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友:老師組織當堂批鬥同學,香港中學教育高度政治化

2020-12-18 觀察者網

離下課還有五分鐘,講臺上的班主任忽然發問「哪位同學的爸爸媽媽是警察,站出來!」四位同學聞聲起立。十月的香港秋陽正好,只是街頭有些喧鬧。課堂裡的同學們急切地盼望著宣告下課的鈴聲響起,而此刻,耳邊傳來的是老師冷冰冰的聲音:「大家認清這四個敵人!」

近年來,有關香港的通識科教育爭議不斷(資料配圖,與本文無關)

上述這一幕是一位身為香港警察的朋友口述於筆者,所言正是其女兒阿文(化名)在學校課堂上的親身經歷,被班主任要求站起來的四位學生中,有一位就是阿文。類似阿文遭遇的經歷在香港校園裡並非個例,從幼兒園到大學,都不乏這樣的「老師」。

香港從國慶前夕開始的非法「佔中」已持續一月有餘,仍反反覆覆糾纏不休,所謂抗議遊行的人群中不少是大學生和中學生,有一些或許就是阿文的同學。這些從小學就開始接受通識教育的香港學生中,卻走出了以「學民思潮」等組織為代表的「中六民主青年」。看著街頭這些年輕的身影,不少香港人也開始反思一度引以為豪的港式教育到底怎麼了。

一名自稱是幼兒園老師的女子近日在社交網站貼文稱,自己從9月28日開始到政總支持學生,並以畫圖和講「森林之王選舉」故事的方式,向小朋友們講述「佔中」,宣稱「這是我與小朋友在金鐘的公民課」。

「哪個警察當日丟催淚彈,應該將催淚彈丟他家裡」

近年來,有關香港的通識科教育爭議不斷。2012年,香港教育部門嘗試在通識教育課程中以「國情手冊」為教材,引起抗議質疑。同年10月8日,政府接納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的建議,正式擱置了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網站頁面截圖

至今,由於香港教育局並沒有設立通識科的教學大綱,各學校及通識科教師有較大的自由度決定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在這种放任自流的情況下,不少有特殊政治立場的教師向學生灌輸某些「思想」,在教材選擇上有失公允。

阿文的班主任,因為響應教協罷教,曾在中文課課堂上講政治。「阿文回家說老師針對警察,我也罷了。昨日上課講『佔中』,老師竟對全班學生說,哪個警察當日丟催淚彈,應該將催淚彈丟他家裡。」身著警服多年的朋友,說到這裡低頭嘆息。

宣傳「佔中」之際,反對派利用通識科這個缺口滲入香港校園,尤其是心智相對成熟、開始對政治議題產生興趣,但並未完全建立起世界觀的中學生們。反對派的教師工會教協製作大量宣傳「佔中」的教材,作為通識科教材使用。「佔中」發生後,其發起人更是頻頻進入各中學校園,扮作通識科老師,給學生們不斷灌輸「佔中」理念。

 

兩年前,嘗試介紹中國國情、中國經濟發展、中國模式的國民教育科和《國情手冊》在香港教育界推行之際,這群「老師」中的不少人,也曾走上街頭,扛著「去政治化」、「反洗腦」的大旗,振臂高呼,一門旨在幫助公民了解國家社會基礎知識的科目,竟成為他們走上街頭抗議的理由。兩年後,曾經要求「去政治化」的人們卻以高度政治化的手段再度介入中學教育。

據香港《明報》26日報導,10月10日,特首梁振英於禮賓府會見建制派議員商討局勢。會後,梁振英接受媒體訪問時承認,政府過去沒有做好青年工作,未來會加強對青少年的《基本法》教育。另據多名消息人士透露,上述會面後,教育局頻頻邀約考評局官員以及各相關委員會、工作小組的通識教師代表見面,急謀對策,每周開會兩至三次,情況罕見。會上,教育局向與會者交代目前通識科面臨的壓力,希望與會者協助「拆彈」。

香港通識教育之困境

像阿文這樣的香港中學生在課堂上接觸到政治話題,主要通過「通識科」這門課程,而這一門科目自2009年才正式建立。長期以來,香港實行源於英國的「三二二三」學制,即三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預科及三年大學本科課程。但在這樣的學制下,香港人才培養很難與國際接軌,也不能滿足香港未來發展的需要。因此,從2005年開始,香港學制朝向國際上應用更為廣泛的「三三四」學制轉變,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本科四年。

從2009—2010學年開始,三年制「新高中課程」在香港各校全面鋪開。新高中課程打破文理分流、將通識教育列入必修科目、為學生提供選修課及「其他學習經歷」等一系列大動作。

香港通識教育科課本目錄截圖

據《環球時報》報導,近年香港教育局積極推行學制改革,並加入不少政治教育元素。港府規定,從2009年開始的新高中學制通識教育列為必修科之一。根據要求,通識教育科共分為6個單元: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科技與環境。其中「今日香港」單元有3個主題——生活素質、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身份和身份認同。

然而,自2012年「反國民教育科」事件後,通識科無規定教材的狀態讓別有用心人士趁勢而入。從「佔中」事件中眾多青年學生的行為來看,旨在加強愛國教育和普及政治知識的課程並未能夠實現初衷。

今年10月25日,香港立法會前主席範徐麗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叮囑香港青年「香港的將來屬於年輕人,不要自己弄壞它」。中學五年的中國歷史學習讓範徐麗泰「對中國的傳統,中國的文化以及我是一個中國人深深的刻在腦海裡」。但特區政府回歸之後,中國歷史卻變為了一個選擇科目。高度政治化的中學教育,尤其是通識科為代表的歷史社會等範疇的科目,讓香港中學生們極易被誤導。範徐麗泰認為,「如果你客觀地來看,執政黨60多年來令我們的國力上升,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一個經濟體。所以其實很多事情並不客觀,被人誤導,可是這個不能夠全怪年輕人,也不能夠全怪誤導他們的人,要怪也應該怪怪自己,為什麼我們沒有做好,做好我們的本分,為什麼我們沒有好好得將一些客觀的情況給我們的年輕人看。」

被高度政治化的香港中學教育

瀰漫了多年「泛民主氣息」的香港校園裡,一直以自由為名排除異議。阿文的一次美術課上,教填色的老師說,「不要把顏色黐(觀察者網註:音chi)在一起。」然後加了一句,「好像那些警察一樣黐黐地!(粵語:指神經病)」卻無人敢反駁、投訴。而這樣的經歷對阿文以及阿文的同齡孩子來說,並不陌生。

觀察「佔中」隊伍裡的學生群體或許是反思香港中學教育的契機,但對香港教育界高度政治化的反思並非忽然間產生。去年9月,連續九年出任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的黃均瑜就曾指出,香港教育面臨最大危機不是縮班殺校或雙非問題,而是校園被政治化。他呼籲各方合力讓教育歸教育,政治歸政治,教育局尤其要負起保護學校免受泛政治化衝擊的責任。

然而,驅散這片彌散在校園裡的高度的政治氛圍,並非易事。

香港教育評議會執委黃家梁表示,通識科應該以當代社會議題為教學重心,但在目前政治矛盾已上升為主要社會矛盾、香港高度政治化的背景下,通識科涉及政治議題,實在不可避免。但從通識科考試內容可見,考評局明顯有偏重香港、輕視中國和世界的趨勢,有些學校甚至索性不教有關中國的單元。希望一線教師不要忽略和放棄中國和世界的議題,重批判而輕建設,偏離課程綱要的內容和精神。

據香港媒體《明報》26 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教育局初步提出多項建議,預計會加入課程中期檢討之內,最快11月公布。建議包括將最具爭議性的「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與「生活素質」兩個主題合二為一,並將主題改名,使得通識科主題由12個減至11個;而涉香港政治的內容,由原本佔25%減至18%。另一項建議,則是在通識科中增加《基本法》「一國」概念、中國經濟起飛以及中國歷史等內容。

香港教育局26日晚回應稱,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考評局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原則,按既定時間表檢討通識科,與近日「佔中」事件絕無針對性關聯,更沒有接到任何政府高層的指令,希望各界勿將社會上一些「政治性」爭議滲入學校課程發展中,並尊重香港在課程發展和考核上的專業精神和機制。

倘若這些建議被合理採納,阿文和她的同學們有望在雲霧繚繞的校園裡,撥開「政治霧霾」,進一步了解祖國,讀懂祖國。

這些年來,懷著政治目的有關人士,無論是「反國民教育科」,還是煽動學生罷課「佔中」,無一不是以教育為名,通過高度政治化的手段,對香港中學生們灌輸政治目的及意識形態。與此同時,反倒對特區政府例行的教育制度修訂冠以「政治化」標籤。「去政治化的政治」不斷腐蝕著香港中學教育,年輕人們,一次次被推上街頭……

相關焦點

  • 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香港通識教育被政治化
    香港年輕人的問題責任在香港通識教育課本嗎?通識教育是怎樣一步一步被政治化的?「違法達義」等異端邪說對年輕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香港媒體與教育如何共同影響了年輕人? 25日,CGTN主播劉欣帶著這些問題對話曾多次與黃之鋒辯論的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
  • CGTN劉欣對話香島中學校長:香港通識教育被政治化
    香港年輕人的問題責任在香港通識教育課本嗎?通識教育是怎樣一步一步被政治化的?「違法達義」等異端邪說對年輕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香港媒體與教育如何共同影響了年輕人? 25日,CGTN主播劉欣帶著這些問題對話曾多次與黃之鋒辯論的香港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
  • 香港中學教師:教育去政治化刻不容緩!
    在剛過去的周六,香港《文匯報》和教聯會合辦「香港教育高峰論壇——香港國安法與《國歌條例》在學校教學中的落實」,當中,特首林鄭月娥提及香港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導致不少年輕一代被誤導,因而引發去年修例風波中超過3,000名大中小學生被捕。
  • 香港中學教師:教育去政治化刻不容緩!
    在剛過去的周六,香港《文匯報》和教聯會合辦「香港教育高峰論壇——香港國安法與《國歌條例》在學校教學中的落實」,當中,特首林鄭月娥提及香港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導致不少年輕一代被誤導,因而引發去年修例風波中超過3,000名大中小學生被捕。
  • 評論:莫把香港學生認讀簡體字政治化
    評論:莫把香港學生認讀簡體字政治化 2016-02-23 09:16:23用於這個諮詢文件課程理念部分提到「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在香港社會引發一些爭議。與現在香港社會的許多議題一樣,有人將問題政治化,掀起風浪。針對一些猜測,教育局署理局長楊潤雄澄清說,香港教育以繁體字為主,所謂強推簡體字,是無根據的謠傳。  顯然,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香港教育局是建議而非「強推」學生應該有認讀簡體字的能力。
  • 敢罷課就開除,這家香港中學為什麼這麼剛
    甚至有學校老師,不但不去阻止學生罷課,而且還去鼓勵學生去進行這些行為。並且向學生保證:不會有處罰措施…(圖源:BBC)9月4日星期三,香港的一所中學:中華基金中學的學生,也在facebook上組織起了罷課活動。嗯,中學生,還是人生觀世界觀沒有完全養成的時候,就受到了很多亂港言論的洗腦。
  • 香港多間大學排名下跌,校園政治化拖垮高校發展
    圖:星島近日各項高校國際排名陸續公布,香港高校在多項排名中名次下跌。有教育界人士認為,校園政治化長遠拖累香港學術發展,造成人才流失。據新華網報導,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27日發布最新亞洲大學排名,新加坡國立大學蟬聯首位;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分別排名第三、第八和第十,3所學校均較去年下跌一位。
  • 老師反覆說當堂知識當堂消化,同學們要重視起來,效果比補習更好
    當堂知識當堂消化,這個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了,很多同學不是做不到這點,而是想著下課時再補習,本來課堂10分鐘能完成的任務,一定要用課後20分鐘來完成,這就將自己的課餘時間給佔用了。當堂知識當堂消化,這就像是記憶裡的一個良性循環圈,時間越久,記憶力越強。下面為同學們介紹幾種讓當堂知識當堂消化的好方法:1、集中注意力聽講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老師講到哪裡自己的耳朵眼睛就跟到哪裡,然後腦海中就想到哪裡。
  • 香港中學試卷公然為「佔中」唱讚歌 社會輿論譁然
    近日更有消息傳出,香港有初中學校組織中文測驗,標準答案卻早已擬好,學生要在試卷上答警方「草菅人命」才能得分,讓社會輿論一片譁然。  警方被扣上「草菅人命」帽子  香港中學驚現「佔領洗腦」試卷!近日網上流傳的一份沙田官立中學中二級中文科測驗卷,其中的成語運用部分,以今年9月28日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非法集結的示威者為題材,引導學生要「歌頌」示威者「渾身是膽」,並要求須填上「草菅人命」形容警方才能得分。  在一般人眼中,試題的引導性是不言而喻的。有香港教育界人士表示,「草菅人命」是極強的指控,「催淚煙又不是致命武器,亦沒有人因此死亡,老師怎可以說警方『草菅人命』呢?
  • 教育專家"批鬥"莫言不懂教育? 學制改革惹爭議
    最近,一篇文章題為《莫言批鬥會昨在北京舉行》的文章在教育圈裡面引起很大反響。  什麼什麼,身為文學家的莫言竟然被一群教育專家給「批鬥」了?  這一觀點似乎並沒有得到教育界的認同,所以7月13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召開了一個名為「基礎教育學制改革研討會」的學術研討會。會上,對莫言的觀點進行了討論。據媒體報導,與會教育專家對莫言提出的「縮短基礎教育學制」表示反對,認為其觀點缺乏理論支撐與科學依據。有專家稱,莫言「不懂教育」,「無知無畏」。  莫言究竟受到了怎樣的質疑,為什麼都被上升到了「批鬥」的層面?
  • 林鄭月娥:香港年輕一代的教育出現問題
    她強調,香港年輕一代出現問題,是因為香港的教育變得「政治化」,而政治問題不解決,更好的教育措施、更多的教育資源也難以扭轉局面。林鄭月娥指,自去年6月以來的「修例風波」引起一系列暴力違法事件,不僅令香港飽受創傷,法治受到衝擊,更令到不少人深感香港的教育的問題。
  • 北京四中名師指引:當堂知識當堂消化,成績遙遙領先
    北京四中名師指引:當堂知識當堂消化,成績遙遙領先同學們提高聽課效率的一個關鍵在于堅持「當堂知識當堂消化」的原則。2019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狀元梁倩同學這樣說:「其實學習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困難,只要上課時緊跟老師的思路,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把本的知識在課堂上及時理解並吸收,再做些配套習題,學會舉一反三,學習起來就不會感到那麼費勁了。」
  • 「重組警隊對香港發展利大於弊」?中學辯論賽公然設「港獨」辯題
    「中學不應阻止師生戀」、「重組警隊對香港發展利大於弊」、「香港人應爭取『香港獨立』」……這些居然都是由「香港學界辯論聯會」舉辦的所謂「第一屆全港中學學界辯論比賽」題庫中的辯題。據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20日報導,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教聯會)20日對此發聲明痛斥,設置不符合道德價值觀念及企圖將校園政治化的辯題,與教育界背道而馳。
  • 更加重視國情教育和學生能力培養——一位中學老師感受香港教育轉變
    從檢查國旗、旗杆、個人儀容,到正式步操進場、登上旗座……香港學生對升旗禮過程的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苟。香港回歸後,包括漢華中學在內,不少學校紛紛加入香港升旗隊總會,在校內成立升旗隊。郭耀麒說,這項新增的課外活動,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祖國,增強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據了解,目前香港共有大約500所中學,除個別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外,大部分由政府資助。
  • 香港姊妹學校明愛聖若瑟中學校長老師來校參觀交流
    2017年6月16日上午,我校迎來了香港姊妹學校——明愛聖若瑟中學謝洪森校長帶領的行政教師,一行八人到校進行參觀聽課交流活動。活動伊始,明愛聖若瑟中學的行政老師們在我校蔡鐵山校長的帶領下,聽了初一年級翻轉課堂的平板教學課。
  • 香港某中學校園暴力視頻曝光!脫褲子打屁股老師竟然不敢管?
    圖:視頻片段這兩天,香港馬鞍山一間中學爆出校園欺凌事件!有網友在Facebook上傳了一段長約38秒的小視頻,當中看到一名男生在課室遭約7個同學按倒在地並用椅子圍困。這些同學一邊扭這名男生的耳朵,還脫掉他褲子,內褲也被褪至大腿位置,屁股外露,這幾個男同學一邊嬉笑,一邊多次拍打其屁股,旁邊其他男生則顯得十分興奮,起鬨叫囂。
  • 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在香港問題上做文章,註定失敗
    20日晚的新聞聯播播發總臺國際銳評《將經貿問題政治化的企圖必將失敗》,嚴厲批駁美國副總統彭斯把香港問題與中美經貿協議直接掛鈎。銳評指出,這是赤裸裸地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公然幹涉中國內政,企圖增加施壓和遏制中國的籌碼,用心極其險惡!
  • 港大專院校淪「播獨場」 禍源在教育
    「言論自由」作擋箭牌  中大學生會會長區子灝在致新生歡迎辭時,竟公然煽惑新生,稱「中大周圍出現咗好多宣揚『香港獨立』嘅文宣及banner。我都好高興見到有同學願意為佢覺得正確嘅事而盡力發聲。」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兼教育政策部主任胡少偉坦言,有些人對「一國」概念模糊,沒有家國觀念,容易被一些貌似中立的教育團體和中學老師、教授等,對學生「灌輸洗腦」,如果這類老師走去教通識教育科,對社會更會造成負面影響。
  • 從幼兒園到中學 香港環境教育融入課程
    從幼兒園到中學 香港環境教育融入課程 在香港,根據政府的要求,環境教育需要融入學校日常課程中。從幼稚園到中學,不同的學校都開展了不同類型的環境教育和環保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態度,增加他們的環保知識。  位於香港港島區的玫瑰崗學校,是一所包含了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的學校。梁曉晴是負責幼兒園孩童環保教育的老師。她說,平時會根據小朋友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活動,教給孩子一些環保的知識。
  • 川大最牛「劈磚老師」 為講定理當堂劈磚
    川大最牛「劈磚老師」 為講定理當堂劈磚 2012-10-23 18:19:44  來源: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編輯: 何銳  跟帖條  進入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