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滿洲國的成立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之後,日本國取得南滿洲的遼東半島和南滿鐵路的控制權,並以護路為由組建關東軍駐紮在奉天、旅順、長春等鐵路沿線。
日本關東軍一直試圖在內滿建立親日本的政權。起初,日本寄望於掌控內滿的軍閥張作霖,發現張難以馴服之後將其暗殺(見皇姑屯事件);後又試圖控制接替其父掌握內滿的張學良,又告失敗(見東北易幟)。滿洲事變後,日本終於完全佔領內滿洲,建立偽滿洲國。
原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指出:如此可以方便日本今後進攻蘇聯「向北發展」,而日本可藉由控制這個新國家的經濟,得到足夠的資源,亦可透過向滿洲移民,解決日本地狹人稠的問題。
滿洲事變發生後,前宗室、時為吉林省軍參謀長的熙洽開吉林城門,向日本投降。熙洽密信清朝遜帝溥儀,請「皇上」(溥儀)「回到祖宗發祥地,復闢大清,救民於水火」,在「友邦」(日本)支持下,先據有滿洲,再圖關內。已經升任吉林省代理長官的熙洽為首的前滿洲貴族向日本方面提出迎接溥儀至滿洲、建立君主制的國家。
因1895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戰敗而割讓的臺灣也是日本帝國的殖民地,所以當時亦有許多臺灣人前赴親日本帝國的滿洲國,其中部分甚至成為滿洲國的官員。
日偽對中國婦女的「王道教化」
滿洲國以「王道樂土,五族協和」為建國方針。滿洲國建立之初採用執政政治(共和政體)供奉日本神道教的天照大神,國家設有「建國神廟」和「建國忠靈廟」
日本殖民主義者認為,日本雖然武裝佔領了中國東北,但僅僅依賴於日本關東軍的軍事鎮壓和偽政權的統治是萬難完成的,必須對國民進行普遍的「建國精神」的「王道主義」的「教化」,消弭中國人民的反抗意志。
溥儀也秉承日本帝國主義的旨意,在《執政宣言》中宣稱,「今立吾國,以道德仁愛為主,除去種族之見,國際之爭,王道樂土,當可見諸事實,凡我國人,望共勉之」。
日本人認為「王道教化」「是以全民為對象的」,這其中對婦女的教化亦不可忽視,「不能捨去婦女」。日本殖民主義者為了向中國婦女進行「王道教化」,便利用報刊、電臺廣泛宣傳,還在《盛京時報》上開闢了婦女宣傳陣地,在顯要的版面上特設《婦女周刊》專欄。
漢奸高麗在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指使下,發表文章,以談女子職業為名,讚揚日本為中國婦女營造了「王道樂土」,中國婦女應感謝、擁戴日本人。日本殖民主義者還授意漢奸,指使他們的夫人,走出家門,支援戰爭,服務「皇軍」,為中國婦女做出「表率日本殖民主義者和漢奸們所宣傳的「王道」,就是中國傳統的封建倫理道德。
他們企圖藉助中國封建的倫理道德來教化中國婦女,安分守己。以此來束縛、禁錮和腐蝕中國婦女的思想,徹底消除她們的民族意識和反抗鬥志,成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任意驅使的「順民」和亡國奴,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服務。
三、日偽對中國婦女的控制和蹂躪
在日本關東軍、「協和會」、日本「全滿婦人團體聯合會」的宣傳、鼓動下,東北各省、市、縣普遍建立了各種形式的婦女團體,據《禮教概要》記載,到1934年5月,僅偽奉天一省29縣中就建立婦女團體33個。1934年6月,日本關東軍指使偽滿洲國軍政要員利用其夫人為骨幹力量,籌建偽滿洲國的婦女組織「大滿洲帝國國防婦女會」,還發表宣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婦女亦國家一分子也」號召和呼籲婦女們要為偽滿洲國統治的「永固」和國防的「安全」,以表示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擁戴和對日本侵略戰爭的支持。
在日偽當局的宣傳鼓動下,到1938年底「滿洲國防婦人會」已在偽滿洲國各地建立分會686個,發展會員約14萬人日偽當局不僅通過「滿洲國防婦人會」控制中國婦女的思想行為,並且強迫中國婦女為日偽軍義務服務,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東北廣設妓院和「慰安所」,甚至直接出面經營,逼迫中國婦女為娼。對此,日本殖民主義者還厚顏無恥地辯解說,從事妓女生涯,「不是下流或丟臉的事」,應「視作正當營業,與其他無論何種營業一樣,應加以保護」。如牡丹江市日本人開有多家妓館,主要「集中在七星街、昌德街、園明街一帶,妓女有200人」。哈爾濱「僅薈芳裡一處就有妓院60餘家,妓女500多人。此外,還有北市場、溫香裡、平康裡、褲襠街、同發街等地」。在撫順,「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妓女達3 000多人,其中,妓女最繁盛的地區是位於『歡樂園』北側的永安裡。這裡有中國妓院50家、朝鮮妓院5家、日本妓院8家、日本人開設的或中國人開設而以日本人為後臺的中國妓院14家」。
日本佔領中國東北後,凡是有日本軍隊駐紮的地方,不論是城市、鄉村,還是邊防要塞,都設有為日軍官兵性服務的「慰安所」。日軍除在「慰安所」內獸性發洩外,還強迫「中國妓院為他們『義務奉仕』。哈爾濱道外一些妓院的妓女曾被押送到王崗日軍兵營進行了3天的『勞軍慰問』,每個妓女都被迫『接待』了數十名日本兵,慘遭蹂躪。
中國婦女備受日本帝國 主義侵略者的殘害、蹂躪和折磨,她們是生活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之下受害最為深重的社會階層。
(也許。有些女子是自願的吧)
四、中國婦女的反抗與鬥爭
中國東北婦女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東北淪陷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和領導下,東北掀起了反日鬥爭高潮,抗日的烽火燃遍了白山黑水,廣大的中國東北婦女在「婦女抗日救國會」和 「婦女反日會」的宣傳教育下,民族鬥爭覺悟不斷提高,主動送夫送子參加抗日隊伍,自覺地為抗日遊擊隊安排住所,燒水做飯,承擔各項支前任務。成為抗戰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