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烤」驗下,高溫勞動保護亟待加碼

2020-12-20 西部網

炎炎夏日,疫情防控不能放鬆。一邊是防護服、口罩等厚重「裝備」,一邊是滾滾而來的熱浪——雙重「烤」驗下,高溫勞動保護亟待加碼

閱讀提示

時值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今年的高溫勞動與往年相比有了不小的變化。連日來,記者在北京、福州和武漢等地,探訪醫務工作者、外賣小哥、建築及鋼鐵行業工人,發現高溫下堅守崗位的勞動者盼望有更多「涼策」。

6月底的一天上午,北京,高溫炙烤,通州區梨園鎮原雲景國際汽配城大院裡,核酸檢測正緊張有序地進行,600平方米的候檢涼棚與3個裝配大功率空調的檢測貨櫃,讓人感到絲絲涼意。梨園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護士曹丹丹,正是這「涼策」的受益者。

7月2日13時,福州,記者見到外賣小哥陳強時,他正在一家奶茶店門口等待即將送出的第28份訂單。不過,陳強並未進店等候,而是選擇和奶茶店保持2米的「安全距離」,頂著烈日站在門外候餐。從店內飄出的一絲冷氣,是他此刻唯一能享受到的清涼。

7月4日,武漢,來自湖北黃岡的劉濤剛到光谷地下空間項目務工,第一件事就是健康體檢,這其中既有核酸檢測,也有針對高溫天氣各類突發疾病的職業健康檢查。拿到各項指標達標的通知單後,他順利進入現場工作。

今年盛夏,正值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高溫勞動與往年有了一些新的指徵。連日來,記者在北京、福州和武漢等地採訪發現,高溫下的勞動者或是身著防護服,或是佩戴口罩,異常辛苦。

而讓勞動者倍感「清爽」的是,各地多重舉措,與時俱進加強高溫天氣的勞動保護。但同時,還有一些單位的勞動保護條件尚不完善,部分平臺從業人員為多掙錢無暇享受片刻清涼,這也給用人單位如何在疫情期間,更好地保障勞動者職業健康提出了新課題。

北京:火線裝空調為一線醫護「降溫」

隨著北京疫情再度來襲,梨園鎮的核酸檢測全面開啟。隨著檢測人員不斷增多,天氣炎熱,曹丹丹和同事的身體開始吃不消了。

「地表溫度能達到40攝氏度,穿著防護服簡直如同蒸桑拿,工作兩小時後把防護服脫下來,全身如同水洗一般。」曹丹丹坦言,6月19日上午,工作了3個小時左右的她突覺身體不適,頭暈、噁心、嘔吐、心跳加速等中暑症狀隨之而來,被同事抬到了休息區。那些天,出現中暑症狀的不止曹丹丹一個人。

考慮到檢測現場的高溫所存在的勞動風險,梨園鎮迅速將原雲景國際汽配城大院設為檢測新地址,並安裝大功率空調。

6月20日,歷時10個小時火速搭建起來的新檢測點投入使用,不僅讓檢測者排隊不再擁擠,貨櫃內還源源不斷地吹來冷氣,使得一線檢測人員不必再受高溫之苦。

「有了空調,檢測點溫度降至20攝氏度左右,我們工作起來方便多了,休息區還有水和綠豆湯,我和同事們都為這些『涼策』點讚!」曹丹丹興奮地說。新的檢測點建成後,檢測速度還得到大幅提升,在醫護人員配備充足的情況下,日檢測能力提升至3000人。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區域和醫療機構受場地和條件限制,高溫勞動防護不足。一位頂著烈日工作的護士表示,希望增加換班輪休的頻次,適當增加休息時間。

福州:「再熱也停不下來」的外賣小哥

長褲、冰袖、頭盔、口罩、面罩,這是福州外賣小哥陳強這個夏天的防暑防疫裝備。去年,這個26歲的小夥子,送出了29288單外賣,成為「餓了嗎」平臺福州區的「單王」。

「原本還可以到店裡『蹭空調』,現在我們很少進店,這樣也能給商家和店內客人降低感染風險。」陳強趁著等餐的空閒告訴記者,夏季和福州溫度一樣火爆的是激增的訂單,每天11時起送餐,送午餐、送下午茶、送晚餐,身上的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要忙到22時後才能下班。上個月他的訂單量近1800單,當月,福州高於35攝氏度的天數達15天,打破了30年來同期的高溫紀錄。

「在最熱的時候,反而沒多少時間停下來!」陳強剛說自己「停不下」來沒多久,來自平臺的倒計時提醒又一次響起。

「沒時間停下來」的不僅是陳強。據福州鼓樓區白馬路城市工人休息室負責人介紹,每天在這個休息室周邊來來往往的外賣小哥不少,但即便休息室配備了空調、免費供應涼茶、掛起了「歡迎外賣小哥進門納涼」的宣傳語,還是很少有外賣小哥上門享受哪怕只有片刻的清涼。

「高溫就意味著收入,停下來就沒錢賺。」陳強說,遇到極端高溫和惡劣天氣,平臺會調整單價,如高溫時每單增加3元~5元的配送收入,以每天15單計算,高溫月份一個月可以多賺近1500元,「這比『高溫津貼』的力度更大!」

同樣幹了3年外賣的鄭成鋒有著不同的觀點。按照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攝氏度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作業的應發放高溫津貼。在鄭成鋒看來,平臺並未單獨發放高溫津貼,也沒有明確告知發放標準。雖然平臺在集合站點配備了仁丹、清涼油等,但在高溫天氣下,外賣小哥要想防暑降溫大多只能靠自己。這個夏天,鄭成鋒在外賣車上安裝了一臺便攜可充電的微風扇。

福建謹而信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柏濤建議,平臺企業應合理安排從業人員作息時間,並為戶外作業配備降溫工具等。

武漢:爐前工戴著口罩作業

梅雨時節雨紛紛,雨水一停熱浪襲。近來的武漢,每場大雨過後,氣溫都會飆升。

「夏天氣溫高、溼度又大,頭頂烈日、戴著口罩幹活,又悶又熱,出汗特別多,不一會兒,口罩就溼透了,糊在臉上,很不舒服。」劉濤說。

「我們在高溫時段為工友免費發放西瓜、酸梅湯、防暑藥物等,並在高溫時段錯峰施工,確保施工安全。」中建三局二公司光谷地下空間項目黨支部副書記王艾明介紹。

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當日最高氣溫達到37攝氏度以上、40攝氏度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作業;當日最高氣溫達到35攝氏度以上、37攝氏度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由於戴著口罩作業體感更加悶熱,劉濤希望在疫情期間,適當縮短高溫作業時長。

廖雲是武漢鋼鐵公司煉鐵廠四號高爐的爐前組長。四號高爐處於爐役後期,安全風險較大,爐前出鐵操作必須嚴格規範。每天開完安全會後,廖雲便和工友們一起仔細地檢查現場設備設施,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疫情還沒有完全散去,這個夏天顯得有些特殊。雖然天氣漸熱,但大家還是堅持規範佩戴口罩。同時,各班班長當起志願者,每天幾次對崗位人員進行測溫,還對防暑降溫物資外包裝、冰櫃、飲水機等進行消毒。

近年來,夏送清涼,各級工會一直在行動。6月底,武漢市總工會發出通知,要求用人單位為職工提供必要的休息場所、防護用品等,合理安排和調整作業時間。記者了解到,目前工會正在開展職工勞動保護及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記者 郭強 李潤釗 張翀)

編輯:鍾瑩

相關焦點

  • 腳踩140度瀝青 煙臺公路人迎戰雙重「烤」驗
    11日上午,記者來到省道307小萊線萊州段大中修工程施工現場,正在進行瀝青鋪設的施工現場一派「火熱」景象。現場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瀝青現場攤鋪碾壓時需不低於120℃,溫度達不到,壓實度就達不到,工程質量就沒有辦法保證,所以,高溫天氣是瀝青攤鋪的有利時機。
  • 盛夏「烤」驗,高溫費你拿了沒?
    高溫問民生·勞動者保護盛夏「烤」驗,高溫費你拿了沒?前段時間,南京氣溫一直居高不下,高溫酷暑「烤」驗著戶外工作的人們。伴隨天氣一同升溫的還有「高溫津貼」等勞動者保護話題。高溫期間工地是否有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高溫費有沒有發放到位?
  • 梁山公安:高溫「烤」驗,彰顯為民本色!
    連日來的持續高溫天氣,熱浪襲人,讓外出者望而卻步,縱橫交錯的公路在烈日的炙烤下,也儼然成了一座高溫「熔爐」;穿梭來往的車輛,不時在路面掀起一陣陣熱浪,這對於在外執勤的民輔警而言,無疑是一場「烤」驗。廣大執勤民警不畏高溫,按時上崗,警容嚴整,規範執法,文明勸導,在禁行區域內對違反禁行規定的「三小車輛」進行登記、查扣、拖移車輛等工作。執勤過程中,全體民警、輔警時刻彰顯為民本色,請跟著小編看看 暖心「警」事:
  • 高溫「烤」驗 中國北方夏至烈日炎炎熱浪灼人
    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一日電 夏至到,熱浪襲,中國北方地區民眾遭受三十五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烤」驗,各地氣象臺紛紛發布高溫警報,提醒人們注意防暑降溫保健康。  氣象專家提醒,高溫天氣下,腸胃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處於易發階段,體弱及年長者應儘量避免外出。據氣象臺發布預報顯示,本周四後,北京氣溫將因雷雨頻訪而大幅降低。        泉城發「紅色預警」  記者胡洪林濟南報導:山東省城濟南的高溫天氣持續了十天,氣溫還將繼續攀升。
  • 夏季婚禮,妙對「烤」驗
    (原標題:夏季婚禮,妙對「烤」驗)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王智汛
  • 江蘇盱眙:高溫「烤」驗下的供水人
    頂著高溫,維修工作持續了幾個小時,工人身上的衣服也已汗水淋淋,當聽到小區的老百姓高興的歡呼著「來水啦,來水啦」,維修人員終於放心了。  然而,像他們這樣高溫下堅守崗位,只為群眾用上安全、充足的放心水的城市供水人還有很多。  位於淮安市盱眙縣管鎮鎮的橋口水廠日供水8000餘噸,保障周邊6個鄉鎮21萬人的日常用水。
  • ...天氣下勞動者權益保護問題引發關注 專家呼籲完善低溫勞動保護...
    極端嚴寒天氣之下,環衛工人、快遞員等室外勞動者的權益保護問題,尤其是低溫津貼的話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了解,2004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最低工資規定》中明確提到低溫環境的津貼,即按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中班、夜班、高溫、低溫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後,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 高溫下民生管理薄弱環節暴露無遺 「烤」驗城市管理
    11時39分,最高氣溫攀上40℃,一度達到40.6℃,追平了今年7月26日創下的歷史最高溫紀錄。至此,今年上海累積高溫日已高達31天。  「最熱日」中迎立秋  8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徐匯區一家花卉市場,裡面顧客寥寥無幾。一位店主對記者笑稱,快十點半了,才迎來今天第一位客人。往常這會兒,市場裡早就人來人往,熱鬧多了。
  •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亟待落實
    女職工「四期」勞動保護執行不到位。50%的用人單位落實「四期」勞動保護規定不到位。只有29.03%的企業將女職工禁忌從事崗位書面告知女職工,30%的用人單位存在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範圍規定落實不到位現象;僅45.86%的企業在勞動時間內為懷孕7個月以上女職工安排一定休息時間,安排懷孕7個月以上女職工延長勞動時間或夜班勞動現象依然存在;只有52.27%的企業將女職工產前檢查按出勤對待,按照規定執行流產假的僅為41.33%;50%的哺乳期女職工不能享受每天1小時的哺乳時間。
  • 體驗高溫下的勞動者|電焊工王張建:「1500度高溫」下,他的焊槍口開...
    編者按:炎炎夏日,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承受著高溫「烤」驗,堅守在平凡的勞動崗位上,默默為城市做貢獻。陽光很烈,他們最美。新江蘇記者走上街頭,和他們一起勞動在烈日下。王張建在工作「呲呲……呲呲……」王張建手中有團「火」:焊條在1500℃的高溫下熔化,一朵朵火花在焊槍口綻放,隨即粗壯的鋼筋被焊接在一起。
  • 嘉善縣高一新生開啟軍訓,接受「烤」驗磨練意志
    眼下,我縣各所高中已經開啟了軍訓,高一新生們在高溫下接受「烤」驗、磨練意志。在嘉善第二高級中學,學生們在教官的帶領下,以班級為單位來到訓練場,開展列陣訓練、軍姿練習和正步行進,這也是軍訓中最考驗耐力和意志力的環節。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只站了一會兒,學生們就已經汗流浹背。許多學生表示,雖然天氣炎熱,經常需要補充水分,自己還是有信心能堅持下去。
  • 高溫來襲多地發勞動保護動員令 高溫津貼發放防誤區
    用人單位原則上按月計發高溫津貼,納入工資總額,按規定稅前扣除。《通知》要求,用人單位應當通過開展集體協商、籤訂集體合同、依法制定規章制度等方式,明確本單位高溫津貼發放的具體崗位工種、支付辦法等。比如,按勞動者當月實際出勤且從事高溫天氣作業時間折算支付高溫津貼的,應按照本通知規定的月標準依法予以折算;非全日制勞動者,按從事高溫天氣作業時間折算高溫津貼。
  • 山東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工作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高溫天氣勞動保護工作,根據《山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239號)等規定,近日,省人社廳發布通知如下——一、做好高溫天氣疫情防控工作各用人單位要切實履行疫情防控和防暑降溫工作主體責任,做好工作環境定期消毒、工作場所通風換氣,控制和減少人員聚集等工作,採取措施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
  • 為城市美容:高溫下的「蜘蛛人」如在烤盤上「跳舞」
    在上海近日罕見的高溫日子裡,記者零距離走近他們。  在高樓「飛簷走壁」,百米高空,他們比常人離太陽更近,面臨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考驗。熱浪蒸騰下,每一塊外牆玻璃的熱度都猶如「烤盤」,但這些「蜘蛛人」無法躲避,甚至要緊貼其上清潔。一場作業下來,衣服溼透是家常便飯,甚至連腳上的膠鞋裡,都能倒出汗水。  勞動報記者近日零距離與這些一線職工相伴,記錄下了他們令人感動的工作瞬間。
  • 熱射病、熱傷風、空調病可能來「敲門」 盛夏如何不懼烤驗?
    持續高溫天氣給人們的健康帶來「烤」驗。近日,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教您如何科學應對。中暑可能危及生命「小暑過,一日熱三分」,這句諺語說明小暑後盛夏開始,氣溫升高。今年7月16日入伏,而7月6日至7月21日為小暑,其間正逢「三伏天」的「頭伏」。
  • AC352直升機通過高溫「烤」驗
    8月10日,航空工業研製的AC352直升機在石家莊欒城機場再次「雄鷹展翅」,完成最後一個高溫試飛科目,順利通過高溫試飛。本次高溫試飛主要包括懸停冷卻和爬升冷卻等科目,AC352直升機累計飛行了8小時16分鐘。
  • 50度路面溫度下,追著高溫「烤」
    楚天都市報8月4日訊(記者胡勇謀 通訊員陳陽春 李娟)持續的高溫,讓武漢進入燒烤模式。「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誰都希望能夠尋覓一份清涼,緩解酷暑中的燥熱和疲憊。可是,有這麼一群人,在一個個或固定或流動的「烤點」上,揮汗如雨,他們身上的反光背心,在盛夏裡成為一道道炫目的風景。
  • 高溫下的工作者:攤鋪瀝青體感溫度90度 每天喝掉5、6桶水
    預計未來一周,黃淮到江南一帶大範圍的高溫天氣仍會持續。炎炎夏日,當大多數人減少外出、躲進空調房內納涼避暑之時,卻有這樣一群可敬的人頂著烈日、冒著酷暑,揮汗如雨地在高溫的「烤」驗下堅守崗位。他們身上沒有什麼感天動地的事跡,他們對高溫也並非有特別的忍耐力。他們揮灑的是汗水,擔負的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他們用汗水保障了社會的正常運轉。
  • 高溫下的供水人
    進入「三伏天」以來,雙峰縣縣城開啟了 「高溫燒烤」模式,36℃的持續高溫天氣讓地表溫度達到45℃以上,10平方公裡的縣城如一個巨大的蒸籠,出門五分鐘,淌汗倆小時。縣自來水公司迅速啟動了高溫天氣供水工作預案,提前預判,積極應對,科學調度,主動作為,挖掘水廠供水潛力,提高工作效率,各個崗位上團結協作,高速運轉,盡最大努力滿足高溫天氣期間縣城用戶的用水需求。
  • 高溫下,這裡有最美的風景!
    立秋已過 暑氣未消 連日來 氣溫居高不下 驕陽似火 大家紛紛躲在空調房裡 但仍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不懼烈日「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