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踏出第一步,已是好開始」
香港警方18日拘捕黎智英、李柱銘等15人,他們涉嫌去年8月及10月分別幹犯「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及「公告未經批准的遊行」罪名,15人共被控58項罪名。
警察公共關系科在接受媒體應詢時表示,由去年6月9日至上月19日,有7854人在各區的示威活動中被捕。他們的年齡在11歲至84歲之間,涉及的罪名包括參與暴動、非法集結、襲擊至造成身體傷害、縱火、刑事毀壞、襲警、阻礙警務人執行職務,及藏有攻擊性武器等,其中1252人已被警方落案控告。
被捕者中約四成是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即3219人為學生。所有被捕者中, 18歲以下及16歲以下者分別有1376人及547人(分佔整體的17%及7%),當中分別有151人及45人被警方起訴。據了解,部分青年被「洗腦」致執迷不悔一再犯案,其中一名17歲涉案青年接連被捕七次。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佩帆直言,多年來,黎智英、李柱銘等頭目「反中亂港」, 推香港年輕人去「勇武攬炒」,犧牲他們充當政治棋子,是次被拘捕可謂大快人心。但不少市民都覺得這是遲來的拘捕,且仍有眾多被捕者未被檢控,公義仍未得到彰顯。
她說,一直不拘捕、檢控泛暴派頭頭已經形成「破窗效應」,令年輕人以為「違法達義」就可以為所欲為、無法無天、無須負責。她希望相關人等可以儘快提堂審訊,向社會發放正確訊息, 即所謂「違法達義」並不可行,暴力不能解決問題。
香港資深媒體人、知名專欄作家屈穎妍19日在《大公報》發表題為《今天,燒肉售罄》的文章。她說,等了五年,香港人終於有點撥開雲霧見青天的舒暢。
「 這班幕後主腦把香港反轉、把文明摧毀、把歪理深種、把經濟拖垮、把社會撕裂、把幾代人毀掉,我們只能眼睜睜在罵,大家對作惡者束手無策,直至這一天,拘捕終於來臨。雖然是一條跟他們的惡行不成比例的罪,雖然1000元(港元)就可保釋, 但能踏出第一步,已是好開始。」
屈穎妍說,從前我們責罵山林裡的恐怖分子怎麼會如此無良培養娃娃兵做人肉炸彈,今天我們製造了整整一代掟汽油彈講「×你老母」的娃娃兵,由小學中學大學到教師校長教授,什麼學歷什麼領域都有,威過山洞恐怖分子。
她寫道,李柱銘保釋出來時說:「我舒服曬,因為這麼多年來見到太多大好青年被捕,而我沒事,其實我內心過意不去……」 既然過意不去,為什麼不一早自首?既然過意不去,為什麼不推自己的兒子出來代替別人的孩子做「義士」?
港警「一哥」的反擊非常精彩:「警方執法不偏不倚、無畏無懼,我們不理會被捕者是什麼背景,不理會他們是何等有權有勢,不理會其是否操控著傳媒,只要有人犯法,我們就去執法。」
屈穎妍在文章的最後說: 「是時候,為破爛的香港補垣塞洞,為黑暴主謀入土蓋棺。」
駐港公署批美政客助紂為虐、褻瀆法治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19日發出聲明,嚴正批駁美政客公然為香港反中亂港分子開脫罪責的行徑。
發言人說,香港警方對涉嫌「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的集結」的嫌犯採取行動是依法執法,是維護香港法治,是特區政府在行使基本法授予的權力,合理合法,任何外國無權幹預。
發言人指出, 美政客無視事實,歪曲「中英聯合聲明」,拿所謂「透明度、法治和高度自治」作幌子,為反中亂港分子開脫罪責,是助紂為虐、褻瀆法治,再次暴露了他們與反中亂港分子沆瀣一氣、狼狽為奸的醜惡行徑,必將遭到國際社會的共同譴責。
發言人強調,香港是法治社會,有法必依、違法必究,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我們敦促美政客遵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立即停止幹預香港事務。
基本法第二十二條不包括「兩辦」
日前,國務院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發言人就香港個別議員搞「政治攬炒」予以譴責,有關談話在香港社會引起廣泛反響。有反對派提出「兩辦」無權「幹預」立法會運作,違反《基本法》第二十二條。
對此,中香港中聯辦發言人日前回應稱, 國務院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是中央授權專責處理香港事務的機構,不是基本法第二十二條所指的一般意義上的「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當然有權代表中央政府,就涉及中央與特區關係事務、基本法正確實施、政治體制正常運作和社會整體利益等重大問題,行使監督權,關注並表明嚴正態度。 這不僅是履職盡責的需要,也是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權力。
發言人說,少數人身為法律專業人士,完全了解這個邏輯,卻拿第二十二條指責「兩辦」發聲, 不僅是對基本法的故意曲解,也是對社會民意的刻意誤導。
中聯辦的回應在香港社會引起廣泛反響。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兼資深大律師湯家驊19日表示, 基本法第二十二條提及的是中央政府所屬各部門,並非指中央政府,也不包括代表中央政府監督特區運作的部門,即港澳辦和中聯辦。他同時指出,這次爭拗涉及中央與港府的關係,不只屬於香港自治範圍內。
身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弘毅19日表示,從條文來看,「兩辦」譴責香港個別議員搞「政治攬炒」的聲明並無違反基本法。
陳弘毅表示,中央政府在港設立中聯辦的其中一項功能,是監督基本法是否在港有效實施,中聯辦通過發表意見監督,並非對特區政府作出指示,如何處理是特區政府自行決定,因此不構成幹預。陳弘毅指, 中聯辦聲明的用意,只在於勸誡和提醒社會。
陳弘毅指出, 中聯辦不是回歸後設立,早在回歸前便以新華社香港分社身份在港設立,在1997年回歸後繼續存在,至1999年12月國務院決定,把授權的工作機構改稱為中聯辦,亦無經過特區政府同意,所以中聯辦不是根據基本法二十二條第2款而成立。
香港再現本地個案 或存在隱形傳播鏈
香港19日新增兩宗確診新型肺炎個案,本地及外地感染個案各有一宗。這也是相隔約10天後再次出現源頭不明的本地感染個案。
該病患為47歲維珍航空女地勤人員,本月6日開始咳嗽,月中兩次到機場求醫,發病後仍有上班,在機場指示英國抵港航班乘客轉車,有時會回答旅客問題,沒有直接接觸確診者。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會安排69位前線或與患者一同工作的同事接受測試,其中一名曾與患者吃飯的同事有病徵入院。
張竹君認為,再次出現本地個案,反映仍有隱形的小區傳播鏈。她指出,部分病徵輕微病人或意識不到自己染病,未必實時求醫,也有些人的職業較高危,如在機場工作或的士司機等需接觸旅客的人,這些人需加倍留意自己有無病徵。
她強調,如果按兩個潛伏期、即28日內無本地個案等同疫情受控去計算,計算方式是將患者離開小區、被送入醫院的當天列為「第零日」, 意味需重新從當日起計算兩個潛伏期,無新增本地個案才算受控。
被問及「限聚令」等政策何時可以放寬,張竹君說,政府正積極考慮是否需要延長「限聚令」,但除公共衛生以外,政府需同時考慮其它因素,如有詳情待政府公布。
香港失業率和就業不足率或加速惡化
香港政府上月公布的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的失業率顯著上升至3.7%,創9年來新高,當中零售、住宿及餐飲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更達到約19年來的新高點。
明天(20日)香港統計處將公布2020年1月至3月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政務司司長張建宗19日在其網絡日誌中表示,香港經濟正經歷非常困難的一年,經濟急劇轉差對勞工市場的影響相當明顯,但是二月數據仍未反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況, 預計明天公布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將會進一步上升。
他說,勞工市場在短期內,仍會面對巨大壓力,就業狀況亦難以在短期內好轉。在這特殊環境下,很多企業會緊縮人力資源, 而5月至7月正值應屆畢業生求職的高峰期,預期他們的就業將比往年困難。
張建宗指出,政府會投放資源「創職位」。未來兩年,政府會在公營及私營界別創造約30000個有時限的職位,涵蓋不同技能及學歷人士,包括富經驗的專業人士和應屆畢業生;同時,會努力使得職位種類多樣化。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同一日發表網絡日誌指出,過去一年的社會事件與暴力衝擊,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等,令零售、旅遊以至很多服務行業幾陷停頓,企業承受巨大的壓力,就業市場所受的影響正不斷加深。自去年6月份至今年2月份的八個月內,本港失業率已由2.8%攀升至3.7%,上升了近一個百分點。他預計,統計處明天將公布截至3月份的最新失業率, 無論是失業率或就業不足率的數據都在加速惡化。
香港立法會18日通過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其中將綜援資產上限放寬一倍,為期半年。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9日在港臺節目中表示,估計有4萬個家庭能夠受惠於綜援新措施。他說,現在最重要是讓社會和經濟復甦,特別解決失業問題。政府提出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其中要推出800億港元保就業計劃,向僱主提供有時限性的財政支持,申請補助的僱主需要確保不解僱員工。他認為, 保就業計劃雖未能涵蓋所有僱員,但已經是現有制度下,能夠儘快支持僱主和僱員的最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