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學教師:教育去政治化刻不容緩!

2020-07-18 有理兒有面
香港中學教師:教育去政治化刻不容緩!


在剛過去的周六,香港《文匯報》和教聯會合辦「香港教育高峰論壇——香港國安法與《國歌條例》在學校教學中的落實」,當中,特首林鄭月娥提及香港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導致不少年輕一代被誤導,因而引發去年修例風波中超過3,000名大中小學生被捕。


筆者在過去一周參加與教育局局長的會議中也談到,國安法的立法加上國歌條例在立法會通過實施,正正就是一個最佳的時機去做好我們的國民教育甚至是正向教育。教育的關鍵在於三者,教師、課程和教材。


這三者當中,教師的重要性最強,因為一套完備的課程配以經過審核的教材最後如何輸送到學生手上就是依靠教師。但恰恰今天在整個教育體制中最政治化的就是教師。媒體不斷暴露出一些教師在社交媒體上公然發布仇恨言論,但這些老師往往最後都沒有什麼後果,不了了之。教育界中存在這些教師是否屬於少數,筆者不能肯定,但若要在國安、國歌立法這個時機上重新整頓教育上的歪風,對於當中的害群之馬必須有一套執行機制去管理,否則教育問題難以解決。

國民教育說到底就是一個身份認同的問題,身份的建立除了先天性之外,其他基本上都需要建構認識的過程。而在這種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至關重要。


可惜,筆者接觸的部分青年教師,他們基本上很少有機會到內地交流,除了帶同學生出團,自己根本沒有時間和空間去認識了解內地的情況。如果連教師團隊對於國家的認識都是如此淺薄的話,又如何向我們的下一代介紹一個不是香港一些媒體所報導的內地呢?

同時,在普法教育中,無論是基本法教育也好,國安法教育也好,說到底必要的就是我們的下一代需要有守法意識。而在通識課程中所說的「違法達義」經過「攬炒派」學者的修飾之後已經成為培育青少年守法意識的最大障礙。


因此,通識科中「違法達義」的概念根本上就需要刪除,這個概念背後所需要衡量的社會環境根本上就不是一個高中生能力所及的範圍。過早向青少年灌輸這個概念,無異於拔苗助長,對他們價值觀的建構以至於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沒有益處。

讓教育回歸教育,首先必須從源頭著手,掃除了歪風邪氣,讓政治遠離校園,才能更好的推展真正適合我們下一代的教育。

原文轉載自《文匯報》

相關焦點

  • 香港中學教師:教育去政治化刻不容緩!
    在剛過去的周六,香港《文匯報》和教聯會合辦「香港教育高峰論壇——香港國安法與《國歌條例》在學校教學中的落實」,當中,特首林鄭月娥提及香港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導致不少年輕一代被誤導,因而引發去年修例風波中超過3,000名大中小學生被捕。
  • 林書友:老師組織當堂批鬥同學,香港中學教育高度政治化
    兩年前,嘗試介紹中國國情、中國經濟發展、中國模式的國民教育科和《國情手冊》在香港教育界推行之際,這群「老師」中的不少人,也曾走上街頭,扛著「去政治化」、「反洗腦」的大旗,振臂高呼,一門旨在幫助公民了解國家社會基礎知識的科目,竟成為他們走上街頭抗議的理由。兩年後,曾經要求「去政治化」的人們卻以高度政治化的手段再度介入中學教育。
  • 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香港通識教育被政治化
    香港年輕人的問題責任在香港通識教育課本嗎?通識教育是怎樣一步一步被政治化的?「違法達義」等異端邪說對年輕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香港媒體與教育如何共同影響了年輕人? 25日,CGTN主播劉欣帶著這些問題對話曾多次與黃之鋒辯論的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
  • CGTN劉欣對話香島中學校長:香港通識教育被政治化
    香港年輕人的問題責任在香港通識教育課本嗎?通識教育是怎樣一步一步被政治化的?「違法達義」等異端邪說對年輕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香港媒體與教育如何共同影響了年輕人? 25日,CGTN主播劉欣帶著這些問題對話曾多次與黃之鋒辯論的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
  • 「重組警隊對香港發展利大於弊」?中學辯論賽公然設「港獨」辯題
    「中學不應阻止師生戀」、「重組警隊對香港發展利大於弊」、「香港人應爭取『香港獨立』」……這些居然都是由「香港學界辯論聯會」舉辦的所謂「第一屆全港中學學界辯論比賽」題庫中的辯題。據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20日報導,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20日對此發聲明痛斥,設置不符合道德價值觀念及企圖將校園政治化的辯題,與教育界背道而馳。
  • 直說丨徹底改革香港教育 刻不容緩
    在香港《國歌法》正式刊憲生效的今天(12/6),國務院港澳辦和中聯辦(「兩辦」)就香港教育發表聲明,非常合時。除了要應對在未來一周可能出現的零星罷課,香港各界實在要如中聯辦所言「痛定思痛、正本清源,引導學生明是非、行正路,努力為香港下一代營造健康成長的環境」。香港教育亂象的突出問題是:青年學生缺乏國家觀念與國民身份認同。香港有些教師、教授以至年輕學生自回歸以來,堅持對祖國的偏見,把中央對特區的信任視為政治投機的機會,致力鑽「一國兩制」的空子,荼毒我們下一代。
  • 香港中學試卷公然為「佔中」唱讚歌 社會輿論譁然
    近日更有消息傳出,香港有初中學校組織中文測驗,標準答案卻早已擬好,學生要在試卷上答警方「草菅人命」才能得分,讓社會輿論一片譁然。  警方被扣上「草菅人命」帽子  香港中學驚現「佔領洗腦」試卷!  香港北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陳容珍指出,教師出卷的動機更值得追究,「試卷題目固然有問題,但這不是最大的問題,身為家長,我更關注教師出卷的動機是什麼,為何要出一份立場如此強烈的試卷?」她又表示,如此敏感的話題為試卷題材,學校不可能不知,但校方為何不阻止這份試卷「出街」?
  • 評論:莫把香港學生認讀簡體字政治化
    評論:莫把香港學生認讀簡體字政治化 2016-02-23 09:16:23用於這個諮詢文件課程理念部分提到「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在香港社會引發一些爭議。與現在香港社會的許多議題一樣,有人將問題政治化,掀起風浪。針對一些猜測,教育局署理局長楊潤雄澄清說,香港教育以繁體字為主,所謂強推簡體字,是無根據的謠傳。  顯然,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香港教育局是建議而非「強推」學生應該有認讀簡體字的能力。
  • 香港多間大學排名下跌,校園政治化拖垮高校發展
    圖:星島近日各項高校國際排名陸續公布,香港高校在多項排名中名次下跌。有教育界人士認為,校園政治化長遠拖累香港學術發展,造成人才流失。據新華網報導,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27日發布最新亞洲大學排名,新加坡國立大學蟬聯首位;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分別排名第三、第八和第十,3所學校均較去年下跌一位。
  • 李遼寧:多學科視角下的「去政治化」話語評析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小學德育大綱朝著「回歸生活」的方向進行新一輪新課程改革,德育也越來越貼近兒童生活。顯然,讓德育回歸生活是現代德育發展的總體趨勢,很多人對這種德育「去政治化」是非常讚賞並充滿期待的。但是也有些人走過了頭。
  • 香港各界嚴厲批評教師歪曲鴉片戰爭歷史
    香港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的這名教師歪曲鴉片戰爭的教學內容被學生家長發現並舉報。該校校長吳樹東日前向學生家長發信表示,常識網課部分內容不正確,負責的老師也明白其講解的資料有誤,已即時重新整理有關材料。校方就事件向家長道歉。特區政府教育局發言人表示,有關教學視頻在講述鴉片戰爭時內容明顯失實,如果屬於學校的教學,實在不能接受。
  • 中國日報網評:制度化補強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刻不容緩
    6月4日,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國歌條例草案》,《國歌條例》將於12日在特區正式實施。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香港同胞與內地同胞都是炎黃子孫、華夏血脈。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以來,在「一國兩制」偉大實踐推進香港與內地聯繫更為緊密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特別是在香港年輕一代中,愛國主義教育、民族認同感建設仍有不足。一段時間以來,香港社會出現種種亂象,特別是香港部分青年人的精神迷失和行動違法,尤其令人扼腕痛惜。「一國兩制」是香港法治社會的制度基礎,愛國主義教育、民族認同感建設則為美麗東方之珠煥發光彩提供精神支柱。
  • 港大專院校淪「播獨場」 禍源在教育
    港大學生會兩年前在其刊物《學苑》宣揚「民主與獨立一併爭取」,公然將「港獨」言論引入校園,以戴耀廷為首的教師們更推波助瀾,大學當局則多番縱容,任由校園變「播獨場」。今年九月,大學校園再現宣「獨」標語,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成員串同其他院校的學生會,包圍中大高層,迫校方承諾放任「港獨」標語,惡行最終竟獲校方放生。
  • 梁韋諾:解決香港教育問題,先要打破「非政治化」的信條
    回歸後,香港已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的教育也應當從『殖民地式』教育轉變為『一國兩制』特色教育。」5月1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的評論專欄「俠客島」則以「教育不去殖民化,香港怎麼有未來?」為題,批評「香港回歸20多年,香港教育卻未完成『去殖民化』改革,導致許多香港年輕人對國家和『一國兩制』充滿偏見,令人深感遺憾和憂慮」。
  • 敢罷課就開除,這家香港中學為什麼這麼剛
    甚至有學校老師,不但不去阻止學生罷課,而且還去鼓勵學生去進行這些行為。並且向學生保證:不會有處罰措施…(圖源:BBC)9月4日星期三,香港的一所中學:中華基金中學的學生,也在facebook上組織起了罷課活動。嗯,中學生,還是人生觀世界觀沒有完全養成的時候,就受到了很多亂港言論的洗腦。
  • 教育去市場化刻不容緩
    再過幾天學校要開學了,教師節也要到了。有些事看在眼裡著急,有些話憋在心裡難受,又不知道從何說起,隨便叨叨幾句。教育問題千頭萬緒,多少能人志士都在焦慮。我覺得當下的教育市場化是最大的問題。家長和學生成了學校的「顧客」,師生關係成了「甲方乙方」,師道尊嚴掃地,嘔心瀝血成了過去,學校面貌變了樣。最近,教師去事業化,取消帶薪假,補課罪惡化等又要做啥?誰之過?
  • 「入珠融灣」推動清遠教育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清遠市華僑中學和梓琛中學骨幹教師赴香港學習交流
    為無縫接駁粵港澳大灣區,促進粵港澳教育交流與合作,推動清遠教育「入珠融灣」,6月25日—6月29日,應香港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邀請,清遠市華僑中學及梓琛中學21名骨幹教師共同組成的教育交流代表團赴港進行了為期5天的學習交流。
  • 「在香港,連幼兒園、小學使用的教材都有問題。」香港的國民教育...
    但有一個案例可以證明一些問題, 那就是由香港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教師組成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這個被稱為「教協」的組織現有會員9萬人,是香港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及參與會員最多的組織。可問題是, 「教協」早已被反對派勢力把持,近年它已蛻化為一個鼓吹「反中」、「反政府」的組織。 「教協」官網截圖。
  • 香港的國民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但有一個案例可以證明一些問題,那就是由香港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教師組成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這個被稱為「教協」的組織現有會員9萬人,是香港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及參與會員最多的組織。可問題是,「教協」早已被反對派勢力把持,近年它已蛻化為一個鼓吹「反中」、「反政府」的組織。
  • 解局|香港的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如果教師客觀中立,則學生幸運,有可能被培養出真正獨立和客觀的思考能力。香港重新回到祖國懷抱之後,首要解決的問題應是「國家觀念」的問題。問題是,有多少香港教育者具有這種觀念呢?現在並沒有一個對香港教師觀念問題的調查數據。但有一個案例可以證明一些問題,那就是由香港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教師組成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