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也扎堆 星巴克、麥咖啡一個都不少

2020-12-17 聯商網linkshop

  自己帶個大杯子去買咖啡,一律減2元

  星巴克5年來首度漲價,手工調製咖啡每杯漲2元

  從去年年底以來,洋快餐麥當勞、肯德基也相繼漲價

  1月30日,有關美國連鎖咖啡商星巴克即將要漲價的消息在網際網路上風傳。就在大家還在揣測時,昨日0時,星巴克中國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確認近5年來首度漲價,漲價原因為運營成本增加。昨日白天,鄭州的星巴克店已經換上新的價目表,喜歡星巴克的小資們一邊抱怨,一邊接受了這一事實,更多的小資們似乎沒有感覺到這一「悄悄地」變化。

  此前,洋品牌餐飲已經颳起漲價風,麥當勞對部分產品調高價格,調整幅度為0.5元至2元,肯德基則在去年10月底進行過一次全國各大餐廳漲價。

  星巴克1月31日始漲價,網絡星粉反應強烈

  1月30日,有新浪微博用戶爆料:「星巴克中國地區明起部分產品漲價,奶製品漲幅1元,咖啡2元,巧克力3元」。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個小小的消息立刻在網絡世界引發震動,幾個小時就被轉發上萬次。

  看到消息的網友們,有的戲稱:「討厭!剛過年就漲價,向老百姓要壓歲錢啊。」有的叫苦:「太討厭了,本來每次買時就已經很心疼銀子了!竟然還要漲價,這讓我們怎麼活啊!」有人覺得漲價動機可疑:「星巴克的咖啡已經賣得挺貴了,怎麼還要漲?」也有人打算以後少喝,還有人決定立馬趕去星巴克,趁沒漲價多喝兩杯。

  核實:星巴克在微博發出調價說明

  真的漲價了嗎?昨日,記者首先打開星巴克官網,並沒有發現任何信息。隨後,記者聯繫了星巴克大中華區公關部經理勵靜,在接受本報查詢時勵靜表示,星巴克於1月31日起上調部分產品價格,範圍涉及包括鄭州在內的內地全部門店,並已經在官方微博發表說明。

  隨後記者在星巴克官方微博上看到,星巴克中國於1月31日0時發出此次價格調整說明,設計調價的產品有:濃縮咖啡飲料和新鮮調製咖啡飲料上調2元,單點牛奶或豆奶上漲1元,經典巧克力(熱/冷)上調3元,其他商品仍將維持原價。調價品種主要是手工調製咖啡飲料(如拿鐵、摩卡、卡布奇諾),也即俗稱的咖啡類產品。

  勵靜說,星巴克上一次在華調整咖啡類產品已經是2007年4月的事了。這次調價主要出於營業成本增加的考慮,當中包括了原料、人力、物流、租金等。

  漲價第一天鄭州大多消費者沒有發現價位變化

  此次漲價是否會影響星巴克在鄭州的市場?

  昨日11時許,記者來到位於星巴克鄭州萬達店。店內只有三四桌消費者,兩三位店員,「如此人煙稀少,難道是受漲價影響」?再看價目表,原來中杯的卡布奇諾、拿鐵標價為28元,現在已經變成30元。

  「漲價了?」記者詢問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悄悄地向記者點頭說:「是的。」

  「都什麼漲了?」

  「飲品基本都漲了。」

  「都漲了多少?」

  「調製品漲了2元,巧克力漲了3元,個別茶漲了1元。」

  當記者詢問是否因為漲價客人才這麼少時,工作人員表示:「開門到現在,許多客人都沒發現漲價,只有個別客人詢問。」

  記者隨機採訪了逛街的市民。「看微博上說要漲價,本來就很貴了,現在更貴了,不過對於喜歡喝這些東西的人來說,漲個三兩塊錢不算啥,對於不喜歡喝的人來說也不算啥。」市民陳女士說。而市民辛女士聽說後感嘆:「幸虧我昨天去品嘗過了,我就是嘗個新鮮。」

  
  「麥咖啡」也在調價

  調價的不止星巴克,另一家經營鮮煮咖啡的連鎖餐飲巨頭麥當勞也在1月12日對包括「麥咖啡」在內的產品進行調價。「麥咖啡」一直以來都被業內視為挑戰星巴克咖啡業務的一大對手。

  據了解,星巴克國際高層早前對分析師透露,在截至1月1日的2012財年第一季度,公司在內地新開門店48家,旗下超過500家門店已滲透入41個城市。在中國和亞太地區,星巴克當季營業收入增加26%到5.8億美元,能反映出成本壓力的指標營業毛利率是34.6%,下滑3.5%,而下降主要由咖啡成本上升引起,哥倫比亞咖啡豆去年上漲約50%。星巴克早於1月3日在包括紐約在內的美國大城市上調價格,各類產品的價格平均升1%。

  按照規劃,星巴克擬在2012財年於中國和亞太地區新開約300家門店,當中一半的新店打算開在內地。而已經在內地擁有1400多家門店的麥當勞,正計劃在2012年開設225~250家新餐廳。

  洋快餐輪番上演漲價風

  繼洋快餐巨頭肯德基在去年10月底剛剛進行過一次全國各大餐廳漲價後,從去年11月1日起,冰淇淋巨頭Dairy Queen冰雪皇后也開始實施漲價,部分單品漲價1元到2元,屬於全國統一調價。

  而新年伊始,洋快餐巨頭麥當勞又開始新一輪的悄然漲價,其在全國範圍內的餐廳已經上調了部分食品價格,調整幅度為0.5元至2元。

  近一兩年來,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頻繁提價。從2010年至今,麥當勞至少已經經過5次提價,比較近的幾次分別為2010年7月份對部分產品進行價格微調,2010年11月再度對大部分食品調價。1月初因租金、原料成本增加,麥當勞在香港地區漲價,平均上漲2.3%。兩周不到,此番提價潮便蔓延至鄭州。

  對於此次漲價的原因,麥當勞稱,是因為食品及其他結構性成本的持續增長。調價後,原價15元起的超值午餐、原價6元起的超值早餐和原價7元起的麥樂茶點優選仍將繼續銷售。

  麥當勞的「老對手」肯德基中國區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近期肯德基沒有調價計劃。

  記者注意到,近期頻繁調價的連鎖餐廳儘管都聲稱營業成本上漲,不過其在華業務都呈現迅猛發展的態勢。一位資深西式連鎖餐飲人士在接受某媒體採訪時重申,這主要反映出了這些跨國巨頭對中國利潤指標的重視,他說:「門店攤子鋪開了就不像我們這些還在拓展期的品牌,我們幾年都沒有漲價了。」

  攻略:自己帶個大杯子去買咖啡,一律減2元

  聽到星巴克漲價的消息,也有一些達人分享了漲價後的消費攻略:「漲價以後,記得自己帶個大杯子去買咖啡,一律減2元,相當於維持原價。」

  對於這一攻略,昨日記者也向工作人員進行了證實。「星巴克確實有這個規定,只要消費者自己帶杯子一律減2元,這是為了提倡環保。」工作人員說。
  (來源:鄭州晚報 記者:李麗君)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都是漲價 星巴克和連咖啡卻面臨著兩種境遇?
    咖啡行業近期就出現了這樣二位,星巴克和連咖啡Coffee Box。可有意思的是,同樣是「搞特殊」,星巴克和連咖啡卻收到了截然相反的市場反饋,一個被強烈吐槽,另一個則被用戶瘋狂點讚。文:彬彬(熊出墨請注意)不約而同的漲價和截然不同的待遇可以說,不論是星巴克還是連咖啡,這輪漲價都是在悄無聲息中完成的,但兩者面臨的待遇卻完全不同。先來看看星巴克。
  • 在華正式啟動「麥咖啡」麥當勞「重壓」星巴克
    麥當勞的「麥咖啡」業務在美國已經對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Starbucks)造成壓力,麥當勞剛剛宣稱要擴大品牌咖啡館在歐洲大陸的增長、做成歐洲最大的咖啡連鎖店,但是在中國內地,麥咖啡業務一直處於低調試運營中。麥當勞中國此次正式推出「麥咖啡」,被業內人士視為在咖啡連鎖業態遭遇經濟低潮期時的搶先布局。
  • 星巴克推出南瓜味拿鐵 與麥當勞的麥咖啡撞上了
    同時,如果你不介意那種大量的糖和咖啡因在口中爆炸的甜膩感覺,在全美市場的貨架上,還可以買到即將開售的星巴克瓶裝南瓜口味星冰樂,最大份的包裝也變大了:一箱裡裝進了15 瓶星冰樂,而不是之前的 12 瓶。慶祝南瓜季的不止星巴克一個。麥當勞旗下的麥咖啡也宣布,去年首次亮相的南瓜口味拿鐵,將於今年 8 月 31日回歸。同批上市的,還有一款肉桂味的甜味飲料。
  • 部分星巴克咖啡要漲價(Starbucks Raises Some Prices)
    到星巴克(Starbucks Co.)喝咖啡的人有可能要多付25美分了。  星巴克從周四起在幾個城市調價,顧客在購買大杯、製作複雜的咖啡時要多付錢,而購買量小、製作簡單的咖啡時可以比以前少付錢。
  • 星巴克推出南瓜味拿鐵 與麥當勞麥咖啡南瓜味撞上了
    同時,如果你不介意那種大量的糖和咖啡因在口中爆炸的甜膩感覺,在全美市場的貨架上,還可以買到即將開售的星巴克瓶裝南瓜口味星冰樂,最大份的包裝也變大了:一箱裡裝進了 15 瓶星冰樂,而不是之前的 12 瓶。    慶祝南瓜季的不止星巴克一個。
  • 星巴克自帶杯子減兩元 網友調侃帶面盆喝咖啡
    ■昨日,星巴克正式漲價,到店內幫襯的市民仍不少。親 帶個面盆去星巴克喝咖啡吧! 也有網友用傳統美食調侃之:「不知道是不是受星巴克調價影響,我家樓下的山東煎餅也在今晨突然漲價5毛……」不少白領更進行小範圍評選,其中熱巧克力摘得桂冠,奪得新年最坑爹漲價獎。「熱巧克力的漲價最坑爹了,10年時間,整整翻了一番,巧克力價格好像都沒上漲這麼多吧!抵制抵制!」白領Hana說。陽光社區記者獲悉,熱巧克力的價格從2001年的14元一直飆升至現今的30元。
  • 麥當勞的麥咖啡在上海推出外送服務 與星巴克、瑞幸有何異同?
    和肯德基不同的是,在餓了麼「麥當勞」的入口中已經找不到麥咖啡的任何產品了(只有麥當勞的美式咖啡)。但「肯德基」入口裡依然有各式 K 咖啡可以選擇。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在同一家餐廳點一杯拿鐵和一個漢堡一起配送,麥當勞暫時沒法完成,但肯德基能實現。
  • 咖啡市場爭奪戰:星巴克部分飲品漲價 瑞幸持續燒錢補貼
    業績承壓後漲價   在國內星巴克大陸門店裡,幾乎所有核心飲品都出現價格上漲,幅度為1元到2元。例如,大杯的美式咖啡從27元上調到28元,中杯的拿鐵從28元上調到29元。同時,星巴克新上線不久的外送服務專星送也一併漲價,食品、包裝咖啡豆、咖啡杯、星享卡等產品則不受漲價影響。
  • 狂砸25億,殺入千億咖啡賽道的「麥咖啡」如何破局?
    從連鎖咖啡店星巴克、Tim Hortons到新式茶飲品牌喜茶、茶顏悅色,從知名企業同仁堂、中石化到網紅品牌三頓半、永璞、時萃咖啡……多方資本紛紛湧入,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咖啡市場必將是一片百花齊放。面對這樣一個充滿機遇卻挑戰重生的千億市場,麥咖啡品牌又該如何破局?
  • 麥當勞推出鮮煮咖啡 星巴克打響「咖啡戰」
    在麥咖啡的角落裡,麥當勞不但添置了高端咖啡機為顧客現場研磨咖啡豆,提供各類咖啡飲品,還出售一些與之搭配的食物。由於歐美咖啡文化盛行,麥咖啡又在價格上低於星巴克,這個業態隨之成為星巴克強有力的挑戰者。  有統計顯示,在德國1200家麥當勞餐廳中,將近一半設有麥咖啡;在俄羅斯和義大利,也有近20%的麥當勞餐廳可見麥咖啡的蹤跡;2009年3月,麥當勞明確表示,將在美國其60%的分店中設立麥咖啡。  但在中國,麥咖啡只在北京等5個城市裡有試點——在北京,僅有的兩家麥咖啡一家開設在東南三環雙井店中,一家則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
  • 麥咖啡成為西捷航空供應商 第一次「登上了飛機」
    麥當勞成為西捷航空(WestJet)的咖啡供應商,它將成為這個加拿大第二大的航空公司的飛機飲品之一。這也是麥咖啡首次成為航空公司機艙內飲品。   根據《多倫多星報》,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和加拿大咖啡連鎖 Tim Horton’s 也參與了競標。不過考慮到價格等眾多因素,西捷航空還是選擇了麥咖啡。
  • 當咖啡豆價格下跌44% 星巴克為啥還要逆勢漲價?
    一直以來,星巴克的營銷策略都非常成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顧客,並且讓它的股票總有穩定的回報。不過今年夏天,星巴克聲稱其成本上漲,其大部分咖啡成品的價格將要漲價 5 - 20 美分。   全球咖啡市場的價格波動幅度之大令人咋舌。阿拉比卡咖啡豆是優質咖啡的代表,其期貨價格在去年十月達到峰頂,到 7 月 6 日(也就是星巴克宣布漲價的日子)下跌了 44%。因此許多公司都用降價來應對。   全球期貨市場的咖啡豆價格下滑,星巴克的大部分零售咖啡卻在逆市提價令人震驚。咖啡越來越便宜了,為什麼我還要花更多的錢在星巴克喝咖啡呢?
  • 星巴克中杯拿鐵突然漲價至 29 元 你還喝嗎?
    一方面,陪伴星巴克幾十年的執行長霍華德 · 舒爾茨離場,給星巴克的未來增添了不少不確定因素;另一方面,近一年來,星巴克的業績表現一般,公司正在遭受全新的挑戰。   為挽救業績下滑,星巴克在做外賣的同時,也玩起了漲價之舉。
  • 去星巴克不只是喝咖啡 盤點星巴克甜點與咖啡「絕配」
    合肥的春天已經悄然到來,挑一個溫暖的下午,去喝下午茶吧。鍾情星巴克咖啡的你,店裡的每一種咖啡恨不得一一試過,無論是含有濃鬱焦糖的焦糖瑪奇朵,還是充滿豐富泡沫的卡布奇諾,還是拿鐵、摩卡,以及經典美式咖啡。這裡的咖啡,冷熱皆美妙,無論春夏秋冬,往星巴克店裡一坐,就是一段溫情的幸福時刻。
  • 星巴克產品調價引關注 反映出對中國利潤指標更重視
    有意思的是,星巴克漲價的消息一出,就有不少白領趁著漲價前,再享受了一杯相對便宜的咖啡。昨天,在很多星巴克門店,幾乎是座無虛席。也有一些咖啡達人表示,漲價以後,自己要帶個大杯子去買咖啡,一律減2元,相當於維持原價。星巴克相關人士表示,除手工調製飲料之外的其它商品並不漲價。  關於星巴克為什麼要在此時漲價,這裡有三條連結消息。
  • 麥咖啡拍了個嘲諷咖啡行業的廣告,這次講的是如何推銷產品
    麥咖啡儘管開到了牛津街和聖保羅大教堂附近,不過英國連鎖咖啡市場仍然由 Costa、星巴克和 Nero 主導。它在最新廣告中嘲笑了現如今咖啡行業種種」複雜「的廣告,相比之下它的廣告主題則一直在強調做減法,專注在做出好咖啡上。
  • 臺灣星巴克29款飲品全面漲價 網友:賣太貴
    華夏經緯網2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繼年初85度C咖啡漲價過後,6年沒調價的星巴克咖啡也扛不住了,宣布自22日起調漲29款飲品售價,每款約漲新臺幣5~20元。其中星巴克小杯那堤(拿鐵)咖啡漲16%,漲幅最大,至於其他同業伯朗咖啡及西雅圖咖啡,目前則不跟進漲價。
  • 瑞幸咖啡飲品全線漲價1元,回應:屬於正常運營政策調整
    隨著復工的陸續開展,不少人開始懷念起了咖啡的味道。近日,記者發現,瑞幸咖啡已全線漲價1元。對於習慣了折扣券和買贈的用戶來說,這波漲價有些來得有些措不及防。對此,瑞幸方面回應:屬於正常的運營政策調整,優惠減免根據情況動態調整。
  • 麥當勞的麥咖啡在上海推出外送服務,我們體驗了一下
    不過毫無疑問的是,麥咖啡的非咖啡類產品選擇(或者說產品單個庫存量 SKU )比肯德基的 K 咖啡更多,從紅茶拿鐵、馬卡龍、馬粉蛋糕到新出的萬聖節南瓜餅乾。麥咖啡的菜單有咖啡店常見的早餐套餐和下午茶套餐等。「下午茶買三人套餐」和「拿鐵買三杯送一杯套餐」大概是想鼓勵白領找辦公室的同事一起點咖啡。按照麥當勞官方說法,小程序、餓了麼和美團都支持上海地區的麥咖啡外送。
  • 麥當勞年內狂招7萬人 將加碼「麥咖啡」
    麥當勞稱,此舉是為原有餐廳業務拓展作準備,同時也是為了增加的麥咖啡而招聘。值得注意的是,除為新開店工作人員招募外,麥當勞透露此次招募的另一個原因是為原有餐廳業務拓展作準備,主要為部分餐廳變更為24小時營業以及增加麥咖啡等業務補充人員。加碼「麥咖啡」在咖啡領域,另一家跨國咖啡連鎖企業星巴克在中國獲得了令人豔羨的成功。據悉,自1999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星巴克只用了13年的時間,門店就突破了600家,平均每年開60家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