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到了,又到了吃汕尾薄餅的時節!

2020-12-20 花弄

在廣東汕尾,說到汕尾薄餅的起源,其實是以前物質還未豐富前,汕尾人清明祭祖之後的節日食品,改革開放之後,汕尾薄餅又作為個體戶的小吃重新走上人們飯桌。薄餅是汕尾的一種特色小吃,以前每逢清明節期間才能吃到,如今一年四季都能品嘗。汕尾薄餅過去是清明節的節日食品,每逢清明節的早上上山祭祖,祭完祖回家之後, 人們都會用薄餅作為午餐,現在物質生活多樣化,人們受現代祭祖風俗影響,備有「燒金豬」、「燒鴨」、「燒鵝」、「蛋糕」之類的祭品。又是一年清明時,汕尾薄餅你吃了嗎?有人說,懷念一座城市,是因為某個人。而對於我來說,懷念一座城市,更多的則是因為某種美食。也許小時候,好吃的東西太少,所以一直對美食懷著一種特殊的情感,就如此刻我對薄餅的懷念。清明節到了,又到了吃汕尾薄餅的時節!

清明節吃薄餅在汕尾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薄餅分皮、餡兩部分,皮是用高筋麵粉拌水攪成黏糊狀,然後在熱壤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麵皮,其薄如紙。餡通常分為鹹、甜兩種。鹹餡,是用豆芽、韭菜,配蛋絲、肉絲、香菇絲混合成餡;甜餡,是用糖、蔥花油、花生、芝麻、馬仔等為餡,具有獨特風味。清明節前後,在街頭巷尾可以看到一攤攤薄餅檔口,薄餅師傅壘好了爐灶,搭上平底鐵鍋,這是烙制汕尾薄餅的工具。

製作薄餅的主料,是小麥碾成的粉,上好的麵粉頭天晚上加上酵母揉和好,經過一個晚上的發酵,轉化成了帶有「筋道」的麵團。師傅在盛著面的大缸裡,抓起一團面輕巧地在平底鍋上一墜、一碾、一提、一拉,此時,蒸汽彌散,空氣中浸潤著樸素的面香,一張帶著穀物特有的氣息的、薄如蟬翼、筋道柔韌的「薄餅」就生成了。薄餅的製作,碾提時機至關重要,太慢容易餅皮過厚、潮溼黏牙,太快則餅皮太小,難以包容豐富的餡料。製作薄餅皮是很考驗技巧的,皮不宜過厚也不能過薄,沒有「功夫」是做不出來的。薄餅皮做好,可隨意包上甜餡或鹹餡。作為吃客,在店裡可以一邊欣賞傳統美食的手工製作方法,一邊品嘗薄餅味道。

製作薄餅皮

「薄餅」是由面製作的薄薄的麵皮和餡料卷包筒狀而成的,而餡料又根據食材的成分分成甜和鹹兩種,卷包成的薄餅分別稱為「甜薄餅」和「鹹薄餅」。現在做薄餅所需的麵皮基本是在市面上買的,因為製作薄餅皮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術,一般家庭都不會做,只能到街市購買。買回薄餅皮之後,想做甜薄餅的話,則可以用白糧或紅糧、果醬、切條的雞仔餅、油麻,加上用木條敲碎的豆酥、花生等做餡料,卷包起來成條狀,香甜可口的甜薄餅就完成了,可以整條吃也可以切塊吃,咬起來既有麵皮的柔韌面香,又有豆酥花生的濃香脆牙,加上果醬白糖的果味清甜,真正的口齒留香,餘味悠長。如果想做鹹薄餅的話,就用薄餅皮卷包鹹餡料,這個鹹薄餅餡料就更講究了,一般來說必須有豆芽、臘腸、蝦米、魷絲、雞蛋和豬肉,有的還用椰菜和葛薯,加上油鹽味精和蔥芹菜等佐料,吃了保證你一輩子都忘不了。現在的一些酒樓,有「薄餅餡」這道菜,但味道遠不如自家製作的鹹薄餅餡鮮美可口。

將餡料包進薄餅皮

薄餅可以整個拿起來吃或者切成小塊都可以,薄餅餡料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千變萬化。甜制薄餅放置的時間相對比較長,方便打包回家和一家人分享。薄餅這道小吃最考究薄餅皮的柔韌性,皮薄而有韌度的麵皮才能獲得大眾的喜愛。近幾年來,出外的家鄉人一回來汕尾就會買一些薄餅皮帶到廣州深圳等地給親戚朋友吃,一些外地人漸漸地也愛上薄餅了。清明節到了,又到了吃汕尾薄餅的時節!小夥伴們,你吃過汕尾薄餅嗎?

相關焦點

  • 汕尾傳統小吃—讓人心念念的薄餅
    汕尾的薄餅,是當地的一種傳統小吃,是人們喜愛的一種小吃。在清明節前後這段期間,汕尾的人們總是習慣在家包鹹的薄餅。這是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習俗,我也說不清。只記得,在這段時間,在汕尾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習慣吃上自家包的鹹薄餅。
  • 27年了 駐足在新城路的薄餅
    海陸豐 福建福州閩南地區傳統的特色名點薄餅在過去是清明節的節日食品每逢清明節的早上上山祭祖祭完祖回家之後人們都會用薄餅作為午餐但是在汕尾有很多店了不用一定在清明的時候吃了鹹甜之分汕尾的薄餅有甜餡和鹹餡的好像年長的比較喜歡吃甜的年輕人比較喜歡吃鹹的
  • 清明節到 泉州人吃「潤餅菜」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風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甜潤可口。晉江的"潤餅菜"卻複雜許多,那包"潤餅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種多樣,擺了滿滿一桌的。有這麼一些主料菜餚:豌豆、豆芽、豆乾、魚丸片、蝦仁、肉丁、海蠣煎、蘿蔔菜。還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敷、蕪荽、蒜絲。
  • 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傳統飲食習俗匯總
    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傳統飲食習俗匯總時間:2020-04-03 23: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吃什麼?清明節傳統飲食習俗匯總 4月4日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清明節,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汕尾的薄餅,小巧的外表多重的味道,它是值得被更多人發現的美味
    因為《舌尖上的中國》介紹過潮汕的糖蔥薄餅,所以更多人知道的是糖蔥薄餅;還有,更多人都會認為潮汕就是整個嶺南地區了,實際上潮汕是一個區域,汕尾是一個區域;它們的飲食文化和藝術文化也會有所不同。像汕尾也有屬於自己的薄餅,沒有特別的名字;就叫「汕尾薄餅」。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趙鼎《寒食》     清明時節,民間一些地方,都有插柳的習俗。清明節插柳,代表著農事的開始,也是為了紀念神農氏。在這個時節裡,即使詩人趙鼎身處貧寒之家,也要插上幾根柳條,來標誌剛到來的節令。     當然清明節還有放風箏、踢蹴鞠、吃糰子等習俗,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
  • 清明節吃什麼 12種傳統食物
    說到清明節吃什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如江南吃青糰子、客家人吃艾粄、廈門吃薄餅……具體清明節吃什麼?小編為您介紹18種節氣美食,不妨來看看清明節的傳統食物吧。  清明節吃什麼?  1、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
  • 汕尾,一個讓人發胖的地方
    【店名】景記甜品【地址】汕尾城區二馬路150號4以前只能在清明吃到的薄餅>每到清明時節,家裡人都會張羅著包薄餅。以前每天心心念的薄餅,只能在清明前後吃到,現在已經是大街小巷常見的小吃了。但因為深圳吃不到,所以還是會心念念。汕尾大大小小的薄餅攤很多,不過大多只能在晚上才能遇到。
  • 4月4號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4月4號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4月4號清明節已至,清明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我們每個節日都有特定的傳統美食,清明也不例外,下面,跟著山東中公教育小編一起來看下:4月4號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 明日清明節,這幾種傳統美食別忘記吃,最後一種我們居然天天吃
    一:青糰子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習慣,是清明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是一種用草頭汁和糯米粉做成的綠色糕團。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如今的餡料變得更加的豐富,包好以後蒸熟,出籠時用刷子將熟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防止表皮乾裂,放至不燙時就可以開吃了。
  • 潮汕人清明時節必備的「抹茶蛋糕」,原來它還有如此奇特的功效!
    後人為懷念祖先之艱辛,在清明節加工蒸製「樸籽粿」祭拜,沿襲至今。故潮汕地區有「清明食葉」的民諺;頗有溫舊知新之義。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樸籽樹葉滿叢嫩綠。清明食薄餅不僅潮汕很盛行,在閩南和汕尾地區也是傳統的食俗,在潮汕地區則以澄海為盛。
  • 一份超全的汕尾美食推薦,請查收!
    去過汕尾的人都總是說:汕尾人是最會吃的,在吃上最願意下功夫汕尾的小吃啊,真是出本書都寫不光的只想向天再借5個胃01小城早飯豐又多珍珠菜瘦肉湯只有汕尾本地人才懂的排毒養生珍珠菜瘦肉湯!每早新鮮的鮮瘦肉在大鼎裡煮加些豬雜、珍珠菜,吃到口水都快吞下去的飛舞場景實在是太美好啦!保證你一口就會直呼:完美!腸粉汕尾腸粉絕對是天下無敵!從小吃到老都不會膩的不二選擇!
  • 清明節吃什麼,11種傳統食物你最愛哪樣?
    清明節吃什麼,11種傳統食物你最愛哪樣?說到清明節吃什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如江南吃青糰子、客家人吃艾粄、廈門吃薄餅……具體清明節吃什麼?小編為您介紹11種清明節美食,不妨來看看吧。青糰子江南一帶清明節必備美食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 清明節吃什麼?各地美食習俗大匯總
    清明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除掃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豐富多彩的。食薄餅潮汕人過清明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薄餅分皮。食時用薄餅皮捲成圓筒狀就食。
  • 清明節吃什麼——12種傳統食物
           我們的祖先在清明時節吃的傳統食物,在流傳的過程中很多都已被我們遺忘了,本天使盤點了一下在這個節日裡吃的12種傳統食物,讓我們在緬懷先人的同時重新認識一下我們的傳統食品吧。
  • 清明節吃什麼:18種清明節傳統食物 各地飲食習俗一覽
    說到清明節【清明節幾月幾號】吃什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如江南吃青糰子、客家人吃艾粄、廈門吃薄餅……具體清明節吃什麼?小編為您介紹18種節氣美食,不妨來看看清明節的傳統食物吧。》》清明節與寒食節有什麼區別  清明節吃什麼?
  • 明日清明節,這9道傳統美食記得吃,營養寓意好,錯過要等一年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俗,那麼,在清明節這天,都會有些什麼傳統食物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青糰子清明時節最具代表性的食物,青團又叫艾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團坯制好後,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將它們入籠蒸熟。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這一天是我國傳統而盛大的春祭節日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這一天是我國傳統而盛大的春祭節日,同時也是重要的二十四節氣之一,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翻看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古詩詞,我們總可以看到關於清明的不少美麗詞賦,而透過詩句我們也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有關清明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 清明掃墓祭祖您做什麼粿:廈門包薄餅 龍海吃五香
    苦等高手「擦」餅皮每年清明節前,閩南人就開始惦記吃薄餅了。據說,發明薄餅的是明代的蔡夫人,因為看丈夫蔡復一公務繁忙,飯菜總是熱了又涼顧不上吃,於是想出這種可以邊吃邊辦公的好東西。清代有詩人寫詩詠薄餅「春到人間一卷之」,如今在廈門人的家庭演變為老少齊動手的特色食品。清節前,市場上除了賣得最火的薄餅皮,作為食祭的還有米糕、米粿、龜粿,鹹的甜的菜頭粿、芋頭粿等。
  • 掃墓之外的清明節習俗:踏青插柳吃雞蛋期盼新生
    專家稱,吃雞蛋,是源於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為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並塗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他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到河裡,順水衝下,等在下遊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後便可孕育。現在清明節吃雞蛋象徵圓圓滿滿。在農村的一些地區,還有兒童之間「撞雞蛋」的習俗。倘若要探究清明節裡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徵意義,其中應該還寄寓著人們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