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舉辦學術盛會 人類學家胡家奇呼籲冬季疫情仍需保持警惕

2020-12-17 拯救人類行動

雖然全球新冠疫情形勢嚴峻,但是中國的疫情總體平穩,人們逐步恢復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儘量不受疫情影響。就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型會議也能照常舉辦。最近又一場國際會議在中國順利召開。

據報導,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於11月16日在廣州國際生物島開幕。17位院士和來自國內外的頂尖科學家以「科技創新引領健康未來」為主題,深入交流全球疫情下,生物技術、生物產業和生物經濟發展等話題。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演講。他非常感慨地說:「今天這麼多人能在一起開會,這在國外不可想像。我們能夠有這麼一個和平的環境,正常舉行活動非常不容易。」所有聽到這句話的中國人都無比自豪,是的,全世界只有我們可以做到!

中國能夠成功抗疫,歸功於「生命至上」的指導思想以及社區範圍內的群防群控、早隔離、早治療。加上醫療與科研緊密結合,才能在新冠肺炎防治上領先一步。

目前,全世界報告病例超過5700萬,而中國基本上是零星發生,這與國外的情況形成巨大反差。鍾南山提醒大家,現在還是要保持高度警惕。他說,「目前世界對疫情發生的規律還沒有摸清,也未進行溯源,治療也沒有極具針對性且非常有效的藥物,部分藥物僅在一開始發現對治療新冠肺炎有用。」

鍾南山表示,與17年前的非典相比,他對本次新冠疫情的體會有很大不同,「當時對非典的科技研究還是不夠的,但是這一次,從一開始就一邊進行治療和預防,一邊進行研究,比較早地研發、推廣了試劑盒。」

他回憶非典的第二年就發現了病毒規律並進行溯源,但是這次新冠肺炎的挑戰更大。在很多問題上,非常需要基礎研究與臨床的結合,需要臨床和企業的結合,希望未來在生物醫藥領域,這些方面能更緊密結合在一起。

說到疫苗研發,鍾南山指出,國外輝瑞疫苗能阻止90%的感染,其實廣東乃至中國對疫苗的研發也在差不多水平,但有了第一階段試驗結果才能公布。聽了鍾南山院士的講話,讓人備受鼓舞。未來充滿希望,我們都要好好活著,安心等待中國的新冠疫苗成功面世!

等待的同時絕不能疏忽大意。全球疫情依然來勢洶洶,北半球又進入冬季,氣溫不斷下降。研究人員提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可能進一步惡化,這與病毒本身特性、人群社交特點等多個因素有關。很多呼吸道病毒都易於在冬季傳播並在夏季消退。

前不久,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在一篇文章中引用多名研究人員的觀點說,據目前掌握的信息,判斷新冠病毒會演變為像流感病毒一樣的季節性傳播病毒還為時過早。冬季氣溫下降仍然會推波助瀾,使未來幾個月北半球的疫情防控變得更為艱難。

這讓中國外防輸入的壓力倍增。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進入11月以來,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案例已經涉及天津、山東、湖北、福建、甘肅、河南、陝西等多省份。

以上地區的檢測樣本涉及冷鏈蝦、冷凍牛肉、冷凍豬肉等,產地覆蓋德國、阿根廷、沙烏地阿拉伯等地。為防止病毒冷鏈傳輸,我國各地已展開無縫隙大排查,圍堵防控漏洞。

疫情充分說明了全球一體,命運相連,沒有誰能獨善其身。新冠病毒是全人類的公害,不分國界、不分民族、不分宗教。人類是個整體,我們應該從沉痛的教訓中警醒並總結經驗,由疫情危機延伸到其他領域的危機,及時做好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否則代價慘重。比如人造病毒、生物科技、人工智慧、溫室氣體排放……哪個領域管理不當,都可能給全人類帶來危機。

人類學家胡家奇說:人類所面臨的威脅包括外在威脅、自我威脅、人性的威脅以及人類自我滅絕。還包括人類的自相殘殺、科學技術發展的困惑,特別是人類製造出的高科技武器造成的巨大破壞力,都可稱得上是對人類生存潛藏的挑戰。當下只有真正站在人類問題的角度上,建立世界性的治理體系,統一全人類的行動,才能徹底解決各種人類問題。

相關焦點

  • 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科學技術與人類未來
    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先生在17歲時就開始思考科學技術對人類未來的影響,「直觀感覺都告訴我,科學技術能夠滅絕人類。」經過40年的深入研究,他越來越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胡家奇先生呼籲對科學技術進行限制。
  • 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納米機器人科技可能導致人類滅絕
    在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所著的《拯救人類》一書中曾提及:「因為科學技術有不可確定性,常常認為最好的卻是最糟糕的,因此,當科學技術發展到相當高的層級之後,科技產品的不慎使用,以及科學實驗的不慎都有可能滅絕人類。」通過納米技術消除災病甚至達到永生這個美好的願望後卻隱藏著無盡的風險。
  • 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論人工智慧
    關於人工智慧的發展,社會各界都存在很大的爭議,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先生曾在專訪中提及:「目前更多的人是擔心人工智慧會滅絕人類,人工智慧研製出來的智慧機器人,如果程序失控或者自我意識覺醒,它有可能滅絕人類。」這與Henry Alfred Kissinger的觀點不謀而合。
  • 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生物武器可能滅絕人類
    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曾表示,生物武器有可能滅絕人類。胡家奇:生物武器可能滅絕人類胡家奇先生進一步解釋道,「生物工程它能夠對基因進行重新編輯重組。」胡家奇:生物武器可能滅絕人類武器,放在好人的手裡能夠保衛自己和弱小者,放在恃強凌弱的人手裡就會變成欺壓弱者的武器。
  • 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警告:人類可能被科學技術摧毀
    著名人類學家胡家奇曾警示過:「科學技術在為人類帶來物質享受的同時,又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麻煩,有些科學技術成果甚至嚴重危及人類的生存與幸福,而且這種對人類價值的威脅是直接的,以至人們不能不對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困惑,並進而產生反思。」
  • 中國駐蘇黎世總領館提醒領區中國公民高度警惕疫情反彈
    中新網柏林10月10日電 中國駐蘇黎世總領館9日發布提醒,呼籲領區中國公民高度警惕疫情反彈。鑑於感染風險陡升,加之季節等因素會進一步推波助瀾疫情發生,駐蘇黎世總領館鄭重提醒領區僑胞、學生學者、中資機構人員保持高度警惕,杜絕麻痺鬆懈心理,嚴格遵守瑞、列衛生部門的防疫要求,本著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態度,毫不懈怠地加強個人防護:一、一絲不苟堅持基本防疫措施。
  • 緬甸國內防疫禁令逐漸放鬆,專家提醒緬甸仍需保持警惕
    【緬甸中文網訊】緬甸Myint Htwe博士發布消息稱,民眾仍是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最重要的因素,但目前,國內很多人都已經沒有再繼續做防疫措施,包括工廠以及一些公共場所,很多人都不戴口罩。希望民眾堅持保持警惕,防止疫情出現反彈。
  • 公衛專家呼籲市民繼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12日,在武漢市疾控中心科技大會舉辦的專題學術講座上,公共衛生專家認為,國內的疫情形勢證明,此前一系列防控策略有效,並呼籲市民繼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武漢大學健康學院院長於學傑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馮錄召研究員作為嘉賓,現場分享新發傳染病流行的研究、新冠流行病學研究與防控進展。
  • 歐洲新冠疫情肆虐 義大利冬季時裝周紛紛延期
    相信歐洲第二輪疫情爆發的事情大家都略有耳聞。因為疫情二度蔓延,在十月底的時候,義大利政府出了新的封鎖禁令,禁止任何貿易展、交易會和會議活動在12月3日之前舉辦。雖然12月3日之後的封鎖政策並未公布,但是疫情蔓延之下,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所以義大利時尚界權威人士已經在積極謀劃協商出應對策略。
  • 「中國法律的傳統與創造性轉化」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28日,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主辦的「中國法律的傳統與創造性轉化」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 《人類學家在田野》| 瘋子、搗蛋鬼與人類學家 · DAY6
    也是每一位將來要做學術的準研究生們必備的問題分析與問題研究方法。但這不是最主要的目的,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匯集了十六位人類學學者在進行田野調查時遇到的各種尷尬的問題——墨西哥都市中的色情場所裡學者是怎麼尷尬的搞學術的、破舊修道院中的有哪些揭密與奇怪的互動;如何在法律底線上理解底特律街頭的黑幫毒販?人類學的先哲們留下的所謂「田野研究」只是一個美好的「局」,後來者正在為他們當年極其隨便且自大的預設買單。
  • 首屆未來人類學家夏日田野營第二期活動在紫陽縣順利舉辦
    2020年8月9日—15日,首屆「未來人類學家」夏日田野營第二期活動在陝西省安康市紫陽縣向陽鎮順利舉辦。田野營活動以田野調查和理論學習為主,由來自南京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教師和碩博士組成的專業師資隊伍進行授課、指導學生實地調查。
  • 聚焦疫情防控 中國科協將舉辦系列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抗擊新冠肺炎)聚焦疫情防控 中國科協將舉辦系列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中新社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28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說,在2020年5月30日的「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期間,中國科協將圍繞全球科技發展與治理主題
  • 全球人才流動和國際移民學術盛會成功舉辦
    在此背景下,本屆大會以「世界的中國:遷徙與交往70年」為主題,分設兩場全體大會和八個分論壇,並為五本CCG相關研究新著舉辦了新書發布會,意在進一步加深全球人才流動與移民議題的學術討論,迎戰逆全球化思潮,以豐碩的研究成果為國家的人才引進與移民管理建言獻策。
  • 巴西著名人類學家Enrique Larreta來河西學院作學術報告
    每日甘肅網訊  9月29日,應河西學院河西走廊民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政法學院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河西走廊智庫的邀請,巴西坎迪杜門德斯大學著名人類學家Enrique Larreta教授和美國萊斯大學人類學博士候選人王菁博士在河西學院學術二廳為該校師生作學術報告,學術報告會由政法學院院長藺海鯤教授主持。
  • 冬季防疫不放鬆!提醒市民:警惕疫情疊加流感風險
    當前境外疫情持續蔓延,輸入確診病例時有發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北京、上海、陝西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首先是不能麻痺大意,防控意識一刻也不能放鬆。其次,做好流感防控工作,就能極大程度降低新冠風險。因此,市民們,關於新冠肺炎的這些知識點可以拿出來溫習了。
  • 一場全國性的精準保胎學術盛會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12-13日,由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主辦、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復發性流產分會與陳建明精準保胎專家團隊承辦的「2020全國第三屆反覆流產熱點聚焦與精準保胎學術研討會」在廣州鴻德酒店隆重舉辦。來自國內的近20位頂級專家和數百位醫學同仁分別通過線上直播和線下會議的方式共同見證了此次盛會。有璽醫療在此次會議中全程提供了技術支持。
  • 開放促合作 盛會譜新篇:2020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閉幕
    線上線下融合、杭州北京同步,12個大會議題,主旨發言、專題演講、工作坊、課例展示等共60餘場不同形式的學術活動,130多名中外專家齊聚,兩萬餘名觀眾在線參會……為期兩天半的2020國際英語教育中國大會11月22日圓滿落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成功舉辦了一場安全、精彩、富有成效的國際英語教育與人文交流盛會
  • 溫馨提示|時刻警惕 繼續保持防疫意識不鬆懈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等有關情況。在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的形勢下,我國面臨的境外輸入病例和核酸檢測陽性冷鏈食品導致本地傳播風險增大,冬季將處於疫情零星散發狀態,局部地區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