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石油資源作為人類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傳統資源,自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據悉,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油氣資源在能源消耗總量中始終高居榜首,因此石油的消耗也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
石油資源真的會枯竭嗎?
因為石油的形成往往需要經過成千上萬年的沉澱,因此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對於人類而言,在科學技術領域至關重要,也被冠有「工業的血液」之稱。
那麼,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的不斷索取,石油真的會出現能源枯竭的危機嗎?到那時,石油一旦被徹底消耗完畢,將有什麼樣的資源取而代之呢?
這樣的問題也始終困擾著世界各國,近年來,隨著人類對於石油索取量的逐漸增多,很多國家開始不斷尋找更多石油的存儲地,除了陸地上可供使用的石油外,我們也把目標瞄準了海洋。
對於新能源的開發也成為了世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各國致力於利用開發新能源來取代傳統能源的事業中,這個道路可謂是困難重重。
值得慶賀的是,我國在這方面竟取得了領先世界的重大突破,成功誕生了一個「超級反應器」,就連美俄看到也表示羨慕不已。
全球首臺「超級反應器」由我國研製成功
2018年,世界上最大的石化技術裝備——加氫反應器由我國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研製而出,隨著這樣一個「超級反應器」問世,也意味著我國在科研事業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成功率先解決了世界級的難題。
那麼,什麼是「加氫反應器」?它有著什麼樣的作用呢?
加氫反應器是石油工業中可以把石油提煉過程時所產生的渣油進行加氫反應轉化為可供人類正常使用的汽油等能源的一個重要設備。作為加氫裝置的關鍵設備,也是加氫工業的一大核心,其在有機化學實驗室和實際工業生產過程中都不可替代,不僅可以用作加氫反應,還可以用於液體和氣體充分混合。
眾所周知,石油提煉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汙染環境的渣油,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將對環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害,後果不堪設想。
我國研製的加氫反應器噸位高達3000噸、超過70米的總長度,外徑6.15米、壁厚0.32米,是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漿態床鍛焊加氫反應器。
通過創新的吊裝模式,該設備可以將原本45%的渣油轉換率進一步提升一個檔次,在加氫反應過程中能讓原本85%左右的渣油轉化為輕質油,進而供給人類生活所需,這無疑是能源產業的一大突破性進展。
反應器問世之際,也獲得了世界的廣泛關注。
我國創新科技再次領跑國際
不得不說,這個「超級反應器」的成功研製進一步優化了我國的石油產業布局,加快了中國七大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建設,同時為「一帶一路」也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中國自始至終都秉承創新與精益求精的理念,無論是質量上還是效果上都追求高性能。
我國自行設計製造了世界先進的3500噸自頂升式數位化託輥,成功攻克了難度極大的焊接技術,為首臺加氫反應器的製造增添了亮麗的一筆。
加氫反應器的成功製造凝聚了幾代石化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書寫著我國科技強國的新篇章,為中國以及世界石油產業增添了新的動能,在科技製造技術方面再次領跑國際。
世界鍛焊加氫反應器的製造記錄被該設備再次刷新,我國科學技術的創新能力也得到驗證,進一步標誌著我國在石化製造技術方面已走在國際的前端。
聽聞中國公司攻克了石油產業中的又一難題,很多國家聞風而來,相信未來,我國在該領域具有足夠有力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