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說丨徹底改革香港教育 刻不容緩

2020-12-27 直播港澳臺

在香港《國歌法》正式刊憲生效的今天(12/6),國務院港澳辦和中聯辦(「兩辦」)就香港教育發表聲明,非常合時。過去幾年,在公開場合如足球比賽時「噓」國歌的,絕大部份是年輕人,而「黑暴」也是以年輕人為主,警方在過去一年拘捕近 9000 人中,超過四成是學生,年齡最小的才 11 歲,又有年僅 12 歲的學童三次因參與違法活動而被捕。這些情況突顯了香港教育真的病了。「兩辦」聲明,仿如暮鼓晨鐘,振聾發聵。

「兩辦」聲明其實是各有重點,港澳辦主要針對有年輕人在組織學生罷課,中聯辦則支持特區「建立健全和『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育體系」。

港澳辦針對罷課是切中時弊的。以現今香港局勢,「攬炒派」為了反對「港區國安法」,正在呼籲「大三罷」(罷工、罷課和罷市)。然而罷市肯定沒可能。香港各行各業正奄奄一息,而過去一年也從來沒有成功組織過罷市。罷工也因為經濟受「黑暴」蹂躪了一年,打工仔」隨時飯碗不保,怎會拿自己份工開玩笑﹗只有罷課是對方最有可能得手的,因為年輕人容易衝動,又長年受黃媒和黃絲老師荼毒。過去一年,在學校內外組「人鏈」、集體唱「港獨」歌、升「港獨」旗,以體育課為名學習如何衝擊警察防線、又有老師以「體驗」為名帶學生到暴動現場。這些行徑都是為「黑暴」提供「兵源」,令年輕人成為「炮灰」。

除了要應對在未來一周可能出現的零星罷課,香港各界實在要如中聯辦所言「痛定思痛、正本清源,引導學生明是非、行正路,努力為香港下一代營造健康成長的環境」。香港教育亂象的突出問題是:青年學生缺乏國家觀念與國民身份認同。香港有些教師、教授以至年輕學生自回歸以來,堅持對祖國的偏見,把中央對特區的信任視為政治投機的機會,致力鑽「一國兩制」的空子,荼毒我們下一代。這些人為了個人政治利益,不肯承認「教育有著鮮明的主權屬性」,不肯去培養合格國民,借「兩制」來排斥「一國」。由 2012年黃之鋒等人把「國民教育」汙名化開始,「有心人」便一直在年輕學生中傳播對祖國的疏離感。某些人編寫教材時又刻意醜化祖國,完全和「厚植家國情懷」背道而馳。近日更發展至借公開考試來扭曲學生的是非觀,美化侵略者,嚴重傷害同胞感情。由此可見,從根本上徹底地改革香港教育,由教材、教師和校長培訓和考核,逐一整頓,刻不容緩。

「兩辦」聲明從即時和長期入手,表達對香港教育的期許,也是一種提醒(wake up call ),港澳辦更說希望教育管理部門和有關機構「恪盡職守,依法履職,依法盡責,要把規矩用起來,斬斷伸向教育、伸向孩子的黑手」。「兩辦」語重心長,言簡意賅,香港各界尤其教育當局和相關機構,是時候動起來了﹗

作者馮煒光,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新聞統籌專員

相關焦點

  • 「亂港分子」接連被「放生」,香港司法改革刻不容緩
    然而,自從香港的「修例風波」引發騷亂以來,無數「亂港分子」破壞公共財產,背叛祖國人民,妨礙香港人民的正常生活,即使犯下了種種暴行,香港法官卻在法庭上多次輕判「亂港分子」。最近一段時間,已有數百名「亂港分子」逃港,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亂港」行動中罪惡滔天,這難免讓人質疑「黃官」的縱容為他們的潛逃提供便利。
  • 中國日報網評:制度化補強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刻不容緩
    6月4日,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國歌條例草案》,《國歌條例》將於12日在特區正式實施。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香港同胞與內地同胞都是炎黃子孫、華夏血脈。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以來,在「一國兩制」偉大實踐推進香港與內地聯繫更為緊密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特別是在香港年輕一代中,愛國主義教育、民族認同感建設仍有不足。一段時間以來,香港社會出現種種亂象,特別是香港部分青年人的精神迷失和行動違法,尤其令人扼腕痛惜。「一國兩制」是香港法治社會的制度基礎,愛國主義教育、民族認同感建設則為美麗東方之珠煥發光彩提供精神支柱。
  • 高考加分制度 改革必須更徹底
    高考加分制度 改革必須更徹底 2014-07-08 16:35 來源:現代快報 作者:
  • 兩會直答(18):教育扶貧丨高校教育扶貧,教育、文化、科技"三手抓"!
    農村地區貧困與教育發展的滯後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19年要開展貧困地區控輟保學專項行動、明顯降低輟學率,繼續增加重點高校專項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人數,用好教育這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對此,兩位來自高校的全國人大代表有話要說。
  • 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必須根治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闡述了特區政府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明確提出通識教育科的改革方向。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改革通識科,醫治教育頑疾,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的重要之舉。
  • 香港教育的「病」,特區政府開出了「藥方」
    導讀:香港「修例風波」之後,社會治安已經恢復原狀,人們能夠正常生活。不過依然有一些人試圖攪亂香港局勢,為此香港特區政府開出了「藥方」。據媒體報導,香港特區首腦林鄭月娥在最新施政報告中,明確表示了特區政府要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以及舉措,對通識教育科進行改革。
  • 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必須根治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闡述了特區政府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明確提出通識教育科的改革方向。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
  • 港臺腔:香港通識教育的「異化病」,得治!
    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改革通識科,醫治教育頑疾,是為香港教育正本清源、撥亂反正的重要之舉。作為香港中學生必修必考的科目,通識科原本意在強化學生獨立思考、慎思明辨能力,但卻因長期缺乏教學規範和管理而淪為無統一教材、無統一教學標準、無專職教師的「三無」科目。部分「黃師」則趁機與「反中亂港」分子裡應外合,給通識教育「加私料」「添毒料」,將通識科異化為宣揚「分離主義」「反中仇中」等極端言行的邪門暗道,讓通識教育徹底變了味道。
  • 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必須根治(香江觀察)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闡述了特區政府推進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明確提出通識教育科的改革方向。特區政府教育局隨即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課程漏洞、教材混雜等飽受詬病的問題開出「藥方」,拉開了根治香港通識教育「異化病」的大幕。
  • 改革通識科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重要一步
    新華社香港11月30日電 題:改革通識科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重要一步新華社記者改革通識教育,回歸育人本位,早已是香港社會的主流呼聲。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明確改革方向後,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近日推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大力糾正高中通識教育科長期被異化的問題,符合社會整體利益與期待,值得肯定和支持。
  • 陳茂波:香港全面遏止疫情刻不容緩 希望市民配合
    原標題:陳茂波:香港全面遏止疫情刻不容緩 希望市民配合   新華社香港12月20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0日發表網誌表示,全面遏止新冠肺炎疫情已是刻不容緩,希望市民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措施,合力讓疫情儘快消退。
  • 香港教育機會不公 改革迫在眉睫
    【香江觀潮】香港現行教育制度日益貴族化,使得階層固化進一步強化和加劇。熊德志近些年來,香港社會財富和收入差距持續擴大,中產階層因被現實窘境擠壓而逐漸縮小,並對政治穩定和經濟增長構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這次社會事件暴露了香港此前的深層次社會問題,不僅未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令社會更加撕裂。更為令人憂慮的是,香港的住房、教育等突出矛盾,日益加劇。香港的樓市被財閥壟斷由來已久,已經無需贅述。政府的各項政策「辣招」也令年輕人「上車」變得更加困難。而資產價格的漲幅又超過收入的漲幅,造成嚴重的財富不均,令那些身為專業人士的律師、醫生、會計師也望樓興嘆。
  • 香港《國歌條例》正式生效,香港想要好,必須從教育抓起
    自從港版《國安法》提出之後,多方都對此議論紛紛,那些保持著正確立場的,自然是希望香港能夠儘快恢復安寧與穩定,但是也有人不願意香港問題這麼快就結束。那些不斷牴觸港版《國安法》的人,就是別有用心。近日香港教育局發出的一則通告,更是讓這些人急得跳腳。
  • 丨香港一日
    直新聞曾在《港大學生會哪來這麼多錢投廣告撐黎智英?丨直說》中指出,學生一向予人純潔無私利的形象,而港大又是國際上學界皆識的大學。倘若有心人擬要找抓手,港大學生會實屬上上之選。丨香港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是時候緊急改革香港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列顯倫周四刊文,表示香港的司法需要緊急改革。
  • 杭州成才教育:成人教育學歷提升,刻不容緩
    成人教育是一種區別於全日制教育的教育模式,他不限制性別年齡,面向在職人員的學歷提升和職業素養和技能培訓,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主要分為四種形式:成人高考、自學考試、遠程教育(即網絡教育)、國家開放大學和電大。
  • 香港中學教師:教育去政治化刻不容緩!
    在剛過去的周六,香港《文匯報》和教聯會合辦「香港教育高峰論壇——香港國安法與《國歌條例》在學校教學中的落實」,當中,特首林鄭月娥提及香港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導致不少年輕一代被誤導,因而引發去年修例風波中超過3,000名大中小學生被捕。
  • 香港中學教師:教育去政治化刻不容緩!
    在剛過去的周六,香港《文匯報》和教聯會合辦「香港教育高峰論壇——香港國安法與《國歌條例》在學校教學中的落實」,當中,特首林鄭月娥提及香港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導致不少年輕一代被誤導,因而引發去年修例風波中超過3,000名大中小學生被捕。
  • 每經22點丨香港金管局澄清關於提款設限的謠言:香港銀行體系十分...
    每經編輯:王曉波1丨美股盤前:美股期指震蕩下行,美銀行和債券市場休市重要資訊美國今日為退伍軍人紀念日2丨香港金管局澄清關於提款設限的謠言:香港銀行體系十分穩健香港金管局11月11日澄清關於提款設限的謠言:就有傳言指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會限制市民每日提款,金管局再次強調絕無此事。香港銀行體系十分穩健,銀行有充足流動資金應付市民需要。
  • 通識教育有多重要?看香港高中的通識課程改革!
    通識教育有多重要?看香港高中的通識課程改革!看香港高中的通識課程改革!說是全新的課程,也不準確。早在1992年,香港就開始設立類似的預科課程,不過採用的學校不多。現在的通識課程自全面設立以來,逐漸成熟,這裡面涉及幾個課程發展的基本問題。2002年的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有了課程的改革,才有教學、考試、教師發展、學校領導、資源調配等方面的改革。以課程改革帶動教育改革,是中國內地、香港以及新加坡教育改革的特點,也是優勢。
  • 香港教育改革創新增活力 學制接軌內地增生源
    「香港特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在特區成立的慶典上說過,教育主宰香港的未來。董特首特別提到香港的教育一定要立足香港,貢獻國家,面向世界。15年來,我們在教育上實施了改革,並加大了投資,使教育發展保持了良好勢頭。」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常任秘書長謝凌潔貞向記者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