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之前更新了關於教師回調的文章引起了熱議,很多小夥伴兒紛紛來信說:小劉老師,我這個地方有沒有回調的政策?當時年少只知道考個編制,哪裡都可以,最後才發現回到自己的家鄉,真的特別難,現在只能等這個政策出臺了,考不動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外地的編制重要嗎?」這個話題。
如果一定要說考編之人最幸福的是什麼,那脫口而出的一定是上岸二字。
可短暫的上岸喜悅之後,卻也有不少人陷入了迷茫之中:上岸了,但是外地的編制,我該如何抉擇?
據不科學統計,每年上岸的考生中,至少30%是外地編制,這也形成了一個規律,公布成績幾天後,一個話題也漸漸形成了:
小劉老師向來認可一句話,那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像這種幾乎決定人生的抉擇,小格認為得慎重考慮,一切不以結果導向的問題,都是耍「流氓」。
所以呢,我們今天從結果導向來探討一下,外地編制的問題。
對待這個問題,我們要辯證的看待,要從兩方面出發:外地編制的優勢和外地編制的不足。
一、外地編制:優勢之處
1.編制很重要
套用莎士比亞的話說就是,「一切不以上岸為目的的考編都是在浪費生命」
所以,我們千辛萬苦,披荊斬棘,過五關斬六將,就是為了能夠上岸,眼下我們上岸了,雖然是外地編制,但人家依然是鐵飯碗,「本地外地,能給編制的就是好地。」
2.國家福利待遇好
現在的教師行業簡直就是香餑餑,不說千軍萬馬爭一個崗位,也至少是幾百個人才能出來一個。
國家為了扶持教師行業,也推出了一系列優好政策,從福利待遇再到教師壓力等等方面都有所涉及,所以即使是外地編制,除了家遠,其他都是很合適的工作。
3.當地政策保護
目前有很多地方為了吸引人才,促進當地發展,往往會推出一系列扶持手段,獎勵外來教師,讓其幫助當地發展。
二、外地編制:不足之處
講完優點,我們再來說下缺點,相信這也是大家所關心的。
1.「外地編制」中的「外地」是多遠?
我們得明確這點,所謂的外地是指多遠,或者說我們內心能接受的外地是指多遠?
大學選擇時,小格堅持的理念是「上個大學不出省跟上高中沒啥區別」,所以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遠赴西北,這一去光單趟的火車就39個小時,來回接近80個小時了,接近小4天。
去了外地後除了剛開始幾天的新鮮感,很快就迎來了孤獨,真的是舉目無親人,四望皆陌生。
所以在選擇是否前去外地之前,一定要在心中列個帳,就好比目前小格在濟南,家在濟寧,這是小格能接受的。
tip:距離不遠的情況下,也得考慮轉車,否則很麻煩
2.遠離家鄉的壞處
年輕時總是好男兒志在四方,等年歲一漲,才發覺金窩銀窩不比自己的狗窩。
工作在門口,可以衣食住行處處跟父母同步,還不用操心;
工作在遠方,柴米油鹽醬醋茶處處操碎心,大老爺們小夥子還行,小姑娘家家的生活不方便不說,還不安全。
工作在本地,真有啥事父母親人都是可以依靠的,外地崗位就真得靠自己了。
3.結婚生子的問題
這話題看似很遙遠,實則離我們很近了,考教師的同學們,即使是一戰上岸,那也得23/24的樣子,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
如果之前有對象,那可能面臨的就是異地,即使找了外地的對象,以後結婚回家探親也是極其不方便的事。
三、外地編制:總結篇
其實說再多,還需要自己思索一下,是追求本地安定,還是渴望外地磨練,這些都得看自己的要求。
正如上文所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冷是燙,總得自己摸索才能知道,對於外地編制,你有什麼看法呢?評論區留言吧~
今天,我們就分享這些,希望能夠幫助前行的大家!
關注教師那點事兒,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