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護理創新思維、提升護理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是臨床護理工作持續質量改進的重要目標,你是怎樣做的?
開拓護理創新思維、提升護理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是臨床護理工作持續質量改進的重要目標,也是令臨床護理人員頭痛的工作難點。
近日,小編採集到了一些護理服務創新項目,堪稱"金點子",不但順利解決了臨床上常見的各種護理問題,而且產生了超出預期的附加效應。如果你現在仍然為上面的工作所困,不妨借鑑一下
1、普外科:
《創新思維、服務患者》
普外科大部分患者都是手術患者,那麼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對於手術患者的預後起到積極的影響,而術後當天的順利排尿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比如排尿體位改變、麻醉藥物未退、陌生環境等等,導致女患者術後首次排尿產生困難。
針對這一特殊情況,普外科護士開動腦筋發明了"可攜式便器架",將一次性便盆嵌入到木質結構架中,患者臀部可以完全坐在便盆架上,相當於坐在馬桶上,有效降低了女患者術後尿瀦留的發生,同時對於部分患者術後入廁跌倒的發生率也大大降低。
膽總管手術患者都會有一個T管引流,患者術後每天的膽汁分泌量約為400-600ml。
為了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所以引流袋就必須方便隨身攜帶,護士們創新發明"肩帶S掛鈎",利用肩帶的重量分散原理,加上S掛鈎的引流袋有效固定,就能解放患者雙手,讓帶管患者放心大膽地進行活動鍛鍊,為術後康復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維碼應用已經非常普遍,我們護士也將宣教內容放入二維碼當中,包含文字、語音、視頻等,患者通過手機掃一掃就能全面了解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作注意事項,及時有效地補充了口頭宣教的不足,為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和家屬提供疾病宣教知識,受到了患者們的一致歡迎。
2、胸腦外科:
《護理金點子》
胸腦外科的患者住院時間長,患者長期臥病在床。"護士,我想洗頭……"是護士經常聽到的訴求。是呀,長時間不洗頭,患者該有多難受!
經過護士積極探索和反覆試驗後,終於,一臺"自製洗頭機"誕生了!完美解決患者的洗頭要求,患者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護士們收穫的不僅僅是感激,還有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傷口造口護士探索IAD(失禁性皮炎)的護理工作,通過奇思妙想,將造口袋與一次性引流袋的巧妙結合,讓失禁患者的糞便收集工作變得不再繁瑣,既減輕了家屬頻繁擦洗皮膚的負擔,也有效地避免了患者由於失禁導致的皮膚問題的發生,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3、骨科:
《多部位使用冷敷袋》
很多骨科患者為四肢及多部位骨折,需要進行冷敷處理,而常見的冷敷只能用冰袋直接貼於患處,費時費力且效果不佳,骨科專科護士開動腦筋想到了解決方案——自製多部位使用冷敷袋。
通過布袋的靈活設計,讓冰袋乖乖呆在指定患處進行冷敷治療,這一設計切切實實地為患者著想,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收到患者滿意的反饋。
4、腫瘤內科:
《床欄防護套》
在腫瘤內科,化療是常見的治療手段,對於接受奧沙利鉑特殊化療藥物治療的患者,護士除了告知常規的注意事項以外,還要特別囑咐患者不能接觸鋁鐵等溫度低的物品,否則會有神經毒性反應,而床欄均為鐵製品,如何避免患者肢體接觸床欄等鐵製品呢?
腫瘤內科護士發明"床欄防護套"來幫忙,通過布藝防護套將患者與鐵質床欄隔開,就能減少或者避免患者肢體接觸鐵製品的機會,達到保護患者治療的效果,目前該設計已經在臨床中試行,得到化療患者的認可,突顯了對患者的人文關懷。
5、手術室:
《輸尿管軟鏡下操作注水系統的改進》
輸尿管軟鏡在手術使用過程中需要實時進行注水操作,這樣才能有效協助手術順利完成,傳統方法是採用注射器更換法進行注水操作。
手術室護士通過頭腦風暴,發明了一種新方法,利用三通管和3000ml生理鹽水的連結裝置,有效地解決了該問題,得到泌尿外科醫生的認可,大大提高了手術配合度,為醫生進行手術爭取了時間。
6、ICU:
《金點子匯總》
ICU患者病情重,隨時都需要進行搶救,在這裡,患者所有的生活護理都是護士們開展。
由於病員服的不合適,加上氣管切開患者吸痰治療和觀察,會發現老年人在臥床時肩部無法全部覆蓋,有肩周炎等疾病的老年患者就會產生疼痛等不適,心細的護士們就發現了這一點,隨後"自製U型"被使用在危重症氣管切開的老年患者身上。
每當家屬們來探視時,都能感受到護士們對患者無微不至地關心,他們對ICU護士們的聰明辦法讚不絕口。
7、內分泌科:
《糖耐量量杯》
隨著二胎的開放,孕媽媽們也越來越多,而產前檢查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糖耐量測定,以此判斷孕媽媽們是否有妊娠糖尿病。做過這個檢查的孕婦肯定都熟悉,50%的糖水不僅口感差,而且對於劑量也不好把握。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這個測定結果對孕婦整個孕期的後續診斷和治療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內分泌科的護士們一直在積極思考,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們發明了"糖耐量量杯",採用改良版75g無水葡萄糖,將一系列注意事項等宣教知識都印在了這個量杯上,製作成"糖耐量量杯",不僅提高了口感,更關鍵的是提高了口服劑量的準確度,從而使檢查結果更加客觀準確,孕媽媽們對此好評不斷。
8、康復科:
《一次性腕帶用於搶救車管理》
搶救車是每個科室必備的物品,特別是危急重症搶救時,搶救車裡物品、藥品、搶救工具的完整有效顯得尤為重要。那麼搶救車的管理也是護士長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如何能直觀看到搶救車是否開啟過呢?
康復科的護士們有她們的妙招:巧妙使用一次性腕帶,配合使用手機扣底板。
如果腕帶被撕開就證明搶救車已經被打開使用,後期護士則需要進行物品、藥品的相應檢查和補充,以保障下次安全使用。
對於病情平穩的科室,搶救車不常使用,則一次性腕帶不會打開,只需每周常規檢查搶救車裡面的物品、藥品有效期即可。不用每班護士打開核查數量、有效期等信息,大大提高了護士們對搶救車的管理效率,是不是也值得學習和借鑑呢?
9、急診科:
《急診科護理小創新》
隨著在某些醫院胸痛中心的建立和使用,急診科的心電圖機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如何有效地對心電圖機的各類導線進行管理,急診科的護士可是花了心思!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終於想到了新舉措!
利用科內常見的透明連接管、3M膠帶、數據固定線等物品,解決心電圖機的各類導線纏繞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患者做急診心電圖的工作效率,為胸痛患者爭分奪秒地爭取搶救時機。心電圖機的吸球固定不易脫、導線有序不凌亂,儀器設備的管理工作也更上一層樓。
10、兒科:
《寶寶數據記不住,對比卡片來幫忙》
在我們普通人眼中,孩子就是孩子,可是在兒科醫務人員眼中,孩子的分類就比較多,有新生兒、嬰兒、幼兒、學齡前兒童、學齡期兒童、青少年等等,那麼如何能準確記住不同年齡段患兒生命體徵的正常值呢?
兒科護士進行總結,化繁為簡,整理匯總,最後變出一張小卡片,此卡片與我們員工工作牌一般大小,直接放在了工作牌的後面,便於護士們隨手翻看。連兒科醫生們看到這個小卡片也紛紛請用,這樣,在兒科大家庭中人手一張小卡片,測量患兒生命體徵時,數據正常與否,一翻卡片、一目了然!
這些金點子,你在工作中嘗試過嗎?護士們的創新思維持續開拓,通過在工作中多思、多想、多探索,相信我們醫院的護理創新成果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你還有哪些金點子?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來源:涇縣醫院;轉自中國護理管理
【版權說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於商業用途,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立即刪除。微信聯繫:chenxi2016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