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兩岸關係處於「僵持對抗」 大陸給蔡英文的觀察期不會長

2020-12-23 中國臺灣網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斌華出席會議並發言(圖片來源:中評社)

  據香港中評社11月28日報導,以「520民進黨執政半年來的兩岸關係評判」為主題的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圓桌會議日前在京舉行,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斌華在會上表示,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路線已經基本成型,在蔡英文本個任期內難有改變的可能。他指出,這半年來,兩岸關係整體水平顯著下降,雖然避免了立即性的衝突與攤牌,但處於「僵持對抗」階段,體現出「脆弱平衡」的基本特徵。他也認為,大陸給蔡英文的「觀察期」不會太長。

  陳斌華首先對民進黨執政半年來兩岸關係形勢作出評判,具體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

  第一,政治互信的缺失導致「脆弱平衡」。「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通關密碼」,制度化溝通協商機制是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渠道。中美之間有包括元首會晤在內的數十種對話機制,但雙方政治互信仍嚴重不足。現階段兩岸間「無互信、無共識、無機制、無溝通」的「四無」局面,不僅使兩岸雙方尋求建立政治互信變成緣木求魚,而且毫無交集、溝通必然導致戰略互疑的增長。因此,兩岸關係雖然沒有「地動山搖」,但暫時的平衡與僵持局面是極為脆弱的。

  第二,兩岸交流合作急劇降溫。「5.20」以來,由於兩岸關係氣氛的逆轉,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急轉直下,和平發展的現狀實已被蔡英文當局單方面改變。蔡英文如果不調整兩岸政策,兩岸機制化、常態化的交流合作仍會處於下行通道。當然,由於大陸方面的積極推動,兩岸民間交流還會擴大、深化,出現「官方不來電、民間不斷線」的狀態。

  第三,臺灣參與區域整合和國際組織困難重重。蔡英文上臺以來,在區域經濟整合方面有兩大重點:一是力推「新南向政策」,二是積極謀求參與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前者與大陸力推「一帶一路」戰略的相生相剋,隨著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與中國大陸關係的改善,「新南向」與「一帶一路」如果「合」則可能取得較大的成效,如果強調「競」則遭遇的挑戰在增多,實施成效將大打折扣。至於TPP,現在進程已經停滯,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任後,TPP很可能胎死腹中,蔡英文的如意算盤也將落空。

  至於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方面,由於蔡英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無法通過協商作出務實安排,「5·20」以來,臺灣接連在參加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上受挫。可以預見,倘若蔡英文當局不務實調整兩岸政策,今後臺灣想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將四處碰壁、困難重重。此外,只要兩岸關係停滯或倒退,或者蔡英文當局敢於往「法理臺獨」方面冒險,臺灣部分「邦交國」與其斷交轉而與大陸建交的可能性將升高。

  四是島內要求蔡英文當局調整兩岸政策的壓力升高。兩岸關係的降溫,使得臺灣各界對蔡英文當局的不滿日益升高,蔡英文、林全的滿意度雙雙走低,已經出現「死亡交叉」。民進黨的傳統支持力量與民進黨當局的矛盾正在激化,勞工團體、中小企業對民進黨開始反彈;「青年人永遠在在野黨」,隨著對蔡英文施政不滿的上升,臺灣青年群體將與執政黨漸行漸遠。因此,兩岸、經濟、民生議題搞不好的話,蔡英文很難有第二個任期。正是在上述種種壓力之下,蔡英文「雙十講話」態度明顯轉軟,用了專章來闡述其兩岸政策理念,並首度提出「兩岸應儘快談」、「什麼問題都可以談」,顯示其已經不能不在乎、不著急處理兩岸事務。

  五是兩岸民意「敵意螺旋」上升。隨著蔡英文當局在各領域「柔性臺獨」的推進,大陸軍方、學界和民間日益憂心「臺獨」的危險性上升,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聲音層出不窮。兩岸網民、青年群體之間「必然統」與「天然獨」的言語交鋒與民意對撞日益增多。「5·20」以來,大陸方面對「臺獨」的警告言辭日益強硬,劃出了更為清晰的紅線。兩岸間倘若持續目前的僵持對抗局面,則民意的「敵意螺旋」將日益上升,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隨之增添。

  陳斌華還提出關於未來兩岸關係走向的看法。他認為,蔡英文、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主要看川普就任後美國對臺政策有無調整、島內民意對蔡英文的壓力有無升高和2018年縣市「九合一」選舉的結果。如果蔡英文能朝著承認「九二共識」的方向調整兩岸政策,則兩岸關係能維持穩定,甚至實現某些領域的發展。相比就任之初,現在的島內和國際形勢對蔡英文更加不利,如果蔡英文錯誤以為要擺脫執政困境,必須鞏固基本盤而擁抱「深綠」,則兩岸關係將走向激烈動蕩。

  陳斌華強調,當前兩岸關係存在截然不同的兩種前景。大陸方面給予蔡英文當局的觀察期不會太長,至於結束觀察的時間點,應該衡量的不是中共十九大等「大陸時間」,而是明年元旦、蔡英文就職一周年等「臺灣時間」。蔡英文如果一直拒絕補答問卷,兩岸關係持續「冷對抗」甚至走向「熱對抗」,從而打破「脆弱平衡」,深蒙其害的只能是臺灣方面、臺灣同胞。世界和地區危機的爆發,大多數源於戰略誤判和形勢誤判。蔡英文不要有戰略誤判,也不要有僥倖心理。蔡英文當局如果真想打破兩岸關係僵局,只能以明確的言行、具體的行動,來展現承認「九二共識」的真實善意,例如做出類似「四不一沒有」的承諾、推動民進黨「凍結臺獨黨綱」、說明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徹底排除「臺獨」選項,才能擺脫目前的困境。臺海地區是和是亂,兩岸關係是緩和發展,還是持續僵持對抗甚至走向緊張動蕩,端視蔡英文、民進黨作何選擇。

相關焦點

  • 陸專家:兩岸關係「脆弱平衡」 民意「敵意螺旋」上升
    半年來,兩岸關係整體水平顯著下降,雖然避免了立即性的衝突與攤牌,但處於僵持對抗階段,體現出「脆弱平衡」的基本特徵。具體主要有以下三個特徵。第一,政治互信的缺失導致「脆弱平衡」。「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係穩定發展的「通關密碼」,制度化溝通協商機制是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渠道。中美之間有包括元首會晤在內的數十種對話機制,但雙方政治互信仍嚴重不足。
  • 陸學者:牢握兩岸關係主導權 大陸須防範蔡英文打「三張牌」
    祖國發展強大了,兩岸統一就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他表示,自己對祖國統一的前景滿懷信心。民進黨殘酷做法使臺灣倒退多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朱衛東發言時強調,大陸應著力防範化解兩岸關係中的重大風險。在選前,高度警惕蔡英文所打「三張牌」對兩岸關係的消極影響。
  • 陸學者: 牢握兩岸關係主導權 大陸須防範蔡英文打「三張牌」
    解決臺灣問題須堅持「反獨促統」王在希在主旨發言中表示,蔡英文上臺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遭到破壞。蔡英文無所顧忌地推出「年改」、「一例一休」、破壞兩岸關係,導致臺灣農產品積壓,島內觀光業受到衝擊,「討厭民進黨」成為臺灣社會主流,這反映出民進黨的所作所為已經失去民心。
  • 地震震不倒兩岸情!臺媒警告蔡英文:別把兩岸關係送入加護病房!
    【環球網綜合報導】蔡英文當局上臺後,兩岸關係出現急凍態勢。但6日晚間,臺灣花蓮發生6.5級地震,卻讓兩岸民間溫情蔓延。臺灣《旺報》8日發表評論稱,花蓮強震,完全震不倒兩岸民間一家的感情,大陸網友收起平日不少仇臺的言論,大陸一線明星也紛紛表達慰問。
  • 「復談悲觀,對抗加劇」,蔡英文落井下石,讓兩岸關係到達新高度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目前兩岸關係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由於蔡英文的港臺讓兩岸的關係就已經開始緊繃,但是目前大陸出現了疫情,國難面前蔡英文的做法讓很多大陸人民感到心寒,兩岸關係更是到達了冰點。尤其目前滯留武漢的同胞想要加班機返鄉事件中,臺當局百般阻撓,並且還肆意抹黑大陸,這讓兩岸關係加劇,也讓很多人感到氣憤。不僅不接受「九二共識」,在如此緊要關頭還為一己私慾不顧一切的與大陸對抗,簡直可恥。「復談悲觀,對抗加劇,臺灣受害」目前就有人總結了兩岸之間的關係,可以說這樣的總結非常到位。
  • 兩岸可能觸發嚴重衝突,蔡英文當局打算怎麼做?
    編輯:枯木從2016年蔡英文上任以來,蔡英文當局至今仍然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由此導致兩岸事務主管部門溝通聯繫機制與兩岸兩會協商中斷,兩岸關係陷入僵持對抗的局面。而蔡英文連任成功之後,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至今看不出任何實質調整跡象,反而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對抗大陸",甚至露出與美國勾結的苗頭,企圖以"美國牌"、"民意牌"、"民主牌"轉移島內民眾視線,推行兩岸關係惡化,實施"臺獨"。
  • 陸學者:蔡英文「三新論」令兩岸不安 下半年兩岸關係難以樂觀
    對此,大陸國臺辦前發言人、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院長李維一22日接受臺灣《旺報》專訪反駁說,「三新論」意味著蔡英文不會接受「九二共識」,倘若「善意」只是基於黨內角度,下半年兩岸關係恐怕難以樂觀。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23日報導,李維一受訪時表示,從蔡英文拋出兩岸「三新論」,也就是兩岸關係的「新問卷」、「新情勢」、「新模式」的說法看來,蔡英文已明確表態不會接受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而「三新論」也將為兩岸關係造成相當不安。
  • 民進黨當局升高對抗大陸致兩岸關係惡化 臺灣輿論和各界焦慮憂心
    新華社臺北8月2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臺灣工業總會日前發表2019年白皮書,直指島內投資環境不斷惡化,告誡臺當局莫以對抗思維主導其大陸政策,必須審慎思考如何降低兩岸緊張與敵對,務實處理兩岸關係。白皮書指出,過去幾年,兩岸關係處於緊張狀態,不僅衝擊島內觀光、零售、飯店業及農漁蔬果產品的出口,也使來臺投資卻步。呼籲當局推動更務實、以經濟民生為主、不以意識形態對抗的大陸政策;積極思考如何強化與大陸溝通,建構穩定、和平、合作、共榮的兩岸關係,務實推動兩岸經貿交流。該白皮書發表後,引起島內輿論熱議。
  • 蔡英文提「新三不」 國臺辦回應:兩岸關係僵持原因眾所周知
    【環球網綜合報導】國臺辦17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我們看到蔡英文在年終記者會上提出了兩岸關係的「新三不」,就是兩岸關係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也不會回到過去的老路上,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對此,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實際的情況是,2016年「5.20」以來,由於臺灣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嚴重損害了雙方互信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致使兩岸關係處在政治上僵持的局面,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眾所周知的。當然,未來是從善如流,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基礎上來,跟我們一起致力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還是向相反的方向變本加厲地發展,取決於臺灣方面。
  • 在兩岸間持續玩火,蔡英文按耐不住了
    造成這一局面的一個原因重要便是去年5月20日上臺的蔡英文當局至今仍然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由此導致兩岸事務主管部門溝通聯繫機制與兩岸兩會協商中斷,兩岸關係陷入僵持對抗的局面。進入2017年,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至今看不出任何實質調整跡象,反而吃了秤砣鐵了心要「對抗大陸」,甚至露出與「港獨」、「藏獨」、「疆獨」勾結的苗頭,企圖以「美國牌」、「民意牌」、「民主牌」轉移島內民眾視線,推卸兩岸關係惡化責任。蔡英文「臺獨」的狐狸尾巴越露越明顯。
  • 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轉折點|民進黨|大陸|蔡英文|兩岸關係|臺灣
    以兩岸關係來說,民進黨於2016年贏得「大選」,再次執政後,由於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在美中臺三邊關係上採取「親美反中」的立場,使得兩岸關係急遽倒退,甚至現在戰爭風險升高,臺海安全亮起紅燈的狀態,可說是非常嚴峻。
  • 蔡英文三個誤判引發兩岸新對抗 有識者深以為憂
    「第三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30日在廣西桂林召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郭震遠在論壇上指出,蔡英文在臺灣執政後,兩岸關係迅速由和平發展,轉變為新對抗。蔡英文堅持推行「和平臺獨」政策,將使兩岸關係處於嚴重不穩定狀態。
  • 蘇起:蔡英文「一邊一國」概念已出 兩岸只剩對抗
    臺當局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今(27日)表示,蔡英文使用「中國」而非「中國大陸」,「一邊一國」的概念已出,另談論拉攏全世界對抗大陸,等於走上國際,兩岸和解沒了,只剩下對抗。據報導,蘇起今出席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楊永明「亞洲大崛起」新書發表會,他指出,兩岸已經進入「冷對抗」,不是「冷和平」,蔡英文近期談話都用「中國」稱呼,而非「中國大陸」,已經是「一邊一國」的概念。臺當局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
  • 不斷升高對抗大陸的調門,蔡英文要許給臺灣什麼樣的未來?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近來不斷升高對抗大陸的調門,繼接受外媒專訪時攻擊「一國兩制」是對臺灣「很大的警訊」,日前又拋出所謂「因應及反制『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指導綱領」,號稱「『一國兩制』不會成為臺灣的未來」。這與其上臺前後多次聲稱在兩岸關係上「不挑釁,沒意外」大相逕庭。
  • 蔡英文新論調對抗統一,島內已「炮聲隆隆」
    蔡英文昨天召開「國安會議」,大動作拋出所謂對抗統一的「指導綱領」,涉及兩岸關係、「外交」和「國防」等七大方面。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今年以來蔡英文多次針對兩岸關係大放厥詞。今年元旦,蔡英文在新年談話中提出兩岸關係的「四個必須」「三道防護」。
  • 兩岸關係短時間很難回暖?蔡英文把臺灣「兩岸籌碼」玩完了
    編輯:凝冰來源:中國臺灣網2019年是兩岸關係最緊張的一年,很多願意看到兩岸和諧相處的民眾,希望在2020年能看到兩岸關係回暖,但從蔡英文新年致辭中「統一隻有武力和和平兩種方式,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陸是不會任由臺灣獨立的,如果不能實行「兩制」政策。那只有採取武力來解決臺灣問題。
  • 敏感時刻,蔡英文還想跟大陸「對抗」?
    在中美關係上,拜登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對此,國民黨「民代」、臺軍退役陸軍中將吳斯懷認為,從拜登對中國政策的態度可以看出,目前中美關係開始發生改變,拜登不再把中國當成敵人,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應該認識到,自己是否還有條件跟大陸進行對抗。
  • 蔡英文過境美國有什麼玄機 媒體稱美國暗助蔡英文
    報導稱,「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表示,「九二共識」的說法是馬英九的第一任臺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開始使用的,以描述1992年兩岸達成的這項共識;而在此之前,他在與辜振甫及汪道涵的會面中,兩人從未使用「九二共識」,因為這個名字不存在,而辜振甫有時會用「九二諒解」。
  • 陸學者:蔡英文未釋放善意 兩岸關係找不到原點只能兜圈子
    對此,正在臺灣交流的大陸涉臺學者盛九元表示,蔡英文是重申過去基本立場、沒有改變,也只是臺灣單方面的表述,感受不到善意,對兩岸關係也沒有助益,彼此可能產生誤判。據臺灣《中國時報》5月15日報導,「5·20」前夕,大陸涉臺機構對蔡英文表述的兩岸政策提高警覺。
  • 陸學者:蔡英文誤判大陸立場 政治幼稚病又犯了
    蔡英文日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的談話充分顯示:一方面她無意調整「臺獨黨綱」,認為雙方(兩岸)關係的建構是不是一定要從「臺獨黨綱」著手,可以再持續討論,至於民進黨的「臺灣前途決議文」怎麼進一步處理看看再說;另一方面則稱,大陸最怕「押錯寶」,只要民進黨打好今年11月「九合一」選舉,「連大陸都會朝民進黨方向來調整;如果他們覺得2016年最有可能贏的是民進黨的話,他們會自動去創造那個條件」,「大陸一調整,美國人就沒有什麼好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