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寫作狂賺十幾億,毛姆:我的賺錢能力,全來自於對肉體的著迷
寫出「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張愛玲女士,最愛的外國作家是一個英國男人,名為毛姆。
在中國,毛姆幾乎是最受青睞的英國作家,他的中譯本比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要多得多。上世紀80年代,日本人評選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第一名是莎士比亞,第二名就是毛姆。
讀者稱他為「最會講故事的人」,棄醫從文之後,憑藉10年在文學道路上的兢兢業業,他成為20世紀擁有讀者數量最多的作家。
喜愛毛姆的年輕人們,在論壇上組成團體,「毛姆」這個名字,似乎成為文藝青年私下的一句暗號。
然而毛姆本人,其實愛錢、毒舌,世俗而又熱愛世俗,但同時,他並沒有被纏在世俗之中。
毛姆憑藉處女作《蘭貝斯的麗莎》而一炮走紅,之後毛姆的名聲和經濟地位都隨之一躍而起,不少人看中了他的名望。他生命中兩個女人的出現,皆是如此。
第一個是一位叫「蘇」的不知名演員,毛姆確實是愛她的,儘管她在感情中並不貞潔,可以和毛姆身邊的任何一個男性友人過夜。但是毛姆還是向她求了婚,蘇卻拒絕了。
蘇不願意被束縛,她樂意和他保持親密關係,卻不願意和毛姆結婚。
毛姆的感情碰壁,卻沒有為此事傷神,他揉碎了對蘇的情感到文字當中,寫成了《尋歡作樂》。裡面的羅西,就是以蘇為原型。
第二個女人,是西裡爾夫人,也是毛姆後來的妻子,然而可笑的是,西裡爾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利用毛姆賺錢,才用肚子裡的孩子脅迫毛姆結婚。
婚後,西裡爾夫人成日變賣毛姆的財產,在毛姆眼中,這是一個只看得到錢的女人。
《月亮與六便士》裡,毛姆借斯特裡克蘭德之口說過一句話:「女人是我享樂的工具,我才沒有耐心成為她所要求的幫手、伴侶、陪同呢。」
因為這句話,毛姆被認為歧視女性。其實,是因為與西裡爾的婚姻,讓這個男人失去了對婚姻的一切幻想。
一戰爆發,毛姆於是順水推舟去了戰場。有人說,毛姆從小就知道自己的性取向存在問題,所以40歲的他在戰場上遇到20歲的小夥子傑拉德·哈克斯頓時,沒有過多猶豫,兩個人就一見鍾情了。
後人評價毛姆時,說他的感情十分放蕩,男女通吃,雨露均沾。
實則不然,與傑拉德·哈克斯頓相遇後,毛姆帶著這位小情人滿世界遊蕩,希臘、埃及、中國、印尼、馬來亞……英國作家伊夫林·沃對毛姆的生活羨慕極了,說他「活得值當,去過所有地方,見過所有人,吃過所有東西。」過起了逍遙自在的生活,狂賺10幾億。
毛姆的賺錢之道帶給我們所有人一點啟示,最快樂的賺錢方式,就是按照自己的性子,將自己所累計的經驗轉化為資本。
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將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進行轉化,即便這些資本看上去只是一星半點。
他與蘇這位俏佳人的感情放浪又瀟灑,最後碰壁了,他就將此轉化為文字,寫成了《尋歡作樂》這本暢銷書。
他的婚姻失敗了,西裡爾終日折磨壓榨這位中年男人,兩人婚姻有名無實,他就不動聲色,將妻子的形象轉化到文字當中,寫成《人性的枷鎖》、《面紗》,被人說有厭女症,只是增加了這位作家的熱度,讓自己的曝光量上升。
他肆無忌憚地將女性角色寫得粗魯,坦誠表達自己的情感,一邊罵著人,一邊收著鈔票。
他說:「每次插科打諢逗樂時,大家總是怪我不夠嚴肅,而當我最嚴肅的時候,人們總要發笑。」
毛姆成為了一個有錢的老男人,什麼都有了,過著讓人羨慕的生活,張愛玲、村上春樹,都為他著迷。
人應該如何活著呢?
毛姆借羅西之口,道出自己的人生態度:
「幹嘛不為你所能得到的高興呢?有機會就該盡情玩樂。不出一百年,我們就全都死了。到那時還有什麼值得在意的呢?我們還是趁著現在盡情玩樂吧。」
毛姆說:「我並不怕犯錯,搞不好會在其中一條冤枉路上,找到人生的目標。」
你看,他既睿智又有點喪,告訴你的全是人生的真相。
如果想繼續跟著毛姆探尋他的人生經歷來思考人生,推薦你讀讀這套毛姆經典作品集。
包括《人生的枷鎖》上下冊、《刀鋒》、《月亮和六便士》,這些都是毛姆作品的經典代表作。
買一套書卻能讓自己精神上受益終生,何樂而不為?這套書絕對正版,包郵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