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別人家醫院的「護理小發明」,太實用了!

2020-12-19 南報網

2020-05-11 14:57圖文來源:紫金山新聞

帶衝洗裝置的密閉式吸痰管、新冠疫情下實施片區「雲」護理查房模式、兒科輸液器防脫落的「魔術貼」……近日,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紀念「5.12」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上,一批白衣天使的護理創新成果受到了表彰,195項護理「小發明」20項創新成果獲獎。

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馬璐主管護師在護理病人

改良密閉式吸痰管 降低醫務人員暴露風險

「雖然沒能戰鬥在抗疫最前線,但是身在後方的我們,時刻擔心前方戰友的安危。」在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工作十年的馬璐主管護師說,湖北一線的護士們與新冠肺炎患者接觸頻繁,尤其像吸痰這種操作。患者嗆咳時會有大量氣溶膠釋放到空氣中,現有的密閉式吸痰技術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密閉式吸痰管每次使用後需注入液體衝洗吸痰管內壁殘留的痰液,注入液體時需打開衝洗孔,這樣就破壞了原有的密閉性,病人肺內的氣溶膠隨氣流溢入空氣。

如何改良現有裝置,降低醫務人員暴露的風險呢?馬璐說,這次創新是在原有密閉式吸痰管的裝置上進行改良,將衝洗孔閥門改為單向閥結構,連接一次性衝洗裝置,能夠自動衝洗,實現密閉式吸痰管在整個使用過程中的完全密閉,減少病人交叉感染的危險,同時減少醫務人員暴露的風險。

「我們有個微信群,是中大基地培訓的200多名重症專科護士。這些護士中有近60人戰鬥在湖北抗疫一線。」在該院重症醫學科科護士長朱豔萍的帶領下,中大重症護理團隊每天都和前方戰友溝通,了解了前方的實際困難。這種一次性帶有定量衝洗裝置的密閉式吸痰管,不僅解決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而且在疫情特殊時期,在護理患者的同時降低醫務人員暴露的風險。

馬璐的護理小發明——帶衝洗裝置的密閉式吸痰管,在該院195個護理創新中脫穎而出,榮獲護理創新的一等獎,同時該護理髮明也在申請專利中。

疫情特殊時期 推行片區「雲」護理查房

中大醫院外科片護理教研組長、燒傷整形科護士長魯玲介紹,為了減少人員聚集,新冠疫情下傳統的片區護理查房模式無法實施,於是推行了片區「雲」護理查房,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提供雲服務,進行在線護理查房,既可以滿足護理培訓的需求,又能實現「禁止人群聚集性活動」的疫情防控效果。

該院片區「雲」護理查房是如何開展的呢?選擇「企業微信」平臺提供的雲服務:在線會議、培訓。300人在線會議,雖不見面但也能高效同步疫情,避免交叉感染、保護醫務人員安全;建立「外科雲學習」群聊;護理查房主持人先在群聊內公布查房PPT,然後將護理查房全過程在線直播;查房過程中,參加人員可自如切換觀看現場和PPT課件頁面,也可以同時觀看現場畫面與PPT頁面,達到身臨其境效果;護理查房結束,主持人邀請參加人員多人同時自由討論,對查房提出意見;因特殊情況請假的參加人員可通過「直播回放」補看。總之,該院片區「雲」護理查房新模式的創新有效率高、互動性強的特點,同時也培養了護士的綜合能力。


中大醫院兒科護士長陳國偉設計的輸液器防脫落貼用於臨床

巧用「魔術貼」設計輸液器防脫落貼

在輸液室或兒科病區,寶寶在輸液時,常因活動度大,容易發生輸液器從輸液袋(瓶)連接處脫落。而中大醫院兒科護士長陳國偉的護理小發明解決了這一煩惱。

據介紹,在靜脈輸液過程中,由於兒科患兒年齡小,理解及配合程度低,常因活動度大發生輸液器從輸液袋(瓶)連接處脫落的現象,輸液器針頭脫落既是對藥物的浪費,也會對患兒造成未知傷害,增加患兒治療費用,也是對醫療及護理資源的浪費,增加職業暴露風險。

陳國偉奇思妙想,利用「魔術貼」設計了輸液器防脫落貼。「其實製作過程比較簡單,將粘扣帶剪成工字型,具體尺寸可根據輸液袋(瓶)口大小來裁剪。使用時將『魔術貼』兩端分別粘貼輸液器與輸液袋(瓶)。」

為何想到用「魔術貼」呢?陳國偉告訴記者,魔術貼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種連接輔料,具有粘貼牢固、經久耐用、無毒環保等優點。據悉,這項小發明已經用於臨床,有效的防止輸液器在使用過程中的脫落現象,降低患兒傷害,減少感染發生,減輕護士工作量,避免針刺傷及節省治療成本。

這些急病人之所需的「小發明」,在中大醫院還有很多。快捷式分級轉運箱,不僅確保了搶救時效性,還降低了危重症病人外出檢查的風險,提高醫護人員滿意度;造口底盤裁剪器,裁剪方便適合老年人,降低裁剪時剪刀帶來意外的損傷……江蘇省護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大醫院護理部主任李國宏主任護師介紹,護理創新的評選是每年護士節活動的保留節目,這些發明大都是源於臨床,獲獎的護理創新作品90%會應用於臨床。護士留心觀察病患的需求,她們巧手製作的許多「小發明」,發揮大作用,讓病人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優質護理服務和護理人文關懷。

通訊員 崔玉豔 程守勤

南報融媒體記者 餘夢迪 李花

相關焦點

  • 盤點別人家醫院的護理小發明,實在太太太太實用了!
    開拓護理創新思維、提升護理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是臨床護理工作持續質量改進的重要目標,你是怎樣做的?  開拓護理創新思維、提升護理質量、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是臨床護理工作持續質量改進的重要目標,也是令臨床護理人員頭痛的工作難點。
  • 常州一醫院「美小護」成發明家 近5年獲專利200多項
    常州一醫院「美小護」成發明家 近5年獲專利200多項 2019-05-12 15:50: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護士也是發明家 設計「神器」護理患者更貼心
    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護士不僅護理技術佳,發明創新更是棒。她們個個都是巧手發明家,也是科技達人,設計電子提醒藥盒提醒病人按時按量用藥;她們還是服裝設計師,設計了袋療服、一次性腸鏡檢查褲……一件件發明更體味出提升護理人性化服務的一片真情。
  • 這個護理小發明,讓病房安靜了!
    這套呼叫系統每個醫院都在用,患者和護士、阿姨都很無奈。2019年7月開始,浦東新區人民醫院心內科西病區,安靜了。為什麼?因為護士長奚鳳群的發明兌現了。日班病區護理組分成6個護理小組,分別由6個責任護士負責,每個護士護理8個患者。「心內科的病人心臟不好,特別需要安靜的環境,休息不好對病情影響很大。」 奚鳳群琢磨了很多年,想出了一個信息化手環呼叫系統,這個想法在2018年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光是拿到發明專利,不解渴啊!我的初心是改善病房環境,發明不變成現實怎麼行!」
  • 市中心醫院喜獲發明專利!
    近日,市中心醫院康巴什部普外科團隊歷經3年的不懈努力,設計的乳頭內陷矯正裝置和胃管固定裝置均先後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審查,榮獲發明專利授權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兩項,這是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普外科首次在專利授權方面取得的優異成績,實現了零的突破。
  • 兒媳發明護理床照顧植物人婆婆(圖)
    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循環中,她開始絞盡腦汁研究關於「床」的問題——普通的床不僅讓失能的婆婆痛苦不堪,也不便於力小瘦弱的她照顧,她想讓整日躺在床上的婆婆更加舒適。最終,醫生出身的她,在丈夫的幫助下研製出國內第一張智能護理床,並從中發現了商機,實現了孝順與創富的完美結合。
  • 韓亞男創新發明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日前,平定縣人民醫院護師韓亞男發明的「腹部胰島素注釋精準定位蝶翼卡」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2020 2 0345394.5),實現了我市護理學科實用新型專利零的突破。該發明成果有效解決了糖尿病患者腹部注射胰島素時因輪換方法錯誤導致併發症發生的問題,分三碼、六卡,有印記標註棒,具有科學輪換、精準定位、防水防油、可重複使用等諸多優點。蝶翼卡按患者腹圍設計為S、M、L三個碼,每張卡片共擁有112個注射點。
  • 解密南通一院護理學科躋身中國醫院科技量值排行榜前15名
    不久前,在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2018年(2017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發布會」上,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學科從參評的1662家三級醫院中脫穎而出,取得了全國第15名、省內第一的好成績。2018年,藉助南通一院內分泌科加入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的契機,與全國MMC聯網,實現數據共享,趙麗華帶領科室護理團隊開展基於大數據的科研,對病人的管理更加系統化、規範化。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該科室患者的胰島素使用量、血糖控制目標均高於全國平均數。  其實,像趙麗華這樣的「發明家」,在南通一院護理學科,還有很多。
  • 濟南市民發明「能洗澡的護理床」
    倪玉勇正在演示如何為臥床老人翻身    大眾網濟南12月25日訊(記者 赫洋 張建)護理床在現在的醫院和養老院裡並不少見,但能夠讓老人在床上洗澡的護理床卻很少有人聽過濟南市民倪玉勇就發明了這樣一種多功能護理床,還申請了專利,並將護理床連同他發明的其他幾種康復器材,一起捐獻給了濟南市一家敬老院。    濟南市民發明功能護理床 老人在床上能洗澡    今天,大眾網記者來到濟南市美德老年公寓,倪玉勇正忙著調試他捐贈給老年公寓的多功能護理床。一談到自己發明的護理床,倪玉勇就打開了話匣子。
  • 安醫附院護士幾十項國家實用發明專利令病人受益
    餵藥器、可顯示床板傾角的病床、可以移動的輸液杆、張口呼吸溼化器……今天上午,安醫大一附院的護士小發明展上,這些發明讓人「腦洞大開」,白衣天使紛紛變身發明家,創造出方便患者的醫用器械。  患者的不便就是革新的動力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安醫大一附院,幾乎每個護理單元都有自己的創新舉措及小發明、小創造。  兒科護士製造了「可顯示床板傾角的病床」,重症醫學科護士設計了「下肢約束工具」,泌尿外科設計了「輔助患者術後下床活動的多功能架」,婦科的護士們設計了一款「簡易採血專用車」,一物多用。
  • 武漢「湘雅病房」的小發明
    紅網時刻2月22日訊(瀟湘晨報實習記者 滿延坤 通訊員 張磊 曹嵐 張麗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以下簡稱「湘雅醫院」)派出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湘雅醫院也全面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重症病房,因此,這個病房也被叫做「湘雅病房」。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小學生發明午睡課桌椅,秒變躺椅
    椅子是2名小學生在姥爺的幫助下發明的,他們說看到小朋友趴著午睡,就想做一個像變形金剛一樣的桌椅。12月15日,在深圳學生創客節(2019)暨第35屆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現場一名家長大聲呼喊著同伴過來圍觀「太方便了,最神奇的是幾秒鐘就變完了。」「很實用,孩子在學校午睡不用愁了。」
  • 聽「瘋子發明家」黃春明的故事:要讓萬千失能人群有尊嚴的活著
    於是,黃春明開始無償到別人家中伺候各式各樣的失能半失能人群,實地實驗。黃春明公司生產的產品已在國內外多家醫院投入使用黃春明到陝西服侍老人時,看到一位癱瘓老人被關在窯洞裡邊,一日三餐雖然都有保證,卻大半年都未洗過一次澡,整個窯洞氣味難聞。
  • 護士發明實用「神器」 讓你「腦洞大開」
    護士發明實用「神器」 讓你「腦洞大開」 2015-05-12 10:13:39   來源:市場星報
  • 小學生發明新型書包,獲專利證書,網友感嘆:又是別人家孩子
    近日,江蘇無錫的一名四年級小學生火了,這名學生叫潘俊松,因發明了一款新型書包,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對此網友紛紛點讚,感嘆道:又是別人家孩子!因為平時課本、資料、練習冊這些東西比較多,放的又雜亂,所以老師建議將各科的課本、練習冊分類整理、貼上標籤,方便使用的時候能迅速找到。
  • 究竟有多坑爹 盤點那些死於自己發明的發明家_遊俠網 Ali213.net
    發明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也是一場冒險之旅,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1772年,法國人弗萊米奈特發明了潛水用的循環式再呼吸器,最後因呼吸器存在缺陷,缺氧窒息而死。除了弗萊米奈特外,其他一些發明家也死於自己的發明之手。以下盤點的是12位死於自己發明的發明家。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小學生發明新型書包獲專利,網友紛紛點讚
    前段時間,江蘇無錫的一名四年級小學生火了,這名學生叫潘俊松,因發明了一款新型書包,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對此網友紛紛點讚,感嘆道:又是別人家孩子!
  • 「別人家孩子」又獲獎,愛發明的孩子都有哪些特徵?
    接下來,小塔再給大家介紹幾個這樣優秀的小發明家~無源手機音箱廣西南寧的一位小學生文敬滋發明了一個無源手機音箱,因為手機外放效果差,藍牙音箱太耗電,所以她發明了這個音箱。這個發明,只需要把手機插在卡座立面,就可以聽音樂了。無源手機音箱設計還有畫圖都很難,這個發明材料也非常環保,是用雷射切割機來切出來的。
  • 「發明家養成記」中學生「發明家」被海外名校錄取
    發明家培養計劃——發明專利項目中國式教育給人的印象就是做題刷分。而運用想像力和創新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直被人忽略。順順留學課外活動「發明家培養項目」就是要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突破思維定勢,掌握系統的發明創造方法,從不會發明,不知道怎樣發明,到能夠完成一個發明作品,獲得專利。在此過程中全面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論文寫作能力,了解發明創造的過程和專利申請過程,最終對學生的能力提升和院校申請提供巨大的幫助。
  • 無限USB、智能便利貼、高科技吸色燈……這裡有10個天才創意小發明...
    無限USB、智能便利貼、高科技吸色燈……這裡有10個天才創意小發明,哪個讓你尖叫?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如果讓大家舉一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離不開但又有改進潛力的例子的話,我想每一個人都能說出那麼一兩個來,比如說,電腦USB插口不夠用,要是能多幾個就好了;下面,我們為您盤點了10個十分有創意的科技小發明,看看它們是否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