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教授:蔡英文第二任兩岸關係只會變壞、不會更好,將持續探底

2020-12-15 臺海網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美國日前在Twitter公開支持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引發中國大陸不滿抗議。針對美國拉攏臺灣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中興大學法政學院院長、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蔡東傑向中評社表示,美國表態支持臺灣加入WHO,始終止於宣示,從未見其以國際地位主導、提供實質幫助,所以美方支持臺灣入WHO一直是假議題。而臺灣的「外交」政策過於偏頗,將在美中角力下首當其衝,預期兩岸關係持續探底,不容樂觀。  對於兩岸關係未來趨勢,蔡東傑表示,兩岸關係的演變可從二方面來看,一是蔡當局第二任的執政態度。二是美中角力升溫,美國介入的外力影響。  從蔡當局現階段的態度來看,第二任的調性基本上不會有太大改變,蔡東傑說,因此兩岸關係的未來,不太容易有更好的發展,至少從2020到2024這段時間,只會變壞、不會更好,現有狀態恐怕已是最佳狀態,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加上美國的介入,兩岸現狀正逐漸被打破當中。  蔡東傑指出,蔡英文2016上任後,雖然民、共之間沒有共識,且雙方存有不信任感,但在兩岸不穩定當中,還是可以維持某種程度的聯繫,也就是兩岸人員及經濟的交流,兩岸民間的旅遊、經貿、商業、文化互動成為保住兩岸關係的「基本紐帶」。  但近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兩岸關係的基本紐帶遭破壞,從2016年到2020年之間的基本紐帶已越來越小,蔡東傑說,基本紐帶之所以被影響,不只是因為疫情本身,有一大部分是受「政治惡意」牽連。  由於,臺灣政治氛圍從民進黨當局到超過半數的媒體,在疫情蔓延的當下,基本上是對大陸抱持惡意,也就是說,兩岸維繫穩定的紐帶在疫情波及之下,加上蔡政府及臺灣媒體煽動的惡意,讓兩岸唯一可以互動的基點出現裂痕,進而讓兩岸關係搖搖欲墜。  蔡東傑指出,近期可以感受到蔡英文有試圖收縮惡意,維持穩定現狀,但不代表蔡的意念可以在民進黨當局中取得共識,甚至惡意早已在臺灣社會中蔓延,這樣的情況對兩岸關係來說,要轉惡為善,非常困難,他個人認為,不容樂觀。  就美中角力升溫對兩岸關係影響的層面來看,蔡東傑指出,疫情蔓延導致美中角力激化,可以發現,美國近期積極拉攏臺灣,甚至透過各式管道表態支持臺灣加入WHO,挑動大陸敏感神經,這當中美國有很大程度是想藉由強化臺美關係,為其在美中競爭中創造優勢。但對臺灣是好是壞?臺灣當局主政者需要審慎思考。  蔡東傑說,不可否認,近年臺美關係處在臺美「斷交」之後的最佳狀態,從外交形式看起來是好事,因為美國是臺灣安全的重要保障,所以回到「斷交」之後的最佳狀態,對臺灣在國際上的「外交」有所幫助。  可是反過來看,臺灣與美國太過親近也是重大的威脅,蔡東傑指出,畢竟臺灣所面對的是不可靠的川普,眾所周知,川普專走「交易外交」,代表臺灣在取得好處的同時,需要付出相當程度的代價,另外現在的美國經濟、國力皆日漸衰退,雖然中國與美國的經濟實力還有一段差距,但美國日漸衰退卻是不爭事實,臺灣面對衰退的美國,以及難以捉摸的川普,長久看來,對臺灣的發展有高度風險。

蔡東傑提到,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5月2日在Twitter上表態力挺臺灣加入WHO,立即引發大陸官方及網友的反對及抗議,很明顯是美國透過聯合「盟友」,打擊敵人的手段。  但在臺美同盟的關係當中,臺灣只是面子大於裡子,真正得利之處少之又少,由於美國支持臺灣進入WHO,一直處於宣示階段,沒有實質奧援。且弔詭的是,美國已打算中斷對WHO的金援,並試圖另起爐灶,卻不拉臺灣加入其籌備的國際組織,反而強力支持臺灣進入WHO,當中的邏輯謬誤,背後動機值得深思。  大陸方面對於美國的介入,一定會有所動作,蔡東傑指出,未來大陸對美國的政策必然針鋒相對,因為其無法坐視美國拉攏臺灣。在兩岸當中,大陸的對臺政策彈性很可能限縮,以致兩岸的不確定性升溫,臺海動蕩不無可能。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就職將談兩岸 臺學者:刀子不會拿起來
    華夏經緯網4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表示,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就職演說,可能會在隱含有九二會談歷史事實的某種表述下繼續推動兩岸關係,且內容會讓相關各方可以接受,「刀子不會拿起來」。
  • 蔡英文將訪美 承諾會持續開展兩岸交流活動
    華夏經緯網5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13日會見「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薄瑞光,她說,民進黨會持續保持兩岸的交流,也將確保兩岸交流的過程符合臺灣地區民主與人民的期待。    據報導,蔡英文13日會見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國際事務部主任黃志芳等人陪同。
  • 臺教授: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 莫被浮雲遮望眼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據中評社12月23日報導,臺灣新竹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劉容生22日出席前校長沈君山追思會時表示,中美貿易摩擦或許讓兩岸關係變得複雜,但是蔡英文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要學會如何不被「浮雲」遮蔽眼睛。他說,承認九二共識的韓國瑜喊「貨出去、人進來」,當選高雄市長,足以說明臺灣老百姓最期待怎樣的兩岸關係。
  • 蔡英文第二任期加大打擊力度,將效法川普,建造兩岸高牆?
    蔡英文的第二任期除了會在政治領域不斷為兩岸關係「吹冷風」,打退堂鼓;在經濟和文化領域,蔡英文及其民進黨當局也有不少「反動操作」的可能。資料圖:蔡英文 視頻截圖首先,在經濟領域,蔡英文會更強調與大陸「脫鉤」。事實上,在蔡英文的第一任期,就已經開始進行相關議題的操作。
  • 臺學者:蔡英文別低估大陸的統一意志 玩文字遊戲無助改善兩岸關係
    臺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李正修8日在「中時電子報」撰文稱,在兩岸關係自蔡英文上任後就處於低蕩冷和狀態的當下,大陸對臺策略的每一步都將牽動臺灣與兩岸關係的發展,蔡當局應當審慎因應,儘早提出對策,不能低估大陸在祖國統一大業問題上的意志。
  • 臺民眾不滿蔡英文兩岸政策 支持統一率持續上升
    摘要:綠營民意調查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近日舉行「2018年終臺灣重大民意走向」民調發表會,結果顯示支持「未來兩岸統一」的人增長了10個百分點,從2016年開始持續走高。
  • 蔡英文第二任期將啟,兩岸人事布局的「變」與「不變」
    蔡英文下月將就職,有關兩岸人事布局再成話題。有關人士指出,在中美因新冠疫情趨於對抗之際,蔡希望現階段兩岸關係力求穩定,現任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傾向留任。邱垂正可能更上層樓該名人士透露,陳明通目前仍處於向臺大借調期間,但他明年即可申請退休,沒有借調期滿的問題,當前各方的訊息皆指向,陳明通續任陸委會主委仍是蔡英文首選。
  • 蔡英文兩岸關係論調再被批 孫大千:「山寨現狀論」窮臺滅臺
    【環球網綜合報導】5月20日,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兩周年的日子,在接受專訪時,蔡英文再次對兩岸關係表態,聲稱「維持現狀仍為兩岸政策主軸」。對此,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痛批,蔡英文如果持續以「擺爛」的態度,試圖在兩岸問題上矇混過關,最終必將耗盡臺灣的籌碼,導致「窮臺滅臺」的結果。臺灣「聯合新聞網」22日報導稱,孫大千對於蔡英文在5·20回答島內網友提問的表態稱,蔡英文談及兩岸關係時「完全不知所云,空洞無物,謊話連篇」。
  • 川普與蔡英文通話,臺學者:臺海關係不會出現大變動
    所以這次跟川普的對話,看起來是蔡英文在『外交』上得分,其實她也把臺灣帶進了一個更兇險的局面:作為川普手上一個完全從經濟利害去考慮的棋子;而並不是像以前美國在冷戰時候的盟國,需要去保護防衛的。」臺海的「遊戲規則」會大變嗎?有人認為,川普與蔡英文的通話,有可能意味著臺海關係將出現「大的顛簸」。
  • 蔡英文想用他打通兩岸?臺教授:不認九二共識找誰都沒用
    香港中評社2月24日消息,臺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表示,這次人事改組,主要是挽救蔡英文低迷的民調,換人的「部會」都是蔡直接管轄,竟然還要跟賴清德「頻繁交換意見」,顯示出蔡賴磨合期還沒結束。
  • 陸學者:兩岸關係處於「僵持對抗」 大陸給蔡英文的觀察期不會長
    第二,兩岸交流合作急劇降溫。「5.20」以來,由於兩岸關係氣氛的逆轉,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急轉直下,和平發展的現狀實已被蔡英文當局單方面改變。蔡英文如果不調整兩岸政策,兩岸機制化、常態化的交流合作仍會處於下行通道。當然,由於大陸方面的積極推動,兩岸民間交流還會擴大、深化,出現「官方不來電、民間不斷線」的狀態。  第三,臺灣參與區域整合和國際組織困難重重。
  • 新年第一天拿兩岸開刀 民眾衝蔡英文高喊「下臺」「槍斃」
    這樣一番驚人言論,讓臺民眾憤怒不已。在蔡英文出席今早的升旗儀式時,現場則一片抗議,有人高喊」蔡英文下臺「「槍斃蔡英文」等口號。 甩鍋 據「中央社」報導,蔡英文1日在新年談話中號稱將在兩岸間建立「三道防護網」,分別是「民生安全防護網」「資訊安全防護網」及「民主防護網」。
  • 蔡英文第二任的兩岸路線早就清楚了
    蔡英文以往說了什麼,大家都很清楚,目前大家在看,「5·20」蔡英文會說什麼。「觀其行」意指不僅是做了什麼事,還包括用了哪些人。「5·20」後的新人事出爐了。現任的臺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全部留任。這代表蔡英文第一個任期的「兩岸敵對」、「親美抗中」路線,未來不會改變。
  • 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
    原標題: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中評社臺北6月8日電 蔡英文8日表示,臺灣經濟要再一次成功轉型,需要穩定的內外環境,兩岸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維持現狀,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我說到做到」。
  • 美國會接受蔡英文的兩岸說詞嗎?
    雖然民進黨一再以「這不是美國政府官方立場」的說法來敷衍國人,明眼人卻了解,這些接觸美方對臺事務甚深的資深人士,根本就是代表美國政府向蔡英文喊話。   雖然蔡主席於4月中提出以「維持兩岸現狀」為處理兩岸關係的原則,也就是維繫臺海和平及持續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現狀,但她仍未說明要如何做到,也難怪許多人批評她仍是「空心蔡」,除了調性稍軟外,本性仍舊不變。
  • 兩岸重新談判?臺教授:兩岸良好互動的障礙,在於民進黨和蔡英文
    除此之外,她還大言不慚地聲稱自己有責任和義務保持臺灣的和平和穩定,未來也將以平等和民主的態度來重啟兩岸的良性互動。這已經不是蔡英文第一次聲稱會重啟和大陸的友好交流,但其實蔡英文所採取的實際行動卻是將「臺獨」當成保持現狀,以此來欺騙廣大的民眾。兩岸重新談判?臺教授:兩岸良好互動的障礙,在於民進黨和蔡英文。
  • 臺「兩岸關係調查」凸顯冰火兩極 蔡英文兩岸政策造成社會撕裂
    《聯合報》17日評論稱,蔡英文的兩岸政策造成社會撕裂,中間消失,統「獨」兩極分化更為明顯,越來越多對政治厭煩的人將選擇「用腳投票」。變化最大的指標是「外交」角力《聯合報》2010年開始規劃「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每年定期追蹤島內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
  • 蔡英文發表勝選感言:將會建立可持續的兩岸關係
    海外網1月16日電 16日晚,臺灣「大選」結果公布,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獲勝,成為第14屆臺灣地區領導人。晚20:30左右,蔡英文發表召開記者會發表勝選感言,她在感言中重申建立「具有一致性的、可預測性、可持續的兩岸關係」,並承諾致力於確保海峽兩岸關係維持和平穩定的現狀。
  • 賴清德「親中愛臺」打什麼算盤? 臺教授:和蔡英文背後較量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陳一新6日在臺親綠媒體《蘋果日報》上撰文表示,政治人物擁有話語權,為了博取更大的政治權力,或是為了確保自己的權力,調整或改變說法司空見慣。民間早有傳聞,島內新潮流系支持賴清德角逐2020年「總統」大位,這是他放棄「總統府」秘書長職位的主因。
  • 臺媒:蔡英文第二任「蜜月期」不再
    參考消息網12月31日報導據臺灣《中國時報》12月30日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29日公布民調顯示,與11月相比,贊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者減少,不贊同者增加。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表示,蔡英文整體聲望明顯下滑,顯示其第二任所謂「蜜月期」已經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