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形式,就算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漢服的影響也是巨大而廣泛的。有許多漢服愛好者,他們在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自己的愛好以及中國悠久的文化薰陶的同時,也在向外界宣傳著中國文化。
國慶節期間,大家都迎來了小長假,在普天同慶的日子裡,人們也在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傳達著對祖國的祝賀和熱愛,有一個幼兒園就舉辦了一次有意義的穿漢服迎國慶活動。
那就是讓家長為自己的孩子準備一套漢服,然後穿著自己的漢服去幼兒園上課。結果,第二天的畫面真是讓人忍俊不禁。大家的服裝可謂是花樣百出。
各式各樣的服裝讓小朋友們都覺得很是新奇,對於家長來說,這次活動也是費盡了心思,同時也覺得很有收穫。
但有一位男娃''用力過猛'',穿上了''龍袍''來上課,瞬間成了幼兒園的焦點。
在一堆小朋友別具一格,孩子:寡人想哭。
網友對此也是哭笑不得,也不知道是父母理解錯了還是孩子回家傳達錯了。
其實這個活動很有意義,老師們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既充分考慮了教學以及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和家長以及孩子的互動性,同時也讓孩子對於中國文化有一個比較粗略的接觸,可以通過感受漢服的魅力和古典的氣息來陶冶孩子,從而發展他們對於中國文化的認識和熱愛。
再者,精美的漢服和多款式的選擇也是許多人的熱愛,經過改良後的漢服也是更加符合時代的審美和要求,既顯得不會太過累贅,更是可以把傳統文化和一些流行元素結合在一起,去感受文化的精粹的同時,也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樣事物,但是老師和家長對於孩子穿漢服的事情,也要有一定的彈性,不能夠強迫孩子穿,也沒有必要讓他們每天都穿。
如果要讓孩子學習中國的古典文化,讓他們多點了解中國的歷史,可以讓他們在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比如說國慶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和孩子講講節日的由來,講歷史,就能夠很好地達到向孩子傳播古典文化的目的。
而且父母要特別注意,對於孩子的教育,要以孩子的興趣為前提,孩子如果比較抗拒或者不喜歡的事情,不能用強制性的態度來要求孩子。
關於孩子的穿著問題,父母也可以根據孩子自己的喜愛來進行選擇。只要不是奇裝異服或者比較花裡胡哨的服裝,孩子穿著比較舒服,就可以讓孩子嘗試。
孩子的衣服也要注意安全性和舒適性,而且在為孩子選擇服裝的時候,要注意向孩子灌輸一些選擇服裝上的審美觀,讓孩子可以大概了解如何選擇好正確的服裝,讓自己的形象更加完美。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總之,父母和老師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要注意不斷改善,讓教育變得更加輕鬆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