米1。這樣的要求對於接受了十幾年應試教育,體育課經常被其他課佔的中國大學生來說並不容易。練習引體向上時,我們需要同時強化相關肌肉的特定強度練習。練習跑步時,我們需要進行一些間歇跑來提高速度。

然而現狀卻是,大學生們不知道如何科學訓練,他們往往會使蠻力地向上拉,或者盲目堆積跑量。最終導致身體受傷而增加對體育的厭惡感。久而久之,許多大學生就認為:自己的體質天生不好,無法改變。在這次由該《意見》引發的探討中,許多網友就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此外,大學的體育教育還存在過分強調興趣,而忽視了基本的身體素質培養。從學校的整體高度來說,有的學校只在運動會前後對體育給予重視,對校園體育的整體認識缺乏,沒有建立一套合理的長效機制,這些因素都會阻礙大學體育的健康發展。

一方面我國的公共體育課教育出現了問題,另一方面大學生的體質狀況也面臨非常嚴峻的問題。

高校大學生體質狀況

許多人對高校學生的體育狀況不容樂觀的現狀都有所耳聞,到底高校體育的狀況是怎樣的呢?

2015年,全國第七次檢測——《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布,數據顯示,大學生身體素質繼續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19-22歲年齡組的男生速度、爆發力、耐力等身體素質指標均有下降。

還是以長跑為例,嚴偉於2018年曾對普通高校在校群體進行了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的抽樣調查,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標準,只有40.5%的學生能夠滿足達標要求,令人震驚的是,在所有受訪者中,94%的女生受訪者不希望長跑成為體質標準檢測項目,56%的男生受訪者對1000米跑有畏懼心理。

而跑步本應該是最簡單、最沒有技術門檻、且最容易普及的項目。如果連跑步都畏懼,那麼還能不畏懼什麼呢?

一方面是學生體質的嚴重下滑,另一方面是高校體育教育質量堪憂。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制定相關的政策也是期待能夠扭轉這種狀況。但是在學生身體素質問題、體育教育問題的雙重壓力下,如果僅僅靠這個《意見》是顯然不夠的。

再加上許多學生曾經並沒有進行過系統的體育訓練,《意見》的出臺讓學生們匆忙應對,而體質的提高不像知識的積累可以臨時抱佛腳,這就讓許多學生怨聲載道,對《意見》產生抵制情緒,實際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學生本身不熱愛運動,不產生主觀能動性,那麼再好的外在條件與政策也無法提高學生的身體質量。

以校園馬拉松為例,談大學體育問題的解決之道

以長跑為例,長跑運動能夠改善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提高肺活量、加速人體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緩解精神壓力。因此許多學校通過一些跑步類APP強制學生進行長跑訓練。然而與越來越火爆的城市馬拉松相比,大學生進行長跑運動的熱度顯然不那麼高,許多學生通過刷步器、替跑、修改APP程序、虛擬定位等方式進行作弊。

根據這樣的情況,各大學開展跑步社團,2015 年 4 月清華大學舉辦了第一次校園馬拉松賽,標誌著真正意義上的校園馬拉松賽事正式走進大學校園。隨後,各省市大學校園的校園馬拉松運動如雨後春筍般迅速開展.。

2015 年 10 月至 2016 年初,由北京天歌詠華傳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賽事專業服務的 U- run 校園馬拉松系列賽事依次在南京工業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等院校舉行,掀起了我國各大院校的校園馬拉松熱潮。

對於大學生來說,運動本身的價值不僅僅是鍛鍊身體,他們往往需要通過運動找到自我認同感、自我存在感、以及通過運動進行社交溝通。大學跑團的設立就正好滿足了學生們的心理。為什麼許多大學生熱愛籃球、會關注CUBA?

從本質上來說是因為運動本身有對抗性以及參與性。大學生的校園馬拉松讓原本屬於一個人的跑步運動變成了具有對抗性和參與性的賽事,因此具有了吸引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越來越頻繁地舉辦校內,亦或是校級的聯賽,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熱愛上了跑步這項本身枯燥的體育項目。

如果我們將目光轉移到日本,被我們無數次談起的箱根傳驛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每次賽事舉辦時,日本的各大媒體會對這一賽事進行報導,這一賽事會成為日本的熱搜,成為坊間的談資。就這樣,一個枯燥的長跑活動在大學跑團、賽事、媒體、大眾的共同努力下成為了焦點,再加上多年舉辦的文化積澱,箱根傳驛成為了一個日本大學生們嚮往的賽事。

結論

改變大學生體育現狀的不應該只是政策以及枯燥的測試項目。而體育成績與體質好壞也不能簡單地劃等號。對於大部分學校來說,站在體育老師或高校的角度,誰都不願意看到某個專業能力強,而體育差的學生無法畢業。當誰都不願意幹「毀人前途」的事時,體育老師類似「體測成績你們看著填,別編的太假了!」這樣的話又會讓這一政策成為形式。

46號文件後,體育資本蓬勃發展,馬拉松熱潮方興未艾,而校園馬拉松賽事卻仍處於萌芽狀態,因此只有在體育資本打頭站,政府鼓勵、媒體,社會關注、教育投入的多方努力下,校園體育才會蓬勃發展,當大學生的體育熱情被完全點燃之後,學生的體質難題就自然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 嚴偉. 普通高校在校生群體對中長跑運動的參與動力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 2018, 8(36):144-146.

2. 方建強, 張天峰. 大學校園馬拉松文化價值研究[J]. 運動, 2016(19).

相關焦點

  •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做到這些就沒得怕的!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消息一出便引發關注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12日電(李赫)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日前,教育部在一份關於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文件中提到,要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簡單來說,就是體測不合格,你就沒辦法從大學畢業了。
  • 教育部:高校加強體育課程考核,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
    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雖然沒有明確的疾病,但卻出現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的下降,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非常容易引起身心疾病。動不動就感冒,經不起風浪!流感一來,必有我份!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種想法讓孩子疲憊於各種各樣的學習和考試之中,鍛鍊身體反而不被重視。孩子都如此,何況忙於生計的白領們呢!
  •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教育部最新發文
    《意見》指出,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堅決取消畢業前補考等「清考」行為,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增加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建立學業預警、淘汰機制;推進輔修專業制度改革;開展雙學士學位人才培養項目試點等。一起來看看具體要求↓↓↓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
  • 本科生「混日子」難了!教育部:體育不及格不能畢業,取消畢業前補考...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堅決取消本科畢業前補考!日前,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對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學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其中「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這一條,特別引起廣大師生的注意。尤其是相關意見中提及的「堅決取消畢業前補考」和「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這兩項,可謂戳中了當代大學生最大痛點,雙雙登上熱搜,引起熱議。想像一下,經過高中三年寒窗苦讀,一朝走進大學,沒了父母老師耳提面命,全靠自覺自律,不少人窩在宿舍打遊戲,甚至逃課。
  • 本科生體育成績未達到國家標準不能畢業
    教育部要求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其中提到,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嚴肅處理各類畢業設計(論文)學術中的不端行為,嚴格畢業要求,嚴把學位授予關,健全人才培養質量過程監管制度。
  • 你體測合格了嗎?教育部: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
    文件要求,各高校應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文件一出,很多網友感慨「還好畢業得早」,但是有一大群網友對體測卻是愛恨交加。大學體測每一項都有標準,每次體測體育老師會進行詳細的記錄,最後把成績登出來。體測成績往往和畢業考核掛鈎,有些老師要求非常嚴格,這時候很多大學生就會對體測充滿恐懼。
  • 本科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湖北高校出招幫學生提體育分
    《意見》指出,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消息傳來,一些體育課困難戶學生很發愁,同時,各高校也開始了積極行動,幫助學生提高體育分,練出好身體。引體向上和800米最可怕據教育部2014年下發的《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因病或殘疾並經學校審核的學生除外,其他學生在畢業時如體育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畢業年級學生測試成績及格率須達95%以上。
  • 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畢業!溫州高校的體育課這麼上
    意見明確,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  體育「掛科」,大學不能畢業——中國對大學生身體素質劃下了硬槓槓。那麼在溫大學生的體質情況如何?大學校園的體育課是否有進行改革呢?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幸虧畢業早」以後體測不合格拿不到獎學金
    近日,教育部發布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要求高校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明確取消畢業前補考等「清考」行為,體育課程考核不達標不能畢業,多措並舉要讓學生忙起來、教師強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意見的出臺在島城高校引發熱議,記者進行了採訪。
  • 教育部:本科生體育不及格,不能畢業,大學生別想再「混日子」
    其中,取消畢業前的「清考」以及體育不及格不能畢業,這兩項成為各位大學生們關注的焦點。我國很多的高校以前都有「清考」制度,這也是為學生們能夠順利畢業,設立的一場考試。因為很多大學生經常不去上課,在宿舍裡打遊戲,然後期末掛科,累計的學分不能夠順利畢業。於是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不影響學校的聲譽,就會想方設法地讓學生順利畢業。
  • 教育部出新規,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按時畢業
    文件要求,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未達60分不能按時畢業。宜昌本地的大學如何開展體育教學?有哪些教學改革的創新舉措?在校大學生的反應如何?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三峽大學開了先河已將學生體測成績納入學位授予條件《意見》提出「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不能畢業」。
  • 教育部新規,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按時畢業 浙大學生樂了:被練這麼...
    文件要求,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未達60分不能按時畢業。  在這條新規出臺之前,浙江大學一直重視學生的體育鍛鍊,新學期剛對體育課程進行了一次大改革。從2019級開始,本科生每一學期都要必修體育課。此前,只有一二年級本科學生才需要必修體育課。與此相應的,學生課外鍛鍊的任務也增加近一倍。
  • 本科生畢業也變難!各大高校從嚴檢查本科生論文
    (原標題:本科生畢業也變難!《規範》提到,今年起,學校進一步完善本科生畢業論文收錄製度,收錄範圍為已通過畢業論文答辯,並獲得畢業資格的全部本科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終稿由各教學單位統一提交至教務處實踐教學辦公室,由教務處上傳至蘭州大學本科教學質量保障監測平臺,建立本科生畢業論文收錄資料庫。學校將建立本科生畢業論文抽檢機制,對已畢業學生的畢業論文開展質量跟蹤監控。
  • 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
    恐怕體測才是 每個大學生的「噩夢」 早在幾年前,教育部就發文稱: 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 尤其是近幾年,各大高校也開始越來越重視
  • 名校的奇葩規定,「遊泳」成為這4所高校必修課,不合格不讓畢業
    遊泳課不通過無法畢業的,除了清華大學,還有這3所985高校!一: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對遊泳的重視是非常早的,在1919年清華就設立了「不會遊泳不能畢業、不能留洋」的校規。但是由於學生數量越來越多,而且場館有限等因素導致這項校規無法執行。
  • 南開大學出臺新規 學生評獎評優需體育合格
    根據規定,今後南開大學本科生的評獎、評優將與體質測試成績掛鈎。此外,學校設立計入本科生學生檔案的《南開大學體質測試成績單》,並設立由校長籤發的《南開大學學生體質健康證書》,其中優秀者還將獲得「南開大學體魄強健畢業生」榮譽稱號。  據南開大學體育部負責人介紹,南開自創校校長張伯苓開始,就一直有著重視體育的傳統,目前學校每年都針對學生開展體質測試,但近年來測試結果多不理想。
  • 本科生畢業論文查重規則,查重率不能超過多少?問題解答看這裡!
    #本科生想要順利畢業獲得畢業證,至少要完成這最後一次考試,那就是畢業論文。畢業論文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有著不同的難度,動作快的同學現在已經開始查重降重,而還有些同學現在還不知道查重是怎麼回事,再不學習起來時間就會很緊張了,快跟我們看看本科生畢業論文查重規則,查重率不能超過多少?
  • 教育部取消清考、補考,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大學生越來越難了
    不會有人讓你考高分,得第一名,每天也可以得過且過,考試低分飄過甚至掛科了也不會影響畢業,這樣的日子對很多大學生來說非常美好。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文件要求,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其中提到,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
  • 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體測
    導讀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指出要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如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達不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69.2%的學校四年級和51.9%的學校八年級體育課程開設情況能夠達到教育部要求(每周3節),分別比2015年上升了13.5個和12.7個百分點。同時,對學生體能成績的影響因素分析發現,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父母喜歡並支持子女進行體育鍛鍊、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落實較好,是影響學生體能的積極因素。
  • 注意了:本科生畢業也變難!高校出手,教育部發文
    5月5日,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官網發布了《歷史文化學院2015級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專項檢查及優秀畢業論文收錄工作規範》(以下簡稱《規範》)。《規範》提到,今年起,學校進一步完善本科生畢業論文收錄製度,收錄範圍為已通過畢業論文答辯,並獲得畢業資格的全部本科生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