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吃的生魚片都是三文魚,又叫大西洋鮭魚,一般來說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是海水魚,成本比較高,所以賣的很貴。這幾年市場上有一些三文魚,是國內的淡水養出來的,叫虹鱒魚,雖然他的品質也很好,但是為了提高銷量,竟然打著三文魚的招牌來賣魚,我們也是不能原諒的。
因為虹鱒魚的價格大概是每公斤60元左右,而三文魚的價格一般是100元一公斤,價格要貴上很多,如果讓我們花了三文魚的價格吃到的是虹鱒魚,消費者肯定是不買單的。這件事情傳到了社會上,引起的輿論很大,於是記者來到了青海省最大的虹鱒魚養殖基地-龍羊峽,但是因為他們的老總不在,記者也沒有得到正面的回答。但是在他們當地也看到了「龍羊峽三文魚」的大廣告牌,他們的魚的確是作為三文魚來宣傳的。他們公司的員工也說,最近因為媒體的報導讓這件事情不斷的發酵,也對他們那裡的養殖業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
然後記者又來到和青海省相鄰的甘肅省進行採訪,這裡的養殖戶說這種魚叫虹鱒魚,但是也有人把他叫做三文魚,就是在養殖的過程中餵一些小魚、小蝦,使魚肉的顏色變紅,就叫三文魚了。在西北地區,養殖的虹鱒魚,很多打的都是三文魚的名字,這對於進口的三文魚,也產生了很大的衝擊。他們同屬於矽鱒魚類,再往下分就是兩個不同的種,一個是三文魚,一個是虹鱒魚,雖然屬於一大類,但屬於不同的兩種魚,我們國內的消費者習慣性的把大西洋鮭叫做三文魚,把國內淡水養殖的叫做虹鱒魚。
可是淡水的虹鱒魚為什麼打著三文魚的招牌來賣呢?因為消費者對於這兩種魚不是特別了解,這兩種魚無論從顏色、口感、紋理上都很難分辨,因此他們就借用三文魚的名氣來售賣虹鱒魚。我們吃的三文魚大部分都是從挪威、智利、澳大利亞等國家進口,每年的進口量達到10萬噸。而國內銷售的虹鱒魚大部分都是淡水養殖的,每年的產量大概有三萬噸,而這兩種魚價格上的差異也是很大的,國內的虹鱒魚,每公斤大概60元左右,國外的三文魚,每公斤賣到100元左右。據賣家說這種虹鱒魚大部分都被自助餐的餐廳買走了,因為價格便宜,成本低一些。
那麼怎麼來分辨這兩種魚呢?首先是從魚的外表能看出來,三文魚的魚皮,黑白特別分明,表皮上有粘液,色澤非常光亮,而虹鱒魚他的顏色發灰發黃,顏色比較渾濁,身體的中間有一條紅線,鱗片的大小也不一樣,虹鱒魚沒有三文魚的外表好看。從外觀上是比較容易辨別出來的,但是如果片成魚生的話,很多人是很難辨別的,甚至是幹了多年廚師的師傅,也很難從感官上判斷出來。但如果仔細分辨的話,三文魚的脂肪含量多一些,所以他的油脂和魚肉有點像侵染的效果,更加的融為一體。但是虹鱒魚的脂肪含量少,所以他的油脂線特別清晰,顯得線條分明。
這樣一樣,您大概了解了吧,在以後的市場上國家也會出臺一些相關的規定,來嚴格的管控這個問題,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