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日前一則「奇葩家長送奇葩錦旗給老師」的視頻在網上火了,後經徐州教育局闢謠,此事純屬子虛烏有,而謠言散布者也被公安機關依法傳喚。看來此事似乎要告一段落了,但它所引起的轟動效應卻仍未消散。
一則謊言為何被炒得火熱?回想起家長退群事件,學校與家庭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永遠都無法調和的矛盾,由此就不難解釋這則謊言被炒得滾燙的原因了。一直以來,只有學校與家庭之間掌握好「同驅並進,互為影響,相互配合」這個平衡標杆,教育才會達到最佳的效果,一旦有一方打破了這個平衡,勢必會激化家校之間的矛盾。這樣一來真正受到傷害的就只有孩子。
我是一個山區教育工作者,在這裡不想摻和進學校或家庭的任何一方去爭論孰對孰錯的問題,我只想就這個視頻和大家探討一下家庭教育對孩子產生的一些影響。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童話大王鄭淵潔說:「你是什麼人,你的孩子就是什麼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後的第一個模仿對象,因此你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最深刻的,也是最深遠的。有教育組織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找了一批年輕父母在紙上寫下自己以及自己父母的具體性格和優缺點,活動結束後結果令這群父母非常驚訝,他們的性格與優缺點竟與自己的父母驚人的相似。因此,言傳身教在家庭教育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視頻中的這位大哥通過謠言方式來炒作自己,最起碼沒有給孩子留下一個正面的良好形象,這對孩子將來良好性格的形成是起到反面效果的。董卿在央視《面對面》的一期節目中說了一句話:「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位大哥,你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良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的成長提供了優質的精神養料。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而家庭是孩子的生活基地與啟蒙教育場所,也是孩子學習的第一個環境。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家庭氛圍既是進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條件,也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育方式。」一個教育家曾經說過:「如果說孩子是一粒種子,那麼家庭就是土壤,家庭氛圍便是空氣和水。家庭氛圍屬於家庭的精神環境,它往往是無形的,卻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營造一種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於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個整天想著投機取巧、一夜暴富的家庭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會使孩子產生厭學、不思進取的不良心態,從而遏制了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
由這個視頻我想到了那對把三歲女兒餵到七十斤的父母,他們的炒作方式都似乎如出一轍,所不同的是送錦旗的大哥是以犧牲孩子的心理健康為代價,而把三歲女兒餵到七十斤的父母則是以犧牲孩子的健康為代價。一切以犧牲孩子的發展為代價的炒作都將被網友所唾棄。贊同嗎?歡迎理性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