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愛夫妻不到頭」啥意思,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很少有人知道!

2020-12-16 國學大觀園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

作者 | 國學大觀園

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

在我國俗語文化中,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老話,一直在我們的腦海中久久留存,因為這些民間的俗語,是生活中的智慧結晶,都是古人們不斷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能啟迪我們的人生,指引我們方向。雖然這些俗語平淡無奇,讓人一看就容易記住,但是其中隱藏的道理卻是深刻的,耐人尋味的,如果我們細心品讀,不免發現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於哲理中看生活,自然會多了一層新的認知和感悟,人生也因此受益匪淺。

有這樣一則俗語是說「恩愛夫妻不到頭」,這句話乍一看,我們會十分的疑惑不解,為什麼互相恩愛的夫妻最後走不到頭呢?按道理來說越是恩愛應該過得越長久才是,其實這正是俗語的魅力所在,只是看表面意思很容易摸不著門路,但是深入來解讀,卻知道其中道理可不那麼簡單。

恩愛夫妻不到頭

首先,這是一句古話,自然以古人的觀點來看。古人認為恩愛的夫妻太過於恩愛,老天會因此嫉妒,會讓他們陰陽相隔,比如孔雀東南飛,梁山伯與祝英臺,甚至牛郎織女等等,但是這只不過是玩笑,大家不必當真。

而「恩愛夫妻不到頭」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其實是在說古人對愛的理解。古人認為愛是需要有尺度的,不能愛情泛濫,不能每天都膩在一起,如此恩愛,必然會使得雙方產生很多的執念,認為彼此就是唯一,從而會只對一方傾盡所有,對別人也就逐漸不管不問,尤其是自己家的親人老小。由於他們太過於恩愛,雙方眼中只有彼此,本來一開始很甜蜜,但是雙方的私人空間就會越來越小,這樣會導致矛盾的激化,過度的喜歡與愛情,反而會更快散去愛情的熱度,這也是物極必反的道理。好多夫妻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彼此給對方留下的空間越來越小,雙方就會感覺被束縛的越來越緊,最終就會走向相反的方向,所以愛情需要時間,更需要空間。

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更是此句俗語老話的精華之所在,也更好的詮釋了古人對婚姻制度的理解,那就是「吵吵鬧鬧過一生」。

吵吵鬧鬧過一生

說到吵吵鬧鬧,似乎是與上半句的恩愛自相矛盾,一對吵鬧的夫妻怎麼可能會過一生呢?其實夫妻之間經常拌嘴吵鬧,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遇到問題通過爭論才會得出道理,而且這種吵鬧,都是小打小鬧,對維持婚姻的長久,是一種潤滑劑。彼此天天的你情我愛,時間長了自然會彼此感覺乏味,但是偶爾爭吵過後雙方又重歸於好,則是另一種不同的感情升華,因為彼此在磨合中互相的成長進步,在彼此的心靈碰撞過程中更加能知根知底。俗話曾說床頭吵架床尾和,正是這種吵架後很快能和解的婚姻愛情,才能「吵吵鬧鬧過一生」。

綜上所述,恩愛與吵鬧看似互相對立,實際上卻是相互統一,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物極必反,恩愛過渡則會給人空洞的感覺,彼此吵架過渡也會加速婚姻的破裂,但是適度恩愛與適度爭吵,才是婚姻能夠長久保鮮的「靈丹妙藥」。當愛情逐漸趨於平淡,夫妻之間才會互相包容,互相理解,這樣其實就是恩愛的表現,關鍵是我們如何去正確看待婚姻,如何去經營我們的愛情,這才是最重要的。古人對婚姻的理解,「恩愛夫妻不到頭,吵吵鬧鬧過一生」其實是很有道理的,裡面所折射出的智慧光芒,也是十分的受益!

今日話題:你對恩愛夫妻是如何理解的,夫妻之間吵架你認為正常嗎,請在下方留言區交流分享。請關注國學大觀園,每日與您品讀原創好文,樂享生活,幸福一生,期待您的加入!

相關焦點

  • 「一日夫妻百日恩」,它的下半句才是經典,卻鮮為人知!
    「一日夫妻百日恩」,它的下半句才是經典,卻鮮為人知!夫妻是什麼?夫妻就是在茫茫人海中可以跟你牽手,跟你一起共度餘生的人。夫妻是同甘共苦,是柴米油鹽。有一句老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兩個人一旦結成夫婦,就有很深的感情了,這都是緣分使然。
  • 俗語講:「恩愛夫妻不到頭」,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
    俗語講:「恩愛夫妻不到頭」,啥意思?許多人不知其深層含義沒有人可以一直陪著你走完生命的旅程,從開始到結束。但是伴侶無疑是陪伴你最久的那一個,都說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和自己心愛的人一起慢慢變老。可是最熱烈的愛情真的適合平淡的生活嗎?適合不如婚姻之後的柴米油鹽嗎?
  • 「半路夫妻硬如鐵」啥意思?別再理解錯了,下半句同樣經典!
    那麼這兩句俗語的真正意思你了解嗎?就拿這半句「半路夫妻硬如鐵」來說,其實形容的並不是半路夫妻之間的感情堅硬如鐵,真正的意思正好恰恰相反!時代的發展,也使得人們的思想意識越來越開放,仿佛「離婚」這事太過普遍了。事實也確實如此。
  • 俗語「恩愛夫妻不到頭」,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值得借鑑
    農村裡流傳著許多關於愛情的俗語,「恩愛夫妻不到頭」便是其中一條。我們都知道,俗語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其存在必定是有一定道理的。看到這,我們不免感到奇怪,為何恩愛的夫妻就不能到頭呢?難道說那些磕磕絆絆的夫妻就能到頭呢?別急,先把下面這個故事聽完,再來討論。
  • 為何有「恩愛夫妻不到頭」的說法,到底啥意思?背後原因少有人知
    今天我介紹的諺語是有關夫妻方面的:"恩愛夫妻不到頭"這句話的表面的意思就是:太過恩愛的夫妻往往是不容易共白頭的。相信大家初次看到這句話應該會有和我一樣的疑問:一般人離婚都是因為感情不和,那為什麼太過恩愛的夫妻到最後也會不歡而散呢?這背後究竟蘊含著什麼生存的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可惜很少有人知道
    許多俗語因為趣味盎然而被人們熟知,但是人們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被人們熟知的俗語,它的下半句才是精華所在,可惜很少有人能夠知道,比如這句「兔子不吃窩邊草」。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如果有人喜歡上自己身邊的朋友,別人就會勸誡他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雖然人們大概能知道這句俗語的含義,但是其中的真實意思卻並非如此。我們從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理解,那就是兔子即使在餓也不會吃自己窩邊的草,那麼兔子為什麼這麼做呢,它又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啟示呢?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大家好,今天小編要來為大家說一說古人為我們留下來的兩句俗語。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下半句「朋友夫」道出了人性,卻很少有人懂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下半句「朋友夫」道出了人性,卻很少有人懂我們國家,文化在經過那麼多年的沉澱,特別是語言上的不斷融合及創新下,形成了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等你真正領悟了它裡面的意思和道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它其中所包含的智慧有多厲害了。
  • 俗語「女人心,海底針」,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很少有人知
    其實,這句話只說了一半,「女人心,海底針」還有下半句,這下半句呼應著上半句,一脈相承,即:就算撈到還扎人。幾乎要一棍子打死,仿佛女性天生不講道理一樣。那麼,女人心果真是海底針,就算撈到還扎人嗎?其實這不過是男性缺少耐心,不去清楚原因,總是用男性的邏輯思考方式去推理女性,折騰了半天,對不上路,只好再加上一句「就算撈到還扎人」了。這自然是對女性大大的誤解,女人的心路轉折,男人不了解,卻只感受到女人多變的心緒與冷熱無常的相待,只好歸之於就算撈到還扎人,那還撈個什麼勁兒?
  • 古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有道理嗎?一句話道出夫妻相處之道!
    從這些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人們對愛情的嚮往都是很美好的,但是在民間卻有一句俗語是這麼說的:「恩愛夫妻不到頭」,那到底為何這麼說呢?首先,這句「恩愛夫妻不到頭」,出自清朝文人沈複寫的自傳體散文《浮生六記》,這裡面的內容大多是在講述沈復和妻子陳芸日常的夫妻生活,他們二人雖然情投意合,但最終卻不被封建禮教所包容,使得這對夫妻最後在貧困中陰陽相隔。
  • 「恩愛夫妻不到頭,吵吵鬧鬧過一生。」夫妻吵架比冷戰好
    --林語堂夫妻是陪伴彼此一生的關係,從古至今,對於婚姻,人們最好的祝福就是白頭偕老。人們都希望在人生的道理上,有個相知相伴的人。俗語說:「恩愛夫妻不到頭,吵吵鬧鬧過一生。」為什麼夫妻越是恩愛,越是難以白頭到老呢?
  • 為何說「恩愛夫妻不到頭」?背後道理少有人知,老祖宗經驗之談
    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一個不美好的俗話,有俗語說"恩愛夫妻不到頭"這是什麼意思?大家對愛情和婚姻都是有所期待,抱有美好的願望的,比如說"一夜夫妻百日恩、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等俗語,都是形容夫妻關係美好。接下來這句"恩愛夫妻不到頭"這句話又是什麼寓意呢?難道說恩愛的夫妻不能白頭偕老嗎?
  • 「此地無銀三百兩」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
    提到俗語可能大家多少都知道幾句。俗語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凝聚了很多的精華,道出了很多的道理。因為文字都有很多種意思,所以這些字組合成俗語也會被理解為很多種意思。而且每個俗語都有它的來歷,包含了很多的故事。
  • 俗語「萬惡淫為首」,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道出人性的真諦
    就以《增廣賢文》裡的「萬惡淫為首」為例,你知道這裡的「淫」是什麼意思嗎?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嗎?如果單純按照現代社會常用的字意來解釋,恐怕多數人都會認為這個「淫」就是指不入流的、低俗惡趣味的邪穢之意,是與情色事物相關聯的,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指汙穢不堪的思想是極大的罪惡。
  • 老話「女人當家,房倒屋塌」是什麼意思,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
    雖然平淡無奇,卻總能給人們以啟迪,正是由於這樣,俗語在民間才十分的盛行。在我國古代,都是有著嚴格等級制度劃分的封建社會,對三綱五常和禮義廉恥都有著很多規定,尤其對中國的女性,更是禁錮她們的思想。古人要求女人要恪守本分,不要多管閒事,在家庭中也禁止女性掌權。如果一個女性在家中掌握太多的事情,會遭到很多人的非議,會認為這個女子不守婦道。
  • 俗話說「老牛吃嫩草」,其實還有一個下半句,這才是經典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前輩」們拿著俗語教導我們,這些俗語不僅言簡意賅,而且還十分符合當下,比如「好男不跟女鬥」「父母在,不遠遊」「可憐天下父母心」等等,不過許多人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多俗語都有一個下半句,而下半句往往才是整個句子的核心意思,今天我們就重點來說說「老牛吃嫩草
  • 古語說「恩愛夫妻不到頭」,為什麼不能到頭?都聽過懂得人卻不多
    那麼為什麼會有「恩愛夫妻不到頭」的說法呢?為何相互恩愛卻修不成正果?實際上這句俗語道出了夫妻間的生活真諦,未必所有的夫妻都能長相廝守,都聽過懂得人卻不多,雖簡單卻蘊藏大道理。第一、為何「恩愛夫妻不到頭」?
  • 俗語「笑貧不笑娼」,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老實人懂了才不會吃虧
    很多人都不把老祖宗留下的名言警句放在心上,等到自己真的吃虧的時候才開始後悔,這正應了那句老話:不吃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關於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了解,特別是不要只聽一半,很多人就是有這個毛病,聽話只聽半句,就拿"笑貧不笑娼"這句話來說吧,很多人對這句話裡面的"娼"字印象深刻,以至於把後半句話給選擇性的忽視了,其實這後半句話才是精華。
  • 此地無銀三百兩」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令很多人「羞於啟齒」!
    俗語雖然字數不多,但是凝聚了很多的精華,道出了很多的道理。因為文字都有很多種意思,所以這些字組合成俗語也會被理解為很多種意思。而且每個俗語都有它的來歷,包含了很多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這個俗語,說起這個俗語,它有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 「父母在,不遠遊」,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但少有人知!
    其實這句話只是半句,它還有下半句,並且下半句才是關鍵。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原文出自《論語.裡仁第四》:「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也是傳統文化的基礎,父母在世的時候,盡心盡力孝養父母,這是理所當然,這是子女的本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