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伶聽近百年前蘇州中學的名人演講

2020-12-25 光明數字報

    演講這個形式,自五四運動起非常興旺,提倡言論自由,推崇科學與民主,演講是很好的宣傳手段。鑑於演講的重要作用,尤其對青年學子的影響力,從某個角度說,比書本上的傳播來得更直接和通曉。蘇州中學能請動這麼多著名人士赴校演講,在當時也是不多見的。

 

    1926年夏,於伶(原名任錫圭,字禹成)選擇了公費的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該校次年更名江蘇省立蘇州中學,師範科是該校的一部分。於伶在校學習三年期間,受到名人演講的教育、啟蒙和薰陶是不言而喻的。

 

    蘇州中學是一所百年名校。由前省立一師二中及工業高中改組而成,其附屬學校則有鄉村師範科及實驗小學,學生自幼稚園以至高級中學,約1200餘人,教職員120餘人,規模之宏大,實為當時全省各中校之冠。

 

    學校的管理也是一流的。

 

    先說,蘇州中學對學生德智體多方面的要求非常嚴格,制訂了很細緻的條例,並有量化的指標,要求同學們做到並遵守。這可以從該校創辦的首任校長汪典存(字懋祖)發布的布告中了解到,這是份珍貴的檔案史料,刊在《蘇中校刊》第一期,1928年3月1日出版。

 

    據《蘇中校刊》上《發刊詞》介紹:

 

    ……

 

    《校長布告》:

 

    課程代表生活需要。析其性質可歸納為四類:公民的,職業的,健身的,修養的。普通教育,體育與音樂為課程之兩大宗,所以使國民體魄,與內心修養,底於中和之境,而無偏枯之弊。吾國古時,六藝並重。知仁勇美,兼而有之。後世……遂致健身與修養兩學程之分量,在全課程中不過佔十分之一二。蔡孑民先生把「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定為教育宗旨之一端。倡導藝術教育,苦心孤詣。……今學校改革,關於藝術一項,凡一二年級學生,必須選修是項課程,至少一學分。庶幾情操得以薰陶,而沉悶可以疏散,於道德學問皆有裨益。希各領會此意。

 

    園藝一門,注重實習,可與自然界相接觸,……期能選修為是。英文課本所教尤少,……請各教師編定精密之教程, 學生先行預習……庶可啟其自動,而進益自速。

 

    關於規定高中學生須修習150學分,考試其能及格,方得畢業。汪校長計算優秀學生合之每星期上課,連自修須在六十小時以上。每日平均在十小時以上,已充乎其極,不能更多,多則不能融化且於健康有礙。……至選修時諸生尤宜向首席教師及教務處請求指導,是為至要。

 

    此布 

 

    校長 汪懋祖 一月五日

 

    在當時有規有矩有條理的科學指導下,培養的學生質量很高,不用說葉聖陶、顧頡剛等前輩都畢業於該校,在於伶就讀期間,在中央大學區立蘇州中學同學錄上(民國十七年十月)查到在此校畢業,後成為著名校友的同學還有:

 

    匡世(即匡亞明)1926年第一師範十二屆畢業。

 

    李忠霖(字雨谷)20歲,崑山人,蘇州中學師範科三年級畢業。

 

    任禹成(於伶) 22歲,宜興人,通訊地址:溧陽戴埠鎮(1929年師範科第二屆畢業。同學還有曹宗堯、劉秉彝、段立培等)

 

    毋庸諱言,名師出高徒。這所名校的師資力量非常強大,筆者查閱到前後多次教職員名單。現擇其重要的,對於伶在校期間或有影響的,大致有:

 

    校長:汪典存(字懋祖)38歲,吳縣人。

 

    教員:張繩祖(字貢粟)30歲,吳江人,師範科主任高中教員。

 

    陳去病55歲,高中國文教員。

 

    錢穆 34歲,無錫人,國文首席教員。

 

    鄔翰芳 27歲,史地兼校刊編輯。

 

    顏文梁 36歲,高中西洋畫教員。

 

    王明德(字雨亭)53歲,山東人,高中拳術指導員。

 

    再說,學校開放辦學,請不少社會名流來校演講,也是其中的特色亮點。據《蘇中校刊》記載,開學首度,他們邀請了著名的胡適先生,他的演講題目是《我們的生路》。還有張君勱、錢穆、顧頡剛等,前後被邀請到蘇州中學演講。

 

    初中學習階段,凡名人來校演講,於伶經常是坐在第一排做記錄的,進入高中師範階段同樣如此,他的筆記經常刊載在《蘇中校刊》上,如今查到的有:

 

    玄學的人生觀 張君勱演講 任禹成筆記 蘇中校刊第十一期 1928年10月16日

 

    國慶日錢大鈞師長演講詞 曹宗堯、任禹成筆記 蘇中校刊第十一期 1928年10月16日

 

    軍事訓練 王一煊講,任禹成、龔壽鶴筆記 蘇中校刊第十七、十八期合刊 1929年3—4月

 

    對於蘇州男女中學史學同志的幾點希望 顧頡剛講 任禹成筆記 蘇中校刊第二十一、二十二期合刊 1929年6—7月

 

    當胡適之演講《我們的生路》時,於伶雖然不是記錄員,然而,他聽得很真切。胡適說「生路」時說到學習、模仿,他說:

 

    模仿人家有兩個好處:一、模仿是創造者唯一的出路,如學習畫畫和音樂必如此。二、天下唯有不長進的國家,不肯學人家,不敢學人家,不能學人家,如我們學印度,翻譯他們四千多種書,即所謂肯學,敢學,能學,中國二千年中的思想,因此也受到種種影響,反轉來印度學我們,學到怎樣地步,唐太宗叫人把老子的道德經翻譯了出來,現成送給印度,他們還不要。還有造紙的法子,在後漢時已發明了,後傳於阿拉伯人,再傳於基督教徒,使全世界都發生了一種影響,但印度呢,還是用貝葉寫的居多,直到基督教入侵以後,方想著用了,還有發明印刷,也是中國最早,在西曆870年,中歐埃及等已影響到,然而對於印度沒有發生一些什麼影響,所以只有不長進的民族和國家,不肯去學人家,不識人家的高在何處!長在何處!然而要學人家還得明了自己,……模仿實在不是壞的。

 

    ……

 

    十年前討論我們的生路的有兩位先生,一位是塞先生Science,一位是德先生Democracy,以為惟有這兩條路才是我們生活的出路,民國九年,梁漱溟所做的哲學書裡,他也同樣得到這個結果。這實在是不錯的。……科學要求知,民主政治。我們要用科學的方法,用我們的頭腦,想法去免除人家的痛苦,提高人類的位置,這實在是真正的道德。

 

    ……

 

    模仿人家,不要害怕,我們要儘量提倡物質文明和民治精神,要提高人的位置,除去人的痛苦。因為世界上惟有偉大的民族,才肯學習人家,敢學人家,惟有不長進的民族,才不肯學人家,不能學人家,不敢學人家!

 

    由任禹成(於伶)筆記,張君勱演講《玄學的人生觀》共分三個部分:一、汪校長介紹詞;二、張先生講詞;有趣的是第三部分——筆記者的「附言」,即於伶自己的話:

 

    記者介紹與本篇有深切關係的兩部書:1.《人生觀之論戰》1923年2月14日張先生在清華學校講演「人生觀」,引起了中國學術界空前的玄學科學之人生觀的論戰!國內知名人士,加入戰線者二十人,是役的成績留給我們的有《人生觀之論戰》三集,內含兩交戰敵方及局外中立者的論文三十三篇。泰東本,實價八角。2.《心與物》,本書為哲學界中最新進者英國喬特(C.E.N.Joad1891—)原著,本二元論,詳論現時流行的心物問題上的學說。唯心主義和機械主義的宇宙觀,機械主義宇宙觀的破壞,唯心主義,新定命主義,生活力論等。——篇首有張東蓀先生的序文,張先生自己撰有長二萬餘言的表明自己立腳的長序,序中於書中精義,詳加開發。對於喬特的立論,多所批評,全書一百九十頁,定價七角,商務尚志學會叢書。

 

    這個「附言」中,於伶展示了他對這位演講者學術論戰方面的了解和推薦,既詳細又明白。顯然,他是事先做過準備,對於玄學,對於人生觀等哲學命題興味盎然,不能不說這個20歲高中學生的學術視野和思考水平是超群的。

 

    另一篇演講是《國慶日錢大鈞師長演講詞》,由曹宗堯、任禹成筆記。錢大鈞師長的演講是有鼓動性的,他說到年輕人的「立志」時說: 

 

    這個立志,並不是舊思想中的立志,祇求虛榮利祿;我們的立志,應當謀大眾的幸福才是!……蘇州的風氣,實在是墮落得太不堪了!要想把這個壞的社會來改造一下,那非要憑著諸位立大志的青年去建設不可,所以我今天把總理講詞內的一段來同諸位講:

 

    ……孫總理說革命思想是從歐美傳到中國來的,……歐美的革命思想,是在求『自由』『平等』。我們中國的所以革命,當然也在求『自由』『平等』。不過這個自由平等,是大團體的自由平等啊!要求大團體的自由平等,必須黨員先犧牲各個人的自由平等才是。中國人只知道享受各個人的平等自由,不顧團體的平等自由,所以中國的革命,屢次失敗,中國革命的發生,是為接受西洋平等自由的新思想;中國革命的失敗,也是失敗在個人的平等自由上的!……我今天講的意思,青年男女生活在學校團體裡,希望諸位把自己的自由平等,都拿出來交給學校師長。……

 

    接著他剖析蘇州的「腐敗」,他說:

 

    蘇州的社會民眾,是怎樣的?人人只知道有個人的自由!蘇州的社會的情形呢?我們都知道腐敗極了!就是以蘇州的社會生活來講:蘇州的社會生活是很呆板的。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很遲,起來了就出去喝茶!賭博!花天酒地!所以蘇州的社會,個人是很自由平等的,至於團體的平等自由,都無過問了。因此弄得蘇州的社會,幾十年來,完全沒有振作的氣概!進步的現象!

 

    最後他說:

 

    各位大都是蘇州的青年,後起的英秀!將來對蘇州社會,定有極大的貢獻。所以我很希望諸位,都要明了犧牲個人的自由平等,為民從求平等自由,改造蘇州的社會,達到整個蘇州的平等自由。……兄弟是蘇州人當然很希望蘇州變成一個有振作精神的都市;除去從前的種種萬惡風氣,墮落習慣,成功一個有進取的蘇州社會!……

 

    這一番生動的演講,使同學們感到「改造蘇州」的必要,自己肩上的擔子和責任。

 

    蘇州中學差不多每月有一次名人演講。

 

    1929年6月顧頡剛來到蘇州中學,他演講的題目是《對於蘇州男女中學的史學同志的幾個希望》,由任禹成(於伶)筆記。在筆記者的附言中,於伶感動地說:

 

    我們應該怎樣地感謝顧先生呵!當他極誠摯極沉痛地和我們講了這一大番我們難得聽到的話以後,又將筆記稿子要去了,修改了好幾處,增加了千多字,遙遠地自北平掛號寄來。並且囑我轉語蘇州男女中學的史學同志們:關於研究方面的如何認清範圍,提出問題,收集材料,著手調查等問題,他深願詳細地和我們討論。他的通訊處是北平景山東街十七號樸社轉收。禹成謹志 六月五日。

 

    這裡,這位筆記者向同學和老師傳遞了三個信息:一、這裡發表的稿子是由演講者本人過目修訂的,是認真而鄭重的。二、著重地提出顧頡剛先生對從事史學研究的方法,有一個「如何認清範圍,提出問題,收集材料,著手調查等問題」。三、公布了顧先生在北平的通訊地址。這樣,不僅於伶本人可以與先生去討教,其他讀者都可以寫信給先生去討論學問。這樣的「附言」內容,筆記者的磊落和無私品格都表現了出來。

 

    那麼,顧頡剛先生對於史學研究發表了什麼意見?這是一份極好的史學教材,也是對蘇州地方志深有研究體會的史料,特摘要如下:

 

    首先,他談對歷史方面的認識:過去以為研究歷史,讀過去的歷史書,如《二十四史》《九通》就完了,沒有考慮近年來發現的新材料。歷史學的基礎是要建築在事實上,而不能光建築在書本上。顧先生舉出新出土的殷墟文字,石器、陶器、人骨等,刻在上面的文字等等,使真實的歷史向上伸展數千年。前代人們在書本上傳下來的事實,只能說是第二等的材料,因為一件事實,經過幾次記載已不及它原來那麼自然真確了。

 

    其次,開拓歷史新領土於自己民族間,如民間的風俗文藝的搜集、注意於民間文化等。可以說,以前書籍中所保存的都是士大夫及帝王的文化,現在我們向民間去搜集,凡民間口頭流傳、習俗遵行的,都要花氣力集成,系統地來研究。歷史的範圍也就大了。

 

    對這裡的學生,喜歡研究的,最好一是研究近代史,二是研究蘇州史。若能於各種報章雜誌上,見聞所及的認定範圍,搜集起來,尋出目前生活狀態的解釋,也是極關重要極有趣味的一件事。例如人人在喊打倒帝國主義和取消不平等條約兩句口號,要是不明白近代的史實,空喊口號,取易避難,沒有功效。研究近代史,不獨須注意中國現有的材料,現今國內的問題即是世界的問題,所以應同時搜集外人的史料。如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等事實,本國都燒毀了,倒是外人比我國自己記得清楚些。

 

    再次,蘇州人研究蘇州的歷史,過去的志書——府志、縣誌等,已有很多記載,不過前人的目光只注意士大夫階級,匯集了幾個大家的譜牒做成,對於民眾方面的記敘太少。現在我們須從社會生活調查下手來研究蘇州的歷史。蘇州本來是文化的中心,從吳越起,文化已經很發達,唐以後尤甚。這與兩點有關:一、經濟背景,因為運河的經過交通上方便,成了一大都市。二、生活較他處更為安適,所以有餘閒創造文化。……蘇州人不喜歡向外發展,許多優勢被別處打倒,如綢緞,如刺繡,蘇州好像一家破落大戶,在一天天地消沉下去。蘇州人身體不強,技能薄弱,也不能出門的原因,有人常託我介紹出路,可是除了做書記之外別無技能,外出也無望。而在蘇州,外地人會館很多,到外地,江蘇會館卻找不到。

 

    他痛心疾首地說,江南人本來很富有創造力,文學尤其發達。現在,在新文學家中,除葉聖陶外,竟找不出第二人來。大家有了很好的天資和特有的創造力,卻不肯去努力發展,這不但對不住自己,而且也對不住創造文化的本邦古人。外面人都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看蘇州人在天堂中,難道有這樣的病態之中可以算作天堂嗎? 

 

    顧頡剛很希望這裡的男女中學裡,有人組織起蘇州人生活調查團。起始範圍規模,不一定要大,只要各人能力所及,在一街一巷中切實調查,甚至於把一家調查清楚了也好。在調查中,可以找出它所以至此的病源來。如調查得蘇州究竟有多少產業?多少人口?失業的多少人?在外面的多少人?外面在本埠的又有多少?舊文化如何?調查清楚後,出一本蘇州年鑑,使得蘇州人看了觸目驚心,覺悟到現在非得修養好身體和技能,出門奮鬥立事業不可!

 

    顧頡剛希望對於學習歷史有興趣的同學起來努力。凡是一種學問,不能專靠書本上有限的呆板的一點兒,非經過自己的一番分析、比較、綜上所述合的功夫,不能算是自己的心得。不特歷史學是如此,凡是各種學問,都是如此。

 

    最後,演講者希望性情近於歷史的諸位,認清範圍,來努力工作,提出問題,收集材料,探求確切的知識,來做破除迷信的革命事業,儘量發揮蘇州人的天才和特長。「我相信蘇州人的天資,是較人家聰明,只要看凡是蘇州人遊學他處的,成績常較人家好就可知了。學以致用,本是前人常談,但現在研究學問的目的,在求真,只問真不真,不問用不用。然而知識既真,拿來致用,也自然可靠。研究歷史的人,固然目的不在致用,但是只要研究得好,它的無形的用處大著呢!」

 

    這篇刊載在《蘇中校刊》第21、22合期,「講演」欄目(1929年6—7月)上的文章,顧頡剛對蘇州人了解之深是無以復加了,這樣高水平的講演,除了作者本人是蘇州人,對蘇州的了解有切膚之痛,他是史學界的泰鬥人物,才有拋地有聲的見解,他對蘇州學子未來的拳拳之心,日月可鑑!

 

    顧頡剛被譽為民國最好的歷史老師。他在1924年為孔德學校編寫的《國史講話》中說:

 

    歷史本是與人生最密切的一種學問,只因歷史教師的不善闡揚,遂使這門學問成了許多學校中一致的敷衍塞責的功課。我們若能改它過來,使得學生感覺到四圍的事物都是歷史的材料,都可以取來作歷史的研究,那麼,不但這門學問可以有很大的進步,而且人生與社會也得到很大的實益了。 

 

    這段話講得真好,至理名言。於伶是幸運的,他在蘇州中學求學,擴大了眼界,陶冶了情操,鍛鍊了能力,提高了水平。不僅如此,這個活躍的師範生在校期間,他的體魄也強壯多了。 

 

    如今,21世紀的學界和市民們,愈來愈多地普遍接受講演這個形式,各類講座、演講遍地開花。回顧九十年前幾位名人的精彩演講,他們的言辭,他們的認真態度,他們的情真意切,他們給學子,包括聽眾,帶來了新風,帶來了學養,甚至是世界前沿的學術觀點,至今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

 

相關焦點

  • 這,就是蘇州中學!
    就是那個全蘇州學子都無比嚮往的「蘇州中學」5月12日,從越南河內傳來消息,江蘇省蘇州中學劉金禹同學,在第19屆亞洲物理學奧林匹克競賽中榮獲金牌!這可是亞洲地區最重要的物理學競賽!前幾天,蘇州中學偉長班開考就可以看出來,那場面,人山人海,不亞於高考現場!
  • 「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 感受名人精神堅定文化自信
    中國江蘇網7月27日蘇州訊(記者 張珺)7月26日,由蘇州市名人館舉辦的「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暑假系列活動第二場正式開講,80餘名中小學生前來聆聽由蘇州市名人館志願者張林萍講述振華女校創辦人王謝長達的故事。
  • 我愛演講,鎮海中學第三屆外語節演講賽一瞥,附那些年的演講牛人
    One 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ina光會說中文行不行光會說英文行不行不光要會說,還要會演講  從10月初起,高一高二英語演講參賽者開始進入「瘋狂10月」。在3周時間內,第一輪比賽—海選過後,20位學生從46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於10月20日晚,第二輪比賽—20位決賽選手為爭奪最後的理想名次展開激烈的角逐。
  • 市名人館「老蘇州」開講哉
    1月20日下午,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名人館的「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寒假特色系列活動第一場開講,百餘名中小學生到場參加。志願者顧鳳娟講述的「闔閭建造蘇州古城」引起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活動由熟悉蘇州方言、具有紮實講解功底的名人館志願者擔任主講人,通過蘇州話妙趣橫生地講述蘇州歷史名人的逸聞趣事。2016年寒假期間14場專題活動場場爆滿,暑假15場報名連結一經發出立馬被秒殺。
  • 老夏觀察20|魯迅在廣州中學的演講
    老夏觀察20 | 魯迅在廣州中學的演講1927年7月16日,一個周六。文藝界的「頂流」——魯迅,與戀人許廣平在太平館吃完午飯,隨後來到一所中學。師生翹首以盼。這一被期待已久的演講,開場。1.魯迅▍我不想做「名人」了。1927年2月,魯迅寫信給朋友,發牢騷。
  • 老夏觀察20 | 魯迅在廣州中學的演講
    文藝界的「頂流」——魯迅,與戀人許廣平在太平館吃完午飯,隨後來到一所中學。 師生翹首以盼。47歲(虛歲)的魯迅,走上臺前。 這一被期待已久的演講,開場。 1. 當年1月18日,魯迅乘「蘇州」號輪船從廈門來到許廣平的家鄉——廣州,入職中山大學。 他不僅當全職教授,還出任文學系主任兼首任教務主任。 頭銜太多,魯迅太忙。 當時還沒娛樂圈,明星本就不多。像他這樣咖位的名人,是要被哄搶的。 忙,是一種必然。
  • 江蘇省蘇州中學:活潑潑的教育,邀你共創「大滿貫」
    江蘇省蘇州中學有著千年府學淵源、115年新學歷史的深厚底蘊,作為蘇州教育的排頭兵,是首批重點中學、江蘇省首批高品質示範高中、全國百強高中。高考有狀元,競賽有金牌,出國進哈佛……近兩年,蘇州中學實現了高考、競賽、出國三條路徑大滿貫,成為全市優秀學子嚮往的名校。
  • 名人演講:TED演講漫談時光流逝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名人演講>正文名人演講:TED演講漫談時光流逝 2012-09-10 23:0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全國高中生蘇州比拼日語演講 三中學子斬獲2個一等獎
    4月14日,第九屆全國高中生日語演講大賽(華東預賽)在蘇州市第三中學舉行。來自22所學校的44名選手同臺競技,一展各自的日語水平和聽說能力。經過一天激烈角逐,大賽共評出6個一等獎、16個二等獎和22個三等獎。其中,作為蘇州唯一參賽學校,蘇州三中選手一舉斬獲2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
  • 蘇州重點高中擇校攻略之蘇州中學
    截止目前統計版本的2020年清北錄取人數全國高中排名中,蘇州中學排名全國第25名,江蘇省第1名。2019年蘇州中學強勢入選江蘇省「G20」高中,蘇州中學成為蘇州唯一入選高中,全靠實力。儘管江蘇省蘇州中學的佔地面積已無法與當年相比,但歷經千年,辦學歷史未斷,校址始終未變,格局基本保存,這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是罕見的!因此,蘇州中學是作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古城蘇州的最具歷史文化底蘊、最具人文魅力的文化教育瑰寶。
  • 蘇州立達中學與蘇州中學園區校並無關係
    蘇州奧數網訊:蘇州立達中學與蘇州中學園區校有什麼關係嗎?近日有家長提出疑惑蘇州立達中學的生源是否會給出一部分到蘇州中學園區校?對於立達中學和蘇州中學園區校的關係如何?蘇州奧數網整理相關資訊,供家長們參考。
  • 名人演講:聞所未聞的口哨者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名人演講>正文名人演講:聞所未聞的口哨者 2012-09-10 22:5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帶孩子來學老蘇州話 蘇州名人館公教活動引追捧
    「好……」 2016年1月28日,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名人館,第二場「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寒假特色系列活動開講,100多位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加,這是活動開始前的一幕,孩子們的童聲讓館內大廳洋溢著快樂。
  • 蘇州市名人館開講「老蘇州」 講述歷史逸文趣事
    11月20日下午,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名人館的「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寒假特色系列活動第一場開講,百餘名中小學生到場參加。志願者顧鳳娟講述的「闔閭建造蘇州古城」引起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活動由熟悉蘇州方言、具有紮實講解功底的名人館志願者擔任主講人,通過蘇州話妙趣橫生地講述蘇州歷史名人的逸聞趣事。2016年寒假期間14場專題活動場場爆滿,暑假15場報名連結一經發出立馬被秒殺。
  • App今日免費:場場精彩 經典名人演講全集
    App今日免費:場場精彩 經典名人演講全集    這款App精選了華盛頓、羅斯福、柯林頓、邱吉爾、裡根、馬丁·路德·金等傑出人物的著名演講62篇,每篇演講都出自名家高手,每篇都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經典名人演講全集    演講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包括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想》、《試看我將如何改變世界》、《我堅信一切皆有可能》等。
  • 新聞資料:清華大學與名人演講
    新華網北京5月11日電(記者劉江 李江濤)親民黨主席宋楚瑜11日在北京清華大學發表演講。作為與北京大學齊名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清華大學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傑出的學術聲譽,吸引大量國內外政要、商賈和名流前來訪問和演講。
  • 追問讀書意義,探討生命價值——三門中學舉行主題演講賽
    4月19日晚上,三門中學「讀書的意義·生命的價值」主題演講賽在體藝館前廣場如期舉行。
  • 名人演講:Lady Gaga 暢談音樂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名人演講>正文名人演講:Lady Gaga 暢談音樂 2012-09-06 23:55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伶可家族日常] 小伶和coco的日常
    很多小風伶都非常好奇   伶可家族成員們的   日常生活是怎樣的~   於 | 是   應廣大小風伶強烈要求   「今天」   小伶就跟大家一起來分享
  • 蘇州最好高中,蘇州中學一馬當先,常熟中學、崑山中學獲文理狀元
    江蘇蘇州不僅是全國有名的旅遊城市,還是科教強市。蘇州的公共教育滿意度居江蘇省第一、全國第三。2020年高考,蘇州的理科狀元是來自崑山中學的陳顧駿,總分439分,其中:語文141、數學152+34、外語112、物理A+、化學A+,文科狀元是來自常熟中學的趙文浥,總分426分,其中:語文139+37、數學136、英語114、歷史A+、政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