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精彩:
搞科研的一大特性是尤其在意數據的準確性。大家在投稿的時候是否被審稿人要求過在圖中加上Error bar?或者是對 Error bar 的使用提出疑問呢?本期內容告訴你如何正確的使用 Error bar。
按照慣例,從最簡單的內容開始。
1. 設置 Error bar 數據列:
選中某一列,右擊,選擇 Set as,選擇 X Error 或者 Y Error,如圖8.1。
▲圖8.1
2. 作圖:
全選數據或選擇所需數據,根據需要作出不同類別圖形。這裡以 Scatter and Line 為例,如圖8.2。
▲圖8.2
這種簡單的 Error bar 作圖並不能滿足日常作圖要求。下面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舉例分析。
情況一:為了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我們常常會多次重複實驗,所以作圖時需要先計算出平均值和誤差,然後作圖(此處會涉及 Origin 中簡單計算過程)。
1.計算平均值和誤差:
圖8.3 中 B, C, D 列為三組重複實驗數據。選中 B, C, D 列,右擊,選擇並單擊 Statistics on Rows(可以試試 Statistic on Columns)。
▲圖8.3
出現如圖8.4 所示對話框,展開 Moments,勾選 Mean 和 Standard Deviation,單擊 OK。設置完成後,原來的工作簿(Book3)裡會新增兩列,分別為平均值和誤差,見圖8.5。
▲圖8.4
2.作圖:
選中新增兩列(平均值和誤差),根據所需類型作圖,如圖8.5。
▲圖8.5
情況二:不難發現上面這些誤差棒的正負誤差相同。確實在大多數情況下,正負誤差應該相同。但偶爾也會碰到正負誤差不同的情況或者只有正誤差或負誤差。怎麼辦呢?(小木蟲上一堆人在問)。小編現在開始解密啦。
1. 設置正負誤差值:
利用上文中的方法,新增兩組誤差列,然後全選作圖,如圖8.6。
▲圖8.6
2. 調節正負誤差的顯示方式:
雙擊誤差棒,會出現如圖8.7 所示對話框。對話框中左半部分對應工作簿中數據列(圖中可見Positive Error 和 Negative Error)。先選中 Positive Error,然後在右側 Direction 中勾選中Plus。根據同樣方法設置 Negative Error(Negative Error 則對應選擇 Minus)。同時可設置 Error Bar 的顏色、粗細等屬性。設置完成單擊 OK。
▲圖8.7
提示:如果雙擊誤差棒,彈出的對話框中沒有左半部分。請單擊對話框左下角的「箭頭」圖標,即可展開圖8.7 中的左半部分。
Error bar 基本設置介紹完成,掌握了這些技能基本足以應付平時數據處理 。但 Error bar 的功能遠不止這些,對於 Error bar一些更高級的運用將出現在 Origin 進階教程中。比如如何控制Error bar出現次數?及選擇性的讓某些點有 Error bar 而另外一些點則沒有。Error bar 變成Error 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