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據中評社12月23日報導,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劉容生22日出席前校長沈君山追思會時表示,中美貿易摩擦或許讓兩岸關係變得複雜,但是蔡英文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要學會如何不被「浮雲」遮蔽眼睛。他說,承認九二共識的韓國瑜喊「貨出去、人進來」,當選高雄市長,足以說明臺灣老百姓最期待怎樣的兩岸關係。
劉容生說,沈君山一生都在關心兩岸,思考如何增進兩岸關係;沈校長也真正看出,位居高位者的責任與使命,必須具備的胸懷,如果真正用心做事,多從民眾角度來看,自然可以把浮雲或烏雲給趕走,清楚知道怎樣做出選擇。
他說,現在看看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依舊堅持「維持現狀」,不承認九二共識,事實上,根本是自相矛盾,要知道宣誓就職臺灣地區領導人,就應該遵守「憲法」,也就是「一個中國」,毋庸置疑,另外臺大校長「卡管」案也是,竟然可以拖延500多天不任命,讓臺大沒有校長,這難道不是又被「浮雲」給遮蔽雙眼?
劉容生舉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為例,每個人都知道,高雄很美,條件很好,不可能「貨出不去、人進不來」,原因還是位居高者被「浮雲」遮望眼,韓國瑜承認九二共識,老百姓給予支持,看出島內南部老百姓想選擇怎樣兩岸關係?蔡英文等人難道不用好好想想?
劉容生 圖中評社
中評社分析稱,臺灣執政者應該反省、反思,不畏浮雲遮眼,多從兩岸民眾的福祉考量,調整兩岸政策。
中評社指出,「九合一」選舉,雖然民進黨遭遇慘敗,民進黨面臨巨大民意壓力。但是,如果民進黨能夠進行深刻的反省,順乎民意調整兩岸政策,兩岸關係也許能夠出現轉機。
不過就目前情形來看,雖然民進黨內要求兩岸政策大辯論的呼聲不小,但主事者似乎依然無動於衷,兩岸政策調整遙遙無期。不僅如此,還存在進一涉向「深綠」靠攏的可能。此外,隨著另一場選舉即將開啟,臺灣當局調整兩岸政策的空間可能進一步被壓縮。
以上情形,加上美國因素的影響,中評社認為,未來一年多的兩岸關係可能相當險峻。
對於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問題,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12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阻礙兩岸關係改善發展,嚴重損害了臺灣同胞的利益,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馬曉光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其核心意涵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才能得到維護和增進。
如果民進黨當局無視臺灣民眾希望改善經濟民生、發展兩岸關係的強烈願望,繼續違背民意,執迷不悟,只能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